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策略

2021-11-12 18:57
戏剧之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奥尔夫律动旋律

闫 妍

(酒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甘肃 酒泉 735000)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通常是由教师领唱,教会学生唱熟一首歌,在音乐欣赏课中,也只是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让学生安静地听音乐,这样的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创造力无明显作用,更难以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比较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特点主要有即兴性、综合性、互动性以及从本土文化出发、回归人本身等,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最终实现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小学音乐欣赏课中,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其发散性思维,使其音乐欣赏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此,教师可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和具体措施入手,制定即兴教学、游戏教学、本土教学、表演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用心感受音乐,用身体感受音乐的律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欣赏音乐中发现自我,养成健全人格。

一、开展律动教学,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奏

在以往音乐欣赏课堂中,学生都是用耳朵去听音乐的旋律,同时教师在一旁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认识什么是音的强弱、长短、高低、快慢和节奏组合,但这样并不能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导致学生在欣赏其他音乐时无法捕捉音乐的旋律。奥尔夫律动教学法强调将音乐旋律、音色、节奏等音乐要素通过舞蹈或击打等身体活动表现出来,唤醒人体对音乐感知的本能,使人们即使是在音乐欣赏课堂中,也能伴随着丰富的活动感受音乐节奏,而不只是用耳朵听。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与音乐欣赏课有一定关联的活动,也可以选择有节奏的音乐开展律动教学,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还能开展热身活动,逐渐感受和熟悉音乐的节奏。

例如,在欣赏《乒乓变奏曲》时,这首音乐是以乒乓球运动作为音乐题材的,其音乐旋律非常适合采用奥尔夫律动教学法,用打乒乓球的身体律动来感受音乐节奏。首先,教师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设计几种简单的热身律动,当节奏为四分音符一拍时,学生应做出垫脚的动作;当节奏变为八分音符半拍时,学生应做出原地跳的动作;当节奏变为十六分音符时,节奏比较紧凑,学生应做出原地小跑的动作。教师可以反复播放歌曲的前半部分,让学生根据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直至逐渐熟练,并能跟上音乐的节奏。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节奏缓慢和紧凑的变化。其次,经过刚刚的热身律动后,教师拿出乒乓球和乒乓球拍,两人一组进行对决,根据音乐节奏来控制乒乓球拍打的力度和速度,这样学生会感受到《乒乓变奏曲》的节奏变化与乒乓球对决的紧张氛围有密切关联,进而感知和理解什么是变奏曲。

二、开展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情感

欣赏音乐不仅要欣赏其节奏和旋律,还要欣赏其表达的情感,从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心灵洗涤。而当前传统的音乐教学单调枯燥,并不能满足学生体验音乐情感的需求。情境教学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主要途径,通过开展情境教学,既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创造一个自己心中的音乐世界,窥探音乐创作者的内心,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因此,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应通过图片、视频、声音多种元素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学生闭目聆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进行想象,让学生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由于学生从未经历过抗战,难以调动激昂慷慨的抗战之情,所以这部作品欣赏起来对学生而言有点困难。因此,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并播放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有关的纪录片,以调动学生慷慨激昂的情绪,再播放歌曲,让学生自行想象歌曲演绎的情境,想象自己在黄河边上歌唱的场景,并鼓励学生用歌唱和舞蹈的形式去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感受音乐旋律的起伏,这样一来,旋律的高低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更加注重情感的鉴赏与表达,而不是单纯地聆听音乐以及了解音乐的背景。

三、开展本土教学,引导学生传承音乐文化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对学生进行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的引导,使得学生缺乏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知,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开放性教学理念,能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具有多元化、国际化的特点。同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强调从本土文化出发,开展音乐的学习和传承,将音乐与本民族民歌、童谣、方言等相融合,让音乐具有通俗性,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音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本土文化,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和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欣赏音乐,激发其对本民族的热爱之情,使其主动肩负传承音乐文化的使命。

例如,在学习《生、旦、净、丑荟精粹》时,本节课涉及传统民族戏剧,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也能开阔其音乐视野,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可以布置两个学习任务,任务一:了解京剧四大行当的知识,分辨四大行当;任务二: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行当深入学习。由学生自主学习和欣赏,再汇报学习成果,并模仿京剧行当的表演特色和演唱特点。在这堂音乐课中,开展本土化教学,可以深挖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实现音乐教学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之美。

四、开展即兴教学,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

当前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都是以教师“教”为主,使学生缺乏表现和创造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忽略其主观能动性。即兴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即兴教学可以让学生即兴发挥自己的音乐能力,加深对音乐的认知与理解,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其音乐创造力。因此,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打击乐器、图形谱等帮助学生聆听音乐作品,并使学生即兴发挥个人音乐才华,使其更好地掌握音乐元素,学以致用,创造新的作品,进而丰富学生的音乐欣赏体验,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欣赏《小乐队》这首歌曲时,这首歌曲的音乐元素相对复杂,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应从打击乐器入手,训练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控能力,增强其对音乐的体验,再由其应用乐器进行创作。教师可以介绍沙蛋这种简单的乐器,若学生没有这个乐器,可以指导其用家里的空瓶子装沙子或大米从而制作沙蛋。教师指导学生先从简单的聆听开始,然后用沙蛋打出节奏,这样学生可以转变为音乐创作者,并加深对音乐的感受。沙蛋是比较简单的乐器,没有音色、音高等元素,只是帮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学生可以很快地用沙蛋打出节奏,这时教师可以提高教学难度,引入具有音高等元素的打击乐器——钢片琴,其像钢琴一样具有阶梯性的音高,可让学生感受音的高低。首先,指导学生用小锤子敲击1-2 小节的固定节奏音型,感受和区分高低音;其次,指导学生用打击乐演奏1-2 小节的伴奏旋律,这样学生都能通过打击乐欣赏《小乐队》的旋律。当学生能听辨出各声部的旋律后,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用自制打击乐或自编的至少一个小节的三拍子固定节奏作为《小乐队》任一声部伴奏,并要求各组编创简单的具有四三节奏规律的律动或舞蹈,充分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每个小组有八分钟的编创时间,编创完成后分组展示,教师对每个小组的编创、演奏等情况作出评价。

五、开展游戏教学,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

在音乐欣赏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则是让学生能通过自身活动直接感受音乐,倡导的是学生主动欣赏和参与,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被动聆听。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教学活动是生活化的游戏,而不是单纯的玩耍,是通过游戏渗透音乐知识,营造快乐、美妙的音乐环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从而实现音乐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游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如表演游戏、节奏游戏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对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音乐表现力有着积极作用。

例如,在聆听和学习《小雨沙沙》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针对不同的音源表现出不同的音乐节奏,教师可引入角色扮演的游戏,使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场景。首先,教师根据歌词发出“喜”“怒”“哀”“乐”的表情指令,让学生分别扮演“种子”“小雨”“鱼儿”“花儿”等角色,让学生花一些时间排练各个表情,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歌词,并播放音乐,让扮演“小雨”的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律动起来,再根据歌词接触其余的每一个角色,而“花儿”“鱼儿”“种子”在“小雨”来临时根据指示做出相应的表情,未做出表情或表情错误的学生就要在同学面前唱歌或跳舞。这样,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很快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通过自身活动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游戏形式,既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使学生从中获得美好的音乐体验。

六、小结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课堂中,由学生自主参与音乐学习,去聆听、辨别和想象来自生活的不同声音,并通过律动、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迅速与音乐世界接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热情,也丰富其音乐体验,最终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因此,在音乐欣赏课堂中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获得良好的美育熏陶,有利于提升其音乐素养。

猜你喜欢
奥尔夫律动旋律
春天的旋律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生命的律动
大地的旋律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