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我国职业篮球联赛高质量发展理路

2021-11-04 01:12杨苓
山东体育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需求供给侧改革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与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在供给侧改革视阈下,以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的供需矛盾为研究对象,整理了四对职业篮球联赛的供需矛盾:发展需求与市场权利、球迷观赛需求与联赛供给、质量需求与专业人才供给、群众体育需求与职业联赛的社会责任。在借鉴美国职业体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议:遵循市场规律,厘清不同主体权责;加快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联赛供给质量;完善职业联赛人才培养体系,提升职业联赛软实力;将社会责任嵌入联赛发展规划,带动群众体育协同发展。

关键词:职业篮球联赛;供给侧改革;需求;发展理路;职业体育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21)04-0021-06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side reform

YANG Ling

(School of P.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Shandong, China)

Abstract: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China's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side reform.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supply and demand contradictions of four pairs of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s: development demand and market rights, fans' demand for watching games and league supply, quality demand and professional talent supply, mass sports demand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s.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American professional sports, this paper giv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To follow the market rules and clarify th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different subjects; accelera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eague supply; perfect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professional league,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professional league; embe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o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league and dri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Key words: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 supply-side reform; demand; development path; professional sports

收稿日期:2021-03-30

作者簡介:杨苓(1999-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产业、体育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已然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经济新常态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使得我国的社会矛盾发生转换。体育产业在此机遇下不断发展,竞赛表演业作为其核心产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篮球运动在我国群众基础广阔扎实,是最为重要竞技体育项目之一,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已然成为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业的重要一环,具有发展起步早、国内外球星国民关注度高、市场属性强等特点,在近年来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1]。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我国职业篮球联赛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供给侧结构性问题。

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供给侧改革是我国为适应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宏观经济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由于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导致,而转化主要矛盾的最优入手点就是供给侧。在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的发展中,供给侧存在着市场权利供给不足、赛事供给质量不高、专业人才供给乏力、社会责任供给缺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阈下,依据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通过深入分析我国职业联赛现存的供需矛盾,寻求职业联赛供给侧改革的路径,为我国职业体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1 职业篮球联赛供给侧改革的研究价值

1.1 职业篮球联赛中供给侧改革理论的适用性简析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耦合水平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3]。持有相同观点的供给学派认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停滞不前的症结在于供给水平无法满足需求,而不是需求不足,从供给侧入手提高供给质量才是走出当前困境的抓手。[4]

首先,按照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市场行为的主体划分,在我国职业篮球联赛中,球迷为消费者市场即需求侧,国家体育总局篮球管理中心、中国篮协以及20支俱乐部为生产者市场即为供给侧,我国职业篮球联赛兼具供给侧与需求侧特征。其次,篮球项目职业联赛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早,具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联赛之一。因此,其存在的供需矛盾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篮球职业联赛的供给侧改革问题能够对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起到参考作用。

1.2 职业篮球联赛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价值

2016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职业体育的供给侧改革问题,但在中国知网以“供给侧改革”与“职业联赛”为主题词进行检索,仅有4篇相关文献,将主题词“职业体育”替换为“体育产业”也仅能搜索到175条收录于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说明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关注较少,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石继章[5]等人以冲突理论为视角,探讨了职业篮球联赛供需矛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认为2015—2016年CBA总决赛的冲突事件将职业篮球联赛供给侧改革推向我国职业篮球联赛发展的必经之路。邵凯[6]等人以政府角色转变视角对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中政府权力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了我国职业足球联赛的改革路径。庞晓洁[7]以体育场馆治理困境为切入点,认为以职业联赛体制改革为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能够有效提高供给能力,解决体育场馆的赛后运营问题。从整体上看,一方面,目前国内对于职业联赛供给侧改革问题的研究还停留在单个赛事或职业联赛的连带作用上,能够推及到职业体育整体发展的较少。将单个项目的职业联赛研究推及至我国职业联赛整体发展,有利于提供给我国职业体育的管理者一个更加完整的视野。另一方面,当前的研究中缺乏对于国外高水平职业联赛的借鉴学习,无法为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的治理提供创新思路与更广视野。

因此,本研究对我国职业篮球联赛当前供需矛盾现状重新梳理,并基于我国国情,面对当前我国职业联赛改革中体制羁绊与产品供给质量较低的困境,借鉴美国成熟度较高联赛经验,为我国职业体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新思路。

1.3 职业篮球联赛供给侧改革的现实价值

第一,职业联赛具有拉动赛事相关产业、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功能,已成为城市营销和发展的有效战略。无论在政府、社会或人民的角度,都具有极大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当前我国职业联赛供给侧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找出职业联赛供给的具体症结所在,对其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职业篮球联赛当前的供需矛盾正由“数量短缺”向“优质不足”转变,供需矛盾迈向更高层次。新型矛盾面前,亟需对矛盾产生的源头进行剖析,在市场权利、赛事质量、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由高效率转为高质量供给。

第三,目前我国职业联赛的发展状况虽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和欧美国家发展相对成熟的职业联赛相比较,仍存在一定差距,本研究对于比较、筛选、借鉴欧美国家等发展程度较高的联赛经验,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联赛体系具有一定作用。

第四,在职业体育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欧美职业联赛的文化入侵对我国的联赛市场造成了大力冲击,我国职业联赛迫切需要从供给端入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摆脱政府一体化管理的惯性,激发市场活力,在职业联赛发展的道路上树立文化自信,打造“中国品牌”。

2 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现存供需矛盾

现阶段,职业体育作为一种具有市场属性的赛事组织形式,为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我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作为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的赛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且观赏性不断增加,联赛的商业价值显现,竞赛环境逐步改善,成为我国最为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職业联赛之一。但在欧美国家成熟的职业联赛体系的大力冲击下,我国职业篮球联赛亟待由供给侧提高发展质量与水平,其中存在的供需矛盾问题也更加尖锐。

2.1 联赛的发展需求与市场权利供给不平衡

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快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各项运动协会实体化,项目管理中心与运动协会的脱钩工作对于职业联赛的所有权厘定进行了重新洗牌,国家体育总局也在2017年正式将原属于中国篮协的联赛办赛权和商务权一并授予CBA公司,这也标志着篮协管办分离的正式落地。[5]

但尽管中国篮球协会与中职篮公司是当前名义上的CBA运行主导者,在当前全面市场化并未铺开的大背景下,却仍然具有政治属性,在赛事的运营管理中存在政府部门管控及干扰的惯性,政府的职能还未能够实现由运营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掌握的职能权利过大。其次,从国家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争金夺银的大局要求出发,也注定了作为我国最高水平的职业篮球联赛并不能够完全脱离政府的管控,做到全面市场化运作。

因此,作为供给侧,联赛的管理运行未能够脱离一元化的政府监管,也未能在供给侧的源头获取更大市场权利保障其活力。在需求侧,全球化背景下CBA联赛的市场化需求,与政府供给不足的市场权利产生了冲突,商业价值得不到完整开发,收入来源单一依靠赞助以及转播等问题日益显现。

2.2 球迷的观赛需求与联赛供给不平衡

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的矛盾,球迷对于观赏精彩体育赛事满足其精神需求的愿景愈加强烈。当前我国职业联赛在水平上相较于欧美等竞技体育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供给侧提供的赛事质量偏低,因此联赛的发展走入了无法满足球迷观赏需求的困境。

一方面,近年来CBA联赛一味追求拓展规模,大量的低质量赛事造成供给过剩。2020—2021赛季共有19支俱乐部参赛,常规赛阶段56轮,但我国的青训体系梯队化水平建设不足极大影响了我国篮球运动整体实力[8]。在大量欧美高质量职业联赛席卷的浪潮中,CBA联赛大量的低质量赛事供给与当前国民的职业联赛观赛高质量需求相悖,产生了大量的无效供给。另一方面CBA联赛受过去政府运作惯性,难以全面开发挖掘联赛的商业价值。相比NBA联赛多次与流量娱乐明星合作,吸引其粉丝转化为NBA联赛球迷,并且将全明星系列赛投入大量精力打造为高水平且具有差异化的衍生赛事,CBA联赛的系列赛事相对单一乏味,难以满足球迷日益增长的观赛需求,保持球迷黏性,使其忠实于CBA联赛。

2.3 联赛的质量需求与专业人才供给不平衡

纵观发展度与关注度较高的欧洲五大职业联赛与NBA联赛,其专业人才完备的供给体系对职业体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可谓职业联赛发展的动力源。[9]

在青训体系建设方面,当前CBA职业联赛明显出现了本土青年球员供给质量不足的情况。日本、美国常备篮球运动员分别高达75万、2300万,我国仅1.3万。首先,我国传统的由传统业余体校输送运动员的加工厂模式显然已不再符合现实需求,显现出了成才率低、文化水平低等弊端,而高校输送人才又显现出身体素质相对较弱、运动技能不突出等特征,由此可见“体教融合”政策的推行已是大势所趋。其次,当前实行的俱乐部准入制明确要求,各俱乐部要对其后备人才第二、三梯队进行规范运行与投入,这与职业联赛市场化、职业化的趋势相悖[10],对优秀运动员的流动造成了阻碍,打击了本土球员选秀市场的发展。再次,大量外援涌入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对青年球员培养造成了冲击,各俱乐部为取得优异成绩,为外援开出天价薪资,并给予其大量上场机会,大大减少了本土新秀球员的上场时间,压缩了对新秀球员及俱乐部第二、三梯队的资金投入。

在管理运营人才培养方面,CBA联赛的运行亟需引入高素质的专职经营管理人员。欧美国家的职业体育高度发展,不仅是因为其具备高水平的运动人才,更是因为对管理运营团队的打造投以重视,当前我国CBA赛事仍交由国外知名体育经纪公司,即IMG公司、盈方公司代为运作,国内职业俱乐部中的管理人才数量较少、质量较低,远不能满足我国职业体育市场的发展需求。[11]

在裁判员职业化方面,对于教练员的选拔培训、绩效评价、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仍有许多难点问题无法界定,CBA裁判员职业化进程难以打破壁垒得到切实推进,导致了我国职业篮球联赛裁判员职业化水平不足,对我国职业篮球联赛公信力有较大影响。

2.4 群众体育需求与职业联赛的社会责任供给不足

中国职业篮球联赛所提供的产品,具有准公共品的特性,政府具有通过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需求。但目前来看,首先,位居供给侧的各俱乐部对于本土球队“夺冠”的短期效益追求,高于对体育产业发展推动的高层次追求,将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争金夺银中,对联赛文化产品的开发远远不够,更无法在销售中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属性与文化内涵。其次,职业联赛并没有发挥其作为多元化功能主体的应有作用,国内职业篮球联赛俱乐部的主场城市频繁迁移、俱乐部名称频繁更换,导致其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球迷群体缺乏归属感,不利于球迷文化的培养、职业体育消费的延伸。再次,联赛中不乏炙手可热的超级球星,CBA公司及俱乐部在开发其商业价值外,却疏于利用CBA球星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引导更多国民了解到参与体育锻炼的益处与乐趣,从而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未能充分引导球员发挥其社会价值,协助开展群众体育工作。

3 我国职业联赛的供给侧发展理路

自1994年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萌芽发展至今,历经职业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市场权利有限、赛事质量不高、后备人才培养乏力、社会责任供给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职业联赛进一步创新发展。美国职业体育萌芽较早,篮球、冰球、橄榄球等项目职业联赛都已成为体系完善度较高、发展成熟度高的典型性赛事,在数十年的职业联赛市场中丰富完善,搭建了科学的管理体系、成熟的运营模式、充盈的后备人才梯队以及明确的发展战略,因此基于我国职业联赛发展的现实需求,借鉴美国职业联赛的发展经验,有利于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3.1 美国职业联赛发展经验借鉴

3.1.1 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协同管理

美国联邦政府将体育事业直接交由社会组织管理,形成了社会化程度极高的职业体育管理模式,保障了职业联赛的市场空间与发展的灵活性。俱乐部、职业联盟分别行使不同职能,对美国职业体育进行分权管理,具有自我调控能力较强、法律法规体系相对完善等特点。联赛的所有权与部分经营权归属俱乐部所有,允许对球员进行交易,对特定的产品进行销售并对门票的价格进行调控,而作为俱乐部利益共同体的联盟拥有整个联赛无形资产的经营权、电视转播权、联赛管理权、联赛收益分配权和决策权,形成了“横向一体化”的治理结构[12]。通过工资帽、选秀制度等手段督促俱乐部间良性竞争,保证了联赛的观赏性与不确定性,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也保障了美国的职业体育的灵活性。

3.1.2 地缘性球迷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职业联赛作为体育竞赛表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其中,球迷文化作为一种职业联赛特有的衍生现象,在职业联赛的发展中愈发得到重视。首先,在美國职业体育的发展进程中,已经演化出了成熟的球迷产品相关产业,其最受关注的NFL及NBA两大联赛有包括鞋帽、服装、玩具、陈列摆件、电子游戏、影视作品以及体育用品等超过200种球迷产品,不同种类球迷产品的畅销带动了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在2012年NBA与NFL的授权产品销售收入就分别高达30亿与9亿[13]。其次,美、欧职业联赛中对球迷设施的建设也十分重视,具有地缘性特色的球场以及球迷酒吧、球迷餐厅等提供给球迷狂欢的餐饮场所也成为了带动着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美国职业体育文化建设的成功,反映了球迷文化建设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互惠互利、紧密结合,不仅在职业联赛向好发展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拉动经济发展,更打造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球迷文化,增进了球迷对俱乐部以及联赛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1.3 后备人才学校化与社会化培养相结合

后备人才的可持续输送保障着美国职业体育的发展长盛不衰。第一,高效、合理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始终以学校培养为中心,按照由幼儿园至大学的一条龙培养而形成,在其严格的招生门槛、学籍管理办法背后,文化教育和业余竞赛训练始终在小学至大学中能够阶段性衔接,且两者的培养互不脱离,保证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每个青少年都有自由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第二,在对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养中,学校始终以人性化的角色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培养,具有个性化地挖掘学生的运动专长,保障学生有足够的兴趣以及余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从而保证了美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增强与青少年体质健康[14]。第三,社会体育组织、体育俱乐部的参与及支持为美国经济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美国的大学教育在其培养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是体育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体,作为其国家大学生竞技体育的重要基础,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NCAA)俨然成为了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竞技体育管理机构,以其非政府性、非营利性、业余性等特征,与对竞技体育的商业价值和利益的强调,成为了职业体育市场化的有效助力,对全国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经费、参赛计划等进行合理地分配,在业余理念下实现了学校体育与职业体育的衔接。[15]

在以学校教育为主,业余训练为辅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下,美国职业体育形成了适合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运行模式,大学生联合会的参与为其注入了社会性因素,使得社会市场的功效能够在赛事组织、资金募集等多个方面良好发挥,又肯定了学校教育在其中的基础作用。

3.1.4 社会嵌入与产业市场拓展相结合

欧美职业体育早已在市场化、商业化运作的基础上不断完成全球性扩张,同时以兼具“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相关性的优势深深植根于社会,自始至终贯穿着“满足社会需求”这一导向。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发展肩负着其国民的体育需求,开展“NBA”品牌的系列活动履行社会使命,将产业市场拓展嵌入社会,针对青少年篮球爱好者在每赛季结束后举办免费篮球培训,组织球员参与公益性的社区帮扶活动,依托球星效益引导球迷自发关注社会公益活动,同时固定组织“NBA Cares”“Read to Achieve”等活动关注青少年的团队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养成、阅读习惯养成等[16]。NBA职业联赛的一系列公益行为为其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不断奠定着良好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其盈利及市场化运作的绿色发展,联赛收入增加后,又将这部分收入转而投入到公益活动与后备人才梯队的建设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2 我国职业联赛的供给侧发展对策

3.2.1 遵循市场规律,厘清不同主体权责

基于国情而言,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促进政府从“掌舵人”“划桨人”向“服务人”的角色转变, 给市场让位, 为企业松绑, 其价值在于增强供给主体发展活力[17]。因此,在当前协会实体化,“管办分离”的大背景下,CBA公司、联赛俱乐部以及单项运动协会等供给主体需要建立遵循市场规律的管理与运行机制,身先士卒地以创新驱动联赛不断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管理、运行机制。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将职业联赛中的权利“放管服”落实到位,以切实可行的政策红利为联赛的顺利运行保驾护航,同时减少过度地行政性与政策性干预,给予俱乐部及CBA公司更多的市场权利,有效调动市场的活力与创造力,但在尺度上又不能“缺位”,合理引导参赛俱乐部在合作中竞争,积极肩负社会责任,如果完全放任市场进行资源配置,那么作为“准公共产品”的职业联赛将在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的道路上走向失衡,破坏结构平衡。因此,供给侧的各方主体需要有机协调总体发展目标,各司其职进行管理。

3.2.2 加快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联赛供给质量

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供给侧一端加快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合理布局职业联赛框架。一方面,科学化的规划准入俱乐部地域分配、联赛的赛制及赛事安排,同时,拓宽赛事的观看渠道,将转播权进行分割销售,为媒体对赛事转播提供便利,加大大数据以及高新技术在联赛中的应用,合理开发联赛商业价值,为赞助商提供投资空间,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对于职业联赛的观赏需求。

另一方面,丰富联赛供给的种类与内容,切实了解球迷群体对于联赛衍生产品的需求,以市场规律为导向,在供给侧将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制造业等产业有机融合,深入开发职业联赛衍生产品,以职业联赛主题体育彩票及联赛文创产品如文化衫、球星公仔、明信片等产品为依托,依靠本土球队的影响力进行推广,在满足球迷文化需求的同时,建立有深度有广度的球队、球员与球迷间互动、联系。不仅将球迷视为需求侧,更要将球迷视为本土体育文化的传承者,以人为本对联赛进行衍生开发,规范球迷组织与球队间联络,提高球迷与本土球队间粘性,以球队文化提升球迷对本土球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效益。

3.2.3 完善职业联赛人才培养体系,提升职业联赛软实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强调,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而人是创新的主体。在职业联赛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职业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是職业体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首先,我国应加快推进体教融合,由教育系统主要进行投入参与后备人才培养,以普通初高中、高校为依托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扩大基层业余训练规模,拓宽选秀路径。其次,要对目前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专业队的二、三梯队的青少年运动员所属权做重新界定,将青少年球员的所属权归为社会,以社会力量组建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基金,规避各地项目管理中心、俱乐部为取得成绩而阻碍优秀青年球员流通的风险,保障优秀后备人才学训两不误。再次,要对各地参赛俱乐部每年对青少年运动培养基金的投入设定具体标准,以是否能够完成该标准作为通过选秀在基金会中选拔青年球员的准入标准,以此方法提高各界培养青年球员的积极性,也能够保证优秀青年运动员的有序流通。

最后,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管理体系,设置法律、市场营销、社会公关、财务管理等专职部门,加大引入专业管理、运营人才的筹码,为联赛的组织运营提供人才保障,鼓励应届毕业生或有相关从业经验人员投入职业联赛运营工作中来。

3.2.4 将社会责任嵌入联赛发展规划,带动群众体育协同发展

肩负社会责任是职业联赛与国民生活的切入点,是职业联赛与群众体育工作的衔接点[18]。各参赛俱乐部除在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外,更应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聚合,通过号召球星参与公益性活动,引导球迷、社区居民了解到体育锻炼的益处与乐趣,以交流赛、粉丝见面会等形式向全民推广“运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正向理念,打通与球迷、普通群众与球星、球队间的关系通道,打造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富有亲和力、感召力的正面形象,合理运用球员作为公众人物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带动群众体育工作的进一步铺开落地。

另外,扎根俱乐部所在城市,深耕职业联赛文化,建立职业篮球联赛文化馆、名人堂等文化场所,优化主场球馆球迷氛围,在联赛相关服装、纪念品、奖牌奖杯等物品的设计上,赋予其更多文化内涵,维系球迷以及当地居民对当地球队、俱乐部的忠诚度,从而带动当地球迷经济、旅游经济发展,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将职业联赛的体育精神与社会、群众无缝衔接,实现职业体育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4 结 语

在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上,我国各行各业都将迎来迅猛发展的春天,发展脱离不了改革,改革也必将促进发展,两者相互依存。作为我国群众基础深厚广泛、发展势头迅猛的篮球项目职业联赛,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欧美体育强国文化底蕴深厚、人才基础牢固的老牌职业联赛冲击下,当前重中之重是竭力提高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的有效需求,理顺我国职业体育各方权责划分、提高联赛供给质量、科学搭建人才梯队、主动肩负社会责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职业联赛。

参考文献:

[1]赵轶龙,郑和明.促进消费视角下我国职业体育联赛改革与发展的策略研究——以中超联赛与CBA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9,55(11):52-61.

[2]沈克印,吕万刚.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投入要素、行动逻辑与实施路径——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研究视角[J].中国体育科技,2020,56(4):44-51.

[3]丁浩,王任重.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耦合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12):74-81.

[4]方福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学派和里根经济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34(3):72-81.

[5]石继章,邵凯.冲突理论视角下中国职业篮球供给侧改革——以2015—2016赛季CBA总决赛为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6):86-91.

[6]邵凯,施万君,范政.新公共服务理论视域下中国职业足球供给侧改革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3):13-18.

[7]庞晓洁,周世杰.把提升有效供给能力作为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基于体育经济学的视角[J].河北学刊,2018,38(6):222-226.

[8]孙晓宁.CBA职业联赛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6):36-39.

[9]劉永峰.我国男子职业篮球联盟建立的制约因素与破解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5(1):113-120.

[10]郭永波,罗智文,陈明华.我国职业篮球发展中的问题与改革设想[J].体育学刊,2016,23(6):30-34.

[11]左伟,白喜林.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31(2):179-184.

[12]董红刚.职业体育联赛治理模式:域外经验和中国思路[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6):1-5.

[13]徐文娟.中美职业体育球迷文化差异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7):203-206.

[14]彭国强,舒盛芳,经训成.回顾与思考:美国竞技体育成长因素及其特征[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5):28-36.

[15]池建.美国大学体育联合会的指导原则[J].中国体育科技,2003(3):18-20.

[16]张宁.我国职业篮球治理逻辑框架——基于社会责任与治理融合的视角[J].体育学刊,2020,27(6):57-62.

[17]赵明哲.新时代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困境与改革路径探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5):35-39.

[18]任波,戴俊,黄海燕.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形塑逻辑与供给侧改革路径[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9(1):57-64.

猜你喜欢
需求供给侧改革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基于云端的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的研究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