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教学策略初探

2021-10-19 10:40赵元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如梦令字理古诗文

赵元安

诗歌教育既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厚重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那么,如何高质量开展古典诗词教学呢?

1.“三步六正”教学策略

第一步,正字正音。明确字理知本义,联系语境正读音。汉字是世界上已知现存的唯一在用的表意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字理识字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途径,结合汉字在诗境中的意思进行教学,更能凸显汉字创造的美学价值。例如,“月”字采用一弯新月的形象表达古人对月亮的认识。再联系诗句,明白字理,确定读音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步,正义正读。初解诗意明句读,熟读成诵达诗心。此环节是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们采用多种教法帮助学生理解古典诗词,并基本达成当堂成诵的效果。例如,以画解诗,出示表达诗意的一幅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以诗解诗,用学生学过的诗意相近的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以诵解诗,古诗词的音韵美通过诵读展现为声音美,美妙的音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第三步,正心正行。理解诗人知荣辱,明德修慝做新人。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学习古诗一方面要感悟中华文化之美,另一方面还要学习中华民族的做人智慧。“温柔敦厚,《诗》教也。”让学生学习古诗词,沿着先贤的足迹成长为一代有教养的新人,才是古典诗词教学的根本目标。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心中要有这三步的基本规范,按照这个基本规范设计课堂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声韵诵读策略

古诗诵读有其基本的吟诵规律,大体包括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声断意连、依字行腔等。因此,吟诵教学对学生迅速掌握诗词的声韵规律很有帮助。在古诗文诵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所选择地挑选一些篇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引用歌曲中的歌谱唱读古诗文。学生在唱和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受到了古诗文的熏陶。

例如,在《送元二使安西》一课,扫清认读障碍后,教师让学生自主找到本首诗所押的韵,再找出韵脚“尘、新、人”,提示学生把韵脚读长一点,体会一下是怎样的感觉。当学生轻声地把“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韵脚“人”读长时,眼前忽然出现元二一个人孤独前行的背影。然后,再帮助学生把每句诗按223分成三段,根据二四六字的平仄,本着平长仄短、平低仄高的诵读方法,读出节奏,诵读整首诗。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王维送别好友的矛盾心情。最后,播放《阳关三叠》,随着顿郁激昂的歌声,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对作品的理解也随之融化到心中。

吟诵策略不仅可以运用到律诗教学中,同樣可以运用到韵文及古典散文教学中。

3.以写促解策略

以写促解策略是指通过读写、改写、创作等手段促进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韵,进而使学生学会作诗的方法。

续写改写古诗并不要求学生写成韵文,而是让学生根据诗意写出感悟;续写故事,根据诗意创作小故事;创作散文,根据诗意创作抒情散文等。

续写改写古诗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还很少有教师在小学阶段尝试创作旧体诗词,我们的研究在这点上有所突破。

有了一定的吟诵基础,学生的律诗创作也逐步展开。例如,在教学《如梦令》一课时,我们不仅给学生们讲解《如梦令》中描写了李清照婚前的趣事,抒发了她的少女情怀,让学生们根据声韵熟读成诵。同时,给学生们讲解《如梦令》,只有七句一阙,篇幅很小,语句短促,字数分别为6、6、5、6、2、2、6,五仄韵一叠韵,共33字。读来琅琅上口,不仅好读易记,创作起来也不难。不限制平仄和韵部,鼓励学生可以写一首试试。经过一番鼓动,学生们的创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很快创作出意趣盎然的作品。

例如,学生创作的《如梦令·通运桥》:时记板桥石路,桥上狮子无数,车印在眼前。城楼石头垒戍,记住,记住,石桥指我归处。

学校涌现出不少小诗人,虽然他们的格律还不够规范,但丰盈充沛的情感、铿锵悦耳的声调已经让我们陶醉其间了。

本文系通州区规划重点课题“城市副中心背景下农村中心小学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批准文号:TZ2018006)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如梦令字理古诗文
如梦令
如梦令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如梦令,长相思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