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素质教育,优化英语课堂

2021-11-13 14:17季国东
清风 2021年4期
关键词:事物建筑生活

文_季国东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生理的不断发展,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愈发显露出他们独特的性格特点。在这一阶段,学生不再满足于依靠周边事物汲取知识,他们开始对更广范围内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渴望探索更广阔的世界。然而,与高中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同时增长的,还有课业压力,这让学生的好奇心较难得到满足。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师不应局限于课本,而应巧妙地结合学生心理,更好地将更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探索中完善。

做生活观察者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未来世界掌舵者的学生,无疑需要承担起重大的社会责任,这也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着眼于生活,让学生能够将目光不局限在课本知识上,而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将课堂内容与生活相结合,在讲授知识时将与之相关的生活常识讲述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在课下,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出发点,带领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探索生活的乐趣,在生活中学会主动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School life 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校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学校的建筑,如餐厅、宿舍、教学楼、卫生间等,再将这一章节的单词与建筑一一对应。学生可以带学生进行几次简短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单词与建筑之间的记忆点后,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四人一组进行反应练习。小组中一位学生直接说建筑的中文,其他学生快速翻译建筑的英文,或者一位学生描述建筑特点,其他学生用英语说出建筑名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学校的建筑有了记忆,在路过相应的标识时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同时在学习其他知识时也会采用这样的方法将一些常见生活景象与课堂知识联系起来,既实现了英语的生活化,也帮助了学生记忆。

品味多元文化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者与开拓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数年的生存与发展,都会留下无比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时刻表明自己开放包容的态度,用自己求同存异的姿态影响学生。在面对不同文化的差异时,教师要时刻表明自己的观念,端正自己的态度,要引导学生以包容的心态面对外来事物,追求和而不同,时刻保持尊重与理解的文化理念。

例如,在教学Language 这一部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逐步意识到文化的差异以及更加客观地看待差异、接受差异。为了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能够有更多的亲身体会,教师可以采用课前资料查询、使用辅助道具,如引入西式餐具等方式讲解这一堂课。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询资料,课上再利用学生查询的资料理清时间线,让学生看到各国的发展变化和选择的不同的政治道路。同时,教师还可以看一些不同国家餐桌礼仪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意识到文化的不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亲身体会了文化的差异,面对不同的文化,如饮食文化、会面文化等,能够理解并接受,保持包容的态度,落落大方,自然接受,不嘲笑,不讥讽,不恶意模仿,不随意编排。

培养责任意识

高中生具备充分的行动能力,他们已经拥有了自我判断、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拥有超强的责任心与正义感,同时作为未成年人的他们也极易冲动。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发展,成年人的引导必不可少。掌握着教育学生的先进方法和充分的理论知识的教师,无疑成为这一引导的重要参与者。面对仍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面对他们强烈的正义感与好胜心,教师应该予以正确的引导。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理智地判断事物的正确性,客观地评判事物,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为其在未来的发展生活中提供良好的方向与指南。

例如,在教学The environment 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汇总目前世界上出现的大的环境问题,如海洋里的垃圾污染、因气候变暖而不断融化的冰山和日益上升的海平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聊一聊他们所知道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环境问题,以及对于这些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室外,让他们亲自清理一次垃圾,让其充分认识到日常清理垃圾的不易。在这样的亲身观察和亲身体会的过程中,学生的责任意识逐渐增强,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真正地对世界充满情感。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长途旅行,在这场旅行中,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旅客,都在不断地积累经验。每一方都在摸索前行,为创造更好的教育贡献力量。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拿出自己全部的精力与经验,让背负着压力前行、积极应对社会挑战的学生能在学习中收获属于他们的风采与快乐,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两者之间相互靠近。

猜你喜欢
事物建筑生活
单独中的洞见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春天来啦(2则)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