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幼师生幼儿文学素养培养现状研究

2021-11-12 01:13李开芬
文学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幼师生文学素养培养

摘要:“幼儿教师文学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幼儿文学素养的培养,该影响甚至会贯穿其成长的整个过程.”[1]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高校幼师生,无疑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研究立足于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问卷调查、试卷分析法和访谈法,分析幼师生幼儿文学素养的培养现状及其存在原因,力图为高校提升幼师生文学素养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幼师生;文学素养;现状;培养

一、研究背景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起步较晚但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在2012年国家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将“建设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纳入了条例。而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以提升幼师生幼儿文学素养为主旨的《幼儿文学》,早在2005年中学语文室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就已经提到“培养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宣布通过实施“三孩政策”。这一系列的社会发展与政策变化,既体现了培养幼师生文学素养的必要性,也体现了未来幼教缺口增大的同时,教师综合素质能力要求也将提上日程。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之一幼儿文学素养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适合于3-6岁儿童心理特征的文学作品中关于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方面的行为及在语言、思想上的水平。“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幼儿文学理论、系统学习幼儿文学知识、理解幼儿文学特点和创作要求,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尤其是言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2]因此,高校幼师生文学素养的现状及培养对策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性就变得不言而喻。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一)研究对象

1.问卷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2017级在校生。该校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基地,从1932年建校以来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是重点专业。样本是从学前教育一系高中起点2017级17个班一千余人中无记名各抽查15人(共255人)进行抽样分析,民族、性别不做过多限定和研究。且2017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幼儿文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等课程,且有四次为期一周的实习经验,样本也具备了可靠性和有效性。

2.访谈人员

选取该校学前教育专业的2017级在校生、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等人进行访谈,了解幼师生在提升幼儿文学素养中面临的困境与原因并尝试探寻对策。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家政府部门颁发的政策文件、报刊杂志相关报道等,对有关幼儿园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及高校对幼师生文学素养能力培养相关要求文本进行分析,以达到对高校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2.调查法

(1)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通过设计了《关于高校幼师生幼儿文学素培养现状的调查问卷》对学生幼儿文学作品积累和表达能力、鉴赏与创编能力、组织幼儿文学活动的能力、对幼儿文学的考核态度四個方面进行调查。并结合访谈所获得的资料,来分析当前幼师生幼儿文学素养培养的现状。

(2)试卷分析法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2017级3、8、14、16班的幼儿文学考试(共计209份)成绩进行分析,以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2)访谈法

根据问卷调查和试卷分析的结果,围绕出现的结果对相关课程教师、学生进行访谈并做记录,了解问题存在的个人原因与客观原因。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师生幼儿文学素养的培养现状分析

1.基本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与鉴赏和创编能力较低

《幼儿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培养“具有一定的幼儿文学修养,并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3]具有重要价值。川南幼专学前教育一系2017级采用的《幼儿文学》教材是2014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李莹,肖玉林主编的《学前儿童文学》(第三版)。通过对2017级《幼儿文学》试卷分析更能直观反映幼师生的幼儿文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该试卷采用了闭卷考试的方式,由名词解释、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创作题7个部分组成。该试卷重点考查学生对不同文体的概念、特征、鉴赏和创编能力的掌握。因此,本研究随机抽取了2017级3、8、14、16班的试卷(共计284份)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如图1所示,四个班的成绩分数段人数大体较为接近,总体呈正态分布。84-75分的人数最多,85分以上人数较少。从试卷的设计来看前5题偏向于对基础理论知识和课外知识积累的考查,后2题偏重于对鉴赏能力和创编能力的考查。结合表1可知,得74分以下的同学占到本班总人数的1/3左右说明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较少,对幼儿文学的知识理解流于片面或死记硬背,缺乏思考和积累,学生存在对幼儿文学知识的视野相对狭窄且基础掌握不够扎实的问题。其中明显在85分以上的人数偏少,说明学生在鉴赏能力和创编能力还有待提升。84-75分的人数最多,除了说明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之外,也存在基础知识与鉴赏和创编能力不成正比的情况,说明有些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好,不等于鉴赏和创编好,反之一样,这理论与实践有一定距离。

2.阅读积累较少与表达能力不强

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师生在文学素养的综合能力,本研究共发放《关于高校幼师生幼儿文学素培养现状的调查问卷》255份,收回246份,9份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率达96.47%。问卷由25单项选择题组成,其中1-9题为调查学生的幼儿文学作品积累和表达能力,10-18题为调查学生的鉴赏与创编能力,19-24题为调查学生的组织幼儿文学活动的能力,25题为调查学生对幼儿文学的考核态度。

1-9题重点针对学生目前阅读量的积累与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行提问,为了更直观的展现学生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将ABC进行了归类设定,A为较好,B为一般,C为较差。从上面表2可以看出,在246份问卷中,1-8题中认为自己积累与表达能力较好的非常少,绝大部分选择C认为自己较差,可见幼师生的阅读量非常低,且没有主动阅读幼儿文学作品的意识。也展现出学生的表达水平较低、效果不理想。第9题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读背大量的儿歌和故事有用,少部分认为一般或无用,但和学生积累的实际儿歌和故事的数量和表达能力呈反比,说明学生的有明确的意识,但缺乏行动力和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鉴赏与创编能力不强且缺乏学习意识

上面表3是对学生鉴赏与创编能力进行了呈现。本研究将10-17题的ABC选项进行了归类设定,A.较擅长B.能写一些C.不会写。从人数分布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在创编与鉴赏能力方面表现出一般水平,甚至在11题中,有过半的人不会对幼儿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说明学生在鉴赏与创编困难较大且缺乏相应技巧的积累与运用,且遇到问题偏向于网上搜索解决。最后18题中209名学生认为创编能力对今后当幼教老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实际学生的创编能力成反比,说明学生缺乏指导和行动力。

4.教学设计方式单一且缺乏学习主动性

表4是关于幼师生组织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能力调查分析。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到学生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设计中表现为教案设计较少且不太擅长、在迁移作品经验与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达方面有困难,但解决困难的方式单一。24题选项结果表明学生能认识到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重要,不仅会对后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也会对今后执教有重要作用,但依然与实际能力成反比。

(五)对幼儿文学重视性不够

通过对幼儿文学考核方式的调查统计。传统考核方式都为闭卷考试,但只有36.48%的学生愿意参加笔试,48.36%的学生愿意参加技能测试的方式进行考查,其余学生愿意写小论文。学生不喜欢死记硬背与幼儿文学积累需要记忆成发差。

(二)幼师生幼儿文学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现状的分析,结合对在校教师(《幼儿文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指导》及相关文学素养选修课教师)与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存在如下主客观原因:

1.课内知识掌握不牢固,课外阅读面狭窄

从幼儿文学期末试题的分析可见。该试题重点考查的是幼儿文学各文体的概念、特征等基础知识。85分以上学生较少,大部分仍有近1/3学生处在74分以下。说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常见的中外幼儿文学名著不了解,视野狭窄。84-75分的学生虽然占比最大,但在创编与鉴赏题丢分严重。说明高分来源于死记硬背,导致学生“背多分”现象严重,拥有理论知识但却不能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缺乏实践操作能力。

2.作品积累少,时间规划不合理

从表2的调查结果可知,近80%的学生在儿歌和故事的背诵和阅读积累上远远没有达到幼儿文学课程要求的数量,且缺乏阅读计划。但200名左右的学生认为对幼儿文学作品的积累和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说明他们也意识到作品积累的重要性,意识与实际积累情况成反比,说明他们缺乏行动力。

基于以上情况,通过深入学生宿舍和课间与学生聊天、周末巡查图书馆等方式,对学生在幼儿文学作品的积累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学生在时间的规划上不合理。学生周一到周五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完成日常作业、排节目、在琴房、在图书馆备考大小自考、教师资格证等。据2019年4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报告[4]指出,我国网民群里中学生比例最高,可见其时间更为分散。另外,川南幼专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只有周末学校才会开放,因此大批学生选择外出进行放松娱乐或购买生活必需品,少部分学生还会参加一些美术、舞蹈考级培训。总之,大二课务繁重是所有三年制大专院校的一个常态,除去这个客观原因来说,学生的时间安排不合理,不规律的作息与在课程作业完成上缺乏主动性和自律性,成为学生无暇阅读的重要原因。

3.缺乏实践与指导机会

通过对表3的统计可知,學生的鉴赏和创编能力总体不高,说明学生并没有对提升自己鉴赏能力引起重视,甚至在访谈中发现学生对鉴赏和创编并不感兴趣。光是对理论知识的把握,不参与鉴赏和创编实践,是很难提升创编能力的。通过访谈与了解到川南幼专教师工作量的情况发现,学生一方面缺乏对经典幼儿文学作品的阅读,另一方面缺乏创编实践的技巧遇到困难不愿请教老师。任《幼儿文学》的教师工作量一周均达到16课时,且同时上2门课程。学生17个班,平均人数达到65人。按学校要求每学期至少四次作业,涉及到鉴赏与仿编的作业最多一次。教师批改作业工作量大,学生实践机会少,也缺乏教师指导。学校每年虽有故事创编比赛,但大都采取推荐个别学生参加举行,加上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致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下降。比赛的优秀作品又难以其他形式进行展示,最终学生缺乏因创编能力而得来的自豪感体验。目前除了有绘本故事的创编以外,关于诗歌、散文、戏剧等幼儿文学体裁的创编活动较少重视,使学生参与创编实践的机会也更为单一。

4.教学组织能力较低,缺乏指导性和原创性

幼儿文学作品活动是幼儿园开设的语言领域活动选材之一,对照表4中的调查结果可知,可见学生组织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经验匿乏,形式较为单一、常见,遇到困难偏向于网上搜索借鉴,学生的原创力较低,同时也不愿求助老师,缺乏科学地指导。同期课程还包含艺术、科学、社会、健康四大领域的课程,学生疲于应付各领域教案,加上幼儿园上课经验并不丰富,教案设计本身难度较大,学生偏向于在网上不加区别的借鉴教案,导致文学作品活动在设计上较多雷同,缺乏原创力。同时,教师数量有限,批改教案工程量较大,学生遇到困难也不向教师请教,导致缺乏指导的同时,也缺乏原创力的启发与提升。

5.考核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从表5中可以看出,近半数的学生都不愿意对理论知识进行背诵,通过访谈得知,学生不喜欢背诵知识,技能测试更为方便,也反映了学生在提升幼儿文学素养的学习方式上缺乏正确认识。这门课程的分数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平时成绩占30%,其中包含至少4次的作业、考勤和课堂表现,而是期末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比重低,加上学生人数较多作业量大,并不能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学生的实际情况难以突显。期末考试比重较大,也可能导致学生期末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将幼儿文学的理论知识转为实践本领的能力,从而缺乏实践性。目前,川南幼专主要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考核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背诵,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缺乏公平性。

四、讨论与建议

历来对幼师生幼儿文学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较多,但都存在方式较为单一、普遍的现象,甚至花样繁多的策略建立在大量消耗学生课余时间和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基础之上。川南幼专学前教育一系的语言教师工作量人均不低于16课时,上课时间之外也会有培训、出差、会议等事宜,教师的工作量相对饱和。众所周知,一般《幼儿文学》这门课程开设在高职院校的大二上学期,同期课程达到13门左右(不含选修课)。高职院校侧重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大部分课程都是理实课程或者实践课程。这些课程需要学生大量的花时间进行练习,加上完成各科作业与参与学校系部的各项活动、社团活动、听讲座等,学生根本无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川南幼专采用的是封闭式管理,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周一到周五早上7:30-8:00和晚上7:00-7:30都开设了能训课。因此,额外增加教师工作量、学生的负担与消耗大量的精力和课余时间是不切实际的策略,只能束之高阁而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本研究不从幼儿文学各样式相关的理论技巧来提升学生的幼儿文学素养,重在在以多样化的形式促进幼儿文学各样式理论技巧的运用,为各高校提供简易性、可操作性的策略。

(一)拓宽记忆基础理论知识的渠道

从表1可以知道,在幼儿文学试卷的基础知识考核方面,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的情况,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研究可知,如果一个理论性的知识点在初次记忆之后不抓紧时间复习就会逐渐遗忘。人的大脑只有对经历过思考、体验过情感、不断加以练习才会印象深刻。因此,应将基础理论知识以多种形式反复在学生头脑中出现来加以巩固。下面将简单说3个渠道。第一,开展有偿性基础理论知识抢答小竞赛,以增加学生平时成绩为奖励,必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可以夯实学生基础知识,还可以在竞赛中提升学生的危机意识和自信心。第二,采用分组翻转课堂的方式,倒逼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PPT进行讲课,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量。第三,课前五分钟温习法,可以有效的利用碎片时间,教师只用提醒和管好纪律即可,不会增加老师和学生的额外工作量。在课前通过简单提问的方式检查和加强学生的知识的记忆。

(二)营造阅读氛围与搭建表达训练场地

从表2可知,学生存在幼儿文学作品积累量少和表达能力较弱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时间规划不合理,缺乏教师指导和创编实践的经验。但学生作品量的积累少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该在校园内营造一种良好阅读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还应该为搭建提升表达能力的场地。

为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就要在学生的学习区甚至生活区都能看到关于幼儿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的痕迹,让学生耳濡目染。具体方式如下:1.可设置幼儿经典作品阅读的公众号,定期更新幼儿文学经典作品或相关知识,公众号下方还可设置重要作家相关作品的阅读链接,从线上带领学生走近幼儿文学经典作品的世界。2.川南幼专每个教室前后都设有黑板,且后面黑板可以设置一个宣传栏。每个班级都有负责的教室,可每天安排一个同学负责,内容不可重复且必须是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学生每天上课去不同的教室都会看到不同的幼儿文学作家作品简介或者相关的知识。3.课前分享阅读作品,分享较好的同学将额外加分。学生在这种方式下既可以积累阅读量,还可以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胆识。

学生表达能力较弱,终其原因在于学生训练次数较少,难以将表达技巧烂熟于心,为学生搭建表达训练的场地就变得尤为重要。如1.安排学生进行课前能力训练展示,可以选择儿歌表演、故事表演、幼儿散文朗诵等,课前展示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达到教师点评与指导,学生又能提升表达能力的效果。2.设计能力展示的实习任务。让学生在一周的实習期间录制一个为不同年龄班表演一首儿歌或故事讲述等视频。这种方式让学生熟悉了不同年龄班幼儿特征,还可增加学生实地教学经验。3.选举校园抖音表演之星。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手段

让学生将优秀表演作品进行投稿,全校学生进行点赞投票选出表演抖音之星。在比赛的氛围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其趣味性和传播性极强,让学生在娱乐中展示自己并发现优秀的作品可资学习。

(三)提高鉴赏意识与加强创编指导和训练

从表3可知,学生鉴赏意识薄弱,在创编上存在难度大、经验少、创新意识低等问题。鉴赏和创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突显教师的文学素养与职业水平。因此,本小节的策略是建立在学生已经知鉴赏与创编的技巧上,着重强调对鉴赏意识的提高与创编的训练。1.提高鉴赏意识。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渗透鉴赏与创编意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安排幼儿园园长开展讲座,以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来提高学生重视意识。2.加强创编指导和训练。一方面教师加强对创编问题的归类化,同时在课堂中案例丰富,具有指导性。同时学校提供学生创编能力展示的平台。如举行创编大赛、灯会等等。

(四)提升设计幼儿文学活动教案的能力

从表4可知,学生写关于幼儿文学活动教案的次数较少,在设计的过程中认为迁移经验、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达最难,且不知道如何开展,在教案上表现为活动设计缺乏逻辑性和可操作性。针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本研究将提出一些策略,以提升幼师生的教案质量。1.结合校内教师与一线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川南幼专的实训实训、就业基地近100余个,可以让本地合作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同时,学生可利用实习期间,学校同当地合作幼儿园签订教案指导合作计划,集中让学生观摩幼儿园活动并做好记录,并与幼儿园教师进行交流。幼儿园还可提供学生实施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吸取经验,让教案具有可操作性。

2.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观看多篇活动策划作品,学习组织协调活动的步骤来化用到教学中。如知道在表演活动时,要有活动准备(比如头套、音乐、场景设置、奖品等)、活动流程(要有台词、情绪、动作、表情等铺垫或示范)、活动总结(强调主题、分析人物、幼儿表现评价等),并结合幼儿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让活动开展有序有效。3.观摩视频写反思。由于学生缺乏写教案的经验,可以让学生观摩应彩云等优秀教师的视频,让学生对10个以上的教学视频做记录,并写关于如何设计教学活动的反思。让学生通过观摩与总结,在组织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上达到提升。

(五)完善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形式单一,不利于人才培养且缺乏公平性。完善考核方式,有利于满足专业培养需求与人才的多样化。川南幼专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全人+特长”、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育人理念。所以,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发展优势。考核方式应该具有人性化,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又要强调对技能实际的重视。可将考核比例由试卷70%和平时表现30%变成1:3:6。看图讲述、展示原创作品(2选1)占10%;平时成绩(不低于4次的作业、20篇多种文体的读书笔记、课前展示分享)占30%,其中缺勤作為减分项,课堂表现作为加分项;试卷成绩占60%。比例的调整一方面仍然重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人性化的技能测试让学生发展特长,更具公平性,增加对读书笔记和课前展示分享的项目,是为了拓展学生阅读面和提升表达能力。2.合理化设计试卷内容。结合近3年的幼儿文学试卷进行分析,发现书本知识类、课外知识类、材料分析题、创编题比例分别为7:1:1:1,说明只要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死记硬背就能不挂科,学生中渐渐也流行“60分万岁”的思想。试卷设计可将比例调整5:1:1.5:1.5,让学生意识到光靠死记课本知识是不可能及格,而且需要加深对作品的阅读积累和创编的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幼师生幼儿文学素养的培养,关系到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也关系到学生在未来岗位上的长久发展,更关系到中国学前教育事业与未来。本次研究发现幼儿文学素养的提升,光靠高校一线教师与校内课程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幼师生自身对幼儿文学素养的重视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用人单位和国家政策的协助也必不可少。当然在最后的策略中也发现,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时教师的教法也可多样,因此建议没有一一详细展开讨论,也是不够完善的地方。总之,提升幼师生的幼儿文学素养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中国开放三胎政策对专业化教师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潘洋.幼儿园教师的幼儿文学素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葛明星.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文学素养的必要性及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0年3月第9卷第12期,123页

[3]李倩敏,林敬华主编:幼儿文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

[4]CNNIC:2019年第 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属性结构.[ER/OL]. http://www.199it.com/archives/930922.html, 2019-08-30.

作者简介:李开芬(1991—),女;民族:汉;籍贯:四川隆昌;职称:讲师,学历:文学硕士;单位: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幼儿文学

本文系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编号:CNYZ2019B04)最终成果。

猜你喜欢
幼师生文学素养培养
交互式一体机英语教学之我见
关于幼高师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调查研究
幼师生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