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骨导ABR和窄带CE-Chirp ASSR在先天性外耳畸形婴儿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2021-10-26 08:47丁璐王梅红张英慧施泓杨一晖张新钢郑周数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窄带先天性畸形

丁璐王梅红张英慧施泓杨一晖张新钢郑周数*

1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2宁波市慈溪市中医医院

先天性外耳畸形是面部常见畸形,主要表现为小耳畸形、外耳道闭锁或狭窄,常伴随听力障碍[1]。国外报道新生儿先天性外耳畸形发病率为1/6000~1/6830[2]。外耳畸形的听力学评估成人多采用纯音听阈测试,通过获得可靠的气、骨导听阈来判断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程度,而婴儿无法配合纯音听阈测试,需要结合电生理测试,对于传导性听力损失,除了气导反应阈,还需要获得骨导反应阈来判断听力损失的类型,从而增加了评估难度。Chirp刺激声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窄带CE-Chirp ASSR具有频率特异性,相比其他分频测试有测试时间短、成功率高等优点,而国内对先天性外耳畸形婴儿的听力评估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了气、骨导ABR和窄带CE-Chirp ASSR在先天性外耳畸形婴儿中的应用,旨在为先天性外耳畸形婴儿的听力学评估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听力中心就诊的先天性外耳畸形婴儿32例(35耳)为畸形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为1-12月,平均年龄为5.17±3.13月,右耳18耳,左耳17耳。其中,双耳畸形3例(6耳),单耳畸形29例(29耳);外耳道闭锁30耳,外耳道狭窄5耳。同时选取听力正常婴儿28例(30耳)为正常组,男19例,女9例,年龄为1-12月,平均年龄为6.34±2.87月。正常婴儿选入标准为耳声发射通过,并且声导抗鼓室图226Hz为“A”型、1000Hz为正峰。

1.2 测试方法

测试在隔音屏蔽室内完成(GB/T16403标准)。测试前用酒精和磨砂膏进行皮肤处理,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以辅助睡眠。记录电极置前额正中发际处,参考电极置同侧乳突,鼻根接地,极间电阻≤3KΩ。

1.2.1 气导ABR测试

采用丹麦国际听力的Eclipse EP25诱发电位仪,click给声,佩戴TDH-39P型耳罩式耳机,刺激速率为21.1次/秒,交替极性,带通滤波范围0.1-1.5 kHz,叠加次数1000次。从80dB nHL开始给声,强度依次递减,以刚能引出重复波Ⅴ的刺激声强为反应阈。接近阈值时,每个强度至少做2条以判断重复性。当测试耳给声强度与对侧耳的反应阈差值大于40dB,则对侧耳需掩蔽,掩蔽值(dB SPL)=测试耳给声强度(dB nHL)-40dB nHL(耳间衰减值)+30dB(SPL和nHL转换值)=测试耳给声强度-10dB。

1.2.2 骨导ABR测试

佩戴Radioear B71振子,刺激速率45.1次/秒,带通滤波范围0.033-1.5 kHz。畸形组均给予掩蔽,对侧耳掩蔽值(dB SPL)=测试耳给声强度(dB nHL)+30dB(SPL和nHL转换值),为了增加舒适性,掩蔽耳机选用EAR-3A插入式耳机。正常组未掩蔽。

1.2.3 窄带CE-Chirp ASSR测试

设定气导ABR反应阈上10dB为初始刺激强度,如ABR反应阈为60dB nHL,则窄带CE-Chirp ASSR的初始刺激强度为70dB nHL。调制频率为90Hz,0.5、1、2、4 kHz同时给声,当测试耳给声强度与对侧耳的反应阈差值大于40dB,则需掩蔽,掩蔽值(dB SPL)=测试耳给声强度-10dB。采用“升五降十”法,以自动检测到的最低反应阈为反应阈。本研究的窄带CE-Chirp ASSR反应阈为校正后的阈值,校正值(correction value)由听力计公司提供,单位为dB corHL(dB correction HL)。

1.2.4 听力损失程度分级

以气导ABR波Ⅴ反应阈≤35dB nHL为听力正常[3]。听力损失程度的分级标准[4]:36-50dB nHL、51-70dB nHL、71-90dB nHL、>90dB nHL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畸形组与正常组的气、骨导ABR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窄带CE-Chirp ASSR各频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畸形耳听力损失程度

35耳畸形耳中,轻度3耳、中度26耳、重度5耳和极重度1耳,见表1。34耳为传导性;1耳为混合性,其ABR反应阈气导为95dB nHL,骨导为45dB nHL。

表1 畸形耳听力损失程度(n=35)Table 1 Degree of hearing loss in malformed ears(n=35)

2.2 畸形组与正常组气、骨导ABR反应阈及Ⅴ波潜伏期

畸形组气导ABR和骨导ABR波形见图1。气导ABR测试,畸形组和正常组反应阈分别为64.86±10.18dB nHL和11.50±4.62dB nHL,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P<0.05)。畸形组和正常组Ⅴ波潜伏期分别为8.37±0.73ms和8.61±0.40ms,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图1 畸形组气导(A)和骨导(B)ABR波形图Fig.1 ABR waveforms of air conduction(A)and bone conduction(B)in malformation group

骨导ABR测试,畸形组和正常组反应阈分别为14.71±7.57dB nHL和11.00±5.76dB nHL,Ⅴ波潜伏期分别为9.40±0.91ms和9.63±0.88ms。两组反应阈及潜伏期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见表2。

表2 畸形组与正常组平均气、骨导ABR反应阈及Ⅴ波潜伏期(±s)Table 2 The average response threshold of air-bone conduction andⅤwave latency between the malformation group and the normal group(±s)

表2 畸形组与正常组平均气、骨导ABR反应阈及Ⅴ波潜伏期(±s)Table 2 The average response threshold of air-bone conduction andⅤwave latency between the malformation group and the normal group(±s)

*threshold of air conduction between the malformation group and the normal group,P<0.05

n The malformation group The normal group(dB nHL)(ms)(dB nHL)(ms)3564.86±10.18*8.37±0.7314.71±7.579.40±0.91 3011.50±4.62*8.61±0.4011.00±5.769.63±0.88 t P Threshold of air conduction 26.59 0.00 Latency of air conduction-1.59 0.12 Threshold of bone conduction 1.90 0.06 Latency of bone conduction-0.94 0.35

2.3 畸形组与正常组窄带CE-Chirp ASSR结果

畸形组的Chirp ASSR 0.5、1、2、4 kHz阈值分别为 51.29±17.38dB corHL、56.71±14.29dB corHL、55±12.66dB corHL、51.14±12.13dB corHL,各频率间无统计学差异。正常组 Chirp ASSR 0.5、1、2、4 kHz的阈值分别为0.50±1.54dB corHL、0.75±1.83dB corHL、1.00±2.05dB corHL、2.25±3.80dB corHL,各频率间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表3 畸形组与正常组窄带CE-Chirp ASSR结果(±s,dB corHL)Table 3 The results of NB CE-Chirp ASSR in the malformation group and the normal group(±s,dB corHL)

表3 畸形组与正常组窄带CE-Chirp ASSR结果(±s,dB corHL)Table 3 The results of NB CE-Chirp ASSR in the malformation group and the normal group(±s,dB corHL)

n Frequency(KHz)0.5124 3551.29±17.3856.71±14.2955±12.6651.14±12.131.321 300.50±1.540.75±1.831.00±2.052.25±3.801.9860 F P The malformation group The normal group 0.27.123

3 讨论

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卫生部2010年版)》[5]中,颅面畸形(耳廓和耳道畸形)为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它不仅会影响美观,更会造成听力损失,影响婴幼儿的听觉及言语发育。早期准确地评估此类患儿的听力非常重要。Jerger等[6]研究表明在评估婴幼儿听力中,必须遵守听力检查交叉验证的原则。对于耳道闭锁患儿,行为测听或声阻抗无法测试时,可以用气、骨导ABR测试帮助早期评估听力。本研究通过气导ABR测试,发现35耳畸形耳中,74.29%为中度听力障碍,其次为重度听力障碍,占14.29%。结合骨导ABR测试,34耳为传导性听力障碍,1耳为混合性听力障碍。32例病例中,3例为双侧外耳畸形,29例为单侧外耳畸形。对于双侧耳廓畸形、耳道闭锁患儿,因缺少听觉信号输入,会导致言语发育障碍,临床应尽早佩戴助听装置[7,8]。秦兆冰[9]指出,单耳听力损失对生活影响较小,但不管在安静还是噪声环境下,畸形耳较正常耳的言语识别差,自我评估存在中重度的听力障碍,因此,对单侧畸形耳的听力干预也应引起同样重视。

骨导听阈不受外耳和中耳病变的影响,反应内耳功能[10,11],本研究除一耳骨导反应阈为45dB nHL外,余34耳反应阈为5-25dB nHL。其中闭锁组骨导ABR反应阈为14.71±7.57dB nHL,正常组为11.00±5.76dB nHL,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因此,闭锁组的内耳功能正常。结合闭锁组气导反应阈(64.86±10.18dB nHL)与骨导反应阈存在较大的气骨导差,得出先天性外耳畸形婴儿多为传导性听力损失。文中闭锁组ABR气导反应阈为40-95dB nHL,患儿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中,一例5月龄患儿气导反应阈为40dB nHL,骨导反应阈为20dB nHL,气骨导差为20dB nHL,由于外耳道闭锁或狭窄,鼓膜未发育会使听力下降10-15dB HL[12],因此该患儿耳畸形可能局限于外耳。另一例3月龄患儿,气导反应阈为75dB nHL,骨导反应阈为15dB nHL,气骨导差为50dB nHL,由于鼓室腔及听骨链畸形可导致30dB HL的听力损失,推测该患儿耳畸形不仅限于外耳,还同时存在鼓室腔或听骨链等畸形。结合耳胚胎学,外耳、中耳发育始于胚胎期第4周,由第一、二咽弓发育而来,在第30周时完全发育成形[13,14],因此外中耳畸形常常同时发生。

ABR是目前评估婴幼儿听力最常用的测试方法,结合气、骨导反应阈可以获得先天性外耳畸形患儿听力损失的性质和程度,而ABR只反映一部分频率(2-4 kHz)的听力情况,要得到全频率范围的听力图必须借助分频测试。张帅等[15]研究指出,Chirp ASSR与tb ABR在各个频率的反应阈相关性良好,而且Chirp ASSR双耳检测时间明显短于tb ABR。本研究由于测试项目多,患儿镇静状态不足以维持tb ABR测试的完成,因此选择窄带CEChirp ASSR测试,旨在探究先天性外耳畸形婴儿的听力结构图。邹艺辉等[1]研究显示0.5-4 kHz纯音听阈值呈上升型趋势,高频(2kHz以上)阈值低,低频阈值高,提示耳畸形引起的劲度声抗变化较大。而本研究中,畸形组0.5、1、2、4 kHz结果分别为51.29±17.38dB corHL、56.71±14.29dBcorHL、55±12.66dBcorHL与51.14±12.13dB corHL,对各频率反应阈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频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先天性外耳畸形婴儿的听力结构图为平坦型,与邹艺辉等研究存在差异。这可能是耳畸形患者间存在个体差异造成的,因此根据不同的听力结构图,或许可以为整形手术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一般认为,传统ASSR阈值与PTA阈值的差值随听力损失加重而减小。对于听力正常和轻度听损患者,其差值在20dB以内;中度听损患者,两者差值在10dB以内;重度及极重度听损患者,两者的差值小于5dB[16]。而CE-Chirp ASSR没有出现如传统ASSR的现象,刘绮明[17]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听力损失患者行CE-Chirp ASSR反应阈与PTA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同一频率各听力异常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CE-Chirp ASSR可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听力损失患者进行客观的听力评估。张帅、刘文婷等[15,18]研究发现ASSR与幼儿纯音听阈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能客观可靠地评估低月龄婴幼儿听力。同时,窄带CE-Chirp ASSR相比传统ASSR测试时间短,且能多次分析谐波以提高信噪比,减少假阳性率[19,20]。本研究对象以低月龄婴儿为主,睡眠时长不如成人。因此,窄带CE-Chirp ASSR能快速、客观地评估先天性小耳畸形婴儿的听力结构图。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常常需要借助高分辨CT,获得Jahrsdoerfer评分来评估外耳和中耳的畸形程度,而对于婴儿,考虑到其年龄小,放射线会带来较大伤害,因此对月龄小的婴幼儿高分辨CT不适用。本研究发现小耳畸形患儿电生理测试的反应阈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邹艺辉等[1]指出,纯音听阈可以取代Jahrsdoerfer评分做出更简单有效的评估,并且畸形程度与听力呈正相关。所以,若通过电生理检查能有效地评估先天性外耳畸形婴儿的畸形程度,先天性外耳畸形婴儿会有较大受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通过气、骨导ABR和窄带CEChirp ASSR对先天性外耳畸形婴儿进行评估,得知多数患儿为中、重度传导性听力损失,并且听力结构图为平坦型,需要尽早借助听力辅助设备补偿听力,避免造成听觉及言语发育落后。

猜你喜欢
窄带先天性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基于T型谐振器的窄带带通滤波器设计
基于FPGA的窄带DDC时分复用技术的研究实现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