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学科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究

2021-10-25 08:44谭勇刘建新邱巧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谭勇 刘建新 邱巧

摘要:如何提高课程思政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新时代高校应当着力思考的重点。针对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协同育人理念薄弱、教学策略不系统、保障与评价机制欠缺等问题,以高校艺术学科为例,研究“三全育人”理念背景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的“双驱动”育人理念、“六位一体”教学策略、“三维联动”长效机制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有助于保持专业教育的方向性、增强专业教育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有助于增加思政教育的生动性、感知性、时效性,有助于促成高校在思想上重视课程思政、行动上落实课程思政、效果上凸显课程思政的局面。

关键词:三全育人;艺术学科;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教学体系构建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研究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深入探讨“三全育人”的培养模式、路径、策略成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任务。

艺术学科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传播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在践行立德树人、弘扬真善美、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有着与众不同的承载优势。其艺术学科人才作为是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四个自信”立场坚定、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层次艺术人才,成为新时代高校艺术学科类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探究艺术学科课程思政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为高校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

一、艺术学科课程思政教学与研究现状

1.学思悟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全国高校在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方面的探索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哲学与人文社科等领域主要关注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本源等理论阐释;但由于艺术学科发展惯性和受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针对艺术学科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当下,艺术学科师生普遍注重艺术创作本身,教育过程强调技法、技能培养,政治性、思想性、逻辑性和方法论相对缺乏,特别是创作个体在思想上追求自由、行為方式独立感性的特点,导致艺术学科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脱节,而艺术学科又是意识形态表达的前沿阵地,培养艺术学生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思想上提升到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的战略层面上来,成为民族文化复兴的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强化“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的时代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做到学思悟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不够系统。教学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统一的课程规划设计,为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而形成的系统的教学思路。现实教学场景中,教师不可能依靠单一的教学策略解决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教学目标,甚至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策略,不断反省推演,直到达到教学目标。为此,基于世界格局新变化、国家战略与民族振兴新需求和高等教育基本规律、艺术学科专业发展规律、新时代大学生成人成才规律,系统性研究艺术学科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对艺术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要指导意义。由于政产学研各方面定位需求、资源配置和专业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自身等多重因素制约,现有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尚未找到切实有效的突破口,更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

3.课程思政改革保障与评价机制不够健全。以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为例,由于长期受西方文化及其教育理念影响,加之挖掘培育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不足,艺术学科不同程度存在文化自信、科技自信、设计自信、教育自信不足的深层次问题。尽管目前各级政府、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全面启动了课程思政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方案要求等,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九个坚持”、“九个要求”,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在多方协同育人机制、教学激励机制、学科联动机制、资金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资源开发利用、线下线上教改等方面,普遍存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现象,尚处于改革探索试点阶段。

二、艺术学科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探索

为深入贯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三全育人”在课程教学中的践行,结合艺术学科课程特色,分别从引擎系统、动力系统两个角度,探索独具特色的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双驱动”育人理念,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四个相统一”,构建课程思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1.“更新思想+更新内容+更新路径”,构建引擎系统。教育思想的更新课程思政不竭的理论引擎,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思政不竭的实践引擎、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课程思政不竭的发展引擎,它们共同构成课程思政引擎系统,指导着思政课程建设的新方向。

一是更新思想。着力研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从三全育人理念延展到“习近平新时代教育理念+思政教师课程思政+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辅导员育人思政+中国古代优秀育人理念+西方先进设计教育理念”的艺术设计学科育人新理念上来,改变以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不连贯、不深入的现状。促进艺术设计学科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转变,成为课程思政提供不竭的理论引擎。

二是更新内容。在设计技能教学之外,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聚焦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以及历史文化(含红色文化)等多个主题设计实践,构建“设计技能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专题设计实践”的教学内容,改变以往教学中只重视设计技能的传授,忽略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对中华文化立场、社会责任感认知、认同、践行的引导。将思政内容融化到设计教学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断从意识层面教育学生,成为课程思政提供不竭的实践引擎。

三是更新路径。充分利用学习通、QQ群课堂、腾讯会议、丁丁等现代化数字教学手段及平台,整合全国高校课程思政资源,构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精品示范课、教学金课资源库、数字资源平台”教学新路径,选拔、培育有代表性示范性的优质课程思政课程,打造教学金课资源库,建成以教案资源库、教学课件资源库、试题资源库、作品资源库等为主体的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平台,形成依托智慧云课堂,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师教学资源互享共用,历届学生作品则可以为往后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从而形成科学的、多元的、全方位的学习路径。

2.“1+2+3课堂”,构建动力系统。探索建立“主题教学+主题创作+课程考核”为主的第一课堂,配套“开放课程+学术论坛+主题创作”的第二课堂,辅之以“国家战略+民生热点+社会应用”的第三课堂,逐渐形成以课堂教育、课外教育为主,实践教育为辅的“1+2+3课堂”相融合的“三维课堂”模式,探索构建“第一课堂设题、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践行”的人才培养动力系统,有效转化为课程思政教育中的“认知、认同、践行”一体化路径,构建了彼此间相互促进与有效反哺的循环新模式。

一是构建“主题教学+主题创作+课程考核”的课堂教育,挖掘课程思政原动力。通过设定寻找优质思政与专业相结合的案例,结合中华历史典故,组织学术小组讨论,再将具有为国家形象而设计、为区域经济发展而设计、为行业品质提升而设计的项目引入课堂,进行实践主题创作,引导学生聚焦传统文化、社会、民生、环境等问题;从选题深度与作品效果的角度将价值引领、文化立场和社会责任感纳入课程考核范畴,挖掘课程思政原动力。

二是构建“开放课程+学术论坛+命题创作”的课外教育,挖掘课程思政牵引力。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线上金课、学习通线上课程、中国大学MOOC(慕课)、网易大学公开课等开放课堂的学习,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课外教育格局;开展美育劳育系列论坛、讲座以及大学生职业规划等,拓展和补充课堂教学形式;通过举办公益主题设计展、专家工作坊、学科专业竞赛等课外教学活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通过开放课程、学术论坛、命题创作三管齐下,深度挖掘课程思政牵引力。

三是构建“国家战略+民生热点+社会应用”的实践教育,挖掘课程思政推动力。坚持“五育并举”,以实践教育为第三课堂,通过引入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交通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让学生正确理解肩上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组织参与“设计介入·精准扶贫”、“中國力量·设计抗疫”“中国自信·设计创新”“中国品质·交旅融合”等社会民生热点项目,深入了解社会,了解行业,正确认识艺术设计的设计价值和文化力量。同时,引入大型央企、国企和民企等行业领军企业或科研院所,通过校企协同、校际协同育人的方式,挖掘课程思政推动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链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六位一体”教学策略

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的系统开展[2],从“理论讲授+名师讲座+阅读经典+创意互动+实战项目+社会实践”六个方面构建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六位一体”教学策略,探索“专业教师课堂传授先进思想+行业专家课外专题讲座+师生集中学习、阅读经典著作+学术竞赛创意互动+实战项目综合提升+社会实践掌握前沿”等多重教学路径相结合,让思政教育不囿于课堂,使学生全方位掌握思政课程的核心,深深根植于心中。同时也让思政教育更亲近学生,更富有情趣,形式更多样,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成为课程思政提供不竭的发展引擎。

1.理论讲授。一方面立足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另一方面整合学校学科优势资源,从文化价值、历史责任、社会意识等角度系统全面地讲解设计历史、设计批评、设计原理、创作技巧、形式美法则等学科课程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2.名师讲座。邀请行业一线专家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加强四史教育,以中国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发展态势,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需求,让名师专家深动、鲜活的成才之路感染学生,拓展课堂维度,坚定“四个自信”。

3.阅读经典。集体学习历史文化经典、红色文化经典等,通过上线下平台进行学术沙龙、小组讨论等,交流分享师生阅读体会,让中国先贤思想沁润师生心灵。分散学习艺术史、论、评等经典文化著作,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培育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观,将艺术、生态、科技和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知识建构、学有专攻、多能多专,增强文化自信、艺术自信。

4.创意互动。通过策划、主办与行业、社会密切关联的学术竞赛,将选题融入到培养目标、课程安排、教学手段、学生学习中去。有针对性地刺激学生完成创意构想,邀请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对学生创意进行多角度专业点评,提升学术创意质量,并在学术展览与其他同学作品的创意碰撞,带动高低年级学术交流,促使学生创意在学术竞赛中得到孵化和延展,拓展学生了解行业需求、学术规范、国家热点、社会民生等的路径,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审美和人文素养。

5.实战项目。将政府及企事单位委托的设计项目导入课堂,让学生全程参与项目的策划、设计、管理及营销,在实战项目中巩固和熟悉理论讲授的内容,掌握实战环境下的设计任务、强度及规范,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加深理解项目对国家、社会、民生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开拓学生学术视野,提升思想站位。

6.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设计对改变中国制造的形象、使中国真正成为创新型国家,发挥着尤为重要的引领作用,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培养崇高的职业精神、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规范。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街道、乡村基层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素养,为社会、为人民做己所能及的社会贡献,提高学生社会意识和责任担当。帮助学生进入大型国企央企机关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在各类社会实践中,让学生了解民生,学会与人交流沟通,提高综合素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等。

四、艺术学科课程思政“三维联动”长效机制探索

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双驱动”育人理念、“六位一体”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艺术学科课程思政“三维联动”长效机制,以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生机活力。

1.多管齐下,构建“1+6”专业导师工作制度。专业导师工作制是指专业导师以工作室的方式选拔学生,重点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创意思维训练,高年级实战项目训练、实习等,同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学业帮扶、学生深造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学科竞赛指导、毕业生就业推荐一体化的“1+6”专业导师工作制度,并提供相应的硬件条件和学生学籍学分认定、导师目标考核制度等。

2.多元评价,构建“1+3”教育评价激励体系。一是建立课程效果评价体系,利用大数据,建立学校评价、师生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配套建立1个教学成果认定机制,从政策上保障教学成果的认可与应用,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建立1个创新思政育人奖励机制,给予表现优异老师先进表彰;建立1个选拔培育机制,不断锤炼优秀课程思政案例。

3.两个协同,构建党建业务“双重”保障系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构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部门协同+人员协同”,增进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一是构建“学校顶层设计+学院统筹规划+教师深入教学”的运行保障系统。学校层面研究出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系列政策、方案等,明确责任目标任务,搭建课程思政研究和资源共享平台,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跨部门协作。学院层面通过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模式,构建“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拓展与创新“集中+自学、授课+讲座、线上+线下、理论+实践、专业+公益、学分+综合评价”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样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健全优质资源库,探索开展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构建资源共享机制[3]。教师层面充分发挥教研室、课题组、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结合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思政课程主观能动性,主动提高认识和修养,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构建“师德师风建设+思政素养培育+标杆学院·样板支部”等党建工作保障系统。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保证监督作用和师生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课程思政建设及其成效纳入党员教育管理与发展、党组织负责人述职考核、党员民主测评、教学绩效考核等重要评价指标,并鼓励教师以“关注学术前沿+关心大政方针+关注社会热点+潜心学术研究”为重点,培养课程思政科研能力,全面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五、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的意义

以培养政治立场坚定、设计视野开阔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为出发点,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保障三个角度,探索三个转变的引擎系统、三维课堂的动力系统和党建业务的保障系统建设,构建起“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4],形成具有艺术设计学科特色的“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点、人人重育人”的思政协同育人大格局,培育一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打造一支特色鲜明的教学名师队伍,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和资源库,申报一批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5],在全国树立课程思政教学标杆,深入开展艺术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形成良好教风学风。

参考文献:

[1]李清富.闫亚倩.刘晨辉;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 2020

[2]付坚强.朱娅;课程思政:背景、内涵与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 2020

[3]蒋笃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范式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614期.43-45

[4]刘宁.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传媒.2020年第1期.143-144

[5]刘鹤.石瑛.金祥雷.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年第3期.59-61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专项“艺术设计学科课程思政“3+1”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编号202018S)、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06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谭勇: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中国图形图像学学会会员(视觉专委会委员),中欧国际文化设计协会会员,研究方向:视觉艺术与政治图像。

刘建新: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高等教育战略规划与教学管理。

邱巧: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环境艺术系副主任,研究方向:学科规划与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