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文化资源在新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开发与利用

2021-11-12 01:46徐榕泽
文学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

摘要:从古至今国家驻守边防,稳疆固疆,推动边疆地区经济开发。历史沿至今日,大规模军垦活动形成具有国家与现实特征的组织形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驻守边关建设者融入原住百姓日常生产,形成深厚根基的军垦文化。

关键词:军垦文化;文化乡建;兵地融合;传承与发展

近年,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系列讲话,完善深入乡村建设,提倡“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化”。边疆地区“兵地融合”的特殊景貌下,部分乡村就是兵团的团场或下设连部。本文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下设连部为论述案例,绘制国家与地区需要的边疆文化村落建设蓝图。联系实际,发掘根生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实际开展新疆当地的“文化乡建”工作。

一、军垦文化在新疆兵团地区发展现状

纵观历史,从汉唐至今,新疆兵团地区发展呈现出的“兵地融合”现状俨然成为当地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殊发展形式。边疆地区发展建设要求的首要是“固土”,一切围绕稳边固疆推进发展的实际要求,军垦文化作为本土根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合地区发展的时代要求,传承精神具备民族长治久安的重要指导意义,是国家与民族切实需要的优秀民族文化精神。

目前军垦文化在乡建方面的造诣更多指向在红色旅游产业,我院相关科研团队实地走访得出判断:调研地区多数连队当前基础经济文化建设有待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启动资金并非足够覆盖疆土辽阔的西北边疆村落。“文化服务于人”在此地区的主落脚点就不可完全侧重旅游业建设。“多条腿走路”,利用文化软实力发掘受众潜在需求,丰富目前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军垦第一连等现有军垦文化主题参观性场馆文化阐释形式,打破因表达形式单一导致对受众文化体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引导受限情况,是兵团目前在乡建道路中持续摸索的重要考虑之一。

二、边疆地区整体村落发展概况

新疆乡村建设发展受整体大环境影响,从管理单位性质上可划分为两种,常规村镇和兵团团场和连队。二者之间有所区别:常规村镇居民以原住民为主,工作多为务农或事业企业单位;以本文案例兵团某连为例,兵团团场连队的居民多半为“兵转民”的民兵,兵团管辖的连队团场居民建筑和整体生活区的规划建设也多以较为规整中轴对称的布局为主,目前从整体村落格局上并不能做过多调整。民兵平日除工作务农,就是学习训练。居民的日常生活规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依旧处于主要靠当地农产品产出销售为主。

文化的提炼输入,必定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历经半个世纪的洗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整体氛围环境已经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尊重历史,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文化的提炼与创造,当地政治经济的稳步发展,也需要对文化意识与审美上同步提高。文化已成为当地发展的软实力,当下的问题考虑就是如何合理利用这块宝贵的软实力,根据基础做改善和完善,而非大力度改造。

三、“文化乡建”落足边疆

文化传播的落实是要有教化功能,但目的性过于清晰的文化教育场所不可避免的易遭争议,且不易被大众接受。一味迎合消费需求,也并非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引导大众逐步接受、认可和欣赏,到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思路,是文化工作的真追求。因此国家提出“文化润疆”战略。

“文化润疆”意在于“润”,通意“润物细无声”,在于形式表达轻,而表达实质内容强有力,实质深入人心,接地气且有深度。

四、军垦文化传承的发展与出路探索

(一)根据地方经济情况“量体裁衣”

只有和经济挂钩才可能落地发展。文化助力乡建可从宏观布局着手开展,也可从小渗透,且二者皆可相互反推。根据地区实际经济状况量体裁衣选择军垦文化对地区助力领域才能真正意义借上文化的力。文化发展并非只有红色旅游文化一条出路。

(二)发掘文化本土化特色亮点

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与渗透,随着经济等多方发展,文化产业愈加丰富多元化,但传统文化如何推陈出新。如何作为主流文化得到正向传承而非继承,是一个客观存在于国家传统文化发展道路的问题。军垦文化生长的于自然景观环境与广义乡土文化发展环境有所重叠,但与其有本质区别需要思考。

军垦文化除在新疆地区以外,黑龙江省同样也有类似发展条件。二者地处一北一西,自然景观和水土人文等方面有一定差异:比如一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处地处水源紧缺荒漠无垠垦等。地域差异、自然环境与风俗习惯的差异,对根生文化的影响显而易见。新疆军垦文化在多民族地区多元化生发,有其独特性需要明确,发挥文化特色优势发展特色内容。

(三)衔接美育教学

“兵地融合”在于兵团与地方单位企业及学校加强合作。文化的传承发展,重要对象是祖国的未来。与各教学单位合作提供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场所条件、教学实践区、科研课题试验场所等),明确开放主流客群。

新疆艺术学院作为西北五省唯一的综合类艺术院校,有责任为当地培养国家艺术人才,将新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的种子播撒出去,更有义务将培养的高素养优秀人才留于边疆建设队伍中去。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需要对学生灌输“设计师的责任”与“文化自信”精神内涵。

我们通过开设相关理论性课程,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持学生在文化传承道路前行。学院设置实践性课程,与多方单位签订协议设立实践教学基地与课题试验区。教师带队下团场,采风、采访老兵团人、走访调研、整合文化资源、与当地农户协作完成某团农户居住空间改造工作。

以科研项目实践带教学,将课程结合当前边疆地区乡村建设实际需求,课程与课程之间相互衔接,教学思路体系化串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文化元素学以致用,体悟生活,贴近人民群众,贴近生产劳动现场,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用优秀的艺术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方向,为地区文化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结语

新疆作为多民族地区,百花齐放的文化盛景需要继续发展,无论走向何处,都要不乱核心大局方向。优秀的国家民族文化需要国民主体的坚信认同,才具备强大的抵御低俗文化入侵的免疫力。国家需要可持续发展,文化更需要可持续传承。屯垦戍边艰苦奋斗的军垦文化精神,是一代代边疆建设者血汗堆砌凝练而来,优秀文化精神的多元物化传承,只是暂时符合当代受众对文化形式的需求,适当迎合的最终目的,终究是要让受众牢记历史奋斗至今的艰辛历程,延续一代代传承平易朴实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獻

[1]吕品晶.“艺术服务乡村振兴”——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教授访谈[J].乡村艺术,2020.6(3):5-12.

[2]崔静 哈力玛 周达疆.“集聚文化效应”视角下的新疆乡村文化振兴探究[J].新疆社科论坛.2021(1):49-55.

[3]吴淑琴,轩安东.新疆石河子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7.21(2):16-16.

[4]吕品晶.同添一砖一瓦 共栽一花一木[J].中国文化,2009,(1)

[5]兵团二二二团史志编纂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二二团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7.

作者简介:徐榕泽(1996年),女,汉族,籍贯吉林省。学历: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单位:新疆艺术学院,所在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49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
试论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河北民间音乐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
河南大调曲子传承与发展新途径研究
现代计算机技术对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