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功能训练器联合视频教育对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矫正中患儿口腔形态的影响

2021-10-28 11:07梁倩男崔亚一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0期
关键词:矫正患儿指标

梁倩男 崔亚一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口腔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Twin block矫治器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的常用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下颌后缩,但相关研究表明[1]单独使用该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其效果易受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在矫治器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佩戴肌功能训练器配合肌功能训练干预,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患儿对佩戴肌功能训练器配合肌功能训练的认知出现偏差使患儿依从性差,影响治疗效果,导致患儿口腔形态学指标改善不明显[1]。因此,需寻找一种可有效提高患儿依从性的干预措施。视频教育具语言通俗易懂,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将其应用于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矫正中患儿中或可有效改善患儿头影测量指标及口腔形态学指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8年6月—2019年9月期间105例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矫正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3)。本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5~10岁,平均年龄(7.52±1.03)岁;软垢指数 1.26±0.24。观察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5~10岁,平均年龄(7.56±1.01)岁;软垢指数(1.30±0.21)。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佩戴肌功能训练器配合肌功能训练。在患儿清醒状态下佩戴肌功能训练器(澳大利亚,Myofunctional Research Co.),每次佩戴时间2h。肌功能训练:舌体上抬训练,嘱患儿咀嚼口香糖,并将口香糖置于舌尖,然后上抬舌尖使口香糖黏附于硬腭,后嘱患儿逐渐扩大口香糖面积,并做吞咽动作,5min/次,4次/d;唇肌训练,嘱患儿上下唇用力夹住光滑软纸片,并用手轻轻抽拉纸片,如此反复训练5min,1组为5min,训练10组,4次/d;下颌前伸训练,嘱患儿取站立位,双手自然下垂,头颈背保持垂直,引导患儿前伸下颌至上下切牙位置并保持3min,1组为5min,训练10组,4次/d。共干预12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视频教育。方法:用视频编辑软件将训练方法、矫正理论、矫正效果、注意事项等通过实景视频、音频、图片、文字融合,并在重要及关键步骤以醒目文字提醒,在需特别提醒的地方停顿引起患儿特别注意。采用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语言和简单易学的动作易于患儿学习。视频制定完成后集中安排视频教育,每周1次,时间控制在30min,视频播放时间控制在10min,另20min向患儿及家属答疑。完成后将视频上传至科室公屏循环播放;同时建立微信公众号推送健康教育小视频,利于患儿实时学习。干预12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头影测量指标:于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后使用美国飞利浦数字X线成像系统测量患者SNA、SNB、下颌平面角(MP/SN)、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1/MP)、前颅底平面—腭平面角(SN/PP)、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U1/SN)、上齿槽座点到面平面距离(A-NP)水平。

1.4.2 口腔形态学指标:于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后使用美国飞利浦数字X线成像系统测量患者前牙覆盖、覆牙合,使用T-SCAN 扫描仪检测患儿咬合受力。

2 结果

2.1 头影测量指标比较 干预后SNA、SNB、MP/SN、L1/MP、SN/PP、U1/SN、A-NP变化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头影测量指标变化比较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口腔形态学指标变化比较

3 讨论

本文视频教育是一种将视频、音频、图片及文字等融为一体的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可改善传统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模式,具高效率、自助化、多元化、可重复性等优点;以通俗易懂和充满趣味性的语言向患儿宣教训练方法、矫正理论、矫正效果、注意事项等知识;通过全真景演示,给患儿带来更真实、直观的感官体验,利于患儿理解掌握,增加患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改善患儿训练依从性。

猜你喜欢
矫正患儿指标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社区矫正期限短期化趋势探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宽带发射机IQ不平衡的矫正方法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