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数据治理研究

2021-10-18 00:02潘超王宝祥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26期
关键词:数据治理教育信息化高校

潘超 王宝祥

摘要:数据治理是将数据作为组织资产进行管理,通过持续提高数据的质量,最终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数据治理是所有数据应用的基础,文章分析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数据治理现状,在分析数据治理规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校数据治理框架,基于此框架搭建数据治理平台,以期实现数据质量提高、数据应用深化、治理水平提升,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校;数据治理;数据治理框架

中图分类号:G647,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6-002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1]。2020年教育部印发《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重点提到教育行业的数据管理和治理能力问题,强化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统筹规划,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教育治理体系改革[2]。2021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以数据为驱动力,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此可见,融合信息技术,变革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科学处理管理权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成为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对数据治理框架进行研究,结合高校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校的数据治理框架,并对框架的主要模块进行阐述,以期为高校数据治理提供借鉴。

1 数据治理概述

1.1 高校数据管理现状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数据是信息化过程中最有价值的资产。从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深入挖掘、综合利用,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才是教育信息化真正价值的体现。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数据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早期校园建设缺失整体的数据规划和设计,后面缺少对校内积累的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的数据治理,高校的数据质量总体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数据应用面临着数据不可知、数据不可管、数据不可控、数据不可信、数据流向混乱、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问题[3],严重制约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

1.2 数据治理的需求

目前,校园信息化建设已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迈进。数据质量是数据具备价值的基础,高质量的数据是智慧校园的血液,是智慧校园建设达到预期的保障,而数据治理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必要手段。

数据治理是指将数据作为资产,为最大化数据价值,各数据相关方所进行的一系列执行工作,目的在于提高数据质量,是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4]。数据治理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核心性工作,是智慧校园建设必须经历的过程。

高校数据治理的目標是,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论,对高校数据资产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深入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各业务域数据进行梳理、采集、清洗、存储、分析、管理和应用,坚持数据赋能,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致力于解决各部门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的“数据不一致、质量差、管理混乱、难共享”的问题,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可用性,确保依据数据的相关决策是正确的、科学的和有预见性的。

通过数据治理创新数据服务,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健全教育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实现教学更加灵活个性,管理更加科学精准,更好地发挥数据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2 高校数据治理研究动态

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高校进行了数据治理建设实践。

华中农业大学基于数据交换与综合治理平台构建共享数据中心,通过分析主要业务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进行质量提升和标准化清洗,并自动导入到主数据库,按照业务域进行标准化管理,同时将数据库中的标准化数据视图以数据接口形式发布,建立可运维的数据交换共享生态环境,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的数据应用建设。

武汉大学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现有数据中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建设一套符合高校实际的数据标准体系和数据标准管理平台,实现数据标准的统一管理,建设集业务数据存储、管理、共享于一体的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数据质量检测平台,建设数据集成规范,构建学校核心数据库,为校级层面跨部门应用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这些高校已经从实践层面验证了数据治理必要性和可行性,为高校数据治理建设提供参照经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作为学校核心资产,通过数据治理提供良好数据规划和管理,建立健全数据维护和服务体系,不断发挥数据的预测、决策作用,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3 高校数据治理实施

3.1 数据治理框架

基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8年6月7日发布的数据治理规范框架,结合高校数据特征,构建的高校数据治理框架如图1所示。

以此框架搭建高校数据治理平台,基于数据的全过程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以元数据为基础,贯穿信息标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模型、主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应用等从源端到数据中心,再到数据应用端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建设高校共享数据中心,打通高校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互联共享。

通过全面性的数据治理平台,对高校数据进行摸底,逐步形成规范化、流程性的数据管理工程。通过规范数据管理、提高数据质量、深挖数据价值、深化数据应用,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最终达到学生成长、教学质量提升、学科发展、科研应用的目标,助力治理能力和教育发展的现代化。

猜你喜欢
数据治理教育信息化高校
基于本体的企业运营数据治理
云端数据治理初探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