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科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1-11-04 11:08蒋约林
考试周刊 2021年77期
关键词:复习课思维导图

蒋约林

摘 要:以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内容为知识载体,整合章节知识,用思维导图将知识脉络进行梳理,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总结,将成果实践于课堂,培养学生知识构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和乐趣。

关键词:思维导图;复习课;植物的一生

一、 引言

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巴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创造出的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方法,也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工具,是对思维过程的导向和记录。具体是选择一个主题作为中心内容,通过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线条、图表、绘图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四周发散进行分支,最终整合成各种知识的结构体系。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已有相关研究,但实践于课堂运用于课堂还很少,大多数是用来对某一些知识的总结。于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乐趣。

复习课的目的是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和总结,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课时有限,很多时候知识点的梳理都是在讲题目的环节一带而过,教师很少用一节课去整理知识点,就算真正上起复习课时,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没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听起来感觉到枯燥和乏味,复习起来教师伤神,学生分心,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复习课学生听课效率不高,经常走神。如若不上复习课,学生做起题目来又喜欢去翻书找知识点,一边补漏洞一边去做题,做题效率非常低,而且对知识点的掌握效果较差。思维导图可以将一章节的知识整合,刚好可以满足复习课的需求,这也是教师经常采用思维导图给学生布置绘画和小报的原因。利用不同颜色的画笔,画出有意思的图案,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愿意做一些与普通作业不一样的作业,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时可以手脑并用,一边思考一边整理一边记忆,最终将碎片化的知识构成一个大的网络图,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学生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得到了更高程度的认识。使用思维导图,也从纵向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逻辑,使知识点更加系统又深刻地被学生接受。

二、 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学实践

(一)主题介绍

根据义务教育《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内容安排了4个课时,再通过一节复习课作为巩固,本节课介绍了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芽的发育、花的结构、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知识点多,内容繁杂,学生记忆起来较为困难。

以往在学习《植物的一生》这一课时,教师准备了很多实验,如,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解剖、种子的萌发、花的结构以及果实,常常以解剖、观察、讨论和记录为主,而在疫情背景下,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学生只能采用视频学习。一方面,学生没有感受到来自课堂的魅力,另一方面,独自听课容易开小差,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差,上完了四节新课后,学生感觉一无所获,做起作业来也有些费劲。在上完第一单元时,为了强化大家对植物一生的认识,教师采用了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复习。选用思维导图从《植物的一生》这个主题展开向周边发散,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学习与记忆,从而领悟植物一生的独特魅力。

(二)知识整理

《植物的一生》知识点内容梳理如下:(1)种子的结构。种子结构中有胚,这是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关键结构,胚的结构里面还有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个部分,其中子叶或胚乳提供发育的营养物质,观察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的相同和不同点,区分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2)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种子萌发的条件有外因(如温度、空气和水分)和内因(种子自身情况),在设计探究实验时,需要控制变量,种子萌发的过程是胚根先发育成根,然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还需注意胚是新植物的幼体。(3)芽的发育。介绍了顶芽和侧芽的发育情况,顶端优势的现象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4)花的结构。一朵花通常由花托、花瓣、萼片和花蕊构成,花蕊分成雄蕊和雌蕊,花蕊是花最主要的结构。(5)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经历开花、传粉和受精等过程,在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6)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的生命周期是对植物一生进行总结。通过整理知识点,可以发现,知识点很细且多,很难全部罗列,学生很容易混淆概念,在不同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名词是题干经常要考的考点,学生必须找出其中的主题,进行思维导图制作,从而梳理知识点。

(三)绘制导图

思维导图是需要找出一个主题,然后向四周发散,从上述的梳理知识点中,让学生分析出主题是什么。通过整理以上的知识点,就很容易从中找出一个核心,哪里可以将植物的一生紧紧联系起来,那就是植物的生殖。植物之所以可以生生不息,也是由于植物的繁殖,植物是怎样繁殖的,离不开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而这三个生殖器官的关系可以梳理为:花凋谢后只留下了子房,子房發育成果实,果实里面有种子。因此本节课将主题定为“由子房发育成果实想到的……”,将班级30个同学分为5个小组,每组6人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主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发散、去总结。

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很容易向两边发散,以下是学习小组想到的关于子房的知识。通过这个导图,可以看出子房各部分的详细结构和果实的各部分详细结构,并且对比可知,果实的某部分是由子房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可以对比书本第28页的图,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通过这幅图可以知道学生清晰掌握了子房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掌握了书本的知识。

学习小组二想到子房是花朵里面的一种结构,由此出发将花的知识复习了一遍,清晰地记住子房是雌蕊的一部分,雌蕊是花的一部分,开花是为传粉做准备,传粉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这幅图可以知道学生对开花、传粉和受精过程了然于心,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对于花的结构和传粉受精的过程进行了思考。

猜你喜欢
复习课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