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21-10-22 02:37罗江莲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来为之服务。为了培养满足区域轨道交通业发展所需求的运营管理技术人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科学定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重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从岗位能力分析入手,通过构建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备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各岗位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關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1.专业培养目标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生产和管理的一线岗位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英语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必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基础理论,掌握运营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管理办法,具备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各岗位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了更好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综合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尤为重要。

2.毕业要求指标梳理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用型人才包含一线行车组织、客运组织、票务组织等服务应用和技术技能相结合的岗位人才。在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特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培养目标进行了值班站长、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和站务员等岗位群能力分析。

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12项毕业要求,梳理毕业可达培养目标如下:

3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通过毕业要求分析,明确人才培养所应达到的目标,构建“基础型、综合型、研究创新型”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层次和实践教学目标,将传统实践教学手段与现代实践教学手段相结合改革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按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规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各层次相互联系,实现理论知识与岗位技能对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3.1基础型实践

基础型实践以课内实践为主,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思维启发、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将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应到各实践任务中,深化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在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梳理出所有专业基础和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任务,使各课程看似分散,实则各课程前后联系,上下承接,给学生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呈体系化的课内实践。

例如“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总体目标是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车站票务相关岗位应该承担的岗位责任和岗位技能。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的学习,开展票务作业的相关流程、正确处理乘客票务事务等实践项目,并通过团队协作等方式主动与其他人合作。同时培养对票务管理方面自我探索的能力,要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能不断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发展。

3.2综合型实践

综合型实践以现有实践室软硬件为基础,开设较为全面的综合型专业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运用了多课程联合实践、以赛促学和短学期实践等教学形式。

多课程联合实践是在单门课程内实践基础上,研究多门课程相互联系的知识点,从而将课程之间有关联的部分提出来,以综合实践的形式呈现,以达到学生学以致用,巩固复习,前后联系,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例如以“商务礼仪”为基础,“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为核心,“旅客运输心理学”为提升,形成三门课程的联合实践方案,方案旨在加深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旅客心理学、商务礼仪等课程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并通过联合考核的形式增强学科间的联系性,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以赛促学是联合实践基础上,增设竞赛事项,以竞赛促进学生对综合型实践的主动积极性。例如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实践、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指挥实践、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组织实践三门课程,在联合实践基础上,将日常课程实践融入到学科竞赛当中去,从而到达即能提升课程实践,又提升学生跨课程知识点应用的主动性,又可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短学期实践主要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丰富的暑期实践。达到熟练运用基本办公技能,了解轨道交通领域其他专业相关知识,并夯实与本专业相关及本专业核心素养的运用能力。

毕业生产实习设置在最后学年,以校内外实践平台为基础,与一线岗位零接触,全面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一线岗位工作能力。

3.3研究创新型实践

研究创新型实践鼓励老师及学生自主创新实践项目,并鼓励将创新的思想贯穿到专业及非专业领域。通过创新意识的建立,形成创新作品并将创新作品转化为专利成果等。

4总结

本文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背景和行业需求分析得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培养满足轨道交通业发展所需求的运营管理技术人才迫在眉睫。人才培养务必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因此,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践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具有理论价值和运用价值,可以为同类院校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庄文君,杨亚芬 基于理实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 高教学刊,2017,(01):156-157.

[2]邵昀泓,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2021,105-106.

基金项目: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研究中心)项目“民办高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项目编号MBXH18YB093)

作者简介:罗江莲(1982-)女,汉,四川泸州人,本科,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析及对策
智能电网建设与调控一体化发展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