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显微镜检与希森美康XN-2800检测结果分析比较

2021-10-25 10:04汤俊峰朱红梅余喜然郑水娥陈菊新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三明365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8期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白细胞

汤俊峰 朱红梅 余喜然 郑水娥 陈菊新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检验科 (福建 三明 365000)

内容提要: 目的:比较分析门诊发热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细胞在显微镜检与希森美康XN-2800分析结果中的差异,从而评估血细胞形态学显微镜检的必要性。方法:将本院门诊从2019年4月~11月收治的108例发热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及计数分析,比较两组血细胞形态学检测情况(主要包括异常细胞、白细胞形态以及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参数主要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异常细胞、白细胞形态以及红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细胞参数RDW-SD、MCH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C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MCH水平对比并不明显(P>0.05)。结论:门诊发热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学存在显著差异,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有效提高疾病的检出率,检验医生应重视。

发热患者的血细胞常伴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细胞学检验是其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然而,随着抗生素的日益广泛应用,而导致在血常规检测中,部分患者的白细胞无法表现出应有的数量变化,从而极易忽视对其细胞形态学的检查[1]。细胞形态学检验本是医学检验人员的基本功,但是随着血细胞计数分析仪器技术的进步,血细胞形态检验作用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往往被忽视。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发热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细胞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强调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门诊2019年4月~11月收治的发热患者108例纳入研究,记作观察组。其中男女例数分别为61例,47例;年龄范围15~65岁,平均(41.02±3.15)岁。排除标准[2]:(1)重要脏器发生严重病变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入院前接受过药物治疗者;(4)精神异常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女例数分别为59例、41例;年龄范围15~64岁,平均(40.52±3.13)岁。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均衡可比。

1.2 方法

分别采集所有受试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2mL,充分摇匀后送检,所有检验均在2h内完成。制备血涂片,以瑞氏染液进行血涂片染色,计数100个白细胞,并以显微镜完成分类,观察核染色质、奥尔小体、空泡变性及中毒颗粒等形态变化情况。观察红细胞形态、大小、着色等情况。此外,在希森美康XN-2800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定(RDW-SD、MCV、MCH、MCHC)。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细胞形态学检测情况(主要包括异常细胞、白细胞形态以及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参数指标包括(RDWSD、MCV、MCH、MCHC)。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表示计数数据,检验方式为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数据,检验方式为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细胞形态学检测情况对比

观察组异常细胞、白细胞形态异常以及红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细胞形态学检测情况对比[n(%)]

2.2 两组红细胞参数指标水平对比

观察组RDW-SD、MCH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C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MCH水平对比并不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红细胞参数指标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红细胞参数指标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 RDW-SD(%) MCV(μm3) MCH(pg) MCHC(g/L)观察组 108 12.71±3.33 81.91±4.31 31.76±1.34 347.42±6.29对照组 100 10.20±1.68 87.62±2.39 31.60±2.01 340.28±3.31 t 6.544 12.689 0.248 9.102 P 0.000 0.000 0.804 0.000

3.讨论

在临床上,疾病常以发热的形式表现出来,其病因多种多样,有些患者常自行用药,导致部分患者出现明显符合临床诊断指征症状时,疾病可能已进入加重期,从而使得患者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3,4]。白细胞、红细胞属于血液重要组成部分,当机体的出现病理性变化时,其数量和质量也可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检测血常规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了解,而尽早对疾病的诊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作为血常规计数分析重要补充,主要涵盖了白细胞、红细胞以及其余细胞正常及异常形态的检验[5,6]。从理论上而言,在机体遭受疾病侵袭时,细胞计数和形态均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但是,近年来我国患者自主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血细胞分类计数往往表现得并不明显[7,8],然而,此时血细胞形态往往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因此,开展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其临床价值不言而喻。

从本文的研究来看,观察组异常细胞、白细胞形态异常以及红细胞性形态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发热往往是炎症引起,而血细胞处于免疫反应的一线前沿,会导致血细胞释放、迁移、吞噬、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增加,从而引起细胞数量或是质量变化,而血细胞分析设备只能观察到数量的变化,而不能观察到质的变化,因此血细胞形态学观察是对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有效补充和确认。与此同时,观察组的红细胞参数RDW-SD、MCH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CV水平低于对照组。这提示了发热诊断过程中检验红细胞参数也具有一定意义,其可为诊断发热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分析原因可能是当机体体温升高时,机体会消耗大量铁元素和蛋白质,加之营养供给不及时,从而会引起机体内红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血红蛋白合成不足,从而导致红细胞形态发生异常。另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9,10],发热患者的血液浓度以及血糖水平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从而促使患者出现缺陷状态,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例如宽度分布异常以及红细胞皱缩等。由此可见,积极为发热患者实施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也可有效判定其发热原因,从而为其进一步检验以及诊断提供依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其为血细胞检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部分检验医生过分地依赖仪器,忽视形态检验,造成误诊、漏诊,从而导致临床诊断、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事情时有发生。从上述研究来看,形态学检验可为发热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必须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血细胞形态学白细胞
白细胞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