东纵英雄“小鬼班”

2021-10-16 12:44曾明了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平湖小鬼抗日

1938年的秋天,冷飕飕的秋风掠过海面,吹向山峦,从不远的地方传来一阵轰轰隆隆的声音,这种声音使脚下的地皮仿佛都在震动。

年幼的黄友依偎着老奶奶,咬着牙低声说:“阿嫲,我阿爸说日本鬼子来了。”

阿嬷没有说话,沉默地望着远方。

离大岭山并不遥远的龙岗大亚湾,就在这个秋风浩浩的下午,海面上突然出现了几十艘汽轮,汽轮的桅杆上诡秘地飘摇着日本国旗。船一靠岸,日本兵就从汽艇上涌了出来,他们都穿着褐黄色的军服,犹如一群蝗虫爬满了大亚湾海岸。

当时目睹了日本兵上岸后这种情境的中國人,就自然会联想到若干年前,香港发生的那场瘟疫之前的情境——也是在一个秋风浩浩的傍晚,人们在维多利亚港的海面上,发现了成群结队的蠕动着长尾巴的黑色老鼠,它们是从靠岸的货船的底部爬出来的,沿着抛锚的铁链,拼命地爬上岸。这些轮船来自不同的国家,老鼠们事先藏在轮船的底部,等待轮船一靠岸,就像得到什么指令似的,纷纷爬上岸,然后纷纷淹没在黑暗之中。不久,维多利亚港湾,就发生了让世界震惊的鼠疫。

大亚湾海岸这一天的情境,与若干年前的情境十分相似。那场瘟疫使岛屿上的人们,遭受到了灭顶的灾难,而眼下的日本鬼子一爬上岸便骑着摩托艇,摇晃着招魂般的太阳旗幡,开往了龙岗、惠州、广州、东莞……日本鬼子的铁蹄所到之处,溅起中国人的鲜血,东莞与别处一样,陷入了一场灭顶之灾。

日本侵略者自1938年10月从惠阳大亚湾登陆占领广州后,重兵驻守广九铁路沿线。平湖、樟木头是广九铁路的重要车站,平湖站有日军中佐藤本末夫的一个大队及两个中队驻守,樟木头有山下中佐的大队驻守,可谓戒备森严。

少年英雄班

就在这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东纵抗日“小鬼班”成立了,小鬼班的班长就是黄友。

1927年黄友出生在东莞凤岗镇凤德岭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天资聪慧,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太穷,父亲实在供养不起他读书,他勉强读了四年小学就辍学了。离开学校的那天,黄友抹着眼泪,一步一回头地回望他恋恋不舍的老师和同学,从此便跟祖父跋山涉水,帮人当挑夫。岭南崎岖的山坳里,常常可以看到黄友瘦小的身影,挑着沉重的担子,跋涉在山道里……他也帮牛贩赶牛放牛,常常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因此,黄友从小就锻炼出勇敢顽强的品格。

1941年,黄友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成为一名通讯员。1942年4月,他第一次参加战斗,就表现得很英勇,后来,他先后被提升为小鬼班副班长、班长。战斗中,黄友总是冲锋在前,屡立战功。1944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少年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少年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它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也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东莞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也是东江纵队的发源地。从抗日战争爆发到全国解放,东莞就有5600多名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就包括黄友这样的少年英雄。可以说,东莞有今天,离不开这些烈士的贡献与牺牲。

1944年7月,东江纵队独立第三中队(代号飞鹰队)中队长何通,决定发起平湖战斗,消灭日军藤本大队的主力。经过周密的侦察,发现距离藤本大队的碉堡400米的谭屋村,驻有守护平湖站的一个伪军中队80多人。中队长何通与指导员黄克等,拟定了夜袭歼灭平湖伪警的作战计划。

这时,中队“小鬼班”班长黄友跑来,坚决要求让“小鬼班”担任这次战斗的突击队。

黄友班的队员整齐地站在中队长何通的面前,个个虎虎生威,就等何通一声令下。

何通欣喜地望着在抗日军队里名声大震的“小鬼班”的每一个成员,何通说:“你们难道不怕死吗?这次战斗非常艰巨而残酷,甚至……”

没等何通说完,全体队员齐声喊道:“我们不怕死,不消灭日本鬼子我们誓不罢休!”

何通心里明白,“小鬼班”个个都是好少年,打仗灵活勇敢。何通最喜欢的班长黄友,长着圆圆的娃娃脸,两年前就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了,而且已是有3年兵龄“老兵”了。在无数的战斗中,黄友和他的队友们都表现得英勇善战,他曾两次负伤,缴获过日军一支步枪和一挺轻机枪。副班长李查理19岁,生有一头漂亮的卷发,是个打突击的能手。傅天聪,17岁,读过高小,聪明好学,是班里的“知识分子”。尹林也是17岁,是个优秀的射击手,曾经射杀过10多个敌人。赖志强,19岁,少说话多做事,每次打仗都很勇敢……

多好的小战士啊!何通深情地望着小鬼们,心里涌出阵阵痛楚,他明白这场战斗非常艰巨危险,他十分担心孩子们……何通想到此,眼睛湿润了。

黄友看出了何通的犹豫,他走出队列,挺起胸,大声说道:“请中队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中队长何通沉默良久,看着黄友明亮而坚定的眼睛,何通咬了咬牙,冲小鬼班的队员们重重地点了点头。同意黄友率领“小鬼班”担任第一梯队。

黄友和队员们欢欣跳跃,个个击掌加油!

夜袭敌营

7月21日晚上,飞鹰队150多人,民兵50多人,由黄洞村向平湖进发。途中遇上大雨,天黑路滑。凌晨,到达目的地。按计划布置好地雷警戒之后,一个小队向前门助攻,“小鬼班”会同主力沿后山甘蔗林向后门主攻。“小鬼班”和手枪班悄悄接近,强行通过铁丝网,击毙了敌哨兵,直向后门扑去。敌人发觉后,猛烈射击,副班长李查理中弹牺牲。在这紧急关头,黄友立即扔出手榴弹压住敌人,趁机用小包炸药打开通路,在机枪火力掩护下率领“小鬼班”冲入敌营。黄友一枪打死日本教官,伪军吓破了胆,纷纷缴械投降。战斗胜利结束,部队押着80多名俘虏,扛着缴获的战利品,迅速撤退。

遭遇强敌 临危不乱

飞鹰队迎着暴风骤雨,抬着担架,押着俘虏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跋涉。何通在前方指挥部队,黄克断后,警戒平湖方向的日军,黄友班则走在前头作尖兵探路。刚到老虎山下,机警的小战士透过密密的雨帘,发现公路上开来大队的日军,至少有400多人,并且正在占领山头高地。这下子遭遇到藤本的主力了!敌人轻装径直走公路抢在前面拦截,而我军的队伍正行进中。情况万分危急!

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黄友当机立断,指挥小鬼班迅速抢占公路对面稻田一条较高的堤围。敌人轻重机枪一齐扫射过来。小战士们沉着对付,等到敌人冲到步枪射程之内,就瞄准射击,一枪射倒一个敌人,打退敌人好几次冲锋。

英勇战斗 壮烈牺牲

敌人进攻的火力越来越猛,被掀起的沙石和泥塊四处翻飞。傅天聪在向敌人瞄准射击时,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炸开了,傅天聪倒在血泊中。尹林和赖志强连忙跑过去,又遭到敌人重机枪的扫射,倒在田埂上……

阵地上只剩下黄友一个人了。

黄友强压着失去战友的悲痛,下定人枪共存亡的决心,把战友们遗留下来的枪支,一支支地捡起来,卸下子弹后,把它们砸烂折散,扔在稻田里。黄友不想把自己战友的武器落在敌人手中。

敌人像黑色的老鼠一样朝他爬来,越来越近了……黄友从口袋里掏出《党员须知》,双手把它紧紧地抱在胸前,然后把它撕成碎片,撒向田野,他不想这些神圣的东西落入敌人手中。他左手抓着手榴弹,右手握着快掣驳壳枪,匍匐在阵地上——40米,30米,20米,接着一阵激烈的“哒哒哒……”声,黄友扣动快掣驳壳枪,几名日军应声倒地。

敌人战战兢兢地冲到黄友10米前,黄友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敌人被炸倒一片。这时,所有的武器都用完了。日军嚎叫着:“抓活的!抓活的!”

黄友拖着受伤的腿,直挺挺地站立起来,犹如一棵青松屹立在烽火硝烟中。他怒目圆瞪,盯着已经逼近的敌人,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说完,用尽全身力气,纵身一跃,扑向敌人……

在这场战斗中,黄友带领的小鬼班英勇作战,端掉了伪军中队部。但是,在撤退途中,游击队遭遇日军大部队阻击,小鬼班主动承担起掩护主力撤退的任务,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黄友和小鬼班全班战士壮烈牺牲,黄友当时年仅17岁。

我们年仅17岁的英雄少年黄友,躺在了开满鲜花且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

晨风吹散了硝烟,巍巍老虎山沐浴在绚丽的朝霞中。黄友、李查理、傅天聪、尹林、赖志强静静地长眠在老虎山下。

今天,东莞人民经常来到这里——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练兵场旧址,早年黄友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练习过杀敌的本领。虽然由血与火凝聚而成的硝烟已经飘散在了历史的风中,但是在这里依然是战地黄花依旧,芳草依然芬芳……我们不能忘怀历史,不能忘怀我们的先烈们所进行的那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深深地思索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人们永远在追忆东纵英雄“小鬼班”的英勇事迹。他们为保卫祖国,争取独立自由,与敌人浴血奋战,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44年11月,东江纵队司令部将黄友及其战友的事迹通报全军,授予他们“抗日英雄”称号,黄友所在班命名为“黄友班”,同时向中共中央作了报告。中央复电:追认黄友同志为广东人民游击战争战斗英雄,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

作 者 简 介

曾明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千年之缘》《错位》《一个月亮和一杆老枪》等;长篇报告文学《西部牛仔》。获《小说月报》第六届百花奖、广东省第七届鲁迅文学艺术奖、“全国精短小说奖”二等奖、《作品》2008年、2009年“金小说”三等奖、《中国作家》“金秋”中篇小说一等奖、第二届荷花文学长篇小说奖以及东莞市建国60周年优秀作品奖。

猜你喜欢
平湖小鬼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吟荷
谁的蛋
晨游湘园
网剧《平湖往事》开拍
藏起来的教科书
冲吧,小鬼!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