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预测策略学习”落到实处

2021-10-28 00:09张翠燕
江西教育C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五壮士预测课文

张翠燕

预测是阅读过程中自动出现的一种心理行为,但如果不重视,就不会随着阅读的增多而变成一种阅读能力,反而会慢慢泯灭在学生日常的阅读之中。阅读策略单元,作为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殊单元,其中预测被列为第一阅读策略。由此可见,预测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哪些有效的抓手开展预测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唤醒预测意识

预测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并不神秘。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从一年级识字时就开始经常进行的“猜一猜”活动,比如猜字的读音、猜词语的理解等,其实这就是初级的预测方法。同样,在阅读课文时,也可以进行猜一猜的活动,只不过所猜的内容比字音、词义要复杂一些,毕竟字音、词义都有答案,一对照就知道结果。而对课文内容的猜测,既有对故事情节发展走向与结果的预测,又有对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预测,许多时候都具有不确定性,无形之中给预测带来了难度。如此,阅读教学中的预测才变得更有挑战性、更有趣味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预测对学生来说也更有吸引力。

例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第12课)时,笔者在读了课文题目之后抛出问题:“老屋时间久了都容易倒掉,可这篇课文题目竟然说总也倒不了,请大家猜一猜为什么?”在学生给出各种答案之后,笔者不急于对结果进行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1)阅读课文从题目就能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以一边读一边预测;(2)如果课文写的内容跟自己预测的差不多,就证明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得很快。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都很乐意投入对课文的预测活动之中。

二、传授预测方法

当学生的预测意识被唤醒后,教师如果不对预测的基本方法进行指导,学生的阅读预测能力就无法在活动中得到提升。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示范传授一些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使学生能够尽快掌握。

一是对预测点的选择。阅读预测的顺利进行,与所选择的预测点关系密切。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中出现的预测位置,并从中找到预测点。从位置上说,既可以从文章的题目进行预测,也可以从课文的插图进行预测。从内容上说,既可以从文章的情节发展进行预测,也可以从文章的结构进行预测。明确了预测点之后,可以让学生任选一处进行预测,并想清楚是否有必要在这个预测点进行预测。

二是预测文章的内容。对于一个具体的预测点,所预测的内容可以借助批注来体现。但如何将预测内容落实在具体位置上,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的七处批注,并针对《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第13课)进行课后练习,在课文适当的位置上批注出具体的内容。

三、运用预测能力

预测能力的体现,除了借助批注来呈现,还可以设置适当的表格让学生开展系列预测,而学生预测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就能完成的。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类文本,都适合学生在阅读中进行预测,一方面可以巩固他们的预测成效,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推动他们对相关课文的学习。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六年级上册第6课)一文,结尾写五壮士“从悬崖往下跳”,但课文并没有直接写出跳的结果。对此,笔者引导学生开展预测活动:五壮士跳下悬崖以后会怎么样呢?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先将预测结果与理由批注在一旁,再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比一比谁的预测更符合当时的情形,给出的预测理由更能說服别人。有的学生抓住狼牙山山巅的陡峭和五壮士英勇牺牲的决心,预测五壮士会全部牺牲。有的学生根据课文最后所抒发的情感“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来判断五壮士全部牺牲了。最后,笔者展示五壮士跳崖的结果,学生在验证中发现自己的预测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预测策略教学中,教师重点关注的不是预测的结果,而是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预测的习惯,并逐渐成为一个善于预测的阅读者。◆(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曲塘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五壮士预测课文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丰碑
——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赏析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妙对
烈士的鲜血浇灌出民族解放胜利之花——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