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体育,走出体育

2021-10-19 01:38于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体育场学段体育教师

于萍

“传给我!”“好球!”“加油……”热闹的体育场上,孩子们在尽情奔跑、跳跃,武凤鸣老师远远地望着他们,感受着生命的美好律动,不禁想起了曾在这里挥洒汗水的每一个孩子,还有留在体育场上的青春年华。

几十年,他看着一代又一代少年从这里奔跑,跑得越来越远,跑向自己的美丽人生。而他一直站在这里,像一棵大树,荫庇着体育场上的每一个孩子,还有一群同样在这里播撒青春的体育教师。

武凤鸣老师在北京九中当了24年体育老师,后来又到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当副院长。在体育场上,武老师是孩子们的“教练”,教给他们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习惯和体育精神,带着他们领略体育的魅力;武老师还是老师们的“教练”,引领他们认识和研究体育,赋予體育更丰富的内涵,更好地发挥体育的价值。

教育,是一场接力

经常有人问武老师,怎样上好一节体育课,武老师总会这样回答,“上好一节体育课首先要了解12年的体育课”。做了二十多年一线体育教师,研究体育三十多年,武老师深刻地认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节课、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段的体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武老师发现,当前各个学段的体育联系不够紧密,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不够清晰,如小学、初中、高中都教篮球,学生年龄段不同、运动能力不同,教学内容却大致相同,导致不同学段间教学缺乏递进关系,不能充分发挥体育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武老师将小初高体育一体化作为工作室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

首先,武老师带领工作室老师们梳理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体育学科的教材体系,精细化分析教材,明确小学、初中、高中分别应该教什么内容、教到什么程度,不同的学段和内容之间应该如何衔接。其次,开展集体调研,了解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对一体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提升教师的一体化教学设计能力,从以前只设计本年级、本学段的十几节课到如今设计整个基础教育学段的几百节课,从只设计一个项目的简单技战术到设计一个项目的专项体能、一般体能、基本技术、基本比赛战术等全过程、全方面内容,体系化、科学化设计课堂教学。

武老师常说,评价一节体育课好不好,要放到学生基础教育阶段12年的体育学习生涯中去看。在推进小初高体育一体化的过程中,工作室的老师们学会了把课堂教学放在更长的时间轴上来看,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一场接力,既要看脚下,又看远方。

体育,不只是体育

经常有人问武老师,如何理解体育,武老师总会这样回答,“体育在体育场内,也在体育场外”。体育不只是教给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影响学校的育人环境,是育人的重要实践载体。因此,在武老师工作室,体育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体育活动,还要研究体育学科和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对学校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

在武老师的引领下,不论是在项目研究中还是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都有了更高的站位和更开阔的思维。设计教案时,教师更关注对学生的了解,寻找知识和学生个性及需求之间的契合点,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在挫折中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在枯燥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坚韧品质,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开展体育活动时,教师会考虑活动的意义,挖掘和设计育人资源,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育人价值。

在武老师工作室,评价一个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先要看他对体育的理解。体育教师,只有跳出体育场,才能更好地扎根体育场。

成长,是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

经常有人问武老师,工作室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武老师总会这样回答,“我不会定一个宏伟的培养目标,只是希望他们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成长是一个过程,对教师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做无数次教学设计,上无数节课,一次次取得小小的收获,一次次面对困难的挑战,而这每一次研究、总结、反思都是成长的印迹。

在武老师工作室,上一节课,老师们会反复研究学生的需求,不断研磨教案,努力使每一节课都能达成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做一个课题,老师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开展实地调研,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将研究做细做实;开展一次活动,从组织到执行,从人到物,每一个环节都会反复设计、演练……正是这些细节、这些小事,为老师们搭建了成长的阶梯。

猜你喜欢
体育场学段体育教师
Two Funny Men
去体育场所时如何防疫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