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欣赏中的应用

2021-11-12 18:57孙佳宁
戏剧之家 2021年26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流行音乐素养

孙佳宁,张 望

(辽宁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流行音乐事实上并非单纯指受众较多的音乐,而是代表着一种曲风,所以本文在进行教学方法界定和研究的过程中,扩大了流行音乐的范围,不是从听众数量和热度出发,而是从音乐本身的曲调、歌词、情感等方面切入,分析流行音乐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现状

(一)音乐素养方面

事实上,我国当前的流行音乐良莠不齐,大量歌手本身缺乏音乐素养,甚至对于一些常见的和弦都不够了解,比如某节目中所谓的原创歌手不了解吉他和弦“4536251”的含义,这类歌手自然只能创作一些抄袭歌曲。

对于大量中学生来说,一方面其对于80 年代到90 年代的歌曲接触较少,导致其无法识别当前的流行歌曲是否为抄袭歌曲;另一方面当前“中国风”的歌曲数量较多,但是从歌词内容上来看,大量歌词无病呻吟或者内容空洞,比如大火的《盗将行》、《芒种》等,这些歌曲都贴上了古风等标签,但是从歌曲本身来看,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害无益,但是中学生本身缺乏对于这些内容的识别能力,音乐素养自然也就无法提高。

(二)文化素养方面

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被大量的中学生接受,就是因为其中的文化内容较少,能让学生放松,然而并不是说流行音乐所蕴含的思想越浅薄越好,包含的文化内容越少越好。要想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外,也要让学生具备歌词分析能力,这样一来,当歌词中蕴含优秀的思想文化以及情感时,就能够让学生主动提高个人文化素养以及审美能力。

(三)审美水平方面

对于流行音乐的审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旋律的审美,其二是歌词的审美。

旋律是审美的核心部分,歌曲旋律能够符合学生的审美预期,并且本身具有一定的美感。审美水平因人而异,不可能让学生形成统一的思维体系,所以要求歌曲旋律能够和歌词对接,使两者密切融合。歌词方面的审美主要包括内容和情感,要关注歌词本身是否能够把一件事情描述清晰,当内容和情感有所缺陷时,会影响歌曲的美感及传唱度。

二、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鉴赏课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流行音乐的选择

关于流行音乐的选择,教师需要扩展选择面,不能单纯以教材为出发点向外扩展,而是要通过对音乐创作类节目、音乐演唱类节目的观看,从中选择可以向学生推荐的流行音乐。教师本身也需要提高文化素养,把握歌曲中蕴含的文化典故、文化知识等,而并非单纯从音乐节奏、旋律等角度出发向学生推荐歌曲。比如电视节目《中国成语大会》的主题曲《相思成语》,这首歌曲本身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在某一期节目的结尾部分,一名男选手向女选手“表白”时背景音乐也是这一主题曲,从而为歌曲赋予了相思的情愫。在流行音乐选择的过程中,教师确定歌曲之后,还需要推进后续的工作,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二)流行音乐的介绍

当前大量学生都不注重流行音乐这一教学项目,而教师的介绍是吸引学生的关键。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对歌手进行介绍,甚至可以把这一步骤省略,而重点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以及可以与之搭配的场景,此外,在一些情况下,流行音乐也不需要局限于有歌词的音乐,可扩展到纯音乐领域,这样可供教师选择的范围更加广阔。比如选择的歌曲或纯音乐可以是陈致逸在游戏《天涯明月刀》中创作的一系列背景音乐,如《金风玉露》、《时光》等,这些都可以用于教师的介绍和讲解。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流行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与学生本身所处的环境相匹配,从而提高学生对这类音乐的兴趣。

(三)流行音乐的评价

流行音乐的评价要以学生本身的评价为主,以教师的评价为辅。教师向学生推荐相关歌曲之后,可以在课堂上直接播放,让学生安静聆听,学生会在内心自动构建相应的场景,从而进行自主品鉴。比如上文提及的《金风玉露》,由于该歌曲本身情感饱满并且演唱者吐字清晰,所以能够让学生第一时间识别歌词,大量学生能够自主感受到男女主从互有好感到长相厮守的整个恋爱过程。这说明歌曲蕴含的情感与歌词本身的含义紧密结合,而学生容易忽略歌词,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歌词,并研究歌词对情感表达的促进作用,同时说明旋律对于情感表达的烘托作用,从而构建“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让中学生正确欣赏流行音乐的方法

(一)教师正确对待与合理引导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不能只有单纯的知识灌输,而应该提倡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让音乐教育可以百花齐放。音乐教师再怎么贬低流行音乐也无法阻止流行音乐给学生带来影响,那么与其一味地压制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喜爱,倒不如自己亲自引导学生,使学生对流行音乐产生正确的认识,进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可以对流行音乐进行“扬弃”式的接受,让学生在欣赏流行音乐的时候可以自主思考,理性认识流行音乐的形式规律和艺术价值。

通常来说,流行音乐虽然只是音乐艺术上的“下里巴人”,难有“阳春白雪”的高雅和可以经受住时间打磨的生命力,但并不表示流行音乐就是一文不值的,音乐教师不能盲目地认为自己是学院派毕业生,就一味地对所谓的流行音乐进行排斥、贬低和轻视,更不能以此为理由禁止学生听唱流行音乐。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可以正确地认识流行音乐。青少年都是活泼的、热情的和富有生命力的,他们自然会对充满热情的流行音乐产生兴趣,同时由于青少年对于音乐艺术的结构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也使得他们没有办法对流行音乐进行完整的鉴赏,更加不可能认识到流行音乐的优劣,而是仅仅凭借自己的喜好进行评价和吸收,这就难免让学生对流行音乐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形成负面影响。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正确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可以正确看待流行音乐。

而要想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作为教学主要媒介的教材就成了关键,完善合理的音乐教材可以充分揭示音乐的思想和内涵,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分析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和价值,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音乐知识,提升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兴趣。音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运用,不能只是单纯刻板地讲述教材中的知识,而是应该结合实际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比如说在高中课本《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课中,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讲述它是产生于民间的爱情故事,而是应该寻找关于“梁祝”的音频、视频素材,在讲述音乐作品前先让学生对其故事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意境,同时结合该作品的音频、视频,让学生可以在听觉和视觉的多重作用下对音乐进行深层次的感受,然后再运用课本上所讲述的音乐鉴赏方法让学生尝试对该音乐进行鉴赏,体味音乐中所蕴含的旋律之美、情感之美,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

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上也可以播放一些流行音乐,引导学生对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进行合理的欣赏,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流行音乐所蕴含的艺术价值。

(二)作品选择坚持高雅的品位,宁缺毋滥

上文提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流行音乐,但是也不可以随意播放而不进行筛选,教师一定要选择一些与当下课程教学相关的音乐作品,选择一些优秀、高雅的音乐作品,做到宁缺毋滥。音乐课堂不是学生休息的地方,而是学生提高自身艺术品位的圣地。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以让音乐课堂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比如在介绍爵士音乐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MV,让学生产生深刻的体验,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介绍古典音乐时,可以为学生播放许嵩的《庐州月》作为启发和导入,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或者是介绍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时,可以先用S.H.E的《不想长大》进行引入等。这样可以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辟第二课堂,对音乐知识进行有效补充

所谓的第二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新开辟的课堂。第二课堂本质上是利用学校规定的教学时间之外的时间进行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在第二课堂上,并没有应试的教学要求,也没有教材和考试的限制,教师可以尽可能地自由发挥。但是第二课堂也不是随便开展的,它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对课堂上所讲授的音乐知识进行合理的扩展和补充,让学生更充分、更全面地掌握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和机会进行第二课堂的教学,比如说利用黑板报、广播等资源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教师还可以在学校开展与音乐相关的比赛活动或者是组建兴趣小组,让学生接触、学习、演唱以及欣赏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甚至还可以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比如学生的生日举办班级演唱会,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主题来确定演唱会的歌曲,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学会对音乐作品进行归纳分类,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教师并不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和能力,这样就导致教师无法充分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学生想要表现的东西也没有办法尽情地表现出来,所以第二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二课堂不像第一课堂那样有着具体的时间、空间和内容,它可以是师生之间友好地交流,无论是关于音乐还是情感;可以是课间或者休息时在校园广播中播放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也可以是在校园里开展各种音乐主题活动。在第二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大舞台,让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进而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音乐素养问题、文化素养问题等,导致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效果较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让学生深入了解流行音乐的内涵,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让学生的审美水平得以提升。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方面,包括合理选择流行音乐、引导学生科学评价、开辟第二课堂等,从而让学生的鉴赏能力得以提高。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流行音乐素养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第二课堂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