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术理胃饮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血清MTL、GAS的影响

2021-11-03 02:00范明明林伟韩海瑞张嘉裕王顺
中医药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胃窦排空小肠

范明明,林伟,韩海瑞,张嘉裕,王顺*

(1.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类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以早饱、餐后腹胀、餐后恶心或呕吐、嗳气、反酸、上腹胀气、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等不适症状为特点的,以胃和十二指肠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1-2]。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两种亚型及混合型。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归属于“胀满”“痞满”“胃痛”等范畴[3]。中医学在对本病的辨证施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能有效缓解胃肠功能障碍,促进胃肠动力,具有独特优势。既往相关研究表明,肝郁脾虚是导致FD的主要病因[4]。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以自拟方剂柴术理胃饮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辨证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此方为柴胡疏肝散、小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三方加减而成,本实验主要通过观察组方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胃泌素(GAS)及胃动素(MTL)分泌水平以及胃窦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研究柴术理胃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20±20)g,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 黑2016004。大鼠在安静适宜环境下适应性饲养1 周,室温(22 ± 2)℃,相对湿度55%~60%。饲养期间充足清洁饮水,自由摄食。

1.2 实验药品

柴术理胃饮组方:柴胡15 g,白术15 g,党参20 g,枳实10 g,白芍15 g,陈皮10 g,姜半夏10 g,丹参10 g,砂仁10 g 和炙甘草10 g。所需中药均由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药房提供,常规水煎浓缩至生药含量为10.8 g/mL后4 ℃冰箱保存备用。多潘立酮(西安杨森,规格:10 mg,批号:180906650),蒸馏水配成0.3 mg/mL的溶液备用。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GAS大鼠ELISA试剂盒(批号:20201216,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MTL 大鼠ELISA 试剂盒(批号:20201024,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摄像机(HDR-PJ200,日本索尼公司);显微摄影系统(moticam3000,美国motic公司);台式离心机(GL-16G型,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切片机(2135型,德国徕卡公司)。

1.4 动物造模、分组与给药

大鼠适应性喂养后,通过旷场试验筛选出分数相对集中的60 只纳入正式实验并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全部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每组各10 只。正常组大鼠常规饲养,不予造模;其余组参考毛兰芳等[5]的造模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刺激(慢性疲劳+ 悬尾+ 饮食失节)方法制备FD模型,连续进行28 d。

具体方法如下:①慢性疲劳:每日于上午、下午将大鼠放置于转棒疲劳仪上各运动1 次,每次60 min,转速为20 r/min;②悬尾刺激:用长柄无齿止血钳缠上3~4 层纱布后,夹住大鼠尾部中后1/3 处使其倒悬,力度以大鼠尖叫且无法挣脱为宜,早晚各进行1次,每次进行10 min,两次间隔6 h以上;③饮食失节:大鼠采取隔日禁食,其余时间给予充足食物。造模后通过旷场试验对大鼠进行综合评价,旷场试验合格者视为模型制备成功。

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3.5、27、54 g/kg,西药组给予多潘立酮,剂量为3.125 mg/kg,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每日给药1 次,连续21 d。

1.5 观察指标及方法

1.5.1 一般状态观察

观察并记录造模前后以及治疗期间大鼠的精神状态、自由活动度、耳廓色泽、毛发情况、大便形态等一般行为学改变情况。

1.5.2 大鼠进食量和体质量

在造模期间和治疗最后一周时用电子天平每日称取一定的食物,计算每日平均进食量;造模和给药最后一天时用电子秤称量大鼠体质量。

1.5.3 胃排空率测定

术前12 h开始,大鼠禁食不禁水,采用碳素墨水以10 mL/kg 剂量灌胃,30 min 后以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先用真空采血管于心脏处取血,分离血清备用。将大鼠剖腹取胃称重,称取重量为全质量;沿胃小弯侧剪开胃壁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胃壁,滤纸吸干,称取重量为净质量,利用公式计算胃排空率。

胃排空率(%)=(全质量-净质量)/全质量 ×100%

1.5.4 小肠推进率测定

截取小肠全段,测量小肠全长和幽门至碳墨上缘距离,利用公式计算小肠推进率。

小肠推进率(%)=碳墨推进距离/小肠总长度×100%

1.5.5 病理形态学观察

胃肠动力检测完成后,分别取大鼠胃窦组织经4%多聚甲醛固定后,常规脱水、浸蜡和包埋,切片厚4 μm,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

1.5.6 血清GAS和MTL水平测定

心脏真空采血,室温静置2 h 后,在4 ℃条件下,以3 000 r/min 离心20 min,收集上清液即为待测血清。具体步骤如下:严格按照ELISA 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血清GAS、MTL 水平检测,记录酶标仪在450 nm 波长处各孔OD 值,以吸光度OD 值为纵坐标,以待测指标的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得到相应的曲线,根据其OD值由标准曲线换算出相应的浓度水平。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情况比较

造模前各组大鼠均精神状态良好,进水量与进食量正常,皮毛色泽、粪便及眯眼等活动均正常,活泼好动,动作敏捷,皮毛光亮顺滑。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神情疲惫,皮毛稀疏枯槁,静卧少动,眯眼明显,进水量与进食量相继下降,大便稀溏,反应迟钝。经治疗后各给药组大鼠精神尚可,皮毛恢复光泽,进食与饮食逐渐恢复,活动较前增加,粪便正常。

2.2 各组大鼠进食量和体质量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进食量和体质量均降低(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进食量和体质量均增加(P<0.05);与中药低剂量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体质量增加明显(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进食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进食量和体质量变化情况比较(±s,n=10)

表1 各组大鼠进食量和体质量变化情况比较(±s,n=10)

注:与正常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模型组治疗后比较,ΔP <0.05;与低剂量组治疗后比较,$P <0.05。

组别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体质量(g)进食量(g)治疗后14.90±9.55 8.02±1.34 9.66±1.31Δ 10.31±1.35Δ 11.08±2.17Δ 10.83±2.16Δ治疗前267.06±13.80 233.54±15.56▲240.63±14.87▲241.11±15.93▲240.50±9.59▲239.60±13.16▲治疗后282.27±15.96 238.39±14.84 255.64±11.57Δ 262.92±23.66Δ 275.88±15.88Δ$267.64±17.90Δ治疗前12.10±1.80 7.21±0.69▲7.08±0.77▲7.31±0.62▲7.29±0.63▲7.59±0.67▲

2.3 各组大鼠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率情况比较

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以及小肠推进率较正常组显著减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治疗后,与中药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升高(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小肠推进率方面,中药各剂量组组间比较、各中药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率比较(±s,n=10)

表2 各组大鼠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率比较(±s,n=10)

注:与正常组比较,*P <0.05;与模型组比较,#P <0.05;与低剂量组比较,▲P <0.05。

小肠推进率(%)71.64±6.90 52.36±3.82*58.71±6.08#59.99±5.17#63.54±6.76#61.26±6.71#组别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剂量(g/kg)——13.5 27 54 3.125×10-3胃排空率(%)61.20±7.24 47.60±5.08*52.35±2.84#56.39±4.62#▲58.01±6.09#▲57.38±5.66#

2.4 各组大鼠血清GAS和MTL水平比较

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清MTL、GAS含量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血清MTL、GAS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恢复(P<0.05);中药各剂量组间MTL比较、各中药剂量组与西药组MTL 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GAS 含量明显增加(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大鼠血清MTL与GAS水平比较(±s,n=10)

表3 各组大鼠血清MTL与GAS水平比较(±s,n=10)

注:与正常组比较,*P <0.05;与模型组比较,#P <0.05;与低剂量组比较,▲P <0.05。

GAS(pg/mL)303.13±29.06 246.63±20.37*267.74±17.40#274.72±21.08#289.14±19.75#▲286.41±22.99#组别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剂量(g/kg)——13.5 27 54 3.125×10-3 MTL(pg/mL)260.51±26.37 217.46±21.15*237.42±21.05#243.32±23.63#248.94±19.84#247.84±19.12#

2.5 各组大鼠胃窦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各组大鼠胃窦组织黏膜层完整,各层次结构完整,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正常组大鼠胃窦组织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胃窦黏膜层伴有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西药大鼠黏膜层也见炎性细胞浸润,但严重程度不及模型组。见图1。

图1 各组大鼠胃窦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HE染色,×100)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率日渐上升,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代医学认为FD的发生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精神心理因素、脑-肠轴功能紊乱、十二指肠黏膜低度炎症及免疫与肠道微生态失衡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6]。其中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是FD 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被认为是FD 发病的一种重要机制[6-7]。胃肠激素MTL、GAS在调节胃肠动力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8]。MTL 是由M 细胞合成并分泌的22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广泛分布于十二指肠、近端空肠和胃窦中,此外还存在于神经系统中[9],是促进胃肠收缩活动的脑肠肽之一,不仅可以刺激胃平滑肌收缩,而且能直接增强胃窦蠕动[10],促进胃肠道自主运动收缩和平滑肌肌电活动[11]。MTL的分泌与胃肠消化间期的移行复合运动息息相关,能明显促进胃蠕动和小肠的传送运动,缩短胃排空时间[12],此外,MTL 还可以调节水、电解质在胃肠道的转运。GAS 主要由胃肠道G 细胞分泌,由17 个氨基酸组成,集中分布于胃窦、十二指肠、空肠,能直接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13],还可直接刺激胃肠平滑肌细胞收缩[14],松弛幽门括约肌,进而增强胃肠道运动。在紧张的环境中,GAS 经迷走神经调控可以增强胃肠分泌和蠕动功能。目前现代医学对FD 的治疗方案仍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是对症处理,包括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助消化、调节肠道微生态和抗幽门螺杆菌等,对于伴有精神抑郁的患者,适当加用抗抑郁药。

中医学根据FD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到“胀满”“痞满”“胃痛”等范畴。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脾虚气滞、胃失和降为其核心病机[15]。《素问·痹论篇》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类证治裁》[16]指出:“暴怒伤肝,气逆而痞者,舒其郁”,说明本病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密切相关。肝主疏泄、通畅气机,若情志抑郁,肝木不疏,肝气横逆,克犯脾胃,致中焦气机紊乱,气逆则腹胀、反酸、嗳气;饮食失节,脾胃运化失职,则水湿痰饮停聚,困阻中焦,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进而出现痞满、腹痛等症。本方柴术理胃饮中,柴胡和白术疏肝解郁,条达肝气,健脾理气,共为君药。党参健脾益肺,补中焦之虚,与白术相伍共资气血生化,补益后天之本;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痰湿去而脾自运;枳实破气消积而散痞;白芍养血柔肝,与柴胡相伍则气机疏泄有道,疼痛自止,这四味共为佐药。姜半夏燥湿健脾而止呕,丹参活血祛瘀止痛,砂仁芳香醒脾,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诸药共效,疏肝解郁、益气健脾,从而达到治疗FD的目的。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柴胡具有降低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促使MTL 分泌增加,缩短胃排空时间,增强小肠推进功能、止痛及抗炎等功效[17];白芍可以下调结肠血管活性肠肽,增加肠道内水分含量,延长胃肠平滑肌收缩时间[18];白术多糖能促进胃肠黏膜损伤修复[19];党参具有抑制GAS 分泌,进而起到减少胃酸分泌、修复胃黏膜、促进肠道推动、提高机体消化能力等药理作用[20];陈皮提取物可不同程度调节大鼠血清GAS 水平,能刺激胃平滑肌收缩,促进消化液分泌,显著降低小鼠胃残留率及提高小肠推进率[21-22];枳实提取物能显著促进胃动力和加速肠蠕动,进而促进胃排空,提高小肠推进率[23-24];姜半夏水煎剂及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止吐和抗消化性溃疡作用[25];丹参水溶性成分能够增加胃黏膜血流,保护黏膜屏障,增强黏膜防御能力[26];砂仁能增加血清MTL 的含量,进而促进胃排空和胃蠕动[27-28]。

本实验研究发现,采用复合病因方法复制的肝郁脾虚型FD大鼠模型有明显的胃肠功能减退症状,血清中MTL、GAS 表达水平以及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P<0.05)。经柴术理胃饮干预后,中药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TL、GAS含量均显著升高,胃排空和小肠推进速率均明显加快。柴术理胃饮能够上调大鼠血清中MTL、GAS 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改善肝郁脾虚型FD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猜你喜欢
胃窦排空小肠
床旁胃超声评估剖宫产者围术期胃容量的临床价值
抽水蓄能电站小负荷发电排空上水库可行性试验研究
先天性胃窦隔膜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胃三维容积超声造影与上消化道碘水造影评价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疗效的价值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研究进展
经腹胃充盈超声造影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障碍的价值探讨
一根小肠一头猪
一种方便排垢排空太阳能集热器的研究探讨
肥美汆小肠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