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中的应用

2021-10-18 11:38邹志辉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系统学情知识点

邹志辉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现代制造业重要的传动手段,在制造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作为中职机电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是中职机电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校前期通过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结合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课程知识抽象性、内容枯燥无味,实训设备依赖性强等限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效进行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近一年来,我校继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与优化,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阶段

信息技术教育从初始的辅助教学阶段发展到辅助学习阶段,再经过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全面融入生活和学习,改变了学生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进入信息技术与课程相互整合阶段。我校在此阶段,构建了全面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具备交互式多媒体设备系统及学习过程数据的智能采集终端,优良的网络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基于网络的网络学习空间,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构建智慧课堂。

二、校内信息化教学环境

我校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信息化教学,构建智慧课堂提供了有效支撑。硬件配备条件上,2016年以来,我校为教室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室内拥有交互式多媒体设备系统,多功能信息化讲台。学校建有录播教室,可实现支持课例录制、远程教学及数据采集。网络环境方面,我校接通千兆教育网专线,可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接入服务,每间教室多媒体设备均接通互联网,课堂上可随时接入互联网。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建设方面,2018年以来,我校实施数字校园建设,打造了包含相互融合的智慧教学系统及教学资源平台的综合性网络教学平台,具备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学支持、学习互动、在线教学、教学评价、数据处理等功能。

当下的社会信息技术环境已成为学生成长中的知识认知环境,构建这种符合学生认知方式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积极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有利于创建出和谐高效的课堂。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微课在课程中的应用

微课已成为教学中常态化的信息技术,微课作为利用多媒体技术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或音频,其时长一般在5分钟以内。

微课所呈现的是碎片化的知识点,能很好地展现技能方面知识,有效解决传统方式难以解决的技能难点。在本门课的教学中,运用微课分别演示了液压及气动系统的拆装及运行、齿轮泵的拆装、控制调节装置的调节等知识要点。如在液压及气动系统的拆装及运行知识点中,课前,运用微课演示元件在实验台的安装、气管的裁剪及连接、运行前检查、运行步骤、拆卸步骤等技能要点,学生在实操过程得心应手,操作规范,课堂效率大大地提高。可见,在工科专业课中微课在系统拆装规范、操作要点、元件拆装方式、元件内部结构等的知识点上运用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仿真软件在课程中的应用

仿真软件既能呈现碎片化知识点,也可以呈现比较完整的知识,能强化基本知识和很好地突破重点、难点。本课程中,仿真软件的元件库、回路仿真运行、回路设计及运行等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了元件规范图形符号画法及使用的基本知识,掌握了液压及气动回路的工作原理、元件在回路中的功能等重难点。如在工件转运装置的气动控制回路教学中,通过仿真软件运行回路的工作过程,在气缸推料的过程中清晰地展现了气缸推出及缩回的作用和按钮式换向阀控制气缸动作中通过换向来改变气流方向的过程,同时展示了气动三联件等元件的功能应用。整个完整知识点的教学过程既形象又清晰流畅,大大降低了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通过实践可知,在工科专业中仿真软件在元件的运行原理及应用、综合系统运行、设计、应用等单一知识点和综合知识点的教学中起到有效的作用。

(三)智慧教学系统在课程中的应用

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智慧教学系统是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

课程中充分利用了学校建设的“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即网络教学平台+手机端APP+教室端(投屏)+管理端(运行数据监控),将教师的课前备课、学生预习、课堂教学及操作、课后复习、教学评估等等整个教学过程融合在教学系统中,实现教学全过程的即时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结果反馈,构建了“互联网+”下的教学生态体系,开展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1.优化课前摸查,精准掌握学情

增强掌握学情的客观因素,减少主观因素导致学情的误判。通过在教学平台创建的班级上发布导向资源,布置明确任务,通过数据反馈学生预习情况,进一步了解重难点实际掌握情况,优化依靠过往课堂情况及经验分析得出当前学情的手段。通过掌握精准的学情,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

2.创设学习空间,实现跨越时空再现课堂

利用平台开设课程门户功能开设液压与气压传动在线课程。学生在课后可通过手机登录学习课程内容,随时进行学习。结合课程学习布置阶段性的在线课程学习任务,设置成闯关模式,每阅读完相关知识点即弹出相关问题,学生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阶段学习,并积累一定的分值,达到积分值即可显示相关学习称号。以类似游戏闯关的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并结合教师鼓励性引导,适度表扬积分靠前的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用平台的资源共享功能,把微课、图片、课件等资源共享在课程资源中,学生随时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对重难点进行巩固。

依托平台中的直播及保持功能,对于课程的重点和关键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直播,學生通过手机APP即可清晰地看到整个关键点的内容,并将直播过程生成视频文件保存在平台的课程资源中,学生即使当时未掌握也可马上回看,或课后加强学习。如在学习限压式叶片泵工作原理的时候,学生对输出压力和流量的关系不容易理解,通过将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直播,再将直播视频保存在平台的方式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3.实时采集,精准教学

传统教学中,往往通过课堂观察、个别问题提问、口头询问等主观方式或课堂练习等客观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观方式容易出现教师判断偏差,客观方式需要批改统计数据,耗时耗力课堂效率较低。利用平台中的在线讨论、在线练习、评价等功能,实时统计出学生答题情况数据,实时实现小组长对组员的评价、学生间的学习评价等,教师课堂上即可根据数据进行下一步教学,实现精准对接。

4.记录学习过程,实施多元智能评价

利用平台统计功能,记录学生课程视频观看、作业及练习、测验、考试、参与学习讨论、阅读、签到、课堂互动、线下学习等综合过程,统计综合数据,掌握课程宏观情况,诊断分析学情,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学习效率、特点特长,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

通过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推动课堂改革和新型评价改革,构建智慧课堂,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培养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教学系统学情知识点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铁路信号设备电路原理仿真教学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浅探
基于雨课堂等智慧教学系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体育教学实践研究探索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知识点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