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构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11-05 22:25李梅孙艳艳张红
科技智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城市群京津冀

李梅??孙艳艳??张红

摘  要:城市群内各城市发展及其互动和关联是区域协同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系统视角,以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为落脚点,界定了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定义,从空间协同、产业协同、资源要素协同、知识协同等多个层次构建了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框架。文章结合协同创新网络构建中面临的问题,重点从构建关联与共享的区域知识网络体系、强化要素流动和主体互动的创新网络组织体系、完善城市分工与融合发展产业协作网络体系和建立协同创新空间網络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创新网络体系;京津冀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10.09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System in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Li Mei  Sun Yanyan  Zhang Hong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00044)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city and the interaction among such cities in the whole region exerts great influence on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establishmen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lementing national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build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mmunity in the Jing-Jin-Ji megalopolis. Based on systematic theory and taking coordinated innovation of the megalopolis as the foothold,this study firstly makes a definition of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and then proposes to establishing the framework for such a network from several levels,which includes space,industry,resource,and knowledge. Moreover,the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reason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collaborative network are analyzed. Finally,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mote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including the regional knowledge network of association and sharing,the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 organization system based on factor flow and subject interaction,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patial network system of urban division and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Urban agglomeration;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Innovation network system;Beijing-Tianjin-Hebei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把城市群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及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逐步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群成为经济体发展的核心区和增长极,要实现区域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应充分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着力构建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1]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极,肩负着引领国内高水平城市群建设、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双重任务,加快构建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的多层次、多维度协同创新互动网络,促进各城市系统模块和结点协同整合,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举措。

一、文献综述

伴随着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的转变,城市由“单打独斗”向“生态圈”转化、由“集群创新”向“协同创新网络”转化。最早给出协同创新定义的学者是美国的彼得·葛洛,他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内部诸多参与者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或资源平台,进行相互沟通和多样化的协作。在这之后,学者们开始关注协同创新网络,普遍强调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在知识、技术、信息、组织等多要素耦合作用下的相互联系、互动交流和协同合作。[2-5]有些学者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认为协同创新网络是基于信任与共同目标,通过协同多方主体形成的复杂交织的创新网络。[6-7]

随着城市群建设的推进,城市群协同创新问题逐渐受到了关注,学者们对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内涵、相关机理、效率评价、模式等进行了研究,重点强调创新网络、创新主体互动和知识利用。龚轶等人认为,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创新”特征主要体现在城市群资源要素的顺畅流动、基于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和联系而形成的协同创新网络。[8]解雪梅认为,都市圈协同创新是指在都市圈创新网络内,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同供应链企业、相关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中介机构和政府等创新行为主体,通过交互作用和协同效应构成产业链、技术链、知识链和价值链,以此形成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具有聚集优势和大量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学习特征的开放的创新模式。[9]李琳等人认为,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是指在相对独立而又联系紧密的城市集合内部,多元创新主体以城市为载体通过城际关系互动,针对城市间以及城市内知识与技术的再创造和再利用,形成的知识流、技术流、信息流和物质流的循环创新型网络。[10]热娜·艾尔肯从创新网络的不同主体入手,将创新网络分为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网络以及多层次创新网络。[11]

在机理层面,差异化主体的协同博弈过程就是城市群协同创新过程的本质,创新要素的流动、知识与创新的集聚扩散是关键机制[12],而企业协同创新需求是推动城市群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力,区域创新主体间的交互式学习是协同创新的核心和具体体现[13],要素之间的共生和协同、要素与网络机制之间的互动和关联对区域协同创新至关重要。都市圈的协同创新程度取决于圈内创新要素的耦合以及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协同链接所产生的“外溢效率”,依赖于圈内技术扩散、知识溢出和信任承诺机制的有效性和良好的制度环境。[14]

当前,城市群成为新一轮的研究热点,对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正在不断丰富,学术界围绕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测度、演化等开展了诸多研究,但对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的界定、多维度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笔者拟在界定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定义的基础上,借助生态系统的层次划分,以京津冀城市群为落脚点,从系统角度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框架,分析协同创新网络构建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参考。

二、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定义与体系框架

(一)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定义

当前,城市群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协同创新是加快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加强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够通过城市间的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提升城市群的全球竞争力。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是城市间联系更加紧密、分工协作网络化发展的产物,其定义要兼顾城市群和协同创新网络两个基本概念。

对城市群的研究肇始于法国地理学家琼·戈特曼(Jean Gottmann),受我国学者关注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城市群定义来看,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特大城市为核心,至少以3个都市圈(区)或大中城市为基本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相对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同城化和一体化的城市群体。[15]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城市之间的行政边界日趋模糊,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流空间以及主体之间的互动和要素流动形成的协同创新网络开始取代原有的城市空间,区域尤其是城市群内部多呈现网络化发展态势。[16]城市群发展除了基础设施网络、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产业协作分工等之外,还扩展到创新网络构建,且作用于城市区域、产业、主体、知识、组织等不同层级和维度。而协同创新网络强调了创新主体在技术、信息、组织、知识、管理等多个元素交互作用下的相互联系、广泛交流和协同合作,是涉及多组织、多层次、多阶段和多种创新要素的动态的、复杂的开放式创新活动协同。创新网络作为城市间创新交流的体现,反映了城市创新辐射能力和城市间信息流动的强度,是探讨区域协同度的有效方式。

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密集分布着性质、类型和规模各异的城市创新群体,以一个或两个以上“创新极”作为核心,通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整合与重组、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技术扩散与知识溢出等,实现城市间分工协作及融合发展,以此形成的稳定、持续的关系合作网络。其本质是通过空间、产业、主体、知识等不同层面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将不同城市间的创新资源和要素进行有效整合、重组,打破城市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促进区域深度合作,最终实现聚集经济,促使城市群释放巨大能量。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具有创新资源要素高度集聚化、网络化、开放化、多样化等特点,其中,网络化是最为显著的基本特征。

(二)基于系统视角的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

大城市群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进入成熟经济阶段的空间组织形态,它属于大尺度的区域系统,由多个城市子系统组成。与一般区域创新系统一样,城市群创新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征,同样,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的构建也应考虑其层次性,剖析其层次性对于揭示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运行规律和内在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框架的构建提供依据,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为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层次研究提供了依据。

20世纪初,鉴于区域创新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运作规律、演化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性,人们将生态系统相关理论引入区域创新与演化研究中,在揭示不同层级、不同维度创新活动内在规律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7-18]黄鲁成是国内较早开展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学者,他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技术创新复合主体(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中介和政府)与技术创新复合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隐喻”原型。[19]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時空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与之类似,即各类创新主体之间以及创新群落与其创新环境之间,通过要素流动、主体间互动、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与周边城市产生联系,并通过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等实现协同创新,在竞合关系中动态演化,实现共赢。

基于此,借鉴生态系统的“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圈”结构层次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基因、物种、生态系统3个层次,将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划分为“知识—创新主体—产业—空间生态圈”4个层次,即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在市场需求和政府引导的驱动下,通过知识、创新主体、产业、空间生态圈等层面的耦合作用而相互促进、循环累计来保证系统的持续发展。在知识层面,知识参与者之间通过社会网络实现个人、组织与组织外部的知识创造与传递,并进行信息合作与交流。在创新主体层面,通过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结关系和互动作用,让资源在各主体之间流动、共享、优化配置,促进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整合与利用。在产业层面,各个城市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联系紧密的网络系统是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目标之一。城市群区域通过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格局,畅通科技研发、中试孵化、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发展渠道等,打造紧密的联系网络,实现自主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空间生态圈层面,通过产业及创新空间布局的不断优化,促进创新要素空间集聚与扩散,推动形成城市群创新网络关键链接点和要素流动“廊道”,实现城市群协调发展。以上4个维度层次相互影响和相互嵌套,构建了复杂而庞大的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分别是基于关联与共享知识网络体系、基于要素流动和主体互动的创新网络组织体系、基于城市分工与融合发展的产业协作网络体系、基于关键链接点的协同创新空间网络体系,而开放共享度、网络化程度、匹配融合度、关联及多样度是衡量城市群协同创新的重要特征(图1)。

图1  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

三、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构建中存在问题与原因

近几年,京津冀三地通过促进创新主体互动、创新要素流动等来高效配置区域创新系统,形成一批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將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作为区域协同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任务,但创新要素分布的空间非均质性和产业结构性失衡强化了创新资源区际共享与创新主体协同的障碍,加上各地区间政策缺乏有效衔接、市场一体化进程缓慢等原因,城市间尚未在创新分工及优势互补方面形成健康平衡的网络系统。基于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从知识协同、资源要素协同、产业协同和空间协同4个维度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知识协同:跨区域相互学习与知识共享障碍凸显

创新主体间的学习过程和知识转移呈现高度的地方化特征,基于价值链形成的企业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网络融合不充分,使得知识吸收与扩散产生空间分异特征,强化了跨区域相互学习与知识共享障碍,创新体系中各行为主体之间难以形成联系紧密的、复杂多元的知识网络关系。

(二)资源要素协同:创新主体间联结水平较低,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松散

在创新要素空间分布层级与行政区划层级耦合、碎片化的创新要素市场等多因素作用下,京津冀区域创新要素流动、空间组合方式及其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性,加上区域创新网络内创新主体间协同广度和深度不够,导致主体联结水平较低,内部聚合力不足等问题凸显。同时,主体间相互信任度、合作稳定性、外迁企业适应性等都会影响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的紧密度。

(三)产业协同:三地尚未形成梯度化的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

京津冀目前缺乏基于主导产业及其产业链的顶层设计,导致各城市产业定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趋同性,三地政府产业协作创新模式尚未形成,加上各项配套政策和营商环境的不完善,导致整个产业链缺乏活力和弹性,难以形成产业配套和产业生态;在产业转移中各产业尚未达到转移的内生临界点,仍依赖于外生力量(如政策)的作用,加上河北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足,三地尚未形成产业有序分工协作的新格局。

(四)空间协同:要素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影响创新空间结构

近年来,京津冀加快部署和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不断调整三地创新资源和要素分配不平衡的格局,但区域间创新能力和发展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创新要素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在京津冀市场一体化尚未形成的情况下,直接制约了创新要素在地区间的共享和流动,影响了城际协同,使各城市成为京津冀区域创新版图上的散点,而非创新网络的节点,并进一步影响了区域创新空间的结构。

四、加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关联与共享的区域知识网络体系

知识是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要提升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应培育京津冀“知识共同体”,加快构筑区域知识网络体系,实现主体要素之间的知识流动与知识价值。第一,三地联合搭建京津冀知识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整合知识服务资源,通过平台加快促进知识信息的流动与开放共享,打破知识共享障碍。第二,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知识共同体”的形成。联合打造以企业知识、集群知识、区域知识为三重结构框架的“知识共同体”,加快企业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网络的深度融合;鼓励各城市的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加强合作或组建联盟,加快知识整合,提高知识转移效率。第三,大力支持和培育知识服务机构,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加快三地知识产权协同步伐,共享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有效促进京津冀创新要素自由合理流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协同知识产权运用、共享知识产权服务资源等方面的协作机制。

(二)强化要素流动和主体互动的创新网络组织体系

区域创新网络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载体,加快构建基于要素流动和多主体互动的创新网络组织体系是当前京津冀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的重要内容。首先,加强创新网络内不同行为主体互动或节点间的网络联系。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及大企业的核心作用,以区域内重点大学、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核心节点,结合“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方式促进创新网络组织发展;支持跨区域、跨领域创新网络组织构建,并完善冲突解决机制、协调机制及控制机制等网络组织治理机制。其次,加强跨区域创新服务平台体系构建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平台体系的构建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为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提供物质保障。最后,建立稳定的、信任度高的网络组织合作关系。通过虚拟整合的竞争发展、多领域多样化网络组织的知识共享发展、志同道合者思想网络发展等不同方式,实现创新主体合作共赢目标,稳定网络组织的合作关系,增加主体间的信任度。

(三)完善城市分工与融合发展产业协作网络体系

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及其创新融合发展是京津冀构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抓手。目前,京津冀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应加快构建创新驱动型现代产业体系。首先,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合力推动产业转移。构建、完善、强化、延伸主要产业链,形成产业转移集群优势,推进企业跨区域联合、重组,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发挥基于各城市产业内生比较优势,通过产业联动机制、产业转移协作市场机制、区域间技术创新合作等实现产业的分工联动,推动京津产业向河北梯度转移。其次,以创新培育形成特色突出的战略性产业。聚焦6G、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依据各城市要素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超前布局,加快协同步伐,提升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创新链核心。最后,构建形成分工协作、创新活跃的产业生态圈。三地应共同编制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建设行动计划,推动组建一批产业生态圈联盟,共同形成万亿级、千亿级的智能制造、医疗健康、产业互联网、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协同构建创新活跃、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圈,同时要积极打造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京津冀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四)建立基于关键链接点的协同创新空间网络体系

在京津冀“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空间骨架下,优化创新空间布局,促进创新功能区及网络节点的形成,构建基于关键链接点的协同创新空间网络体系。首先,优化科教资源布局,完善京津冀协同创新基础结构。以重大项目或创新功能区建设为驱动,优化京津冀创新空间战略布局;加快推动现有科教新城向科教创新区转型升级,为京津冀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其次,推动创新资源和要素向重点产业带集聚。本着“梯度推进、错位发展、协同共享”原则,完善京津冀重点产业带创新发展的详细方案,以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为载体,提升创新要素的扩散、流动成效,为京津冀注入创新发展新动能。最后,强化冀南地区创新网络节点城市的科技实力。深入剖析空间网络关键节点城市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强化以石家庄为核心的冀南地区“科技硬核”实力,从而辐射带动冀南地区,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组.加强协同创新 推进城市群发展[N].经济日报,2018-12-27(016).

[2] 刘丹,闫长乐.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与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3(12):1-4.

[3] 方炜,王莉丽.协同创新网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研管理,2018,39(09):30-41.

[4] 高长春.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协同治理思路和对策[J].科学发展,2018(09):35-46.

[5] 解学梅,曾赛星.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研究述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01):9-17.

[6] 范群林,邵云飞,尹守军.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机制——基于中国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32(10):1569-1579.

[7] 苏屹,韩敏睿,雷家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区域创新关联网络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12):78-85.

[8] 龚轶,王峥,高菲.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内涵、框架与模式[J].改革与战略,2019,35(09):61-70.

[9] 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3(08):51-64.

[10] 李琳,戴姣兰.中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23):119-123.

[11] 热娜·艾尔肯.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综述[J].中国物价,2019(07):90-93.

[12] 高丽娜,宋慧勇,张惠东.城市群协同创新形成机理及其对系统绩效的影响研究[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4(01):125-132.

[13] 张仁枫,王莹莹.承接产业转移视角的区域协同创新机理分析——兼论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07):26-30.

[14] 解学梅.协同创新效应运行机理研究:一个都市圈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3,31(12):1907-1920.

[15] 方创琳.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研究进展与基本判断[J].城市规劃学刊,2009(04):1-6.

[16] Freeman C. 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North-Holland,1991,20(05):499-514.

[17] 曹先彬,罗文坚,王煦法.基于生态种群竞争模型的协同进化[J].软件学报,2001,12(04):556-562.

[18] 张贵,刘雪芹.创新生态系统作用机理及演化研究——基于生态场视角的解释[J]. 软科学,2016,30(12):16-19,42.

[19] 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04):48-52,58.

猜你喜欢
城市群京津冀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尽快启动秦晋宁蒙沿黄国家级城市群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
19城市群规划2017年将完成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
京津冀协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中国城市群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