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绘画中的耕读精神

2021-11-12 01:04李大盈
文学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人

摘要:“耕读传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是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土壤中孕育而来的,耕读文化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农业、制度、艺术等方面,这种精神与文化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通过对明代绘画中有关耕读题材的部分作品进行鉴赏与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耕读精神。

关键词:耕读;文人;明代绘画

一、耕读的含义及关系

(一)耕读,即利用农耕之余,致力学问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国古代一些知识分子既从事农业劳动同时又读书教学,过着勤苦而又恬淡的生活,他们以“耕读传家”为价值取向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二)关于耕与读的关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是说,君子不应该费心思去求衣食,而应该用心学道。即使你去耕田种地,难保也会有饿肚子的时候,用心学道,却可以拿到俸禄。所以说,君子真正应该担忧的是能否学到道,而不是去担忧贫穷。当然,孔子所说的不谋衣食并非真正地舍弃它,这句话背后所包含的其实是一种社会分工的意识。孟子主张劳心劳力分开,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也是同样的道理。被孟子批判的战国时期农学家与思想家许行则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贤德的国君应当与老百姓一样自己耕种粮食、自己做饭和处理国家大事。许行是反对不劳而食的。后世则出现两种不同的传统,一种把读书入仕途当作人生的最高追求,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认为其他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致仕才是正途。另一种以耕读为荣,提倡“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张履祥在他的《训子语》中说道:“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明确地指出了耕读结合的重要性。

(三)古人在劳作中不断体悟人与自然的联系,逐渐形成“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宇宙观与知识论,既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又将知识与行动结合起来,形成了务实的作风,丰富了“耕读”这一生活方式的精神内涵。

二、耕读精神在明代绘画中的体现

(一)中国的耕读文化不仅影响了农学、科学与哲学,也影响了文化艺术方面。下面我们主要从一些明代绘画中来分析耕读精神在绘画中的表现。明代绘画大体出入于宋元两代之间,水墨山水与写意花鸟成就显著。明初的宫廷绘画与浙派继承了两宋传统,明中期的吴门画派继承和发展了元代文人画的优良传统,至明末,徐渭完善了大写意花鸟画的画法,陈洪绶、丁云鹏、崔子忠、吴彬等人开创了变形人物画法,还有曾鲸“墨骨敷彩”的肖像画,明末的绘画呈现出独特的新面貌。

(二)明代绘画中“渔樵耕读”这一题材最早见于明初浙派大师吴伟的画作中,吴伟性格戆直而豪放,“独乐于山人野夫厚”,笔下多渔乐耕读等体现下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内容,其中《渔乐图》便是这一题材的代表作品。只见图中湖光与山色相接,渔艇稀稀落落地停靠在港湾,近处几株老树生于一片嶙峋山石之上,姿态各异,造型奇特。中景是一座绵延山峦,高低错落,几点寒林衬托出高远萧索之意境。山下港湾一艘艘渔艇停泊于此,还能看到几个正在湖中垂钓的渔民,最远处是一片朦胧的群山,意境无限。S型的构图将近中远三处景色串连了起来,显得曲折迂回而又层次丰富,画面营造出一种雄伟开阔之意境。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渔民生活非常真实,图中通过对人物造型与朴素衣着的描绘,勾勒出一个个形象淳朴厚实的山村渔夫,极具世俗气息。此图用笔劲健,水墨淋漓,有南宋马远、夏圭之意境,形似“披麻”的皴法与清淡而层次分明的墨色乃是继承了元人的风格。吴伟开阔磅礴的绘画风格在这幅《渔乐图》中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三)明代关于“渔樵耕读”题材的画作还有蒋嵩的《渔舟读书图》与陆治的《幽居乐事图》。《渔舟读书图》中,近处一块危岩巨石赫然耸立,高峻险阻,巨石边有树盘出,滩头几丛稀疏的芦苇。石下湖面潮平岸阔,湖中有一叶扁舟,舟中二人,一人撑竿,一人正坐在船头读书,神情悠哉,表现了文人士大夫闲适安逸的生活情趣。远处是绵延起伏的山峦,云雾弥漫,显得画面之境界十分清静寒远。

(四)陆治的《幽居乐事图》为册页形式,共十页,画风简逸,多描绘小村幽居之情景,如渔夫、放鸭、听雨、踏雪等村居乐事。“渔父”一图中描绘了渔夫们在水中打渔的场景,其中一个渔夫在芦苇丛边撑船回望,一个正俯身收网,另一艘渔船上,一人划桨,一人静坐,一人正在船头张望着,湖面泛起涟漪,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渔猎活图景。“放鸭”一幅中,河中鸭子形态各异,简练传神,河边一人微微抬头,乐在其中。“听雨”描绘了大雨滂沱的景象,当中一人低头弯腰,艰难地在雨中撑伞独行,整幅画表现出了雨天的生动。“踏雪”一幅颇有意境,画面左侧一块秃石上挺着几棵枯木,右侧一长者撑伞携着书童行走于冰天雪地之间,远处群山叠嶂,一片雪白,画境高寒,动静结合,画面散发着文人情趣的气息。

三、耕读精神的意义

(一)明代绘画中有关“耕读”这一题材的绘画并不算主流,但仍受部分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包括明代吴门画派中的代表沈周与文征明,他们二人也钟情于云游山林,以书画自娱,过着寄情山水的自在生活。他们对前人笔墨传统的继承相当重视,也注重自身艺术风格的追求。

(二)文人士大夫这个群体文化修养比较深厚,他们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同时也乐意走进生活中去体验、感悟自然。东晋陶渊明诗风平淡自然,无论写物还是写景,诗歌当中流露出来的感情皆是浓厚真切,他所描绘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虽平淡,却质朴而生动。这是无法通过技巧去拼凑的,只有诗人自己切身体会过,才能做到在平淡中见真章。谢灵运的山水诗精妙而准确,对于山水的自然美,他能敏锐而细致地去感受与观察,写出来的诗常令人拍案叫绝。他们作品中的意境亦是他们生活中的感悟与审美追求的一种映射。“耕”与“读”并非对立的关系,如果说“耕”是“行”,“读”是“知”,我们更应该“知行合一”,立足于生活,寄情于自然,在自然中汲取养分,对于我们的艺术修养与创作实践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薛永年.明代绘画述要[J].中国艺术,1995(01):3-6.

[2]孙鹭玮. 明代浙派艺术特点及其传承[D].中国美术学院,2019.

[3]袁泽宇. 儒隐与道隐[D].东北师范大学,2020.

[4]冯琼,张猛.张履祥“耕读相兼”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嘉兴学院学报,2021,33(03):22-27.

作者简介:李大盈(1996—),男,汉族,湖北黄石人,艺术硕士,单位:湖北美术学院中國画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画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文人
文人戏墨 千古风流
文人笔记与俗字研究
文人论
千万别说我是文人
为“文人”正名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绪论“文人相抬”
文人与山水
戏说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