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陶设计与制作》教学纪实与反思

2021-10-29 05:54张旺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软陶瓦当雕塑

张旺

教学内容:

软陶设计与制作系列课程是我校高二学年开设的美术选择性必修雕塑模块课,属于哈尔滨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哈三中)三级育人目标中的个育课程体系。课程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每节课80分钟。《抵挡千年风雨的瓦当》是软陶设计制作系列课程的第二节课。

瓦当是用于顶檐上的建筑构件,寄寓着国泰民安、风調雨顺的美好祝愿。它集绘画、浮雕、书法等工艺美术于一身,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珍宝。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软陶瓦当的鉴赏及制作方法,了解瓦当的文化内涵,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瓦当的起源、特点、功能及其寓意,不同朝代瓦当的造型特点。文字瓦当的鉴赏方法,软陶瓦当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立体观念、空间能力,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提高学生审美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美术表现能力与创意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讲授法,给学生讲解瓦当的起源,功能特点及鉴赏方法。

2.演示法,给学生演示瓦当的制作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制作软陶瓦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瓦当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传统瓦当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瓦当的影响及现状,增强民族自信,激发学生民族意识,提高学生文化理解力。

教学重点:软陶瓦当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书法瓦当的鉴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建筑局部图片,请问哪些建筑元素是哈三中老校区建筑上的,在哪里? 哪一个是瓦当?(考察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生:窗棂、狮子底座、楼梯扶手、房顶瓦片。圆形的绿色瓦是瓦当。

二、知识点

1.瓦当的定义及特点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并思考一个问题:何为瓦当?有什么作用?

生:为建筑挡雨,防止建筑受潮腐烂,装饰建筑物。

师:同学们说得对,“瓦”是指圆弧形泥土烧制的陶片,“当”底也,瓦当即是瓦底部,起到保护建筑物木构件与美观的作用。

2.不同朝代瓦当的造型特点

师:不同朝代流行不同的瓦当图案,同学们知道人面瓦当是哪个朝代的吗?想了解不同朝代瓦当的特点吗?

生:不知道,想了解。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了解下面的知识点。瓦当兴起于商、春秋与战国,繁荣于汉 ,三国时期出现了稀有的人面瓦当,宋代出现金属瓦当。

3.瓦当的分类及特点

师:根据图案的不同可以将瓦当分为哪些类别?

生:文字的、动物的、抽象的。

师:根据图案造型不同可以将瓦当分为图案瓦当、图形瓦当、文字瓦当(书法瓦当)。秦砖汉瓦大家听说过么?知道秦砖汉瓦为什么被人熟知?

生:听过,秦代汉代烧制瓦片技术好。

师:是的,所以我们重点欣赏瓦当发展鼎盛时期的瓦当作品,了解秦汉瓦当的特点。秦代瓦当的图案、文字匀称,布局合理。例如:秦代瓦当之王直径61厘米,对称夔龙图形。汉代继承了秦朝瓦当的特点, 把祈福语言钳在瓦当上,使建筑美和艺术美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美的建筑艺术品,汉代王莽时期瓦当的纹饰更为精湛。

4.如何欣赏瓦当

师:以文字瓦当为,学习如何欣赏瓦当。只有懂得欣赏,才有可能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1)构成美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过立体构成的六大美学原理,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生: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

师:书法瓦当中蕴含哪些美学原理呢?哪个是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

生:分别看图片回答问题。

师: 均衡美,中轴为中心,强调对称。 韵律美,中轴为核心,强调旋转。变化美,中轴为核心,强调发散。

(2)文字美—书法之形神兼备

师:“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力量感,以小篆瓦当为例,藏头护尾,线条圆润,力含其中。节奏感指线条长短、粗细、轻重的规律变化。软陶制作立体感(小篆之外都讲究)与书法立体感不同,强调泥条的粗细及立体感,也是我们雕塑课需要培养的立体思维。希望同学们做人也像我们的文字,中正,含蓄内敛,内外兼修。

5.瓦当的制作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制作瓦当了,第一步是图案的选择与设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图库中进行选择,并把喜欢的图案剪裁下来备用。

(生选择图案,剪裁。)

师:选好图案以后,我们进行颜色的设计,单色或者双色(图片为例)。软陶制作的方法有橡皮章模具法、吹塑版模具法、盘泥条法和雕刻法等。前两种偏工匠技艺,我们以创作艺术作品为目的,所以重点学习盘泥条法和雕刻法。雕刻法,利用不同造型的雕刻刀进行塑造。盘泥条法、挤泥器的使用方法及适合用的造型,例如,书法瓦当、简单的图案瓦当。

三、实践环节

师:具体步骤我们通过短视频微课进行学习,思考一个问题:文字瓦当盘泥条法,两个笔画交叉如何进行处理?

(生看视频学习。)

师:通过视频,我们了解了制作步骤,接下来我们先来擀泥饼。(介绍金属擀棒的使用方法略,如何把泥球擀成泥饼略。学生根据指导进行操作。)

师:泥饼做好后透图案,将图案纸贴到泥饼上,用牙签或锥子沿着轮廓(外轮廓)打孔,再将点连线(注意:小、浅的洞)或直接把背景纸与泥一起切掉。根据不同图案颜色,选择适合的雕刻刀“减法”背景,“加法”“减法”结合塑造主题物,最后打磨抛光(橡胶头雕刻刀)进行立体塑造,修改细节。(教师示范。生按步骤进行操作,随时提出问题,教师随时解答。)

师:教师一对一指导,发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问题,例如:透稿的洞太深太大,泥饼薄厚不均,泥条粗细不均、没有“藏头露尾”等。

四、课堂总结

师:课堂接近尾声,很多同学都已经做完了,下面进行作品展示环节。例如:作品颜色搭配合理,泥条粗细均匀,泥条不够立体等,希望大家能及时总结经验,扬长避短。

五、知识拓展

瓦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反思:

开课依据。在2017年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雕塑模块学习内容由雕塑概述,中外传统雕塑和现代雕塑组成。通过对人美版、鲁美版等《雕塑》教材的学习研究,我认为,存在一些问题:欣赏多,操作少,技法难度大,操作过程繁琐,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无法创作出完整的高质量的雕塑作品。

开课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开设软陶课程,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个人兴趣爱好;二是完善哈三中美术模块课程体系的需求;三是软陶材料的优点:色彩豐富,可塑性强,雕塑方法简单,定型方法安全便捷、流行,易于被学生接受。

课程的发展蜕变。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开发设计了《软陶设计与制作》。从2014年开始,软陶课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14至2015实验阶段,学生无主题,自由创作,2016至2017提高阶段,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以浮雕创作为主,作品质量大幅度提升。2017年至2019年深化阶段,融入哈三中古建筑元素。2020年至2021年理论提升、题材拓展阶段。在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中华巴洛克建筑、中国传统青铜器、玉器等也成为学生创作的题材来源。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的融合问题,申报了省科研重点课题“基于哈三中古建筑文化的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和预设科研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融合的探究与实验》。学习课程论、教学论等相关的理论书籍,深入学习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知识,希望通过科研工作,不断提升软陶课的教学品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为家庭培养优雅生活个体。我认为素质不是技法和知识的罗列,而是高级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道德品质。

目前学生作品多以临摹仿制为主,只在颜色构成方面有所创新,造型创新方面还有所欠缺,未来我会继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料,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引导学生创作出更具独创性、更具有文化底蕴的软陶作品。

编辑/陆鹤鸣

猜你喜欢
软陶瓦当雕塑
瓦当
巨型雕塑
软陶傩戏面具
方寸见佛韵——隋唐佛教瓦当浅析
论汉代瓦当书法的气
吉林省地域特色软陶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应用
文化创意产业时代的软陶饰品*——浅析当代中国软陶产品的发展方向文化创意时代的软陶设计
自然雕塑
坚硬的温柔——软陶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