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晚期宫颈癌根治术后多发转移患者采取免疫治疗结合抗血管生成疗法的病案分析

2021-10-18 09:48翁霓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4期
关键词:免疫治疗单抗紫杉醇

翁霓

【摘 要】目的:分析免疫治疗结合抗血管生成疗法用于晚期宫颈癌根治术后多发转移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文以1例晚期宫颈癌根治术后多发转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开展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疗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程复查胸部CT,可见肺转移瘤缩小,治疗4程后肺转移瘤明显减少;肿瘤标记物CEA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本案例患者经根治术+化疗治疗后,有效延缓了肿瘤细胞的繁殖和扩散速度,缩小了转移瘤体积,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关键词】晚期宫颈癌根治术后多发转移;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疗法;病案分析

1 病例资料

患者黄某某,女,45岁。因“腹痛3月,腹泻伴便血2周”于2018年9月19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就诊。 患者自述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以右下腹为主,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便秘,未重视及就诊。2周前出现腹泻,一天5次~6次,不成形,伴便血,无畏寒發热,遂至当地医院就诊。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盆腔肿物”收入院。影像学检查:经阴道B超:子宫轮廓不清,仅宫颈前壁显示正常肌层组织回声,其余部分代之偏低不均质回声团块,范围大小约10.7×8.8×9.6cm,其内可见簇状分布的多发强回声改变,CDFI团块内血流信号略丰富。右侧卵巢可见,左卵巢显示不清。盆腔内未见游离液性暗区。肠镜检查:结肠肿块。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诊断为:宫颈癌。患者同意进行宫颈癌根治术+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疗法。

2 治疗过程

患者在2018年10月9日开展"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全子宫+右侧附件切除术+左侧输卵管+输尿管吻合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240mg/天紫杉醇注射液+35mg/天注射用顺铂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靶区包括阴道残端、直肠吻合口以及引流的区域淋巴结(扩大野照射至肾静脉水平以下的后腹膜淋巴结),剂量:DT:45Gy/25F,1.8Gy/F。随后给予患者240mg紫杉醇+0.1g注射用卡铂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经根治术与化疗治疗后,经全身PET-CT检查发现: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伴葡萄糖代谢增高(SUVmax×13.82),考虑转移淋巴结;骶前、左侧盆腔多发结节影、条片影,葡萄糖代谢增高(SUVmax×4.30),考虑肿瘤残留或转移。给予患者260mg/m2白蛋白紫杉醇+200mg信迪利单抗+7.5mg贝伐珠单抗治疗,每3周治疗一次,连续治疗4周期。之后采用200信迪利单抗+7.5mg贝伐珠单抗治疗,每3周治疗一次,连续治疗4周期。贝伐珠单抗推荐剂量为一次 15mg,每3周1次(15mg/q3w)+信迪利单抗200mgQ3/w进行治疗。

治疗1程复查胸部CT,可见肺转移瘤缩小,治疗4程后肺转移瘤明显减少(图1);肿瘤标记物CEA呈逐渐下降趋势(图2)。

3 分析

宫颈癌是女性群体当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与结直肠癌,并且患者的年龄越来越趋向年轻化[1]。如何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根治术是晚期宫颈癌常用的治疗手段,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由于患者病情处于晚期,根治术治疗后患者容易发生转移,需要配合药物化疗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紫杉醇+顺铂+卡铂是临床治疗晚期宫颈癌的常用化疗药物,能够稳定患者待病情。贝伐珠单抗能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相结合,阻止其与受体相互作用,从而退化现有的肿瘤血管,切断肿瘤细胞生长所需要的的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防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同时,贝伐珠单抗可以使存活的肿瘤血管正常化,提高化疗效果[2]。信迪利单抗是一种重组全人源免疫球蛋白G型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持久稳定、靶点占位率高等特点,可以解除免疫抑制效应,激活T细胞功能,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监视能力和杀伤能力,产生肿瘤免疫应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根治术后给予患者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延缓病情的进展速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本案例患者经根治术+化疗治疗后,有效延缓了肿瘤细胞的繁殖和扩散速度,缩小了转移瘤体积,延长了患者的存活时间,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诗敏.新辅助化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12):111-112.

[2] 于明月,陈峥峥,赵旭旭,等.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的影响因素及其列线图风险模型的构建[J].国际肿瘤学杂志,2021,48(1):35-40.

[3] 朱广侠,戚玉玲.不同放疗方案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伴转移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31(6):41-45.

猜你喜欢
免疫治疗单抗紫杉醇
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一例卡瑞利珠单抗致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例分析
免疫治疗:无效必改,效不更方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
我国抗癌新药研究引国际关注
中国迎来肿瘤免疫治疗时代
靶向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肿瘤免疫治疗小分子抑制剂研发进展
紫杉醇的工业化生产设想
紫杉醇过敏反应3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漫谈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