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基因在技术教育中传承

2021-10-30 22:55庞洪赢林敬敬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沂蒙文稿展馆

庞洪赢 林敬敬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红色精神,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做好沂蒙精神的发扬光大与红色基因的传承发展,不仅需要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实践,同样需要中小学生等从小耳濡目染和广泛参与,真正做好红色基因的代代传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STEM教育理念的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体现出时代化、项目化、融合化的特征。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学冰冷的技术与原理,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学会某种操作或者完成一个信息技术作品那么简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需要融合学生周围的生活与社会实际,越来越需要融合优秀文化与时代背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如何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沂蒙精神教育进行融合,让小学生在学好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感悟沂蒙精神的伟大,做好沂蒙精神等红色精神的传承?对此笔者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和教育效果。

● 主题教学:巧用演示文稿等多媒体技术,讲好红色故事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既可以体会表现信息的不同形式,又可以通过最终的作品来表达自我、展示自我。但是,以往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教学往往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进行,每节课针对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元素中的一种展开,整个单元缺乏主题的贯穿和整体的联系。因此,笔者将整个单元设计为“沂蒙红嫂”主题情境,整个单元围绕红嫂主题进行教学。整个单元的主题框架如下页图1所示。

学生在这一单元学习完成后的综合实践任务中,都制作了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演示文稿作品。在进行作品展示时,有的学生讲述了不为人知的红嫂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搜集的宝贵的红嫂的声音或者视频资料,还有的学生讲述了当代红嫂的事迹。他们不但学会了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与步骤,而且详细了解了红嫂这一伟大群体的光辉事迹,感悟了红嫂精神的宝贵。

其实除了演示文稿的制作,动漫设计、多媒体素材的处理等单元的内容也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单元主题设计,让学生既能用好技术手段,又能讲好红色故事。

● 项目学习:结合图形化编程,体验红色活动

计算思维与编程教育的普及,使得图形化编程成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的编程内容往往都是每节课围绕某一个特定的内容展开,或介绍基本的图形积木,或通过循环分支实现某种特定的效果,或制作一个有趣的游戏,但是各个学习内容相互之间并没有内在联系,也缺乏必要的文化内涵。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图形化编程的过程中融合沂蒙精神?对比笔者进行了项目式学习的探索。陈毅元帅说过,“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围绕着这一情境和图形化编程的学习内容,笔者和学生一起确定将“推出来的胜利”作为项目主题,然后带领学生把项目分解为前方有急报、万千独轮车、枪林弹雨中、各自有分工等几个子项目(如图2)。

学生通过“推出来的胜利”这个项目,经历了项目分析、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的完整过程,也体会到了完成一个项目的种种艰辛。“前方有急报”子项目需要学生反复调试通讯员的行走速度以体现战事的紧急和对后勤补给物资的紧缺;“万千独轮车”子项目需要学生使用重复命令和克隆命令,以展现沂蒙人民支前的恢弘场景;“枪林弹雨中”则需要键盘控制人物躲避空中飞机的狂轰滥炸;“各自有分工”子项目需要运粮队、担架队、纺车队、军鞋队、煎饼队各司其职,收到相应的命令立马开展相应的工作。学生在编辑过程中既要注意路线选择,又要注意躲避枪林弹雨,还要根据自己的分工及时运送物品或者伤员。学生明白了,他们在计算机编程软件中进行当年支前场面的模拟再现尚且如此不容易,当年我们的先辈们的付出更是可想而知。大家通过这种项目式学习活动,对沂蒙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 情境浸润:融合开源硬件与3D打印,创作红色实境

开源硬件与3D打印是小学信息技术中的新技术,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感悟前沿科技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现。各种传感器的不同功能、主控板的集中控制、软件与硬件的巧妙结合,以及3D打印中的建模、切片与打印,都让学生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探究的渴望。

开源硬件与软件的结合让学生体会到了“智造”的乐趣,用一个主控板加上各种传感器便可以实现各种不一样的功能。很多机器人或者智能小车项目都是在特定的情境(地图)中,让机器人完成特定的任务。为此,笔者设计了“重访山东省政府旧址”的情境。首先设计了山东省政府旧址的地图,接着让开源硬件搭建的智能小车沿着地图访问山东省政府旧址的各处,成功到达一处便亮灯致敬,最后小车访问完各处后到达终点奏响乐曲“沂蒙山小调”。学生通过编程实现控制灯泡的亮灭、播放音乐、小车巡线等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详细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人民政府的部门组成和具体职能,也通过莒南庄氏主动将庄氏庄园献给共产党办公的义举,体会到了沂蒙人民的伟大与无私。

3D打印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小众化定制的可能,学校的3D打印课程一直深受学生的喜欢爱。只要学生脑子里有创意,就有可能把它变成实物。最初,笔者只是让学生围绕红色沂蒙中的一些具体的实物进行3D设计,如支前的小推车、做煎饼的鏊子、战斗用的枪支大炮、战士用过的水壶等,但是随着学生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沂蒙精神的深入了解,他们设计出了更高质量且富有内涵的作品。例如,有的学生以女子火线桥为背景设计了“致敬火线桥”的作品,还有的学生参照红嫂救伤员的故事创作了“乳汁救伤员”作品。学生设计的过程也是学生红色精神不断内化与涵养的过程。这些更具真实感的实物和实景,不但创设了学生感悟沂蒙精神的真实情境,而且更容易呈现给更多的同学观摩学习,让红色精神传播得更加广泛。

● 虚拟现实:善用沂蒙精神网上展馆,感悟红色精神

网络学习与网络参观是信息技术中关于网络应用的内容,其中虚拟现实的数字化模拟技术,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日行千里知晓天下。经统计显示,只有部分学生在父母或教师的带领下去现场参观过一些红色革命基地或者红色精神展馆,但无论是学生人数还是展馆数量都没有达到尽量大的覆盖范围。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足不出户便可感悟红色文化提供了可能,如山东沂蒙精神研究中心主办的沂蒙精神网站提供了网上展馆的功能,学生只需在网站打开相应的展馆链接,便可以进行实景参观。孟良崮纪念馆里战士们用过的步枪和手雷、红嫂纪念馆里沂蒙红嫂用过的水瓢和支前口袋、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里抗大一分校学员们的立体雕像和突围路线图,都让人身临其境。学生通过網上参观与线下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体会到了虚拟现实带来的便利,通过参观网上展馆感悟到了沂蒙精神的深刻文化内涵。学生每参观完一个网上展馆,都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想法,并内化为自己学习与生活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育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学生在不断学习与了解信息技术的同时,更需要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精神。只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合理进行课程开发整合,注重主题项目设计,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同样也是红色教育的一方沃土。

作者简介:庞洪赢,山东省临沂第一实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小学信息技术案例评选一等奖获得者。

猜你喜欢
沂蒙文稿展馆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新馆落成
广州国际车展展馆参观指南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沂蒙六姐妹》:用沂蒙精神为沂蒙女性树丰碑
妙用PowerPoint 2003刻录多媒体光盘
我们的世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