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即“度量的技艺”

2021-11-12 01:04李华玉
文学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幸福知识快乐

摘要:随着“德性即知识”研究的一步步推进,有一个观念逐渐成为共识:在这短短五个字的命题中,知识与美德之间的张力极大,远不是简单的等于符号就能够阐释完整的。因此,本论文目的是依托文本考察此命题中与幸福相关的“知识”概念,虽然苏格拉底没有明确给出知识的定义或者分类,但是从《普罗泰戈拉篇》中仍然可以看到,苏格拉底把与幸福相关的知识称作“度量的技艺”。“度量的技艺”作为获取幸福的“知识”对于我国当今的道德建设颇有参考价值,而在“如何度量”的问题上,苏格拉底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

关键词:度量的技艺;善;快乐;知识;幸福

一、“善”、“恶”的词义考察

为了保证行文的流畅度,避免下文中某个概念阐释的插入,在对该命题进行论述之前,有必要确定经典概念的含义,下面是对两个经典概念进行的分析。

“善”的希腊文是“agathon”,有好、有用、有益等含义,“善”概念既是道德意义上的,也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善”。在《普罗泰戈拉篇》中,苏格拉底始终在这两种意义上切换地使用“善”概念,他也常将“善”概念直接与“好”概念等同,“好”概念亦具有两种意义上的含义。因此可以确定的是,“苏格拉底的善蕴含有益、有用的功利性意义,他没有将善和有益、功用对立起来。”[1]“‘善’在柏拉图哲学中既是伦理学概念,又是存在论概念。”[2]什么是道德意义呢?例如命题“苏格拉底是一个好人”,从道德意义上来解释,即苏格拉底做出了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从存在论意义上来看,即苏格拉底以人之为人的良好壮状态存在着,比如健康的、创造力的等等。

苏格拉底说到:“怎样才能进展顺利,使人成为一名好医生呢?显然是学会如何治疗疾病。”[3]这里的“好医生”明显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即具备医生之为医生的良好性能;而在另一处,苏格拉底说:“接下去,西摩尼德似乎想要提出这样一个论证,尽管变成一个好人真的很难,然而还是可能的,至少在短时间是可能的,但是变成好人以后要保持这种状态,做一个好人那是不可能的和超越人性的。”[3]这时“好人”与“高尚的人”对应,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好”。同理,“恶”概念也具有伦理学和存在论上两个层面的涵义,当提到命题“无人自愿作恶”时,此时的“恶”概念即是伦理学上的恶,也是存在论上的恶。

二、“知识即度量的技艺”的命题背景

在《普罗泰戈拉篇》中,苏格拉底与普泰戈拉讨论“趋乐避苦”问题时第一次提到“度量的技艺”:

“现在如果我们的幸福取决于行动,我的意思是取决于选择较大的和避免较小的,那么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呢?在于度量的技艺还是在于由现象产生的印象?我们难道没有看到现象把我们引上歧途,使我们陷入混乱,因此我们的行为和选择大小中,我们不断地接受和拒绝相同的东西,而度量的技艺则会消除印象产生的效果,通过对事物真实状态的揭示,可以使灵魂生活在平静与安宁之中,与真理在一起,以此拯救我们的生命。”[3]

从这段话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尤其重视这种技艺,甚至直接表明幸福取决于选择大或避免小的,也就是说幸福的关键在于作出正确的选择,而正确选择的前提是度量出孰大孰小。这种度量的技艺在苏格拉底看来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它能透过现象消除印象产生的效果。人在未掌握度量的技艺之前,在现象的迷惑下,以为自己已经做出了大小好坏的区分,但是得出的结果却总与预期相悖——比如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但是总有人在做对自己有害的事情。

苏格拉底认为,其中的原因在于,不管是判断的人,还是行为发出者,都只看到了现象本身,从现象上看起来有大小好坏之分的事物,实际上是相同的东西;从现象上看起来相同的事物,实际上是有大小好坏之分的。总之,印象给人造成的效果是不真实的,如何避免在效果的指引下,陷入混乱,就需要关于这方面的认识,而这种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进行度量的认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苏格拉底在下文更具体地解释道:“因为这种为人们所需的技艺包含着对过度与不足的估量,或者更加精确地说,是一种算术。”接下来,苏格拉底在《普罗泰戈拉篇》中对两个命题的探讨呈现出这种度量技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三、“做”(being)一个好人是不可能的

话题开始于普罗泰戈拉认为西摩尼德的一首诗存在前后矛盾,他的阐述如下:

“西摩尼德在一首诗中对帖萨利的克瑞翁之子撕拉帕斯说:‘要变成一个好人一方面真的很难,他的手脚和心灵都得循规蹈矩,他的成长方不受指责’。。。。。。那么你一定知道这首诗的开头说:‘尽管庇塔库斯确实是个聪明人,但我并不认为他常说的这句话是对的。这位圣贤说,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很难’。你得明白,写这些话的人就是写前面那些诗句的同一位诗人。”[3]

苏格拉底揭示了矛盾背后的“不矛盾”,他对“成为”(to be)好人与“做”(being)好人进行了区分——西摩尼德之所以批评庇塔库斯,是因为他认为“成为”一个好人才是真正困难的,“做”一个好人不在于困难与否,而直接是不可能的,只有上帝才能做到。苏格拉底给出了西摩尼德对此作出的两个论证,第一个是:“人只能是坏的,一旦不可改变的厄运降临,他就会被抛弃”。[3]苏格拉底对此分析到,在西摩尼德的这句诗中,厄运只能抛弃船主,因为其他人已经把命运交给了船主,当厄运来临时,船上的人是无所依靠的,所以“抛弃”用在他们身上是不合适的,就像你无法把一个已经躺在地上的人打倒,让他躺在地上。同理,不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好人,人变成好人之前人只能是坏的。第二个论证是:“因为如果他进展顺利,那么每个人都是好的,如果他进展不顺利,那么每个人都是坏的。”[3]苏格拉底認为,进展顺利就是通过学习,使人成功地成为好人,但是如果人一旦成为(to be)好人就是(being)好人的话,那么所有人都是好人,因为人总有作出好的行为的时候,成为坏人也是同理。换言之,人在获得美德之前,首先是处于美德的缺乏状态,或者缺乏美德是人获得美德之前的属性。这句诗的内在逻辑是,一个人总是在好人与坏人之间变动,好人做了坏事的一瞬间,好人就成为了坏人,就已经不再属于好人这一类别了,但是人们仍错将此当作:好人做了坏事。

最后苏格拉底总结到:“诗歌的这一部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做一个好人并继续保持这种状态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个人可以变成好人,同一个人也可以变成好人,同一个人也可以变成坏人,诸神喜爱的是那些足做好人时间最长的人。”[3]从这句话可以看到,苏格拉底本人通过度量来看待人的好坏,就连做好人时间最長的人,也不能定义为好人,只能是受诸神喜爱的人。在接下来的这个命题中,这一度量会更加具体和彻底。

四、无人自愿作恶

“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会追求痛苦?苏格拉底认为,人无论追求快乐还是痛苦,本质上追求的都是“善”,比如饮食男女追求饮食本身带来的快乐,患病者追求吃药产生的结果所带来的快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饮食男女与患病者所追求的快乐来自不同的对象,前者是由行为本身带来的,后者是行为结果所带来的。快乐是善的,痛苦是恶的,当某个事物给人带来属善的感受时,是这个事物就是快乐,反之同理。但是人们总是将事物本身和事物带来的后果混为一谈,这便是“趋苦避乐”这一吊诡命题产生的原因。苏格拉底指出了其本质所在:“撇开产生的任何后果不谈,就快乐本身而言,它们是好的吗?同理,痛苦就其本身而言,是坏的吗?”[3]饮食男女追求的善是食物、饮料、性本身带来的快乐,但是带来的结果是恶的感受,即疾病和贫穷,既然是恶的,就不能将之继续称为快乐,快乐已经改名换姓为痛苦了;另一个相反的事例是,外科手术、吃药、节食等等行为本身是恶的,但是从结果看来,又是善的。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们之所以看到有人追求痛苦或者作恶,原因要么是判断者混淆了行为本身和行为结果,没有从两者所所归属的性质来定义其为快乐或者痛苦,要么是行为者自己缺乏对行为本身所带来的结果是善还是恶的度量。而“无人自愿作恶”,是因为行为者希冀产生的结果是善的,而判断者看到的是现实却是恶的结果,如果从人所希冀发生的结果来看,人并不是自愿如此,只是因为缺乏度量技艺罢了。

除此以外,快乐与快乐,痛苦与痛苦之间也存在比较,“把快乐和快乐作比较,人们总是选择较大的快乐和更大的快乐;把痛苦和痛苦作比较,人们总是选择较小的痛苦和更小的痛苦。”[3]上一组例子是行为本身与行为产生的结果之间的比较,而这组例子是两个不同的,且都会带来痛苦或者快乐的行为之间的比较。但是不管怎么说,两种度量的技艺都与实现“善生”密切相关。

总结:

人的知识量与幸福并不存在直接的促进关系,但是具体的知识,比如“度量的技艺”却是具备美德,获得幸福的正确渠道,“如何实现幸福”或者“怎样才算实现幸福”,这是苏格拉底关注的问题。苏格拉底坚信,人之所以作恶(包含追求恶的事物,比如痛苦)是因为人缺乏对快乐和痛苦进行度量的技艺,人一旦具备相关的度量技艺,就会正确权衡行为本身与结果,从而调控自身,选择相应的行为进行实践。

通过对《普罗泰戈拉篇》的分析,我们明显地看到,苏格拉底的重点并不在于通过“无人自愿作恶”来对人性的高尚作出辩解,因为苏格拉底向来不自诩为一个“仁”者,而是清醒的“牛氓”,《普罗泰戈拉篇》目的在于教导人们“度量的技艺”。苏格拉底让我们明白,幸福并不意味着“什么事物让我变得幸福”,而是学会度量“选择什么会让我变得幸福”。另外,掌握其他知识和“幸福”虽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其他知识对度量技艺的促进却能够导向“善生”的实现。如何掌握这门度量的技艺成为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而苏格拉底在《普罗泰戈拉篇》中的辩论和精彩的阐述,鲜活地呈现出这种技艺的运用,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

参考文献:

[1]叶秀山, 王树人总, 姚介厚著. 2005.《西方哲学史》第二卷: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M]. 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p519

[2]冯俊. 2020.《西方哲学史》第一卷: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p266

[3]柏拉图著, 王晓朝译. 2002.《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p469 p468-469 p482 p482 p462-463 p469 p469 p470 p476 p481

作者简介:李华玉(1994—),女,蒙古族,贵州毕节,学历: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猜你喜欢
幸福知识快乐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爱与知识的力量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