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作曲家伊戈尔·谢尔巴科夫钢琴协奏曲的衍变

2021-10-25 01:50吴斌翰
黄河之声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肖斯塔科维奇尔巴协奏曲

吴斌翰

引 言

在现代欧洲和世界音乐文化中,钢琴协奏曲体裁发展非常迅速。以最近的二、三十年期间,出现了大量钢琴與乐队形式(钢琴协奏曲)的作品。不同民族流派和不同创作兴趣的年轻與有经验的作曲家们,都积极加入这一体裁里。从大量的作品中,研究者们揭示其不同体裁、风格的定义,有定位于室内乐化或交响乐化,也有音乐会上高超技艺炫耀或清晰简洁演奏,再有独奏者与乐队组进行对比、或以合奏中的对话来阐说独奏部分。

因此作曲家們并不止关注钢琴协奏曲的体裁,而是作多方意图和构想,这些意图和构想、经常统一到一个作曲家的创作之中。就例如,乌克兰著名作曲家,基辅现代作曲家流派代表、伊戈尔·谢尔巴科夫的创作,他就认真关注了钢琴协奏曲体裁多样性。在他的创作宝库中,有三部带交响乐队演奏的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996-2013年期间。在谢尔巴科夫的钢琴协奏曲中,我们观察到独奏演员与乐队不同程度的相互配合,把钢琴阐释为独奏乐器的不同趋势。这特点某程度上与内容丰富的概念有关,又直接反映在叙述每个协奏曲系列的结构戏剧特点中。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伊戈尔·谢尔巴科夫钢琴协奏曲及揭示其音乐戏剧的特性,即乐器独奏协奏曲体裁以及体裁之外的典型特征,并且揭示其它体裁模式的特点。

谢尔巴科夫的创作不止一次地成为音乐学者研究的对象(如:奥·波诺玛兰科)[1][2]。奥兰娜·波诺玛兰科的博士论文中,就研究了有关20世纪80-90年代乌克兰钢琴协奏曲的主要发展趋势,其中分析了谢尔巴科夫钢琴与弦乐队的第一钢琴协奏曲[4][8]。而谢尔巴科夫著名的第二和第三钢琴协奏曲,虽然创作完成初期就引起了音乐学者们的关注,但至今还未被学者所研究。

一、作曲家的生平与简介

伊戈尔·谢尔巴科夫是乌克兰著名的现代乐作曲家,他生于1955年,童年与青年间,在出生地乌克兰第聂城音乐学校学习钢琴。1974年,就读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以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命名的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同时是现今乌克兰作曲家联盟的领军人物。在1999年,谢尔巴科夫获得了塔拉斯•谢甫琴科奖,这是乌克兰音乐界中最高的奖项[3]。而身为作曲家的他也尝试不同体裁的创作,如歌剧、交响乐、室内乐重奏和艺术歌曲等,其中以钢琴作品最富有创造力,当中就有三首钢琴协奏曲,分别创所作于1996年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钢琴与弦乐队),其后于2006年和2013年再创作了第二和第三钢琴协奏曲(钢琴与交响乐队)[2]。

二、伊戈尔·谢尔巴科夫钢琴协奏曲的介绍、分析和研究

钢琴与弦乐队的第一钢琴协奏曲(1996)用单部形式写成,其从钢琴在小字一组的降D音(des1)上演奏开始,并持续70个小节,完全贯通了整个的演奏活动。刚开始由独奏者一个人在演奏,随后从第4个小节开始,弦乐队个别乐器的突然短暂加入,以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短句,又在尾白处加以拖长音,再投入很弱(рpр)的感情变化等、来作为织体的支撑。等待逐渐推进和逐步增加的紧张状态,首先钢琴和乐队用和弦在强(f)音的推动下,导致短时内音乐情绪突然爆发,随后导致高潮爆发、并伴随着构建简洁的旋律短句,在独奏和乐队部分不断地呈现(从第53小节开始,有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在63小节,另一个更紧张的高潮在第74小节)。

这样的开头是整部作品浓缩的、内容极其丰富的前奏-引言。这里展现了两个主要特征,并成为了整部作品戏剧性的决定性元素:1)重复性原则2)爆发和渐强的激感。

随后协奏曲中加进四个音乐片段,其在音调和戏剧性上相互关联。其中的每个片段都浓缩了一定的形象-情绪状态,从一个片段转换到另一个片段都伴随着演示类型的变化。每个片段在单部协奏曲的总体结构中含有一定的戏剧功能,其总体上反映了该作品的内容。

第二片段(74-108小节)的开始正是前一片段的高潮。在一个小节中发生了激情动态下的突然断裂、并且停止使用了几乎所有的乐队乐器:只剩三个中提琴。

演奏类型的改变反映在独奏乐器和乐队乐器之间动机材料的重新分配。在小字一组的升C音(cis1)中,是最初钢琴的动机材料,改由中提琴拉奏完成,随后从第88小节开始由小提琴奏出。动机材料由两个弦乐器来演奏:分别是中提琴演奏两小节的短句,小提琴演奏半小节的短句。它们成为音乐材料的背景,其后出现在独奏部分,紧凑热烈的活动以及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中的节奏、曲调与主题[10]是其主要特点。

隐藏在紧张状态和期待下一次激情的爆发、随着小提琴部分新的主题出现而改变(95-104小节,mf“中强”,molto cantabile“非常富有歌唱性的”)。

这个不紧不慢的主题出现在高音区,其中大型节奏持续了一段时间,并且在固定的十六分音符中呈现,同时从协奏曲的开始并一直持续下去,给人们一种印象为非现实、非尘世的理想世界。它象征着遥不可及的梦想,让人联想到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交响乐里缓慢部分和章节中的抒情沉思主题。这一主题由单独的短句组成,每个短句都有几个稳定的音调;在独奏部分会响起自上升音阶似的经过乐句,以突出每个短句结尾处的明显跳跃和在稳定音上的停顿。钢琴独奏者暂时会失去主导者的功能,但是却一直是演奏过程中主要的执行者。总的来说,在协奏音乐合奏的参与者中,音乐材料的分配是很成功的。

下一片段(109-151小节)以突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激情动感爆发开始。这样的作曲构思带有鲜明而又紧张的戏剧特点,以惊险的高潮开始和结束,情感急速增进的主要因素是固定材料不断重复为原则,其中包括钢琴独奏部分。在开始和结束的高潮中间、可以听见来自前一片段的转换主题,其演奏在小提琴部分。如今在钢琴独奏部分可以听到(116-123小节),但是它的音调完全被重新思考:其中融入了歌剧四部曲《尼伯龙根的指环•女武神》中第四场三声部的瓦格纳命运旋律[9][15]。这一片段的第二个高潮急速清除了两个旋律,仿佛在达到高潮的道路上摧毁一切。作曲家在弦乐组上无止境的重复固定音型,这构思营造出一种摧毁性灾难的印象。

最后一个片段(从152小节到结束)是所有片段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在协奏曲的总体戏剧性中,它起到安抚和总结的功能。呈现方式的转换表现在钢琴独奏部分重新回到了小字一组的降D音(des1)上的演奏。除此之外,钢琴独奏者需要在这一阶段展示所有出现過的音乐主题。而所有的主题都是抒情性的,其中有一些是重复在协奏曲前面片段中出现过的素材,也有一些是变奏后第一次出现(例如,172-175小节中的主题,带有Quasi Cadenza“近乎华彩段的表演风格”标记)。在协奏曲的结尾部分,作曲家重复钢琴独奏部分的材料,但是现在它听起来安静了很多,没有强烈的热情爆发与冲突。

本协奏曲总体上形成了带有主体性特征,以及戏剧性是唯一推动的形式,协奏曲中每一个片段都引起巨大的戏剧功能。第一片段可起引言作用,展示主要的形象情感领域,表演类型和动态形式构建为原则。第二片段所起具有附带的部分含义。第三片段用最大限度的戏剧主义和转换抒情主题的音调,来起其开展奏鸣曲形式的功能。第四片段通过回到呈现开始阶段素材的原则,以及增强抒情性带起安抚和总结的功能。

这部协奏曲的主要形象情感领域为抒情性,抒情主人公的个人感受,但是最开始动机的长期延伸,以完成主题功能和其它主题建构的背景功能,证明了抒情领域的脆弱性,其后在任何一个瞬间都有可能被冲击。在编织音乐布局中,时常让人想到前人音乐中的知名旋律主题,这很大程度上使协奏曲的内容具体化,并且成为更准确地理解其戏剧特点的基础。在这部作品中不存在钢琴协奏曲体裁特有的分成:如几个独立的彩华部分,以及一个部分与另一个部分隔离划分的连接部等。

钢琴与交响乐队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纪念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2006)是谢尔巴科夫在第一钢琴协奏曲问世十年后创作完成的。这部作品的背景是世界音乐人协会委托作曲家谢尔巴科夫,于2006年为纪念20世纪伟大的艺术家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00周年而作。在这部作品中,作家对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手法引用更加明显。除了风格以外,作曲家还使用了肖斯塔科维奇著名作品中的素材作为原则。第二钢琴协奏曲由三有部分组成,其综合在一起组成传统的钢琴协奏曲系列。

第一部分(Allegro“快板”)包含对肖斯塔科维奇第15交响曲的引用(从第18小节开始,第一双簧管独奏,随后在小号演奏部分)[11]。这一主题被两次引用,因为该主题由肖斯塔科维奇取自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13]。

第一部分贯穿着固定性特征,并且在形式上接近回旋曲似的结构。音乐表演由钢琴独奏开始。他需要固定重复清晰又紧张却不是很完整的旋律,但这些单小节短句就很好地组成节奏。接下来转为乐队发声(从33小节开始)并成为其更蓬勃音乐主题的背景(这样的主题有4个),此外这一部分定期回到钢琴独奏上。在这固定素材为基础的音乐建立中,常常有新的声音被重复,同时与其它主题作交替;因此在协奏曲第一部分的总体结构下,它们起回旋曲功能。

所有这些主题都是短小且简单的。在它们的基础建立上,则高潮区域起带有部分片段再现。音乐表演有以下几个阶段:(1)展示素材和其建构;(2)逐渐丰富的感情;(3)持续的高潮;(4)热情降温。

副部主題被演奏了四次。它第一次出现(1-32小节)起展示功能。钢琴部分只需表演固定的短句,而乐队演奏中除了背景素材之外,还能听到肖斯塔科维奇第15交响曲中、罗西尼隆重军号主题旋律片段与緩和分离抒情主题的对位联合[11]。這緩和分离主题没有大量地被写进所描繪的世界影像背景中,在这一部分没有再出现了。

第二次演奏的副部主題(61-74小节)出现在第一次持续高潮区域。音乐听起来相当不祥和。开始固定重复的短句回到了钢琴独奏部分,但是现在它移到了高音区,并且出现在力度(ff“很强”)上,而钢琴变成了打击乐器。乐队用尖锐的击奏(tutti“全奏”)和呈现在小号部分的主题、以及旋律片段来支撑独奏部分。固定的节奏音型包围了所有乐队演奏部分,并且在情绪紧张的最高点突然停顿。

第三次演奏的副部主題(88-113小节)是中断了高潮部分并延续,其典型特征是缺乏主题及旋律片段。作者在作品中积极使用和引入从固定短句中借来的织体与第二动机、来替代主题及旋律片段。在副部主題结尾迎来了心灵安慰。

第四次演奏的副部主題(从168小节开始)起总结功能,其中包含了最后的心灵慰藉,以及回归到开始的表演类型,并且重复素材。

各音乐片段也被给予了不同的功能。如果在第一片段(33-60小节)中主要是钢琴独奏表演和建设新主题,那么第二片段(75-87小节)起到连接两个高潮的作用,而第三片段(114-167小节)是在前面高潮爆发后的逐渐安静。并且,这些音乐片段之间没有很清楚的停顿。

总体来说,第一部分的整个音乐素材被分成了两部分:(1)第一部分包含带有几次高潮的急剧扩张,开始的主题以被改编并以更加险峻的形式出现,而接下来的音乐给人一种恐怖痛苦的印象;(2)第二部分的音乐持续安静,但是紧张感始终没有减弱。

乐队在没有钢琴独奏的情况下完成了第一部分最后小节的演奏,并且声音逐渐减弱。只剩肖斯塔科维奇从罗西尼隆重军号主题中引用而来的第二动机旋律[12],但是如今它听起来遥远又轻声,仿似从远方传来的。

第二部分(Agitato“激动的、相当快的”)以attacca“紧接”开始,并且作为前面部分的延续。这儿保留着开始固定的节奏型式(小提琴),它贯连了整个第二部分,而在独奏部分出现新的主题(从201小节开始),其以第二动机的音调为基础。这一主题像请求一样被人接受,这是一种产生于协奏曲音乐主题中的新情感状态。在主题重复的基础上建立起呈示部分,其中主题得到了推动(198-241小节)以及动态再现(Presto“急板”,282-353小节)。

短暂舒和的中间部分(242-281小节),其中钢琴独奏出现了从肖斯塔科维奇引用罗西尼主题中[13],听起来像警报一样的军号声,它起着联系功能。持续的尾声(从354小节开始)在这一部分获得了重要的戏剧含义,其从再现部分结尾高潮爆发以后、动感的转折开始了。

军号声主题逐渐加入到独奏部分,而音型是固定而重复的,它实际上持续到第二部分结束,但是以小调的方式(383-387小节),展现在低音管独奏部分(390-394小节),第一圆号部分,这仿佛是肖斯塔科维奇第15交响曲第一部分开始的主题(388-389,394-398小节,独奏部分)[14]。最后主题经历了一次改变:它在时间上被拖长,并且比最开始的总谱中听起来慢了很多。主题再一次回归,如今在长笛的音色下,又仿如在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中发出的声音一样(421-425,432-438小节)。第二部分的基本特征是主题与对位,其音调在钢琴独奏部分发出(416-420;426-431小节),而从协奏曲第一部分可以发现,开始时中提琴乐器部分的节奏音调,已固定整首乐曲背景。

第三部分(Adagio“柔板”)是整个协奏曲的结尾。它在主题上与前面部分相关联:除了固定的节奏外,里面出现了钢琴独奏部分的主题(从476小节开始)。这一主题是第一部分主题之一的变形(请看48-53小节,钢琴独奏部分),但是如今它失去了谐谑性特征并且听起来抒情释放,就像第一部分的其它主题一样(请看18-22小节,长笛部分)。第三部分也出现了罗西尼-肖斯塔科维奇的军号声主题[11]。

我们应该把合唱类型的主题归到第一次出现的音乐素材中,其由铜管乐器演奏,并且从结尾部分最初几个小节开始,与独奏演员部分的固定节奏为背景(455-461,462-474小节),以及随后和其它音乐主题进行交替的部分。音调上它让人联想到肖斯塔科维奇第15交响曲的第二部分主题[12]。

在第三部分结束之前,音乐中都饱含心灵的安慰。冲突结束,达成平衡,重现和谐美丽的新世界。

钢琴与交响乐第三钢琴协奏曲是谢尔巴科夫根据波兰文化与国家遗产部的预定而创作(2013),其献给2013年发生在乌克兰基辅的尊严革命事件。协奏曲由单部形式写成,其中集合了所有要展示的音乐素材。这部作品中有第一和第二钢琴协奏曲戏剧性中已有的特点:(1)贯穿整个协奏曲的固定节奏衬底形式;(2)从最初的小节开始,音乐呈现热情而高昂的张力;(3)形成带几个高潮并统一了音乐浪潮的动态增长;(4)在作品结尾处持续的情感安慰;(5)一直保持着在乐队合奏过程中钢琴独奏演员的主导地位;(6)避免过于传统体裁的结构手法,同时在音乐曲式上不变为原则(循环性、奏鸣曲式等);(7)遵循在协奏曲中独奏乐器与乐队一起竞赛的理念。

这部协奏曲的特点还有出现与乌克兰民间抒情歌曲相类似的抒情性音乐主题。它们占据着主导位置,并且与协奏曲中出现的其它音乐素材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音调和表达手法上接近乌克兰民歌风格的音乐主题,从出现到发展都不是独奏乐器协奏曲体裁音乐的典型特征,尤其如果作品专为钢琴而创作。这首先可了解作曲家尝试努力揭示这一乐器丰富精彩的潜能和表演技巧的可能性,同时民歌所表露是很朴实的,而它的旋律最好由有旋律性的乐器来呈现(例如,小提琴)。

协奏曲的戏剧性以带有动态增强和激烈高潮的音乐构思与安静矜持,仿佛终止急剧运动,并随后带有安静色彩的歌曲素材成了对比的基础。对比被重复元素补充,其赋予奏鸣曲以单部结构形式和舒解高涨情绪作为特点。

急剧紧张的开始主题起到了功能再现,其中钢琴像钟声一样发出声响,这样的主题在协奏曲中还出现了两次(字母N,СС)。片段的主题素材持续时间要长很多,而且在功能上不一样——这儿呈现新的抒情主题(Е,S),并且整个素材正紧张发展,带有急速情绪增长和激烈高潮。

同时,开始主题的呈现带有四次急速动态增进和在每次浪潮处的中断都起到奏鸣曲形式主要部分的功能。抒情主题的出现被认为是次要部分。

在下面持续的结构中(从G开始)两个开始主题的音调在发展;第二主题从离开发展部后,开始经历了巨大的形象情感改变。在紧张动态的增加和高潮处之后的中断(К),主题开始回归(N),这一结构转向呈现第二个抒情主题——乌克兰民间摇篮曲《白猫》中的旋律(Q),其在双簧管独奏伴随钢琴独奏部分、耹听着仿如遥远的警报声出现(S)。这一忧伤的抒情反差在研究上起片段功能性作用。在呈现第二抒情主题(摇篮曲)之后马上开始其音调发展(Т),由于长期的固定背景使它变得更加令人惊慌激动——十六分音符在独奏部分不断地重复,随后钢琴部分以第一歌曲主题中的旋律加入其中(W)。

紧随其后的是一股紧张的动态增进浪潮(Х)。这里重复着在探究开始时发出声音的结构(看G),这次它结束了协奏曲巨大的探究部分。

在最后高潮中出现了再现的主部主题(СС),而在副部分(GG)可听到两个抒情主题的音调。这两个抒情音调,使整首协奏曲在宁静而柔和的气氛下结束。

结 语

总结一下,分析伊戈尔·谢尔巴科夫钢琴协奏曲让我们有根据地做出结论:作曲家努力创作出交响化的协奏曲,体现以冲突和博弈思想为丰富内容基础的概念,并且寻找解决方法以及克服所有冲突。这三部协奏曲有着共同的特征,其中包括单旋律固定性,音乐表演开始的高昂情感张力,形成唯一的动态增长浪潮和几个高潮,在作品结尾处的持续情感安慰,独奏部分的高超技艺和将协奏曲表现过时公式的现代化相结合,去除独奏华彩段部分,并拒绝协奏曲以传统集合循环和体裁综合为特征的概念。最后,在三首钢琴协奏曲中,笔者可发现作曲家的创作衍变,分别是个人的内心,对他人的思念和社会的情怀。■

猜你喜欢
肖斯塔科维奇尔巴协奏曲
与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一起的日子(六)
春日协奏曲
简析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奏鸣曲Op.61 No.2
直面抑或逃离:肖斯塔科维奇的一生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协奏曲(下)
有多少只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