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力模型浅析上海市音乐剧竞争状况

2021-11-12 19:55张珂炜卢长利陆佳妮
戏剧之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音乐剧虚拟现实发展

张珂炜,卢长利,陆佳妮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201306)

音乐剧行业在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各类与音乐剧行业相关的剧场管理、文化传媒、互联网公司发展迅猛,业务覆盖已经相当全面。如今随着音乐剧逐渐被观众接受和喜爱,人们对音乐剧也有了更多的需求。近两年,音乐剧的票房收入、观众数量、引进剧目数等都有了一个质的增长,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发展潜力。为了深入了解音乐剧行业的竞争状况,解决行业当下问题,我们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上海市音乐剧行业的优势

(一)政策的支持

上海市为了推动音乐剧的发展,在政策上给予了诸多的鼓励和支持。

首先在2017 年底,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上海文创50 条”)。根据发展目标,上海将通过提升创作演出能力、优化演艺设施布局、培育优秀演艺市场主体,激励创作、鼓励演出、繁荣市场,从而推动全市演艺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着力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之后在2019 年11 月,上海崇明区政府宣布将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共建中国音乐剧产业基地,旨在打造上海乃至全国音乐剧产业的“中央厨房”,共同把“中国音乐剧产业基地”打造成为上海演艺文化的新名片。

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使音乐剧行业受到瞩目。政府的参与将会为音乐剧行业今后的发展注入力量,为其筑好稳定的地基。

(二)市场的扩大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升,人民群众对娱乐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相应地,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音乐剧作为被公认的具有神奇艺术魅力的“朝阳艺术”,逐渐步入了大众的视野。随着综艺节目《声入人心》的播出,人们对音乐剧的关注和兴趣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大众越来越愿意走进剧场去欣赏音乐剧,对音乐剧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市场的扩大对于中国音乐剧行业,尤其是上海市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的音乐剧行业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好时机。

二、上海市音乐剧行业的劣势

我国音乐剧行业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在制作水平、剧场管理、专业人才等诸多方面,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相比仍然比较落后。

(一)原创音乐剧少,缺乏优秀剧目

在如今不断扩张的音乐剧市场上,引进音乐剧仍占据市场主流,其票房收入占整体音乐剧票房收入的比重还在逐年增加。由于音乐剧制作周期长,多数公司都倾向于引进改编而非原创,这使得本土音乐剧发展困难。同国外音乐剧相比,我国原创音乐剧制作能力不足,水平有限,难以创造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大众性原创剧目。

(二)缺乏专业性人才

目前,上海音乐剧市场的体系仍不成熟,还不具备真正稳定规范的运作程序。行业中缺乏具有实力的音乐剧创作团队和制作团队,缺少涉及音乐剧演出方面的专业人才;音乐学校对音乐剧相关专业的支持和建设力度也不够。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音乐剧行业的发展,不利于原创产品的出现以及音乐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三)专业型剧院较少

在我国,可供演员表演的专业型音乐剧剧院的数量难以满足大众需求。由于剧场座位的限制,受欢迎的音乐剧一票难求,黄牛将本就不便宜的票价哄抬得更高。上海作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其专业型剧院数量虽然较多,但相对于整个市场的需求来说,仍然是缺乏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剧目不丰富,观众选择权利受限,以及票价过高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音乐剧行业的发展。专业型剧院是音乐剧行业发展的一个前提,它的不完善制约了音乐剧的普及和推广。

三、关于上海市音乐剧行业的竞争分析

根据上海市音乐剧行业的优势和劣势,我们通过运用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探究其发展的潜力和阻碍,对音乐剧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进行分析。

迈克尔·波特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即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借助这五种力量可以有效地分析行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以及调整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

(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总体来看,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强,其威胁主要表现在把控音乐剧的版权上,提高供应价格,降低供应产品的服务质量。首先,我国音乐剧市场是以引进经典剧目为主,本国原创音乐剧少。这就使音乐剧的供应商掌握了话语权,占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其次,在剧场管理、专业人才、市场运作等方面我国发展还不够完善,经验不足,需要供应商的协助。

但是随着我国对音乐剧支持政策的出台,以及市场潜力的不断提升,相对于西方比较饱和的市场来说,我国对供应商无疑更具吸引力,这是我们谈判的优势。

(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上海市音乐剧市场的主要客户群体为有较好收入的年轻女性。由于场地成本等限制,导致音乐剧票价高、剧目少。她们对于音乐剧的价格接受程度较高,愿意花钱去消费一场或者多场音乐剧,甚至购买相关周边。对于企业来说,要迎合这部分主要客户群体的需求。

(三)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声入人心》综艺节目的播出,让众多投资者将目光放在了音乐剧市场上。但现有企业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它们市场占有率高,有着较大的经济规模。潜在的竞争者进入行业会面临现有企业的强大反击,风险大,因此进入的能力弱。

不过随着国家对音乐剧行业的支持,特别是上海崇明计划打造的“中国音乐剧产业基地”,势必会影响当今市场的格局。只是就现阶段来说,潜在的竞争者不足为虑。

(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音乐剧行业的替代品不仅仅有相声演出、演唱会、舞蹈表演、电影放映这类现场娱乐活动,还有互联网等新媒体。从音乐剧行业如今的发展情况来看,其难以满足公众多元化的需求,竞争能力弱。况且无论是制作周期、投入成本,还是利润回报,音乐剧都难以超过这些替代品,因此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强,企业必须注意替代品的威胁。

(五)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上海音乐剧市场的现有竞争者中,上海文化广场竞争力较强,它的知名度高,引进音乐剧和原创音乐剧作品的质量都很高,广受观众欢迎,是行业的标杆。但其他企业也在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例如在生命周期方面,企业引进原版剧目,缩减产品制作周期,加快音乐剧的变现速度;在影响力和关注度方面,签约知名音乐剧演员,利用其影响力,提高上座率;在科技方面,引进虚拟现实技术,探索音乐剧发展的新方向。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会持续加剧。

综上五种力量,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剧行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虽然五力模型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的,我们更多地认为它是一种理论思考工具,但其所蕴含的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三大战略思想对企业增强竞争力有着很大的帮助。音乐剧行业要想发展,就要建立在自己独特的优势之上,通过运用好竞争战略,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动自身的发展。

四、音乐剧行业发展建议

现在音乐剧市场中存在诸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对于优势,我们要发扬;对于劣势,我们要改变。以下是有关音乐剧行业发展的建议:

(一)讲好中国故事,培育本土音乐剧

当前我国原创音乐剧占据的市场比重较小。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深入了解人们的需求,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剧。与此同时,要在借鉴和学习中不断打造中国品牌,推动我国音乐剧文化的对外输出,增强我国音乐剧行业的整体实力,让具有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本土音乐剧唱响在世界各地。

(二)学习制作经验,培养专业性人才

我国音乐剧制作水平较低,为了促进音乐剧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学习先进的制作经验,健全行业规章制度,完善行业不足,同时降低音乐剧制作成本,改善运营方式。由于音乐剧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因此在人才培养上要求人才有更高的综合素养。高校和音乐剧制作方应建立合作机制,整合音乐剧资源,加强音乐剧从业人员的交流探讨,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专业性人才。政府也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吸引人才的进入,不断发挥引导作用。

(三)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创新水平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突如其来,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成果。在疫情影响下,音乐剧行业受到冲击,现场观剧可能长期受到影响,改变传统观剧模式势在必行。一是网上直播的发展。制作方可以实行网上付费观看,利用4K 高清技术,让观众看清画面细节。二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推广。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音乐剧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可能性。2019 年,荷兰作曲家米歇尔·范德阿通过虚拟现实眼镜和头戴式耳机,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虚拟现实音乐剧《捌》。该技术是将音乐剧引入虚拟现实客户端,从而通过工具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这在未来会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

五、总结

音乐剧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等融为一体,有着难以替代的独特魅力。音乐剧行业作为一个有着巨大前景的“朝阳行业”,它的竞争力和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要充分了解音乐剧行业的竞争状况,以科学的方式做好规划,抓住机会,改善行业现状。同时要努力发展原创,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音乐剧走上世界的舞台。

猜你喜欢
音乐剧虚拟现实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REALITY BITES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