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2021-11-12 18:57
戏剧之家 2021年26期
关键词:音准钢琴演奏演奏者

张 然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一、音乐听觉与钢琴演奏的关系

音乐听觉是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从自身感觉上认识音乐和发现音乐的过程,是一种伴随心理现象而产生的音乐心理感知力。法国钢琴教育家齐格勒曾在分享其学习钢琴的经历的时候说过:“许多富于才能的人所学习的钢琴奏法秘诀,绝对不是只靠手指的练习,而是借着心聆听自己弹奏出的声音,具备如何调节演奏效果的能力。”可以看出,其着重强调了用心倾听琴声、感受其中情绪的重要性,即不仅要靠着手上技能去熟悉曲谱和键盘,更需要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需要用耳朵听到的结果帮助我们调整演奏的状态和节奏,才能使得演奏趋于完美。因此,钢琴作品是通过听觉来传播情感和塑造形象,钢琴演奏者也需要明确听觉对于钢琴演奏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运用好“耳朵”这一感官,提升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力和共情力,使得整个钢琴演奏能够全面地展示作品的美感,更清晰全面地理解和表达作品。

其一,从钢琴演奏特点来看,钢琴有88 个固定音高,分别对应88 个键。在演奏的过程中,手指落下触碰即会有准确且固定的高音出来,它不像吉他、小提琴等弦乐器需要依靠弹奏者手部的位置和手指移动、对于音准的把握来判断准确的音高,这个原因使得部分钢琴弹奏者虽然非常用功和勤加练习,但是不善于主动用听觉分辨自己弹出的音色音准和节奏,导致曲目表演没有对比,音乐层次性差,音色结构不清晰,踏板不干净,使音乐失去了原本的感染力,削减了应有的表现力,影响表现效果。在钢琴练习以及演出的过程中,音乐外部听觉相当于观测器,不时地把练习或演奏输出的音乐反馈给大脑并和音乐内心听觉进行比较,并以指令的形式指挥大脑调整演奏。当内心和大脑能同步根据听觉指示来进行练习和调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需要在练习钢琴的时候,用心倾听,培养自身良好的音乐感悟力和体会力。而那些忽略用心聆听音乐声和感受曲调的练习和演奏只能使得事倍功半。因此,演奏者需要有目的地训练自己的耳朵,尝试感受音色里细微的变化和不准确性,以及不纯净的音色,通过自我聆听才能培养自身很好感悟和琢磨、调整音色层次与表达力的能力,使得钢琴演奏能产生质的变化。

其二,钢琴演奏过程对于听觉的需求。钢琴的演奏是一种在技巧和感受上具有层次感且有一定复杂性的表演活动,在具体弹奏曲目的时候,不仅需要眼睛看琴键来确认正误,也需要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感受乐曲的准确度,从而结合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调整演奏的状态、动作,并进行各个部分力量的协调。就钢琴演奏中所需要的重要因素来看,听觉系统对于演奏质量的高低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也对弹奏者节奏和踏板的控制要求较高,比如在延音踏板的运用上,如果运用不合理,那么会使得整首曲子美妙性大打折扣,因此,在钢琴演奏中,需要通过听觉系统来进行音色、音准的检验和辨别,从而使得曲目的表演具有层次性和完整性,只有演奏者能够自主、高质量地判别自己演奏的声音,才能更好地把握演奏的变化、节奏,从而提升钢琴演奏效率和艺术性。

二、内外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一)外部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外部听觉指的是一切外界声音对人的听觉器官的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及心理系列反应,它是对于音乐在听觉系统上的第一反应,可以说是音乐理解的最低层次,也称“实音听觉”。外部听觉的敏感是演奏者的一项基本能力,它能帮助演奏者自我检验旋律是否正确以及音色音调是否准确流畅,如果在演奏中脱离外部听觉,那么将难以根据演奏状态调整节奏,也将严重影响演奏的效果。同时有些演奏者在演奏时没有专心或足够的情感投入,会使得他们的听觉判断没有那么准确,难以获得准确的外部听觉判断,更没办法驾驭声音,调整演奏节奏和状态,最后导致演奏的整体效果不佳。因此,在追求完美高质量的演奏的时候,我们的耳朵就要像个指挥家,时刻注意音符的准确度来调整指尖的节奏与身体的律动,帮助判断音色与乐谱的谱面要求相吻合,才能达到想要的演奏效果。

(二)内心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内心听觉是指在没有实际外部声音的时候,只是借助乐谱的观看、分析和思考,不借助钢琴的实际音响效果而是在内心想象并“听见”音符的音准、节奏和力度,也就是个体心灵上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和音乐氛围的想象力。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贝多芬在中年丧失听觉以后仍创作出著名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等曲子,而这些都完全是凭借高度发达的内心听觉与他对音乐至死不渝的执着与坚持。在失去了真正的外部听觉后,贝多芬只能通过自己内心对于乐谱音调、音色的想象力,来描写重量、节奏、音符时长、和旋等,这些都是凭借敏锐的内心听觉去感受并“听到”实际的声音效果。但是这种能力并不全是先赋的,更需要演奏者勤加练习,不断地用心感受每个音调音符的刺激才能培养出一定高度的内心听觉能力。如果没有外部听觉的刺激和训练,内心听觉更多的只能停留在想象层面,而难以准确把握到每个音符的音高、时值和力度。

三、在钢琴教学中培养音乐听觉的可行路径

(一)重视音乐天赋与感官训练相结合

钢琴作为一种键盘类乐器,其有着简单且直观的发声原理,且音色较为固定。在初学阶段,更多的可能培育的是弹奏者的动作、音准,但是越往后,则越需要养成“听到”后“看到”的习惯,需要避免我们的听觉感官系统变得被动。比如,有些钢琴演奏者的动作和音准没有问题,但就是缺乏一些音乐的感染力和演奏的灵魂,而他也不自知,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演奏者往往只在意谱面上的音符是否弹奏对,却没有用心倾听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就现阶段钢琴教学实践来看,要运用音乐听觉感知,最重要的就是既要关注学生天赋,也要后天注重进行听觉感官训练。音乐的灵感来自于倾听,有些感悟的敏锐性是先天具备的,但有些节奏、音准的判断也是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对音乐直觉顿悟感知能力进行发展和培养,教师需要将手上弹奏的动作引申到内心活动和感悟中,在具体的钢琴教学中,要学会如何弹奏钢琴,更要学习如何听懂钢琴、弹好钢琴,这样才能使他们有更敏锐和艺术化的音乐感知力。

(二)加强音乐想象力的训练和培育

在钢琴演奏中,很多乐曲、节奏背后都有很多创作故事和丰富情感,因此需要重点对演奏者的音乐想象力进行培养。通过无声的读乐谱、在键盘上做无声的演奏练习,让他们能根据以往的弹奏形成音乐反应和听觉记忆,来将其运用在实际的乐曲弹奏中来,并将其与学习的乐曲进行结合和再创造,并适当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来丰富曲子的内涵,从而更全面、更立体地塑造出符合音乐作品自身的音乐意境和演奏效果。听觉系统包含外部听觉和内部听觉两部分,而音乐想象力则是在外部听觉的刺激和持续的音乐练习中培养出来的,更是在内部听觉的打磨和想象力的培养中形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前者需要无声的演奏练习进行音乐积累,这样才能使得内部听觉服务于音乐想象力的产生,从而加深演奏者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悟力、理解力和表演力,其在音乐意境塑造上也会更有质感。

(三)重视听力的训练

钢琴演奏中,听力的训练是除去天赋能力以外最重要的因素,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训练:其一,是自觉自我演奏的倾听,是指演奏者通过大量的、重复的演奏和倾听自己的音准变化,发掘自身演奏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表演修正,改善自己的听觉系统。其二,是倾听其他演奏者的音乐,不同于自我倾听的检验,倾听他人演奏的目的在于感受他们乐曲中传达出来的真情实感,了解自身缺少的东西,这样两者结合训练才能使得演奏者更主动地去思考和发掘演奏时所必要的情感与氛围。

(四)锻炼演奏者的伴奏能力

在目前的钢琴演奏和训练中,除了重点培养其听觉能力和感知能力以外,还可以通过训练演奏者的伴奏能力来培养听觉感知。这是因为自我弹奏的时候往往是只听到一个人的内心声音和节奏,但是在伴奏的时候,需要听到整个团队和其他演奏者的内心声音,才能使得伴奏呈现其想要的效果,这对于演奏来说,不仅仅是正确地把握节奏、弹准音符和音色,更需要在一个大的情境里去体会综合的情感氛围,通过对演奏的音乐理解和认知来感知同伴,用自己的听觉去给整体的表演添砖加瓦,使得伴奏能真正地与整体表演融为一体,也有效提升了演奏者的音乐感知能力,提升钢琴演奏的有效性。

四、结语

音乐听觉感知对于钢琴教学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把握好音乐听觉感知并在钢琴教学中对其进行综合应用,可以使得钢琴演奏更有感染力。一切弹奏技巧或弹奏方法都应该服从于听觉。因而我们要尽可能地培养外部和内部音乐听觉,从而提升演奏质量。

猜你喜欢
音准钢琴演奏演奏者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钢琴演奏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