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联合多索茶碱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分析

2021-10-28 12:40郑文彬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0期
关键词:茶碱保护性动脉血

郑文彬

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 365001

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急危重症,治疗关键为采取积极措施解除呼吸道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肺功能恢复。多索茶碱是一种常用呼吸道疾病治疗药物,属于支气管扩张药,具有兴奋呼吸肌、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且可改善患者肺功能。而合理应用呼吸机在挽救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生命中发挥重要作用,利于改善缺氧状况,减轻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可促使肺部处于开放状态,促进萎陷肺泡复张,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重症呼吸衰竭病因较多,如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等,且不同病因所致重症呼吸衰竭在治疗、转归等存在差异。本文旨在探讨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联合多索茶碱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96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呼吸系统疾病》[1]中重症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动脉血气结果的氧分压<60mmHg(1mmHg=0.133kPa),同时二氧化碳分压>50mmHg,且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经影像学、临床病理学等检查确诊;(2)入组前未接受过系统通气治疗;(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听力、视力或语言障碍;(2)患有严重精神疾病;(3)患有体循环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4)患有恶性肿瘤;(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40~85(62.89±4.04)岁。研究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42~84(63.01±4.27)岁。两组基线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包括加强心电监护、监测血氧饱和度、化痰、痰液引流、抗炎、平喘、解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菌药物抗感染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肺部开放,给予低潮气量,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实施正压辅助控制通气,一般潮气量5~8ml/kg,吸气压12~25cmH2O(1cmH2O=0.098kPa),呼气末正压6cmH2O以上(根据临床病情调整参数),通气频率10~25次/min,吸气压降低至可保持肺开放的最低压力,实施中可根据临床病情调整参数,自主呼吸稳定后可撤离呼吸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索茶碱治疗,以0.3g多索茶碱注射液(生产厂家: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722)+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持续治疗3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抽取5ml动脉血,采用美国贝克曼GEM3500型血气分析仪检测。(2)依据文献[2]拟定疗效标准:治疗24h内气促、喘息等症状体征明显改善,PaO2≥60mmHg,PaCO2≤55mmHg,心率减缓,为显著改善;治疗24~72h内上述症状体征减轻,PaO2≥60mmHg,56mmHg70mmHg,为有所好转;治疗72h后症状体征未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著改善例数+有所好转例数)/总例数×100%。(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抽取3ml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采用深圳迈瑞医疗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检测CRP,采用日本三菱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检测BNP,CRP方法为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BNP为酶联免疫吸附法。(4)统计两组疗程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血气分析指标 治疗后,两组PaO2、pH值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PaO2、pH值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2.2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χ2=5.031,P=0.024<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3 生化指标 治疗后,两组CRP、BNP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RP、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CRP、BNP对比

2.4 不良反应 研究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头痛1例,发生率为4.17%。对照组出现心悸1例,胃肠道反应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发生率为8.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673)。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重症呼吸衰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重症呼吸衰竭主要原因为呼吸肌疲劳,而经机械通气可辅助通气泵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既往临床多实施传统机械通气模式,给予较大潮气量或吸气峰压,以维持肺泡扩张,但多数患者存在肺间质水肿、肺泡萎缩等,可能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损伤。而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克服这一弊端,重视实施低潮气量,开放肺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可促使气道内压力降低,防止出现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气压伤等,且不会给肺部气体氧合造成不利影响[3]。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还利于维持整个呼吸过程中气道正常开放,缓解呼吸肌疲劳,促进呼吸肌放松,控制氧耗;且可促使肺泡通气量增加,调节通气血流比,改善动脉血氧浓度,利于维持酸碱平衡,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改善呼吸功能[4]。

多索茶碱是一种常见甲基黄嘌呤衍生物,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内的磷酸二酯酶等作用抑制支气管平滑肌,促进平滑肌松弛、支气管扩张,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5]。该药物血药浓度峰值(Cmax)约为2.50μg/ml,消除半衰期(t1/2)约为1.83h,能迅速分布到各种体液和脏器,生物利用度高。本文在研究组治疗中联用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和多索茶碱,并对比单用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这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动脉血气指标;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PaO2更高,PaCO2更低,这说明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与多索茶碱联用时对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效果更佳。原因在于:在常规治疗同时联用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与多索茶碱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一方面经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可改善机体通气、换气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呼吸功能,促进动脉血气分析恢复;另一方面辅以多索茶碱可促进支气管扩张、平滑肌松弛,调节肺通气功能,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恢复效果。此外,本文结果还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患者常规治疗同时联用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与多索茶碱可获得显著疗效。原因在于: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给予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可互相协同、补充,提升肺泡通气量,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维持酸碱平衡,利于纠正呼吸衰竭,增强疗效。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能对机体炎症程度进行评估。而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存在呼吸道感染、全身系统性炎症等,加强CRP监测对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BNP是一种心源性激素,具有利尿、扩张血管等作用,且能抑制交感神经系统。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病情较严重,肺动脉压升高,心室压力提升,导致心室BNP分泌量增加,加上肺循环受损,肺脏不能及时清理BNP,致血清BNP水平提升。而本文中,研究组治疗后CRP、BNP均较对照组低,这说明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利于控制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内分泌问题。而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不显著,说明两种方案均具有一定安全性。

综上所述,重症呼吸衰竭治疗中联用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与多索茶碱的效果理想,可改善血气指标,减轻炎症反应,调节神经内分泌紊乱,增强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茶碱保护性动脉血
基于葫芦[6]脲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吸附研究
噻托溴配合茶碱治疗对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水平的影响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精神疾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的现况调查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调查与研究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茶碱类药物合理应用的宜与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