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追寻”的意义和姿态

2021-11-03 13:38桑苗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关雎

桑苗

摘要:针对《诗经二首》教学价值的开发过于单薄的现象,提出要在引导学生体味《诗经》的音韵美、情感美、人情美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进而明确追求梦想的姿态和意义。

关键词:关雎;蒹葭;追寻

《诗经二首》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两首诗都是在讲述关于“追求伊人”的美丽故事。《关雎》活泼明朗,《蒹葭》朦胧哀伤;《关雎》通俗,《蒹葭》隐晦。关于《诗经二首》的学习,很多学生除了会背诵与默写,收获寥寥。那么,学生应该从中汲取那些丰厚的精神养料呢?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体味《诗经》的音韵美、情感美、人情美的同时,还应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并进而明确“于漫漫人生之路中,追求梦想的姿态和意义”,即寻找目标(爱情信仰),懂得用怎样的态度去追寻以及如何面对追寻的结果。

一、“君子”与“淑女”:最朴素纯粹的爱情模样

爱情应该是人生追求中最具魅力的存在。十四岁,青春之门刚刚开启,爱情是青春课堂中最怦然心动的主题。

《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讲述了一个关于“君子”追求“淑女”的曲折浪漫故事,也为我们展现了最纯粹的爱情模样。

“君子”追求爱情的过程极具美感和张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爱情的萌发,也可以说是“追求目标”的确定;“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男子陷入情感的胶着期或者是陷入疯狂的热恋而不能自拔;“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是男子发出的铮铮誓言,是对爱情的努力,也有对美满结局的憧憬和暗示。跌宕起伏间,男子的心性得以真实体现。追求的过程,那么阳光、美好、自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声声婉转的鸟啼拉开故事的帷幕,是那么活泼、美妙,爱情的到来就是这么让人怦然心动。也许,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再也忘不掉你的容颜。是怎样的女子让“他”如此辗转难眠,日夜难眠呢?

从男子的直接评价“窈窕淑女”,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文静美好、形象美、性格好、内外兼修的女子;从“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女子;男子想用高雅的乐器——“琴瑟”“钟鼓”来取悦心仪的女子,估计这也是个志趣高雅的女子。大家想想,如此长相甜美、勤劳贤惠、心灵手巧、志趣高雅,这一定是个散发活力、充满魅力的女子,这“教人(我)如何不想她”!

诗中的“流”“采”“芼 ”三个动词表面上都是描写女子采摘荇菜的场景,但它们不是动作的简单重复,而是有深刻寓意。“流,打捞”“采,采摘”“芼,挑选”,可见,“动作”是越来越细腻,说明男子对女子的观察越来越细腻,认识越来越深刻;随着认识越来越深,男子对女子的渴慕越来越强烈,对心中的追求就越来越笃定。随着动作变化,男子一定会说:“确认过眼神,我遇到对的人。”动词的具化,背后是情感的深化。

娶妻,当娶此贤女。

随着追求爱情的过程,男子的形象也细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的男子是否值得托付终身呢?

脱口而出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率真的小伙。“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从细腻的心理和动作可以看出这是个对待感情很认真、很真挚、很深情的男子。男子内心在激烈挣扎,行为合乎礼节,一直在努力,也一直在克制。男子不像《诗经》中的另一位男子——“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来个爱情表白。孔子评价这首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快乐但不过分,忧伤但不绝望。不放纵自己的情感,“不逾矩”,这不正是君子的性情与风度的体现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瑟之好”就是指夫妻的情深意笃。“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我们不仅读到了男子在爱情中的努力、对女性的尊重,我们还能读到男子对婚姻的期待。可见,人家不是随随便便找个老婆,而是“于千千万万中找一灵魂知己”。

女孩子,嫁人,就一定要嫁“君子”。

《关雎》是《诗经》中的开篇之作。那么,是什么是决定了这“第一”的地位呢?孔子评价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毛诗》中这样评价:“《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风天下而正夫妇 ”即教化天下人,使夫妇行为规范、家庭和睦。

通过“君子”与“淑女”的“高标配爱情”,语文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省悟“聪慧、文静、勤劳、自信的女子才会被青睐,谦和诚挚、敦厚负责的君子才值得托付”。要嫁就嫁给爱情,要娶就娶贤妻知己。这是我们祖先最纯朴的爱情信仰﹑最朴素的生活哲学,这也是爱情应该具有的模样。

充满音韵美、情感美、人情美的《关雎》,润物无声地给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展现了一堂关于爱情观的必修课。

二、“过程”:“追寻”的美感与意义之所在

不是所有“追寻”的结局都是甜蜜和美满的。譬如,《蒹葭》。

《蒹葭》,选自《秦风》,即秦国的民谣。我们都知道秦国崇尚武力,故《秦风》慷慨悲壮,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蒹葭》,显然是《秦风》中的一股清流——秋风萧瑟,蒹葭苍茫;长路迂回,烟波浩渺;所谓伊人,飘忽不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幽微缠绵。

朦胧的意境,不但没有弱化《蒹葭》的美感,反而赋予诗歌无穷的张力,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审美体验。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在朦胧中,看见了一个好故事。”

诗歌选取“芦苇”“秋水”“伊人”等极富美感的意象,在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中醞酿更多的美感。闭上眼睛想象一番:茂密的芦苇静美地守候在河岸,秋水盈盈,像极了姑娘含情的眼眸;芦花伴着波光潋滟,伊人衣袂飘飘,忽近忽远,彼岸有神秘声音在召唤,那声音撩人心弦,让人魂萦梦牵。“秋水伊人”的典故应该出于此。

诗中的“苍苍”“萋萋”“采采”都是茂密的意思。茂密的芦苇水边静立,精美如画;“为霜,未晞,未已”暗示着时光流逝;“溯游从之”“溯洄从之”是“山重水复的苦苦寻觅与执着”;“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是寻觅中的幻影。一咏三叹、反复回环中,诗歌情感委婉绵长、感人至深。

时间推移,空间转换,寻觅之人不断失望,又不断寻找希望,缠绵惆怅但不绝望。反复出现的“宛”字,实在是妙不可言。“宛”的每次出现都让等待的人怦然心动,它的每一次出现都带来了新的希望,使故事发生转机,让等待的心变得坚韧柔软。虽不断失望,又不断地给人创造希望,从而满怀期望,锲而不舍。可谓“哀而不伤”。正如蒋勋的评价:“如水素淡,不弃不怨。”

读者在阅读时会不由地生发疑问:“伊人是谁?”“她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她为何让寻觅之人如此锲而不舍?”

在《蒹葭》中,我们已无从知晓答案。但,后代的诗人一次次为我们揭晓——屈原放逐,行吟泽畔,“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落魄词人柳永一次次深情吟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苏轼被贬黄州,在月下赤壁吟诵“望美人兮天一方”……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心中都有一个“伊人”。“伊人”是诗人热爱之人、崇敬之人,它可以是臣子企盼的明君,可以是明君渴慕的贤臣,是炽热理想的化身。她从热切的渴望中来,走向期盼的远方。

这位“伊人”,曾出现在屈原漫漫修远的无悔求索中,曾浮现在曹子建的梦幻中,曾化身在李商隐那一首首美丽晦涩的《无题》诗里,曾停泊在辛稼轩“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殷殷目光里,曾化作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飘散在烟雨迷蒙的雨巷里……一千个寻者,就有一千个追寻的理由。在后世的千百年中,《蒹葭》中的“伊人”不断得到诗人心灵上的回应。

追寻的结果也许圆满,也许伤感、遗憾,但“追寻过程”才是最有意义和最具美感的。“追寻”,是对生命意义的一次次寻觅与叩问;“追寻”,赋予生命鲜活的价值和深刻的哲理。

三、“追寻”——生命应葆有的姿态

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认为,人生首先要寻找并树立正确而远大的目标,然后要为之锲而不舍地努力,“九死其犹未悔”,其结果必然是水到渠成。王国维的“人生三境”,极巧妙地诠释了追寻的方法、姿态和意义。

无论是《蒹葭》还是《关雎》,都是在讲诉关于“寻觅”与“追求”的故事,都带给读者深深的感动与震撼,两个故事像极了生活的两面——有时,只要努力追寻,结果便水到渠成、甜蜜美满;有时,虽苦苦寻觅,结局却只是一个模糊的怅惘。但,无论过程艰辛还是平顺,无论结局甜美还是遗憾,我们都已收获梦想的馈赠和追求的意义。

在如水岁月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是那个苦苦寻觅、苦苦守候的人。也许,是在月夜,在林间,在江畔……追寻,是生命应葆有的姿态。我们应像《关雎》中的男子一样,仔细地观察,慎重地选择,热烈地付出,认真地努力;我们应像《蒹葭》中的寻觅之人一样,执着地等待,无悔地追寻。那无穷的远方馈赠于我们无限的想象和向往,蛊惑着我们“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孜孜不倦,亦无怨无悔。

“诗比历史更真实。”《诗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回忆,它真实又活泼泼地记录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对土地、对自然万物、对长久岁月的深情和纯朴信仰。读诗最大的幸福,便是在诗中发现了我们自己的身影。

八年级的学生正值“豆蔻年华”,青春萌动。青春岁月里的他们,定会展露出《关雎》《蒹葭》里那样青春的脸庞和甜蜜的忧伤。愿每颗青春的心都热爱诗歌,做生活中那个炽热勇敢、执着无悔的追求者,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成就更好的自我。这是来自《诗经二首》最有力的召唤。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高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b/2020/02/58)

參考文献:

[1]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关雎
“三美论”视角下《诗经·关雎》英译对比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浅谈《诗经·周南·关雎》的表现手法
《关雎》《蒹葭》的确解
以中国经典声乐作品《关雎》为例浅谈中国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之思考
浅论诗言志说
艺术歌曲《关雎》的作品及演唱分析
谈古诗词歌曲《关雎》的艺术审美观
贤贤易色
论《关雎》的礼乐教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