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诗教学的现代意义

2021-11-05 00:21许姗姗
文学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哲学思考

许姗姗

内容摘要:新诗教学在现代教育中有何意义?第一是语言审美意义,其精微的充满陌生化的语言能培养学生驾驭母语的能力;第二是新时代下的哲学思考,虽比古典诗歌艰涩但能开阔社会批判的新视野;第三是思维与当代情怀的担当,通过古今差异,形成当代社会观察的新视角。

关键词:语言审美 哲学思考 思维与当代情怀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来都非常注重诗教传统,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①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曾经孕育出无数风华绝代的诗人,唐诗宋词在历史上的地位也自然是无可取代的。古代的诗人们采用具有完备词调的格律体形式的诗歌抒情达意,在我国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无疑已绽放了它璀璨的光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到了近代,古典诗歌因其自身与现实人生的日渐疏离而为五四新诗先驱们所摒弃,从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呐喊,到被胡适称赞为是“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的周作人的《小河》“那样细密的观察,那样曲折的理想,决不是那旧式的诗体词调所能表达得出的。”新诗,不再受制于旧诗严密的格律束缚,在形式与内容方面更趋于自由与清新,更加注重表现诗人情绪消长的内在律动,从而更加接近现代人的内心。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与《星星》 诗刊发起的关于“下个世纪中学生读什么诗”的讨论,撼动了数十年来未曾改观的陈旧僵化的新诗教学理念,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学语文新诗选目内容的推陈出新和数度更换,以及中学语文教师在新诗教学中所做的积极探索。一时间,新诗教学手段花样迭出,内容亦跳出了字、词、句、篇。新诗教学似乎呈现出了一派勃勃生机之态。而新诗教学究竟能给提供给语文教学怎样的能量,又在现代教育中担负着什么使命?如何去开掘这一泓清流,来用新思想、新观点,给新时代的青年学子点亮心智,培育情怀?

一.语言审美担当

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如果把文学比喻为连绵群山,那么,诗就是群山之峰,它具有超乎别类文体的卓越的语言品质。而优秀的新诗作品更是诗人从语言的原始矿藏中提炼出来的艺术精品,它的语言风貌清新、自然、抒情、意象化和个性化,最宜于培养年轻一代艺术地、审美地驾驭母语的能力。

首先,诗歌是精微的艺术。简短的句式和有限的篇幅来包蕴最深广的内蕴,这是新诗语言最重要的审美特质之一。冰心的短诗《春水》就是很好的例证:“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诗人仅用十五个字来告诫人们应当谦虚,力戒骄傲。这样的新诗作品及其教学, 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克服冗长累赘的语言习惯,从而渐渐形成凝练语言风格,在凝练中表达个体丰富的情思。

其次,对诗歌语言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形象性。艾青曾说:“诗人一面形象地理解着世界,一面又借助于形象向人解说世界。”因此,形象性是指诗人运用能激发读者感官和心灵的形象性语言来塑造鲜活的形象,使形象之中更赋予灵魂和情思,为读者营造唯美的意境。这就要求新诗的语言必须以形象性自律、才能让读者领略到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臧克家的短诗《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作者用质朴鲜活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匹负重受压,痛苦无比,在鞭子的抽打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联系时代背景学生们就会深深的感悟到那个年代许多受压迫的农民形象,把学生带到大革命失败的时代浪潮中。这样的新诗能极大地启悟学生如何形象地抒写民族情节和爱国忠诚,不是简单地摆事实讲道理,或直接地抒发情感,而是用形象将情感暗含其中,从而使诗歌的艺术表达更有力度。

新诗语言形式的审美价值中最重要的是语言的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理论认为,诗歌王国的语言是日常语言的变形,是把日常语言“陌生化”了。为了强调一个动作,可以把动词放在句首;为了强调情绪,可以把几个形容词重叠起来,或者去掉所有的标点;为了加强暗示效果,语言的关联完全截断,大量省略;特殊的语言结构形成一种诗歌的独特形式,既给人以新鲜感,又给读者以间離感。当然,语言形式的变幻不是文字的游戏,而是服从于所追求的艺术目标:在语音方面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在用词、造句方面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在其他文体里不允许出现的句子,却可以成为诗中佳句,诗歌的语言结构不再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出现,而被诗人的主观情思所肢解,各种变形都打破了人们所习惯的语言常规,新、巧、奇、警,增加了语言的容量和弹性,强化了语言的启示性,取得写意传神的效果。因此,在新诗鉴赏时,应要求学生抓住诗中“陌生化”的语言,即修辞学上所谓的“越常搭配”,感受萌生出的新的意蕴。如穆旦的《赞美》:“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忧郁——森林,年代——埋藏,朝代——升、降,希望、失望——压,我们在惊奇其不合逻辑的搭配之余,能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历史耻辱的悲悯、对民族灾难的痛苦和对人民力量的崇拜。可见,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除了获得语言陌生化的效果外,还有助于使传达理性内容的抽象词获得形象的外观,符合审美判断力的要求;同时,直观感受的具象词为抽象词所规范,又延伸了自身的内涵。

二.哲学思考担当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九章里有深刻阐述。他说:“诗人的职责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是可能的事。……因此,诗比历史是更哲学的,更严肃的,因为诗所说的大半带有普遍性……诗的目的就在此,尽管它在所写的人物上安上姓名。”②(《诗学》,)对中学生而言,尤其是高中生正处于极为必要的思辨能力培养的渴望期,学生的逆反性往往产生于他对问题探究的思辨独立性。这是极为宝贵的人生初春气息。因此,通过新诗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初步形成哲学思辨愿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古典诗歌中亦有“理”。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中曰:“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於理,本朝人尚理而病於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③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也曾有“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一说④。跳脱出物外看到“理”,往往才会“所见者真,所知者深”。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写道:“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往事”二字,包蕴深沉,它指自东吴以后在金陵相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

揣摩新诗的哲学意味比古典诗要艰难得多。比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读本》中所选冯至的诗歌《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像秋日的树木,一棵棵/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像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像一段歌曲/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诗中通过花卉树木的凋零,蝉蛾的蜕壳,歌声与歌曲以及青山等大量的意象,来表达对生命本真意义的思考。第一,要顺从自然。叶该落时便落,花该凋零便凋零,不必守着残花败叶做太多的感伤。泰戈尔曾说过: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是一种幸福,死亡也是美的,只要顺其自然。第二,死亡是生命中的一环。在这里生与死不再对立,死亡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它是生命之中最后的辉煌。生命本就是一个不断蜕变的过程,青年时代的狂乱与迷惘,在日渐长大后归于平静,如同蝉蜕从幼稚的躯体脱落。在无边的寂寞里如同等待退化的蚕一般忍耐,然后升华,洗却那个迷茫、脆弱的自我。第三,消亡与永恒。歌声的停止不等于歌曲的消失。就像个人与宇宙的关系。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而宇宙是无限的。人生一代一代更迭,尽管最终消失了,但不能否认他们存在过。因此,在这首诗歌中,有限与无限,死亡与新生,脱落与永恒,二者间的相撞形成的张力在“蜕化的蝉蛾”般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的秘密循环中,诗人寻得了“舒开树身”的超越有限、超越死亡、超越生命的诗意。这是对死亡的通脱的理解,也是对人的本真存在的一种言说。

因此可见,新诗中常常漾出对生命本真价值的思考,这种思考有时是超越时空的,可与古人对话的,也有的增加了时代生活的人文思考,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其中“黑色”与“光明”对立的荒诞性便是对当代生活的新体悟,是特定时代下的新哲思,这无疑可以让青年学子萌生思辨的体悟,开阔社会批判的新视野。

三.思维与当代情怀担当

研读新诗,就是凭借诗的情怀像诗人那样积极地观察现实,内在地感知社会,从而实现深度体验。这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通过一些古今相同题材与立意的诗歌,去感知当代思维和情怀,从而在认识视域形成当代社会观察的新视角。

比如写农民题材的诗歌自古有之。古诗中的农村题材和农民题材。大抵其一便是构建一种没有外物负担和心灵负担的自由之境。“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种尘俗之网,极其肮脏庸俗,而返归自然,自我解放就成功了,在平淡的生活中去感受新的诗意,感受被忽略了的自在。

其二便是对于农民疾苦生活的同情和揭示。如唐代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代张籍的《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再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也揭示了卖炭老人的辛酸生活。而这些诗歌不仅刻画了农民的辛劳,更是揭露了社会矛盾,如《卖炭翁》中“卖炭翁 ——宦官”对立,《硕鼠》中的“我” “鼠”,《石壕吏》中的“翁”“吏”,《东门行》中的“民”“官”,等等。这是古典诗文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间疾苦题材的人物存在基本模型,也很显然,这是一个极为单一的二元对立认知视角。

而新诗中也有描写农民的诗歌,如比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读本》中所选韩东的《山民》:“ 小时候,他问父亲/“山那边是什么”/父亲说“是山”/“那边的那边呢”/“山,还是山”/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他只能活几十年/所以没有等他走到那里/就已死在半路上了/在山中/他觉得应该带着老婆一起上路/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到他死的时候/儿子就长大了/儿子也会有老婆/儿子也会有儿子/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他不再想了/儿子也使他很疲倦/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这里的“山民”所经历的问答与探索不过是万千山民、农民中的一个。《山民》所表现的就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民族冲破闭塞走向开放,摆脱狭隘步入宽广博大的强烈渴望,以及在这个过程的种种艰难与困惑。这里的“山”是艰苦的环境,是前进路上的障碍。而这里的“海”则延续了八十年代的意象内涵,是光明与理想的前景。“山民”有走出群山的渴望,当他从父亲那里知道“山那边”“是山”,“那边的那边”“还是山”时,他感到“疲倦”。“山民”渴望见到“海”,然而“海”又“十分遥远”,因而感到“遗憾”,于是只好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显然,诗所揭示的是社会由僵稳状态转入变革开放过程中人们普遍的复杂心态。

但诗的认识价值并不止于此,还在于表现了正视现实的清醒和改变现实的韧性与信心。由于“群山”的阻隔,“海”變得“十分遥远”,“山民”清楚地知道,“他只能活几十年”,不待他“走到那里”,“就已死在半路上/死在山中”,但他并未放弃追求。他解决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办法是设想了“带着老婆一起上路”的计划,这样“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到他死的时候/儿子就长大了”,而且“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于是,希望在下一代身上得到了传递和延伸。尽管实现理想的漫长的过程使他感到“遗憾”,但其中也分明流露了在对“祖先没有象他一样想过”的惋惜中产生的自己生逢其时的慰藉与欣喜。由此可见,这里不再是古典诗歌中强化阶级矛盾,而是更加多样的认知视角,有新时代下一个阶层的人民的生活现状和精神现状的言说。这或许就是当代一批人的生存状态。拥有了这样的思维,当代的青年学子才能对社会多元复杂的认识深度逐步加深,更加具备今日青年人的情怀和担当。

韩东在《读诗这回事》一文中说:“由于风气的原因,如今的教育偏重于实用,不仅学校教育如此,整个社会也一味强调效率!身处其中,无论大人和孩子都变得神经兮兮的。即使是从休息、游戏的角度说,读诗也是好的。况且,它还能培养我们对美的敏感,而对美的爱好可不是一种技能,它是我们的本能之一。美就是无用的,但我们离不开它。我以前用星空打过比方,它如此壮美、深邃,但这美又毫无作用。但你取消星空试试看,不是办不到,就算你办得到,没有星空在上的人类生活完全是不可想象的,糟得不可想象。在看似无用的背后,新诗能带给我们灵魂的安然,昭示着人类对美的渴盼,因此,新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⑤或者,正如当年胡适先生盛赞的周作人的《小河》中“一条小河,缓缓的向前流动。/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实。”这首被称为标志着新诗成立的作品,今日看来也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我们希望这就是语文教学中新诗的形象:它充盈着生命的活力,不管是土堰还是石堰,都要冲决,向前。它要发展自己的生命,它只求缓缓地向前流动。在它经过的地方,两边是红花、绿叶和丰满的果实。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西希腊),陈中梅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严羽,《沧浪诗话》,中华书局,2014年版.

[3]朱光潜,《诗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朱自清,《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5]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注 释

①孔子,《论语·季氏》,《中国历代文论选·第l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8月版,P17.

②亚里士多德,《诗学》,(西希腊),陈中梅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P140.

③严羽,《沧浪诗话》,中华书局,2014年版,P50.

④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P75.

⑤韩东,《读诗这回事》,《语文学习》2008年第2期.

(作者单位: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哲学思考
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哲学思考
治国与治党—基于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哲学思考
关于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的哲学思考
提高高三政治课堂实效的几点哲学思考
提高高三政治课堂实效的几点哲学思考
名创优品品牌的经营哲学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哲学思考研究
论当代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及其哲学思考
中国梦语境下传统文化“八荣八耻”的哲学思考
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