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心肌病引发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1例报道

2021-11-01 11:36王子涵孙梓宜杨德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9期
关键词:淀粉样变右心房射血

王子涵,黄 力,张 瑾,孙梓宜,杨德爽,李 琳

限制性心肌病(RCM)是一类较罕见的心脏疾病,临床表现为心脏舒张功能严重下降,在没有系统筛查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当作单纯的心力衰竭治疗,此类病人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且预后差。现报道1例29岁男性限制性心肌病病人,并进行文献回顾,以期为临床实践中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

1 资 料

病人,男,29岁,主因“反复胸闷14年,双下肢水肿10年,腹胀5年”入院。14年前因感冒发热出现胸闷、乏力、活动耐量下降等症状,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心力衰竭。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房颤动,双下肢水肿,伴乏力,夜间不能平卧。5年前诊断为肝硬化,开始出现腹水,心力衰竭症状较前加重。至今每年1次或2次腹腔穿刺引流腹水,同时对症治疗。病人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特殊用药史。曾吸烟1年,每天10支左右,已戒烟3年;曾饮酒3年,每天约50 mL,已戒酒3年。父母因心脏疾病去世,具体不详,姐姐体健,否认其他家族遗传病史。

入院时心率60次/min,血压105/60 mmHg(1 mmHg=0.133 kPa),颜面肿胀,腹大胀满,触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重度凹陷性对称性水肿,并延伸至腰骶部。全身皮肤干燥,散在红色斑丘疹。

血液检验:C反应蛋白15.00 mg/L,白细胞介素-6 97.00 pg/mL,同型半胱氨酸22.65 μmol/L,血氨29 μmol/L,血清肌酐121 μmol/L,血钠 130 mmol/L,D-二聚体3.46 mg/L,CA-125 437.4 U/mL,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2 312 pg/mL,胆红素、嗜酸性粒细胞、白蛋白、皮质醇、肝功能均正常。心电图:心房颤动,ST-T段异常,右心电轴偏转。详见表1。胸部CT:肺淤血,左下肺膨胀不全,双侧胸腔积液;下腔静脉增宽,右心房增大;纵膈及右肺门淋巴结钙化。腹部超声、CT:肝淤血、脾大、腹水。超声心动图:左右心房扩大,少量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心室舒张功能下降,左室射血分数7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0 mm,二尖瓣E峰为109 cm/s,二尖瓣瓣环e′(间隔)为4.5 cm/s,二尖瓣环e′(侧壁)为8.7 cm/s。腹水检查显示无癌细胞、无细菌生长。详见图2。

图1 入院时心电图

图2 入院时超声心动图表现

入院时病人有明显的心力衰竭症状,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伴有持续性心房颤动、肝硬化、腹水、慢性肾功能不全。主要采用支持性治疗,静脉注射托拉塞米,口服螺内酯和托伐普坦。治疗期间病人平均净出液量2 000 mL/d,体重减轻7 kg,心率50~60次/min,血压(90~110)/(50~70)mmHg。

经治疗,病人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后经心脏核磁共振(CMR)增强检查发现:心脏呈受限形态,左右心房明显增大;左右心室心内膜面下环形延迟强化,左右心房壁广泛线状延迟强化,右心房为著;右心房可见低信号充盈缺损,为血栓形成;并且室间隔前部粉尘样强化。详见图3。影像提示:限制性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可能,右房血栓。据此明确诊断为“限制性心肌病”,并可疑存在心肌淀粉样变性。因右心房血栓,考虑心内膜下心肌活检可能有导致血栓脱落的风险,故此检查暂未进行。进一步检验自身免疫性肝脏抗体谱、血管炎抗体谱、Bence-Jone蛋白均为阴性。血、尿中Kappa、Lambda轻链正常,血清铁蛋白正常。肝穿刺组织活检示淤血性肝纤维化。皮肤组织活检回报真皮浅层小血管增生,炎细胞浸润,局灶见无定形粉染物。病人存在右心房血栓,拟抗凝治疗后复查。因病人自身意愿,未进行相关基因检测。至此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心肌淀粉样变性的存在。该例病人具有典型的心力衰竭症状与体征,经检查NT-proBNP升高,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结构、功能异常,同时射血分数≥50%,故明确存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最终出院诊断为:限制性心肌病,可疑心肌淀粉样变性,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心房颤动,右房血栓。在以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华法林抗凝。出院后定期复查,随访1年,予以长期的支持治疗,病人未出现新的心脏事件。

图3 住院期间心脏核磁共振增强表现

2 讨 论

限制性心肌病是心肌病中最不常见的一类,一般是由于心肌纤维化导致的心室充盈受损所致,舒张期容积减少,心室大小和收缩功能通常正常,在临床诊疗中表现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可出现左心衰、右心衰或全心衰,但常常由于诊断不足而被忽略[1-2]。找到明确的病因对于限制性心肌病病人病情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病可特发于心肌蛋白相关的基因突变,也可继发于淀粉样变、结节病等。目前相关基因研究的前沿热点聚焦于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以及结蛋白的基因杂合突变,突变的基因可直接导致心肌细胞收缩力增强、心肌纤维舒张功能受损[3]。突变基因产生的变性蛋白对心肌细胞有直接毒性,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攻击心肌组织。心肌经过连续损伤和修复后,出现明显的纤维化,硬度增加,最终导致心室舒张功能下降。同时,心室舒张压增高,导致心房明显扩大,更容易发生心房颤动。基因突变导致的特发性限制性心肌病可较早出现在青年时期,因此,对于年轻的心力衰竭病人应仔细排查家族史,警惕限制性心肌病的存在。

超声心动图可以检测出早期心脏受累,确定舒张功能障碍并诊断部分限制性心肌病病人。CMR可以提供准确的形态成像,识别心肌的组织特性,是确认心脏受累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当超声心动图提示可疑改变时,应考虑进一步行CMR检查,明确限制性心肌病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活检率[4]。心内膜下心肌活检是检测心肌变性的金标准,虽然体外影像评估可以对限制性心肌病进行诊断,但有时仍需在组织病理层面确定限制性心肌病的原因,找出变性蛋白,确定心肌受累的具体情况,以此制定特异性治疗方案。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病理观察到的病变程度并不能直接反映心肌损害的程度,即便心脏轻度受累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5]。遗憾的是本病例由于病人右心房血栓的风险和自身意愿,没有进一步行活检和基因检测,同时肝脏及皮肤活检未发现特异性淀粉样蛋白,没有为心肌淀粉样变的可疑影像改变得到足够证据支持,只能给予保守治疗。

在病因确定的情况下,应该对限制性心肌病进行特异化治疗,例如心肌淀粉样变引起的限制性改变可以化疗[6]。而在实际诊疗过程中找到病因却十分困难,往往以对症治疗为主。本例病人即以HFpEF为主要表现,依赖于常规心力衰竭诊疗方案,使用利尿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7]。目前,HFpEF发病率逐年升高,而治疗方面,并未出现可明显改善病人症状及生存率的药物,以传统“金三角”方案为基础,联合近年来新开发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i(SGLT-2i)类药物、中医治疗等或可取得较好效果[8]。同时,继发性HFpEF在治疗中需慎重使用抗心力衰竭药物,如舒张功能障碍时,心室输出量减少,过度使用利尿剂可引起低血压,出现灌注不足的危险。本例病人有持续性、稀释性低钠血症,故在常规利尿剂的基础上使用托伐普坦,经治疗后症状缓解,血压稳定,无不适反应。同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使用不当也可导致低血压,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作用可增加心力衰竭恶化的风险。本例病人合并心房颤动且伴有附壁血栓,因此抗凝治疗也是必要的。与其他心肌病相比,限制性心肌病病人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更高,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更大,预后更差,当病人未经规范治疗时,病情进展速度快,生存时间较短[9]。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猜你喜欢
淀粉样变右心房射血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应变成像技术评估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右心房功能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右心房憩室1例
更 正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你了解多少?
“心房”“心室”考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1 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