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教育理念应用型人才培养ASK模式研究

2021-10-18 01:03安秀荣孙志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专业课程

安秀荣 孙志佳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不仅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还要符合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等发展要求。在互联网+技术背景影响下,工商管理教育人才培养转型侧重点逐步向创新发展倾斜,工商管理创新教育应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以使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1.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意识

知识经济环境下的新型产业和企业不同于着重于存量资源优化配置的传统型企业,它更为依附于创新、创造与创意,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加敏感,并且更加注重对环境中潜在机会的把握,其典型特征是创业型经济,需要企业文化中突出通过不断创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使得企业管理也从事务型管理转变到创业型管理。时代环境影响下的新兴企业更加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入,为此,现代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必须将创新创业思想置于人才培养的关键位置,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形成创新习惯,特别是在变化中寻求商机的能力。

2.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中创新教育的研究发现,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新概念,在文件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国内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应当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培养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国内外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趋势。

3.改变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形势的重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步深入,世界经济环境正在飞速变化,企业对于毕业生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上新冠疫情对于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巨大冲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各界持续关注的焦点。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无疑是当前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高校教育模式固守成规多于发展创新,缺乏对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引导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素质与能力,因此,培养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型人才,才能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ASK模式内涵

1.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征

工商管理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国内主要观点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应具有扎实宽厚的理论知识基础

知识的应用性是工商管理类学科的最基本特点,以天津商業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针对2008-2017届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统计,很大比例都是从事企业单位的职能性管理工作,因此在理论基础上的应用是非常需要重视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在走向社会之前必须具有较丰富的、扎实的理论知识积累,为以后所学知识的应用定基本基础。

(2)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工商管理类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特征,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结合是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实践活动除了在校内模拟开展,还应深入到真正的工商管理实践中去,接触企业经验管理实务。只有做到校内和企业的双重实践,才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

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主要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这种工作性质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各样关系,因此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尤为重要。

(3)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手段,这需要企业管理者要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同时,管理过程中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的处理,也需要管理者用创新的思想和方法完成,因此,工商管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创新精神或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所形成的勇于承担风险与不断创新的心态、观念、思维等精神素质的总和。因此,创新精神或企业家精神是工商管理学生应具有的素质特征。

2.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ASK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方向和培养层次的基础,也是设计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进行评价的依据,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工商管理的特点和就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来确定。由于高校培养的本科生大部分毕业后直接就业,因此,既要考虑学生当前面临的就业问题,也要考虑未来发展的潜力问题,为此,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与时俱进、准确定位。

基于上述思考,工商管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与创新兼具型人才。

3.工商管理创新人才ASK培养模式构成

针对以上培养内涵与目标,普通高等院校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应是将特质(attribute)、知识(knowledge)、能力(skill)三者培养集于一体的ASK模式,工商管理创新人才ASK培养模式构成如下。

(1)特质模块

特质是影响人行为倾向的存在于许多环境的、相对持久的、一致而稳定的思想、情感和动作特点。一个人的意识、观念、精神等与其成长的环境密切相关,但除了遗传,也可后天获得。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应有的专业特质主要包括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或企业家精神等内容。

(2)技能模块

技能是指在职业环境中用以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职业价值观、与态度的各种能力,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技能划分为思维的、技术的、和人际关系三种技能。

(3)知识模块

知识积累是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未来应用与创新的基础,其需要构建的知识结构为:公共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创新创业知识、行业知识、经验知识等。

三、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ASK培养模式建设

1.实施“能力主导型”人才培养立体课程体系建设

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本依据。根据工商管理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立体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特点,打破现有课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课程的架構和结合,课程设计以增强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立体设计知识、能力、特质三方面的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精心构建培养创新人才所需要的“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首先,纵向上合理安排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形成合理的知识架构;同时将课程实行模块化管理,从而能使学生结合自己兴趣选择课程组合,实行分方向培养,同时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范围,可以跨模块选择课程,形成跨模块课程组合。其次,将课程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思维创新等课程,通过创新思维课程和创业学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得到激发,使其突破原有传统思维。二是结合新创企业特性与已有企业特征,形成基于创业导向的具体课程内容,培育学生具有识别和把握机会、整合资源、创新等能力,同时训练学生应付不同实践需求的特定技能。三是建立模拟与全真实践平台。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创业模拟与实践平台上进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实战能力与商业经验。

2.实施体验导向的人才培养教学方法

由于工商管理原先授课方式偏于传统的以知识讲授为主,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然而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导向有较强的实用性要求,也使得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就业两个方面出现了衔接不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要求任课教师重视“亲验性”的教与学的方法,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目前国外比较倡导的是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根据认知过程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方式从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等。该方式基本特点表现为,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与实际相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验、感知,从而获得近乎真实的感受。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在思维、判断、技能方面得到主动性的成长。

3.实施创业导向的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构造完整的实践教学结构体系既是创业教育的必要教学环节,也是工商管理教育的本质要求。按照工商管理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应贯穿全部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管理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管理实践技能的提高。实践教学不仅包括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包括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创业导向的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模拟实验室建设

加强模拟实验室建设,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学生技能问题。模拟实验室中的这些软件包含了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模块。通过加大相关课程实验教学比例,模拟企业运营,能更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自主探索与创新能力。

(2)建立校企合作的创业教育实习示范基地

与具有创业特征的企业建立创业教育实习示范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实习,实践教学内容由企业和教师根据实践目的拟定,以便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企业管理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建设基地,可以实现校企业资源优势互补。

(3)组织与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

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地组织与参与各类创业大赛,通过比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ERP沙盘模拟竞赛等,激发学生创业潜能的同时,设立创业奖励基金,促进参与创业教育的热情。

4.实施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的师资队伍是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关键和基石。目前高等学校既懂得创业理论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非常匮乏,已成为制约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由于高校教师既缺乏系统的创业理论培训,又没有实际创业经验,因而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学氛围单调,不能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指导。虽然高校会邀请一些成功的创业者为学生开展讲座、沙龙或担任创业活动评委,但由于创业指导设计缺乏系统性,这些创业成功者的指导也只能让学生获得肤浅的创业认知。

从国外成熟的创业教育经验来看,创业教育不仅配备专门讲授创新创业课程教师,而且配备相当数目的创业助教,同时师资还须有企业方面的经验。这些经历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的案例真实生动,而且通过真实的案例模拟和研究,培养学生在面对创新创业问题时具有更好的实战应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应从学术性和专业实践性两大主要特质方面建设,不仅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系统的知识结构、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以及较强的实践操作示范能力,而且要具有捕捉和挖掘学生创业潜质的能力。面对不断发展与变化的新形势,创业教育要求高校教师必须联系社会、联系企业,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效率和组织管理能力。而且,高校应构建梯度化的师资队伍,即在保持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配备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经验的客座教师,以有效协调教师队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平衡,从而能更前瞻性地指导学生。同时,由于师资队伍建设过程是动态发展的,因此,需要不断认真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建立起一个具备创新理念的师资队伍,最终为高校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5.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企业家精神首要是创新精神,个性化特质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产生的基础性条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其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品质常常与创新素质密切相关。区别于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中主要考评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模仿,基于ASK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评价,使学生思维、行为等得到更好的发展培养,更加突出个性化发展要求。

工商管理教育不仅要在学生自主意识、自由探索热情等方面给予鼓励和保护,而且要关注知识视野的拓宽、持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不断探索问题意识的引导,从而使更多学生呈现出个性化的特质。因此,新的评价体系主要应有两方面的改变:一要从结果评价导向转化为过程评价导向,主要特点表現为:关注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增减,知识授受结果的正误。二要从单一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评价标准,即对学生的评价更多从课堂讨论、专题宣讲、课程主题设计评价、知识竞赛、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方面综合考查,最终形成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实质性评价。只有多元评价方式才能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充分的土壤条件。

四、结语

在创新竞争加剧和企业内部创业盛行的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ASK模式教育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加利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内部竞争、不断开拓业务范围和企业疆域、不断创新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盈利模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饶扬德,等.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2]王玖河,李晓霞.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学研究,2007(1).

[3]唐新平.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08(31).

[4]王坤,李德平.创业教育与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基于整合的视角[J].科技创业月刊,2010(6).

[5]孔繁敏,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周立华,等.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

[7]黄金梅,等.基于创业能力核心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3(9).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以天津商业大学工商管理大类为例”(项目编号:HE3019)。]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应用型专业课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