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项目式学习在促进初中英语课堂发生深度学习中的运用

2021-10-19 09:48章雪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0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深度学习初中英语

章雪梅

【摘要】核心素养视角下,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呼唤“深度教学”。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可以促进深度学习和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具体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实践,例谈项目式学习是如何在一线课堂中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 ;深度学习

教育學家杜威提出:“学习就是生活,要让教育回归生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本,要鼓励学生内驱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需要在凝炼问题、整合资源和过程性评价中持续鼓励和引导学生。而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是,教师虽然设计了很多新颖、热闹、丰富的教学活动,但问题提出浅显化、碎片化,学生合作和探究过程少有发生,学生的学习浅层化、空泛化。

一、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具有开放性和个性化。学生作为学习者及执行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和提出真实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生成项目式学习成果。项目式学习(PBL)的过程有以下几个特点:(1)提出的问题要真实,有意义;(2)整个学习要持续、连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3)过程要自主探究,要融合其它学科知识,要与同伴、教师合作交流;(4)生成的成果需实践。但不评价多少好坏,探究过程是更重要的,探究过程才是评价的核心。

时代发展呼唤深度学习,而项目式学习是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1.在当前减负的大背景下,项目式学习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无监督的责任感,这是顺应时代要求的选择。

2.项目式学习利用问题的驱动,遵循了教材“做中学”的教学思想,符合教材编写的初衷。笔者所在学校采用的两套教材:(1)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选择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单元结构设计合理,最后一个版块就是“project”,就是项目。(2)人教版九年义务初中英语教材,所选话题与时俱进,选材涉及到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智能、人与环境等,任务完成中也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项目式学习是一个可以帮助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有效模式。不论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还是解决问题,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都是内驱的、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沟通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项目式学习符合认知规律,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中学生正处在一个求知欲、探索欲较强的时期,愿意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二、项目式学习的实施

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在具体的课堂中操作项目式学习呢?项目式学习的路径是什么?笔者认为,只有让项目式学习不抽离实际的、常态的教学,才是实施的重点。心与行动要结合。笔者通过课前、课堂、课后三个常规环节实践出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基本流程,如下所示:

接下来,笔者以具体案例来阐述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过程。

1.入项活动

(1)教师需要整合单元内容,把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信息整合在一起,目的是让学生聚焦项目主题。这一活动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要学习谁的知识。

以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1 How can we be good learners?为例,本单元的主题就是让学生探讨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交流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自己实践出的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笔者根据学情整合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整合了不同成功的学习者的应对方法,结合本单元话题、语法、词汇、句型等知识,设计了调查问卷、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生生对话交流等课堂活动来引导学生挖掘主题意义。内容的整合是项目任务开展的前提。

(2)学生在教师提出明确的项目主题,接收到教师准备性的统整内容后,需要提出和凝炼问题。在过去,这一过程是由教师完成的,但它是从教师角度提出的问题,没有基于学生层面,要想引导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走向学生内驱的“问题”主线,这一过程需由学生执行。

仍以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1 How can we be good learners?为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问题:What difficulty do you/I have in learning English? How can I/you improve my/your English?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英语中遇到的困难,也可以询问同伴遇到的难题。第二个问题是共同探究和交流彼此已经实践和总结出的学习心得。问题的提出和凝练是关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然,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一系列“问题传串”的提出是重要的,一个问题贯穿全课是行不通的。

(3)合理分组。学生在明确了要“干什么”的情况下,接下来就需要思考“跟谁一起做”和任务分配。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将能力水平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优势互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有所收获。有时也会让学生自由搭配,学生自主选择同伴进行合作。

继续以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1 How can we be good learners?为例,本次分组采取了第一种分组方式。每个人擅长的学科不一样,每位学生也都有相对的弱势科目,正因为存在差异,在交流困难和成功经验时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是有效的项目学习小组。高质量的学习小组是项目式学习顺利开展的条件。

2.融合知识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梳理单元知识框架。通过梳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从而形成清晰的脉络,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梳理单元知识框架有很多学习策略,例如,绘制思维导图、生生直接对话、自主完成学案等,通过这些全方位的听、说、读、写的输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练习和内化。

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如何描述自己的朋友以及探讨不同人的择友标准。为了达到构建知识框架的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了如下活动:

生生对话:A:Who is your best friend?

B:…

A: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

B:…

A:What's he /she like?

B:…

小组内:学生结合已输入的词汇和句型,自主创作并有节奏地进行说唱来描述好友。

What's he like?He is shy.

What's she like?She is kind.

What's he like?He's funny.

What's she like?She is smart.

……

(2)文本阅读并绘制思维导图。

(3)小组内讨论由文本触发的开放性问题,调动学生自身思维与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与交流,拓展学习的升读。例如,1.Say a title for this passage.2.Which saying is your favorite in the passage? Which friend do you think about when reading the sayings?

3.让学生完成主题的融合和能力的建构,“用英语做事情”

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做中学”来推进项目实施。为了达到融合的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改造小环境、布置教室环境等。

仍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为例,笔者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教师首先跟学生分享自己和好朋友的真实故事。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展示了好朋友的照片、视频、好朋友送给自己的礼物等,进一步贴近和还原生活。接下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敞开心扉,大胆分享。学生可以穿着或佩戴朋友送给自己的物品、播放和朋友在一起的视频、跟朋友现场连线等方式进行语言输出。在这个环节中,教室布置可以温馨一点,桌椅的摆放可以围成圈,拉近组员的心灵距离。学生在描述自己好友时,可以用已掌握的电脑技术制作视频,达到英语与信息课的融合。第二个环节:教师可组织“英语角”活动来描述自己和朋友之间的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并且讨论我们要交什么样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择友标准。这个环节又将英语与思想品德课相融合。德育进课堂,让教育回归生活、融入生命,这就是“全人课程”和深度学习。

4.探索与形成成果

学生在聚焦项目和完成知识框架构建后,利用网络以及其它学科的知识,边学边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成果。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为例,教师呈现成果制作要求,让学生组内合作,自主选择一项,进行创作:

A.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写一篇英语作文,向大家推荐一道菜,并描述这道菜的制作过程。

B.制作PPT,用英语讲述一道菜所需要的食材、制作过程以及制作注意事项。

C.录制一个视频,边做边解说,向大家展示推荐和展示这道菜。

D.自己选择一个网络上的美食制作视频,自主创作台词,进行英语配音。

学生在探究和制作出成果的过程中,专注于制作这一行动,通过成果的制作来表达自己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感悟。成果的制作将学生的思维外显,形成成果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的过程。

5.项目成果展示、评价和推广

使项目式学习具有现实意义,使得项目式学习的效度得到延伸,项目成果的展示、评价和推广就显得弥足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公众号、QQ、网络投票、线下讲演、现场活动等方式延展项目成果。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fun places,通过前面项目式学习的几个环节,学生已经了解了国内外的一些地方,掌握了如何描述和向别人介绍名胜古迹。因此,在项目成果展示、评价和推广阶段,学生形成了“我为家乡代言”的成果。成果形式有:以“为家乡代言”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视频宣传片,等。

通过对征文比赛奖项的设定和优秀作品的张贴、观摩和大力表彰起到推广成果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能持续保证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研究热情。而演讲比赛是一种直接对成果进行展现和推广的方式。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运用语言的讲演能力、舞台表现力、心理素质都会得到提升。而通过观摩别人的成果,对学生的成果评价以及自身的鉴赏水平也会得到提高。最后,视频宣传片是本单元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成果。当下信息传播速度快,视频的宣传面更广,优秀宣传片会受到更广人群的点赞。学习成果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而延展了学生的学习宽度,激励学生在以后的项目式学习中更注重情感的投入。

项目式学习的评价应该侧重于“鼓励探究”为主。评价内容倾向于学生在完成项目时的情感投入度、行为专注度、思维活跃度、沟通合作和学习策略方面。弱化对成果好、坏、多、少的终结性评价。初中阶段英语项目式学习的评价旨在鼓励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目的是让探究和坚持成为学生的品质与核心素养。

三、结语

任何学习模式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项目式学习也不例外。首先,就英语学科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单元话题都适合进行项目式学习,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其次,项目式学习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当前初中阶段的课程安排有课时的限制,学生也有应试的压力,项目式学习在学习中仍扮演补充角色;最后,项目式学习本身也存在学习范式不够成熟、评价策略不够完善等问题,这都需要教育者继续探索。在“双减”大背景下,不论哪种教学形式,都是为教学服务,都不應该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应该从学习的效率、学生的参与、思维的锻炼、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取舍,真正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使得核心素养落地。

参考文献:

[1]李人,夏晓菲.促进深度学习的项目式学习教学策略[J].教育导刊,2020(4):48-54.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25-32.

责任编辑  罗良英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深度学习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