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电影字幕分析

2021-11-10 02:08刘行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字幕翻译

刘行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发展水平日新月异,电影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将其所承载的信息和文化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思想。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民族相互交往与融合日益频繁,电影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和强大力量。为促进电影更加准确、真实地传播文化,电影字幕翻译就显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精准翻译字幕,成为语言翻译者需要深思熟虑的关键点。本文旨在运用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以电影《让子弹飞》为例,分析功能对等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功能对等;字幕翻译;《让子弹飞》

1 字幕翻译概述

首先,字幕翻译应忠于原片的内容和风格。翻译家严复提出“信”、“达”、“雅”翻译标准,认为翻译的核心要求是要达到对原文的忠实,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语言风格和文化因素等。同时,译文在文体、语言风格上需尽量和原文风格保持一致。

其次,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字幕翻译不仅要求译文准确无误,而且要求原语的深层次意义在译文中得到巧妙的艺术性再现。这就要求我们反复地阅读原作,力求最好地理解原作。

第三,正确处理文化之间的转换。翻译,无非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语言的文化信息,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字幕翻译人员也会经常遇到涉及文化背景的问题,每一部影片都是一定文化区域的历史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

最后,注重创造性翻译。电影字幕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电影传播的根本是满足受众的期待与要求。为了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在字幕翻译中,译者应在简洁易懂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翻译。

2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学者尤金·奈达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也被称为动态对等。奈达认为“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风格方面”。[1]这一理论强调意义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翻译并不是在字面上完全“忠实”于原文,而是要在两种语言间达到功能上的对等。在翻译时首先要做到意义对等,其次才是形式。[2]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翻译就是要在目的语中用最贴切的语言再现原语的语义与文化。如果不能同时兼顾意义和文化,那就要舍弃语言形式上的对等,通过改变语言的形式再现原语的语义与文化。如果仅仅改变形式不足以正确传达原文的语义与文化,就要对语言进行重组,达到意义上的对等。功能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与文体对等。根据奈达的理论,在字幕翻译中,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电影字幕翻译的目的是服务于观众,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更好理解电影内容。其最低准则应为目标语观众通过字幕观看电影后的感受与源语观众观看电影后的感受基本相同。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准则,在表达、传递原文语言形式和风格同时,注重保留原文的意义及内容,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3 功能对等理论在《让子弹飞》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3.1 归化

归化是指将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标语读者靠拢,将译作译为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例1原文:大风起兮云飞扬

译文:a modern-day Robin Hood

该句源自汉朝皇帝刘邦创作的一首诗歌《大风歌》。该句诗歌直抒胸臆,雄豪自放。电影中汤师爷为奉承即将上任鹅城县长的马邦德,借用该句诗歌将县长比作刘邦。译文中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将开国皇帝刘邦的英勇气概用目标语国家中的罗宾汉所体现。众所周知,罗宾汉是英国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他武艺出众、机智勇敢,仇视官吏和教士,是一位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绿林英雄。译文用罗宾汉代替刘邦,易于目标语观众了解该句所表达的文化。

例2原文:你们采用空城计,我便趁虚而入。

译文:When the cat prowls, the mouse seizes control.

原文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名著《三国演义》中最有名的故事。故事是指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电影中黄四郎在张麻子等人出去发钱时到县衙找汤师爷,就是在认为张麻子采用空城计这一计谋时趁虚而入。该句台词涉及中国古代典故,字幕翻译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每一场景出现的字幕及其翻译,都要在有限时间内向观众传达最有效的信息,若完整翻译出该句字幕,必不符合字幕翻译的特点,所以译文采用“猫鼠”两者对立事物简洁翻译,直接体现出了张麻子与黄四郎之间的巧妙关系,归化法运用恰到好处。

3.2 意译

意译法主要用在原语与目标语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时,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为更好地体现文化交流,只需翻译原文的真正内涵,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

例3原文:有粗有细。

译文:I am impressed.

“有粗有细”原意是指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像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电影中汤师爷赞叹张麻子做事粗中有细,译文不好直接将粗与细翻译出来,所以采用意译方法,翻译为“我深受触动”,表达了汤师爷由衷敬佩之情,将粗与细的内涵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例4原文:荆轲当年还说要斩秦始皇呢。

译文:Some said I’d win the lottery too.

“荆轲刺秦”指的是公元前227年,荆轲受燕太子丹派遣,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但最终事败被杀。电影中千哥对黄四郎说当年荆轲还说要刺杀秦始皇的意思是指张麻子未必能杀掉黄四郎。本句采用意译手法,将荆轲刺秦用直白语气---“有些人还说他能中彩票呢”来指在千哥看来张麻子枪杀黄四郎成功性极小。使用意译法,轻松将文意内涵体现出来。

3.3 省译

省译法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

例5原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译文:One should always aim high.

该句台词是指人要向好的地方发展,水要向低的地方流的,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电影中是指人自从当了县长之后,再回去当麻匪便会不习惯。汉语喜欢运用对仗手法,使得句子更加完整与工整,但该句本意更强调人要往高处走,所以该句译文使用省译法,只译往高处走的人,省略往低处流的水,符合字幕翻译瞬时性的特点。

例6原文:易守难攻,万夫莫开。

译文:It’s simply impregnable.

电影中该句字幕是指黄四郎的家固若金汤。中文使用对仗句式,“易守难攻,万夫莫开”是指坚守比攻取容易,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两句成语意义相同,译文中只用翻译一次,使用省略译法,符合字幕翻译的特点。

4 结语

翻译的实质是把一种语言在其相关的文化背景、语言情景下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基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源语和目标语的完全对等是不现实的,译者要最大限度地寻求与源语信息相近或相似的表达,帮助目标语观众获得和源语观众相同或相似的感受。基于这一点,译者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字幕翻译的特点,在翻译中大量运用归化、减译、意译等方法,同时以目标语观众为中心,使观众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影片传达的信息,实现了源语信息和目标语信息的最大化对等。该理论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译文的质量,有效促进中国影视文化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 Nida E 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郭建中 當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5-58.

[3]梁爽 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研究[J].对外经贸, 2012(9): 140-142.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字幕翻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从文学的社会功用“兴观群怨”看《诗经》翻译之功能对等
从《破产姐妹》看美剧字幕翻译者的限制与选择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The Delivery of the Sense of Humor in the Translation of Jokes in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