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让英语课堂更“走心”

2021-11-02 14:41王琳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7期
关键词:走心语感语法

王琳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和创新备受重视。而“体验式教学”作为与新课改精神要求高度契合的新型教学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是一种独特而新颖的尝试,其以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实施教学的侧重点,并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展开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能够全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沉浸式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英语各方面学习的有效体验,能够帮助学生逐渐产生自主学习意识,以此逐步实现其英语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体验式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着重探讨教师如何以多种手段展开体验式教学,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

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形式,对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突出体现较为重视,从而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体验式教学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以此冲破其机械式学习的模式。在多种“体验”的熏陶下,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更“走心”。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英语教材的编排,合理安排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在阅读朗读、对话学习、语法探究、知识运用、构建知识体系的模块学习中,能够通过阅读体验、情境体验、互动体验、应用体验和总结体验逐步获得英语语感、学会情境交际、习得语法知识,能总结和运用知识,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体验,让英语学习走进学生“心中”。

一、阅读体验,模仿朗读

语言学习中语感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英语元素敏感度的建立,影响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感知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前提。教师需要明确一点,语感难以言传,因而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适宜的时机、环境以及学习活动中建立起语感获得的意识,奠定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的基础。靠谱的语感来源于我们的日常培养,我们要依托阅读材料,积极发掘其中可有效利用的词汇、语句、段落等,在正确语言规律的引导下让学生体验阅读内涵,并大声模仿朗读,使其在模仿朗读中了解英语语言规律,融会贯通,形成真正的英语语感。

例如,新译林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Seasons Story time》本部分内容主要以图片和文字描述的形式呈现了四个季节的有关情况:季节名称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气候特征warm, hot, cool, cold;适合孩子们的季节性活动fly kites, go boating, eat ice creams, have picnics, go climbing, make snowmen, go skating。表达了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诗歌We like spring内容、结构整齐划一,文字紧凑、有韵律,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组织学生模仿录音进行朗读。在跟读朗读的过程中,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停顿、连读、弱读、,并体会意群,有意地让学生模仿,并纠正其错误发音。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在趣味朗读体验中培养英语语感。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通过依托阅读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模仿朗读,应当关注学生朗读时的状态,要让其在感受范读的前提下,再自行朗读,以此感知和体验到语音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从而能够把其中蕴含的情感直接表露和充分表达出来,在阅读朗读体验中逐渐形成正确的语感。

二、情境体验,学习对话

对话学习是小学英语学习中的一个主要情境交际模块,这也是小学英语现阶段教材的特色之一,编者的用意显而易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学习英语对话。这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的途径,在英语学习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在学习英语对话时,我们要创设或轻松有趣、或和谐适宜的教学情境,这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自觉融入情境,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以此加深其情境体验。基于此,教师便能用情境唤起学生进入对话学习的意识,使其在具体的情境中去理解对话内容。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对话表演,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深入理解对话。

例如,新译林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6《What time is it? Story time》部分中的内容节选自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体验单词wake up, mum, oclock, breakfast, dinner, class, bed, OK, eleven, twelve并理解单词的意思。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们理解情境中的日常交际用语What time is it? Its ... oclock. Its time for ...及Hurry up.学习如何问询时间,清楚在具体的时间点应该做什么事情,引导学生珍惜时间,遵守作息习惯,做个守时的人。解读对话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对话朗读和表演,让学生加深对话理解,逐渐摆脱课本,能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的交际,使语言知识向能力过渡。

由此可见,在情境体验对话学习中,鲜活、生动而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充满兴趣与活力地融入情境,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更加“走心”。教师只要能够根据学习内容,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情境,便能使其在情境熏陶下体验对话内容,理解语言内涵,掌握交际用语,以此获得英语语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互动体验,探究语法

英语语法是英语语言规律的体现,是一套套的规则,因而对于尚处于身心发展特殊階段的学生而言,英语语法学习内容枯燥、乏味,且有一定难度,容易使其对语法学习产生畏难和排斥心理。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学语法情绪,我们采用体验式语法教学模式,重点关注学生对于语法学习的看法以及难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质疑、解疑,学生便能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和求索。教师还可改变传统的直接讲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和领悟语法规律,教师再辅以总结性评价。基于此,在语法互动体验学习中,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经典例句,巧设问题,用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语法规则。

例如,新译林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2 A new student Grammar部分学习there be句式,语法讲解最直接,最省事,但是效果却不理想。因为小学生的理解以感性认知为主,一味地理性灌输很难取得满意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复习上一节课中的句式How m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our school? There are 24 classrooms. Is there a computer room on the second floor? Yes, there is. No, there isnt. There is a library on the third floor.让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分析句型,总结不同句型结构。学生在独立思考中遇到思路不通时会求助于同学,在合作交流中打通思路,及时反思和总结,在探究体验中加深语法理解。不管是得到帮助的同学还是给与帮助的同学,他们都能从探究中获得突破和发展。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语法探究体验中会有颇多的感触,有“失误”,有“成功”,成功与失败都会给他们带来深刻体验,使语法理解更加到位,强化探究学习语法的积极体验。而教师则应当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无法通过互相讨论解决问题时,作出及时、有效的引导,这样既能保证英语课堂中的充分互动,也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收获互动合作的意义,提升其学习体验,促使其不再畏惧语法学习。

四、应用体验,运用知识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求“懂”,而是求“会运用”,能够做到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在学习中,把基础转化为能力还需要历经应用体验,在运用中不断完善知识,才能做到熟能生巧。老師要针对所学内容精编习题,把常考点、易错点、知识的重组、变形等体现出来,让学生在运用中体验“得失”,在分析“得失”中把知识逐渐内化成能力。

例如,新译林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 Grammar部分学习现在进行时,学习了现在进行时的构成“am/is/ are + doing”,掌握了现在分词构成规则。这部分看似很容易,但是在解决问题中也很容易出现错误。为了把知识夯实到位,我们要为学生精编练习题,从多个角度对语法进行检查,让学生在应用体验中及时反思,纠正错误,完善语法知识。例如,我们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来训练学生找准时间状语,正确使用现在进行时,注意主谓一致,在应用体验中把知识掌握到位:

一、写出下列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go, come, listen, help, make,run, wash, eat, watch。(其中come,make和run孩子们容易出错,正确形式是coming,making和running,而不是comeing,makeing,runing。)

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 Look!Tom _____(run) over there. 2. Listen!Boys______(talk)in the classroom. 3. What_____you ____(do)now?(答案:1. is running;2. are talking;3. are doing)

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证实、犯错和纠错体验并在总结中实现知识迁移并转化为能力。

五、总结体验,构建体系

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好学习体验后的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让知识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跃然眼前,加深理解。在总结阶段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以自己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总结,收获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学生在总结中也能体验到知识整合的快乐,也是学生表现和展示自己的舞台。

例如,新译林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4 Then and now Grammar部分学习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一般过去时的相关内容,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总结并形成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学生们会脑洞大开,能把思维导图建构得很完美,如图1:对该语法内容总结得非常到位,相关要点一目了然,思路清晰,思维到位。

让学生总结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时,我们要尊重学生,包容其不足,多看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总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和调动英语学习总结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思维发展。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通过体验教学让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更加“走心”,使学生在朗读体验中培养英语语感,在情境体验中学习英语对话,在互动体验中自主探究学习语法,在总结中构建知识体系,在应用体验中运用知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学习体验中获得语感、习得知识和运用知识,把知识发展成能力。

猜你喜欢
走心语感语法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跟踪导练(二)4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参考答案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做一名“走心”班主任
李安:拍片靠科技更靠“走心”
从“听”音乐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