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思维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2021-10-18 01:03朱爱红李华慈覃检兰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课程

朱爱红 李华慈 覃检兰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自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各部门和教学院系积极响应,在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课程思政增长点,逐步形成“专业分类推进、教师结对共建、基层组织支撑、典型示范引领”的工作特色,通过锻造教师队伍“主力军”、聚力课程建设“主战场”、筑牢课堂教学“主渠道”,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经验,出现了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和示范课程,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健全组织架构,建立课程思政联动机制

学校坚持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从健全组织机制入手,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联动、院系推进落实”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

1.设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为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020年4月学校设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中心由学校党委书记统筹领导,分管教学副校长具体负责、任中心主任,成员由党群工作部、教务部、高等教育研究所、品牌与战略发展部、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部、教师发展中心人员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师党支部书记、教学督导专家、优秀教师代表组成,共计18 人,一线教师比例超50%。中心设立综合计划与支部活动、学术研究与资源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培训交流与推广共享等5个工作小组,分别由党群工作部、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务部、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部、教师发展中心牵头组织,按照“条块结合”模式与相应职能部门、教学机构联动,开展制度建设、课程建设、专题培训、考核评价和成果推广等工作。

2.建立课程思政联合教学组

为促进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联动机制,经过近一年的试行,学校以学院为单位建立了7个课程思政联合教学组。从马克思主义学院遴选14名教师,分为7组分配到各学院,建立课程思政联合教学组,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共建团队,形成课程思政专门化结对制度和常态化运行机制,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做专业课共建人,指导和帮助专业课教师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日常开展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主题实践等活动。通过加强对专业任课教师的指导,把思政教育的原理方法渗透到课程思政建设之中,确保课程思政科学性、严肃性和有效性,提高课程思政的准度和深度。

3.落实教师党支部课程思政建设制度化

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锻造教师队伍“主力军”、聚力课程建设“主战场”、筑牢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师党支部处于学校立德树人第一线,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和组织者。为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中的积极作用,学校制定下发《关于推进教师党支部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制度化的实施意见》,要求把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融入党支部建设内容,教师党支部每学期要开展“五个一”活动,包括:一次主题研讨、一场集体备课、一次案例(论文)征集、一次专题培训、一次示范课。

二、出台制度标准,做好课程思政顶层设计

聚焦学校、学院、专业、教师等不同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堅持系统性推进、有步骤实施、规范化建设,相继出台下发实施方案、规范化建设标准和建设指南,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标准指引。

1.出台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一流课程的意见》等文件为指导,制定发布《广东东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4)》。从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基本原则、建设任务、主要措施、保障措施等方面在制度层面、标准层面、操作层面上进行了全面全方位设计,提出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五年总体规划,逐步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大格局,实现“每门课程讲德育,每位教师讲育人”的总体规划目标。

2.出台课程思政规范化建设标准

为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各主体的职责,把评价落实到具体工作,学校制定出台《广东东软学院课程思政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试行)》,根据“学校要有氛围、学院要有特色、专业要有特点、课程要有品牌、教师要有榜样、成果要有固化”的“六个要有”课程思政总体建设标准,对于课程思政建设所涉及的学校、学院、系(部)、教师等4个关键主体,从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参考标准三个层面提出规范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主体,教师应聚焦“三句话”,聚焦“三句话”不断提升课程思政“三项基本功”。“三句话”是教师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时的基本依据,即: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三项基本功”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基本方法论,即: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教育者先受教育。

3.编写下发课程思政建设指南

课程思政具有专业规定性,为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分类指导,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于2020年4月编写下发《通识课“课程思政”建设指南》和《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指南》。“指南”内容涵盖课程思政的历史、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思政元素,以及课程思政如何有机地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等,并附有优秀案例选编,为广大教师了解课程思政、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2020年6月,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对两个“指南”进行了修订后印刷下发。

三、强化体系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全面覆盖

聚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基于系统思维,进阶式谋划课程思政总体布局,把课程思政理念和方法循序渐进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学校“4422”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

1.科学设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针对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思想特征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是保证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方面。通过启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把课程思政要求融入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推动课程思政贯穿人才培养全要素、全链条,构建课程育人目标、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相互支撑,思政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素质教育项目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明确课程思政的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色,合理嵌入育人要素,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以课程为平台,注重促进课堂内外联动,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将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引领力,形成课程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

2.有序开展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为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时总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上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深入挖掘课程思政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点,组织“把牢政治方向,加强课程思政”系列活动,先后组织3次优秀论文和案例评选活动,已发布3期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专辑,收录优秀案例62个,公开出版《使命与担当——广东东软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2020)》论文集,期刊发表课程思政研究论文8篇。设立专项经费、专项教改支持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改革,课程思政教改立项15个。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评选,基于专业核心课程和面大量广的通识课程,立项建设校级示范团队2个、示范课程3门、示范课堂6个。组织课程思政优秀教师评选活动,评出6名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强化改革标杆示范引领。

3.积极组织课程思政培训与交流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联合教师发展中心、教务部、质保部、高教所等部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流活动,引导教师深挖各教学环节蕴含的思政元素,重构教学设计,有效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与能力。在线上,通过超星教师培训平台开展课程思政线上专题培训10次,以网上微课、现场教学示范直播等手段组织课程思政公开课4次,组织课例设计线上培训会2次,先后培训骨干教师近400人次;在线下,组织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动员会、午餐研讨会、教学沙龙、交流分享会、总结表彰会、推广展示活动9场,覆盖教师超过600人次。学校官网、官微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示范課程和典型案例进行专门报道宣传和成果展示,并在教师年度评优、评奖等方面重点倾斜,加大表彰和奖励力度,营造课程思政建设浓厚氛围。

4.形成一批建设成果和优质资源

通过立项建设、以赛促建,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形成了一批示范项目和优质教学资源。电子商务物流等4门课程获批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推荐优秀教师参加“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5项;23个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获广东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等奖,6个课程思政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成功举办学校2020年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参赛选手选题引人入胜、教学风格迥异、讲课精彩纷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400多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融入思政内容,录制一批讲课说课视频,课程思政覆盖到所有教学单位。建成学校课程思政专题网站,搭建资源共享和成果展示平台。

四、结束语

经过近2年的系统改革与实践,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已深入人心,学生课堂教学满意度稳步提升,全体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自觉、育人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后,学校将“全面推进和精准培育”相结合,深化课程思政、强化教师思政、探索专业思政,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三全育人”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课程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