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探究

2021-10-19 07:51陈伟烽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职

陈伟烽

【摘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汽修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的模式使汽修技能人才的培养更有实效性。本文主要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对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职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001-02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中职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职学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社会各行业都紧缺大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汽修行业更是如此。面对当前发展所遇到的困境,2019年年初,我国政府印发了有关《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指导各级政府部门建设完善职业教育的方案,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纵观汽修专业的发展历程,校企合作的方式在汽修行业人才的培养中,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一、校企合作创造共赢的局面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培养人才。从社会的发展需求出发,学校与企业在技术研究、资源利用、师资培训、学生实训等多方面共同开展合作,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深入了解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是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共赢的局面,对于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来说都是受益者。学校方面,大部分中职学校是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特别在汽修行业,汽修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许多学校难有充足的经费及时引进新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而使用旧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走出社会后难以快速适应汽修厂的用人要求。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利用汽修企业的资源培养行业所需的技能人才,保障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实效性,使技能教育的质量能得到保证。企业方面,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汽修技能的培训,可降低企业培训的成本,学生进入社会,能更顺利地参加到工作中。学生方面,学生在校期间能接受到来自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培养,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也能提前接触汽修行业的工作氛围,实训的经历让他们在社会上更具竞争力。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不仅提高了学校教育水平、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学生的竞争力也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说这样的局面,是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三赢的局面。

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

当前,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可大致分为企业走进校园模式、订单班模式以及校企互动模式三种。

(一)企业走进校园模式

学校可根据汽修专业的建设目标,邀请有实力的汽修企业进入学校,企业在享受相关的政策福利外,同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经营的过程中,企业要积极配合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为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据调查,东莞部分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采取了这类合作的模式,反馈回来的效果也比较好,能为学校的教学教研提供丰富的资源。专业课教师表示,有了汽修厂提供的实际案例,他们更有信心上好每一节专业课。

(二)订单班模式

校企合作招生,校方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制定人才培养的计划上,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而企业则为学校提供相配套的教学设备及资源,以保障教学质量。以广州部分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为例,他们的汽修专业开设有丰田班、奔驰班等校企合作班级,这类班级的学生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毕业后对相应品牌的汽车维修更有经验。

(三)校企互动模式

学校可开展汽修行业交流课,通过邀请汽修企业资深技师的方式,让学生有与一线技术人员交流的机会。此外,学校也可根据教学安排,带学生到汽修厂进行参观实习。校企互动模式可在保障更广受益群体的同时,降低企业培训的成本,该模式也是较多学校选择的合作模式。

三、当前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现状

(一)新教师的汽修实训经验少,教学的底气不足

近年来,中职学校引进了一批从汽车相关专业毕业的高校学生担任专业课教师,但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模式与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模式大相径庭,高校的教学更注重汽车理论的学习,而中职学校则更注重汽车实操的学习。不同的培养体系就意味着新教师的理论知识虽然充足,但缺乏足够的实训经验,最终会影响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新教师会因为缺乏实训经验,在汽车维修的实训课中底气不足,而减少实操课时,使得专业课的教学往理论方向走。这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明显不相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汽修专业教师技能水平滞后于社会行业的发展

专业课教师不同于基础文化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同时也应关注专业相关的行业在社会发展的情况,以便于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如今的汽车行业,技术每天都在更新,即便是有一定汽修實训经验的老教师,由于长期处于学校的环境,脱离了汽修一线,对汽修行业在社会情况的了解也无可避免地存在不足。繁重的教学任务、滞后的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汽修技能水平的提升,使得教师的汽修技能水平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三)企业过分注重自身利益,对培养学生重视度不高

许多汽修企业在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过分关注培养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而不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与学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存在着差异。企业为了让学生尽快走上生产岗位,对学生大多只进行短期的简单培训,在涉及到汽车维修核心的技术时,由于企业更多地关注到学生工作的流动性,因此甚少让学生接触核心技能的培训。学生在整个实习培训期间,主要从事汽车美容、汽车保养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岗位,并且企业也没有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最终让学生变相沦为了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企业的做法使得人才培养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学生的技能不扎实,对汽修专业的认同感不高

部分学生报读本专业是由家长决定的,而家长在志愿填報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学生自身的情况,更多的是考虑社会就业等外界因素。学生自身对汽修专业认知不足,部分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或在实训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对汽修专业不感兴趣,最终导致他们所学的知识也不扎实。

(五)校企合作模式存在局限性

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过于传统,校企合作方式大多局限于企业走进校园、订单班以及校企互动等模式。

四、推动人才培养的建设,解决当前问题

(一)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学术界对“双师型”教师的解释有很多,但都围绕着“教学能力及实践能力”进行表述,也就表明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双师型”教师的核心。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培养人才最关键的环节,只有把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保障所培养的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教师需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外,还需要学校与有实力的汽修企业共同合作,搭建培训教师的平台,此外更需要政府以及各级部门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以保障教师培训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对于新教师,可以安排他们到汽修企业跟岗实训,脱产学习,进一步提高新教师的实操能力;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应保障他们与汽修企业技师的学习交流频率,建立稳定有效的校企沟通机制;还可以邀请汽修企业的技师走进校园,为专业课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增强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把汽修行业的前沿信息带到学校,丰富课堂的形式。

(二)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对课程进行科学的安排。在保障基础文化课课时前提下,与汽修企业沟通合作,在各阶段都安排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到汽修厂进行认知学习,使他们对汽修岗位的组成、汽车维修的流程有初步的了解。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多邀请经验丰富的技师到课堂上给学生传授汽车维修的知识,这样既能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让教师参与到汽车维修中

汽修企业在日常的维修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即使是老师傅也可能无头绪,如果能让教师一起加入其中,可获得更好的效果。以东莞一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单位为例,该单位日常主要负责汽车的维修,面临的车型多种多样,汽修师傅经常面临汽车特殊的故障而无法排除。后来,学校大力推进校企间的合作,让专业教师作为企业的技术团队,在遇到汽车的特殊故障时,教师与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教师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人员熟练的实操经验相融合,汽车的各种“疑难杂症”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的技术人员还是教师,都获益良多。企业的技术人员从原理上对汽车排故有了更深的认知,而对教师而言,这一次的故障排除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这样的合作方式是一种很好的互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资源,同时为汽修店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一次培训,丰富了校企合作间人才培养的含义。

(四)政府应对与学校合作的汽修企业给予相应的支持

部分汽修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过多地考虑企业的盈利,权衡多方利益后,企业不愿意用心培养学生,学生难以从汽修企业的实训中获得汽车维修的核心技能。若政府部门能对积极培养学生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扶持,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企业培训学生的局面将大有改观,学生也会因此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到更有技术含量的培训。

(五)丰富校企合作的模式

随着5G时代的来临,让信息化手段走进课堂成为了可能;校企合作可以引入信息化的技术,丰富合作的模式。学校与企业可搭建起校企网络云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根据教学的需求,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建立起视频连接的沟通机制,以突破时空的界限,让校企合作更具有时效性。以汽修专业为例,汽修厂在汽车维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频连接、直播等形式实时地把排故过程对接到课堂上,学生可在直播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想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参与到汽车维修中。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录制视频,拍照片等形式,把排故过程上传到云平台,形成教学资源。通过此类方式,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目标。

五、总结

当前产业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汽修行业更是如此,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传统汽修行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要办好新时代的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这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进一步深化校企间的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是培养高素质汽修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永强.校企合作对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1.

[2]李雪.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2):123-125.

[3]张荣胜.校企协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7).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职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