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战略性新兴学科的战略布局

2021-11-07 04:20谌群芳陈积明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1年10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谌群芳 陈积明

摘    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进入自主创新轨道,迫切需要建立相适应的战略性新兴学科体系。文章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内外强势发展的显著特征出发,融合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的外驱力和“十四五”一流学科建设改革内驱力的发展契机,分析二者当前共同面临的三大挑战和任务,提出一流高校尽快推进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战略性新兴学科的高等教育战略规划链式布局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学科;挑战和任务;规划布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0-0053-04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从模仿创新转变到自主创新,产业与学科不再有成熟的一对一供应链模式,如何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这就对我国的学科体系提出了战略性思考。当前,“双一流”和“十四五”正在高等教育界历史性交汇,高校内外环境正发生着剧烈变革。高等教育运行范式和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在“十四五”期间势必改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已经发布,高校“十四五”规划及2035中长期规划编制正在展开。新兴学科发展战略布局是一项现代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关乎国家未来数十年乃至更久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如何充分发挥新兴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速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十四五”最为迫切的重大任务。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发展的时代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国家战略布局高度重视。2012年国务院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若干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新兴产业集群。《2018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过去五年年均增速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已超过15%。

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创新引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我们仍处于数字经济的早期阶段。数字经济是看得见的未来,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数字经济居世界第二,但与第一名差距明显。过去半个世纪,信息技术产业是实现一切数字化的过程,而认知系统、可穿戴设备、3D打印等全新的信息技术将会把数字化的物质重新物理化[1]。过去10年,移动互联网奠定了数字经济的基础。物联网成为黏合剂,公共云成为基础设施,数据是生产资料。“十三五”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规模最大、创新最密集的两个领域之一,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交叉融合的新增长点,发挥了产业支柱作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广泛渗透,移动支付、网络购物等应用处于全球引领地位,信息消费从生活消费加速向产业消费渗透。

近三年以来,国家密集性出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系列重磅文件和政策(表1)。对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版和2018版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新增了“互联网安全服务”“人工智能系统服务”等10个产业方向,有4个方向更名,4个方向分解,1个方向被合并。这些调整充分显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家创新战略目标的汇聚。《2020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4次会议集体学习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更是指明了新兴战略方向。

二、我国一流高校学科建设的时代需求

(一)学科目录亟需适应战略性产业需求变革

高等教育学科目录作为一种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规范和指导性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正翻天覆地地冲击着高校学科建设:如何有效解决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度问题?如何大幅提升提高高校服务社会动力和能力?当前科技发展纵向上更微观,横向上更宏观,纵横交错往往交叉融合容易产生新的学科方向。国内外一流高校也纷纷调整战略部署应对变革,如2020年初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以下简称MIT)宣布人工智能独立设系,对最大的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EECS)按市场需求进行了调整重组(EE、CS、AI+D独立)。中国“双一流”高校“十三五”战略上也主动进行了一些学科新增、撤销、合并及更名等,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新增0839网络空间安全、0909人工智能。在中国C9高校2016—2019年新增本科专业中,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生物信息学等7个专业均属于信息学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一个学科的发展,不仅在于学者的努力,更主要取决于社会的需求[2]。因此,“十四五”战略规划必然要走“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的学科协同道路,这样布局的效果既可以获得宏观政策的鼓励和资源支持,又因为基于且超前于原有学科规划,更有利于学校内部学科链和跨学科活动的形成,当然,这些战略布局离不开学科带头人、方向选择、机制体制等边界条件的保障。

(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支撑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旧是国际市场的“新兵”,亟需提供人才和技术方面的科教创新资源。学科起步的早晚和学校的整体实力是很关键的因素,学科的差异性也体现出行业的差异性[3]。中國“双一流”高校具有注重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传统,但同时更需要主动转向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有力创新资源支撑。

数字经济迅速崛起的自主创新外部驱动力,倒逼高校学科建设必须不断改造旧学科、衍生出新学科,必须走在时代前列。社会化程度越高,对学科的发展要求也越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则为战略性新兴学科的孕育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牵引力。但一流学科与一流企业的互动往往存在现实障碍。企业短频快产出需求与高校原创性研发突破二者目标的差异,中试阶段的投入支撑缺失,高层次重点领域有组织的合作链不完整这些问题尤其需要战略性新兴学科的引领解决。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战略性新兴学科的共同挑战和任务

(一)面临技术发展需求的迫切性,加速占领科技自主创新制高点

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交叉融合成为时代发展新特征,国际竞争愈发激烈。2016年欧洲通过《欧盟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指令》,2017年法国发布AI计划,2018年白宫发布量子信息科学国家战略,2019年德国通过了区块链战略,2019年特朗普总统宣布了美国AI计划,发布人工智能、先进通信网络、自动驾驶等五大优先领域,欧盟核心成员国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出台“微电子、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支持政策,如2021年前,欧盟计划投入50亿欧元到物联网项目。特朗普政府建议将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科学的支出增加约30%。

我国新兴产业市场国际竞争力“十三五”期间显著增强,从2014年集成电路、2015年大数据和互联网+、2016年网络空间安全和智能健康到2017年人工智能等中国战略布局显现成效。截至2016年,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中,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占比高达79.3%。2017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出口增长贡献率达93.4%。中国新一代移动通信、互联网应用已具备世界领先的研发水平和应用能力;具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产业: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产量等均位居全球第一;已经具有国际影响的领军企业:华为、阿里、腾讯等,创新引领型巨头企业25个入围世界500强。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创新优势也有显现。2013—2018年,中国发表人工智能领域论文居于世界第一(占24%)。在全球居前1%的高被引论文中居全球第二。截至2018年底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位居世界第二位。前沿领域必定孕育颠覆性变革,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进入新的能力提升期,具有强大应用场。然而,科技创新道路并不是想象中的通达,发达国家对中国新兴战略信息技术的封锁越来越紧,走入国际市场核心困难重重。2018年底,特朗普政府发布《特定新兴技术管制审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微处理器和机器人等14类48项代表性新兴技术中国出口被限制。当前国家通过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希望在人工智能、6G通信、区块链等领域积攒实力,在未来世界科技赛道上,展现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弯道超车的力量。

(二)面临人才需求的紧迫性,着力提升人才配套支撑体系

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要素,要推进产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相应的人才配套体系刻不容缓。即要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建立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特别是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供求预测预警机制、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等。我国智能学科人才需求缺口每年接近100万,集成电路人才短缺最少超过10万人,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供需比例仅为1∶10。

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基础所在,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学科与产业对接的主要环节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换挡变速,这就要求大学必须为产业发展持续提供大量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等高层次人才,中外大学学科都肩负这样的使命。2018年MIT超过40%毕业生来自信息专业,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数逐年增加,2018年达到21%,远远高于中国“双一流”同类毕业生的校内占比。中国正走向全球科技创新前台或“无人区”的进程中,同步领域彎道超车,前沿领域开辟新道,陈旧领域果断转型,服务于战略新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则是当前学科建设的急迫任务。2017—2019年我国“双一流”高校新创办了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驱动体现。事实上,高校与社会的深度互动关系正在倒逼高校要高度关注社会、市场、学生及其家长这个“客户”[4],我国高校2020年建立50家新的人工智能学院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十四五”人才培养的环境变化必将成为大学声誉提升的重要要素,新兴行业市场存在巨大人才缺口,在资源、经验、体系上还有所欠缺,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集群的建设中需要迅速规划布局。

(三)面临美好生活的个性化需求,主动催生产业发展共性技术

中国要复兴,中国人民生活要美好,必须有强大自主科技创新来支撑。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愈发强烈,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需求机会。但共性化的教育事业运作机制会使得本来非常有潜力的产业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个性化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将可以实现消费产业信息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共性化技术的辩证统一,供给侧质量与效率提升的个性化需求推动数字世界与实体经济深度共性融合技术,对数字创意、智能绿色、智慧健康等产业具有全所未有的带动作用。

从就业薪酬角度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行业渴求尽显。排名第一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作为新兴行业,颇受2019届中国高校毕业生青睐。据薪酬网数据,我国大学专业薪酬最高的20个专业中包含了软件工程(第一)、电子信息工程、机器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信息领域专业。在北美名校,信息学科专业毕业生年薪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大约1.5倍以上。据浙江大学官网数据,信息领域毕业生平均薪资水平整体高于其他专业领域2~3倍,尤其是华为天才少年、腾讯技术大咖、百度少帅、阿里巴巴阿里星等新星人才年薪更是不菲。

四、总结和建议

(一)产业技术变革亟需大学尽快前瞻性重塑学科结构体系

在可预见的未来,高校的变革将是常态。高校需要通过变革组织结构、技术和课程等来适应信息时代的复杂教育,进而在未来掌握主动。丹尼尔·若雷认为,资源、哲学、奉献这三个维度在分析任何组织的地位时是靠得住的[5]。学科是高校人才、任务、装备、成果集聚的平台,对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由于学科建设往往滞后于产业发展,超越发展战略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即超前一个教育周期(平均为三年)[6],高校人才和科技成果输出可以满足产业发展。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有必要基于技术变革的时代诉求,规划学科生态系统,重塑学科结构体系,以综合改革的方式来引领中国特色学科建设道路。以学科知识积累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模式完全无法适用于新兴专业,产业发展成为推动新兴工科专业的直接动因[7]。

(二)加快推进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战略性新兴学科的链式规划布局

新一代信息技术给生活、生命、生产带来剧变浪潮,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发的战略性新兴学科关系布局已经呼之欲出(图1),但并非所有的学科都具备如此契机,全球独角兽企业是体现新产业、新技术突破的重要窗口,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独树一帜,在数量和估值上占50%,且遥遥领先。高校在学科建设战略性上要敢于有所主动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双一流”高校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前瞻性技术攻关和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互通产业与学科之间的知识共享和需求能动机制,在积极回应中国特色实践需求的过程中成就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之目标。一流的学科不一定都属于一流的大学,但是一流的大学必定拥有一流的学科。学科一般都具有聚集性特征,工程和技术学科都集中聚集在世界一流大学,且理工科大学居多[8]。工程与技术学科尤其信息学科往往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短时期内更易赢得丰富办学资源和社会声誉,而这恰恰是双一流建设的紧迫需求。

战略规划的基本作用是协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学术界的战略规划能起作用,但它相当困难。高校制定战略规划还有一个隐形的目标:有必要发展新学科。不可否认,新兴交叉学科發展是“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未来增长点,但是从近年来的高校建设经验来看,期望在既有传统学科框架下实现学科交叉或实质性跨学科研究,无论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模式,实践成效尚不显著。“十三五”期间,新兴交叉、前沿方向涌现不足,与顶尖大学国际合作和学科交叉影响尚缺足够表现力[9]。《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交叉融合往往导致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是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要给与高度关注和重点部署。因此,重点关注和发展战略性新兴学科的建设力度则是重中之重。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社会产业需求的双重影响对高校战略规划意义重大,可以进一步释放高校对接市场环境的创新活力,调动战略性新兴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内驱力。中国一流高校既要肩负国外一流高校的前沿探索使命,同时还要承担国外社会研发机构的技术研发应用任务,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学科产业协同机制,研究战略性新兴学科增长点,建立新兴学科发展考评体系,迈出实现弯道超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中国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2019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3-20,75-86.

[2]王惠岩.新世纪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方向[J].政治学研究,2000(4).

[3]方勇,王明明,刘牧.基于产业组织的化工类经管学科建设方向探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吴伟.构建高校与社会的深度互动关系[N].中国教育报,2018-12-03.

[5][美]丹尼尔·若雷,[美]赫伯特·谢尔曼.从战略到变革[M].周艳,赵炬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25.

[6]孙钰.天津高校学科建设支撑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存在的及战略对策[J].天津经济,2012(9).

[7]林健,郑丽娜.美国人工智能专业发展分析及对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

[8]武建鑫.聚集与分散: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分布特征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3).

[9]谌群芳,王苑,赵传贤.世界一流高校学术声誉与学术影响力的关联特征研究[J].科教文汇,2019(11).

[责任编辑  包玉红]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分析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法
唐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人才需求及培养问题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跨江融合背景下苏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制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