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菁:卓越的背后

2021-11-03 06:04梁利萍
中关村 2021年6期
关键词:飞鸿企业

梁利萍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海淀区最北端美丽的凤凰岭近前,风景秀美、环境清幽,是个做事业的好地方。走进简洁大气、极具设计感的总部大楼,接待大厅里已有来自不同机构的来访者在登记或等待。我联系好林菁秘书,等待的间隙,看到电子屏幕上在滚动放送优秀员工的影像,一张张年轻而富有朝气的脸充满自信。我心里暗暗佩服:这家企业予普通员工以推崇与尊严,一定具有宽厚仁爱的企业文化,企业和老板必定具有相当的智慧和高度。

随秘书上楼,林菁迎过来,我们握手互道问候,落座。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沉稳、严谨、睿智、谦和而不失企业家气场。林菁时间宝贵,并已知我来意,我便开门见山,向林菁请教他卓越背后的那些故事。之所以关注卓越的背后,是因为所有成功的光鲜亮丽,都源自艰辛的付出和睿智的头脑。

时代在召唤

1995年,林菁与几位合伙人共同创建了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经过20余年的创新发展,佳讯飞鸿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指挥调度服务提供商。我知道林菁1990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在雪花冰箱厂工作顺风顺水,所以很好奇他为什么冒险去创业。

林菁说,1986年他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时候还没有计算机热,计算机也就刚刚兴起,但校园墙外的中关村已经开始风起云涌很吸引人了。国家确定了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关村作为先行试点区,通过相关政策将科研工作者生产力释放出来,甚至可以个人受益了。所以那时候身边的中关村已经开启创业之风,还在大学读书的他很受鼓舞。

那时候他最喜欢读的一份杂志是《世界之窗》。有一次,《世界之窗》连载阿信的故事,就是后来风靡中国的电视连续剧中的阿信,他当时内心产生一种冲动:一个女孩子创业虽然历尽艰难,却能成就一番事业,我为什么不可以?

不过独自创业也还只是内心里的一种萌动,后来大学毕业,按着那个时代的常规思维,他进入国营企业——雪花冰箱厂工作。在雪花冰箱厂,他最受益的是那套严谨的管理流程。现在创业虽然有很多人风起云涌,但有的也就昙花一现,实际上正是缺少国有体制内像流水线一般嚴谨的管理流程,虽然当时的国营企业可能人多效率低,但这一套管理流程是非常有效的。工厂历练这一段对他的人生帮助特别大:一个是对管理流程的了解,对他后来做企业能够少走弯路、少摔跟头大有助益;再一个就跟那些工人师傅在一起,他们那种付出精神和对社会的认知,他们那种乐观、包容、服从上级和计划周全等等,这些对他后来的成长影响非常大。

但时代在召唤,外面的世界在轰隆隆地变化,那种在心中萌动多年的力量爆发了!1995年,林菁向雪花冰箱厂提交辞呈,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企业发展谈

如今的佳讯飞鸿已是如日中天,不仅参与了众多国家大项目建设,还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成为通信行业的佼佼者。问及林菁公司飞速发展的秘籍,他首先谈起了党组织的建立。

当年林菁在雪花冰箱厂深得党组织信任和培养,所以尽管离职出来创业,他对党组织一直保有深厚的感情。如今的佳讯飞鸿党委是全国优秀基层党委,公司百分之二十是共产党员,比如林菁的身边,秘书是党员,司机也是党员。说起这些,林菁话音里透着自豪。作为党外人士,由于高度重视员工的精神建设,支持公司党工团建设,林菁连续多年被评为“党建之友”。

林菁告诉我,其实党支部的建立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是起到促进作用的。员工成为党员后,能够自我约束,对自我的要求更高,跟佳讯飞鸿“有进取心、有追求、有责任”的企业文化相吻合,对企业发展是莫大的助力。所以,公司将评选出的优秀党员和优秀员工同等对待,给予褒奖。林菁说,高科技企业的价值体现在人上,人才的流失对公司来说就是最宝贵财富的流失。

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林菁认为文化很重要。技术不断创新研制,但还有更新的技术能颠覆你;企业市场做得好,或许占领了人家的市场,但也可能被竞争对手突破。只有文化是生生不息的,但文化不是喊喊口号,而要落在实处。

佳讯飞鸿有自己的读书会,开办十多年了。从公司一开始成立,看到中关村太多企业的分分合合之后,林菁就领悟到文化才是企业很难克隆的竞争力,也是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根基,这是一种魂魄的内在的东西。要想员工做到表里如一,要有文化去引领大家。文化是自发的行为,所以公司就通过读书会来引导员工通过读书敞开心扉,学习成功的案例,从反面教材学习教训。读书会后来越来越壮大。林菁说,大家一起读一本书,这样才能有共同的理想。

再一个就是激励机制。在公司上市之前已有员工成为创业公司股东,公司上市后,员工获得期权也好,限制性股票也好,林菁希望大家共同分享公司收益。发展中的民营企业不可能像外企或者像大公司的待遇一定是最顶尖的,但一系列激励政策,包括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前景,他取得的每一步成就,他的直接领导要能够看见,这是要求管理者必须做的。各级管理者都要有这种意识,激励也好,看到员工的优点也好,让优秀的员工拥有荣誉感、认可感。

我又抛出一个困惑:总说中国缺少百年企业,说中国企业太命短了,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林总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或者怎样能够去避免这个问题?

林菁略加思索说,其实从哲学的辩证角度来说,企业的宿命都是死亡,但是可以让企业在存活期间拥有一个它的宽度。有一句话不是说吗,你也许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如何让企业在存活期间更加丰满?中国民营企业持久生存的要素,其中一个是创新。中国现在的环境越来越适合创新,包括海淀打造全球科技创新的示范区就是一个例子。再一个要素就是资本扶持。民营企业的效率最高,它的每一分钱都可能与企业生死相关,所以它应该是创新的主体。创新需要大投入,需要资本的支持,否则没有可能。所以资本市场怎么去支持创新,这是非常重要的。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还有资源。国有企业大多是国家支柱产业,民营企业可能先从小草长成小树,当然有一天随着国家政策开放的领域更多可能长得更大,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

家国情怀

林菁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在红色教育下长大。小时候总说要当兵,一写作文就说要保家卫国,军人在心里就是英雄,那时候的人都很崇拜英雄。阴错阳差,林菁没实现当兵的梦想。后来考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书,突然间发现用科技创新同样可以保家卫国,也能实现儿时的梦想。

没想到,保家卫国的梦想真的实现了。林菁告诉我,佳讯飞鸿曾经接手过我国某边防监控点这样一个项目,这单几百万元的合同在公司的合同中也不是很大,但项目完成后,他参加了开通仪式,看到了项目的另一种价值,而这种价值正是他儿时梦寐以求的,他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林菁感恩这个时代,因为这个时代国力强盛,让人们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感恩国家制定了民营企业的好政策,也感恩竞争对手,刺激公司强大。林菁补充说,其实一开始他根本没注意到公司签了这个合同,后来感到很庆幸,这项工程比他们很多利润很高的工程意义更大。

企业是要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民营企业家还要有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企业首先要让自己公司成长起来,也就是说一开始先活下来,能够创新,能够养自己的员工,等公司到了一定规模的时候要回馈社会。佳讯飞鸿正是这样做的,至今已经在北京、河北、四川、内蒙古、云南捐资建立了五所“北京佳讯飞鸿希望小学”,并且通过捐款捐物、捐资助学等多种途徑实现企业及其个人的社会价值。

其实所谓的回馈社会,看似好像拿出一些钱是企业的经济负担,实际上也是企业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佳讯飞鸿,一些员工在北京面临生存压力,房租、交友、吃饭……对他们仅仅空洞地谈文化不行,让他们在奉献中去感受一些东西,通过“赠人玫瑰”而感受“手有余香”的快乐,得到超越物质财富的东西,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拥有更高境界的人生观。再一个通过这种行为去影响员工,让员工看到企业为社会的付出,看到自己的工作拥有更多的意义。这个可能对企业来说,就是在你的文化中添砖加瓦,为增加企业竞争力起到了很重要的潜在的推动作用。

在经营企业的同时,林菁还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海淀区人大常委、海淀区工商联副主席、海淀区工商联中关村翠湖科技园商会会长、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北航北京校友会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积极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不断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林菁看来,参政议政是一个企业家的责任和人生修行。作为市政协委员也好,人大常委也好,林菁有很多机会跟领导对话,通过建议提案这种方式,能够把群体的声音反映出来,能够参与到一些规划中。林菁也有很多体验,比如说社区医院问题、老旧小区停车问题都是他作为人大代表跟社区居民交流过程中了解到的,这是非常迫切、现实的问题。还有些问题需要利用科技手段破解,比如社区分级诊疗制度,在发达国家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咱们这里,一旦生病就一股脑去三甲医院,实际上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医院就解决了。还有日常的保健、卫生医疗,在社区医院都能够解决。这些都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能够为百姓的福祉尽一份力是林菁所乐意为之的。

今后目标

经过20多年的积累,公司通过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LTE、无人系统等技术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指挥调度系统、应急通信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综合安全防灾系统、智能现场作业管理系统、铁路缺口监测系统及海关智能监管系统等七大系列二十余种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智慧化运营管理。自主研发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铁路、轨道交通、国防、石油、石化、电力、海关等多种行业。

公司参与保障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新中国60年华诞庆典阅兵、“长城2号”国家反恐怖演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朱日和军事演习、“神六”升空、“神七”飞天、“天宫/神八”交会对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神十”交会对接、十七大召开、“嫦娥一号”发射、“嫦娥二号”发射、“嫦娥三号”发射、“长征七号”发射等国家重大事件;参与建设了北京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系统以及青藏铁路建设等重大工程,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赞誉。同时,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高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公司为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助力中国高铁技术和高端装备产业走向世界。

对于公司今后的发展目标,林菁说,企业将全力进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ICT技术为核心的智慧指挥调度。企业现在已开始进军德国这些高端市场,他觉得今天对佳讯飞鸿来说最大的机会就是从工业化向工业化加信息化转型,新的智能智慧指挥调度也就是机器替代人的时代了。他将带着中国梦想打造世界全球创新中心,开始走向世界,一带一路走到哪里他们走到哪里。

采访过程中,林菁不断地很有礼貌地摁掉手机中打进来的电话,我知道,已经有很多工作在等待他去处理了。当日近午间,林菁和他的佳讯飞鸿卓越背后的故事清晰地呈现在我的采访本时,我知道该把时间还给他自己了。

走在佳讯飞鸿总部大楼前幽静的小路上,我感叹:企业家的魅力,卓越的背后,是不尽的付出,是睿智的思考,是人文关怀,是站在高处的决断。

猜你喜欢
飞鸿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减字木兰花·乙亥清秋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鹧鸪天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清飞鸿堂《壮怀聊寄幽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