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与应对现代作战体系的超级复杂性

2021-11-14 10:14杜燕波
军事文摘 2021年21期
关键词:软性复杂性要素

杜燕波

随着空基、海基、天基平台以及先进网络、光电、红外、雷达侦察技术的迅猛发展,克劳塞维茨所说的“战争迷雾”被极大地消除,人类仿佛进入“透明化”时代,战争似乎变得越来越“简单”了。但现实绝非如此,人们更明显的感受是:随着国防科技的迅猛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和战争形态的快速嬗变,现代作战体系本身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呈指数式、爆炸式发展。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必须予以严肃对待。

现代作战体系呈现超级复杂性

当前,尽管各国军队普遍意识到从“体系”的高度研究作战问题的重要性,而且做出不同程度的努力,但却很难廓清现代作战体系本身自带的种种“迷雾”,因而也就很难对其有清醒、客观、正确的认知。从根本上讲,主要是由于在先进科技迅猛发展的刺激下,现代作战体系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复杂性。

现代作战体系要素众多,不同要素组合造成作战体系超级复杂。某种程度讲,作战体系就是不同作战功能要素的有机结合。按照“OODA循环”理论,只要观察(O)、判断(O)、决策(D)、行动(A)4类作战要素形成闭环,就可以完成一次作战行动。而在现代作战体系中,先进的现代通信网络可以轻易在任何两个人(物)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使作战体系在总体上呈现出无数可能的组合。不同层次(如战略、战役、战术)、不同维度(如陆、海、空、天、网、电磁、认知等)作战要素之间交叉关联与组合,客观上又带来无数种人们很难预料的突袭效果。人工智能算法则可以以某种程式化或深度学习的迅捷方法,将大量人(物)构建到一个复杂的逻辑中,并以人类思维所不及的速度与遍历优选能力使上述要素之间的组合、重组过程空前加快。而高度发达的机械化水平所造就的前所未有的机动性、火力、渗透破坏力,又能够将现代作战体系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效应快速呈现出来。用美国马赛克战理论解释,在这个机械化信息化高度发达、无人化智能化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在无人自主技术使得高价值武器平台功能疏解成为可能的情况下,现代作战体系的运作方式正在由以前的杀伤链向更为复杂、敏捷、杀伤力更强的杀伤网转变。这种大量的、不同种类的作战要素在战场上快速组合、聚合、疏散与重组,就像变色龙一样,观察它的人们很难抓住其“尾巴”。

列装的先进武器要具备强大的实战能力,必须在编制、条令、训练、管理、人才等方面同步深化转型

先进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给现代作战体系带来很大变数。现代国防科技发展迅猛,武器更新换代周期明显缩短。例如,大量无人机、巡飞弹构成的“蜂群”可以轻易突破目前最先进的防空反导系统;而一旦高功率微波武器或高能激光武器投入实战,便可有效清除无人机、巡飞弹之患。攻防技术如此快速地交替突破,以至于许多研制与建造多年的武器装备刚一列装,就可能面临淘汰局面。在此背景下,现代军队的作战体系注定永远无法完全定型,而始终处于相对变动之中,再加上各种不断涌现的颠覆性技术(武器)必然地带来诸多不确定性,这就给人们认识现代作战体系增添了相当大的难度:一是很容易将构想中、预研、在研、尚未列装、尚未形成实战能力的先进技术(装备)视为既成事实,而得到的只是关于未来作战能力的“幻影”,从而造成现实与未来之间的错位;二是先进武器形成实战能力本质上要求在编制、条令、训练、管理、人才等方面同步深化转型,并且需要形成必要的规模效应,但现实中很容易将某些刚刚成熟或列装的先进武器的实战能力理想化,从而造成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错位。正如法国哲学家兼科学家让·拉特利尔所指出的,“科学技术对文化既有破坏效应,也有诱导效应。在这两种效应的综合作用下,人类很难保持对技术的清醒判断。”

现代作战体系构建在软性要素基础之上,表面上很难窥见其实质。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通过坦克、战机、舰艇等主战平台的代次和数量衡量一支军队的强弱。而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数据、信息、网络、算法、程序代码、电磁频谱等软性要素在作战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基础性地位越来越突出了,现代作战体系能力强弱越来越维系于这些软性要素。然而,这些软性要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种凝结大量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辛劳、智慧的软性技术空间就像是一片“暗海”,人们通过可见的战技术指标、报表数据、研究报告和武器装备,是无法理解“海面以下的世界”的。简言之,很难评估一支军队软性要素真正的建设质效如何,信息流转与指挥控制逻辑如何,到底有哪些堵点、阻点或漏洞,对整个作战体系的支撑或阻滞作用如何等重要问题,从而也就很难掌握现代作战体系的正确打开方式。

现代作战体系超级复杂性带来的严峻挑战

上述三种事实交叉叠加,共同驱动现代作战体系的复杂性呈指数式、爆炸式增长,这势必会带来一些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潜在的,有的则已经不同程度地显现了出来。

装备体系认知易出现偏差。随着现代作战体系固有的复杂性日益增大,人们认识和理解现代作战体系的困难程度也在同步增加,集中体现为三种典型现象:盲人摸象式。由于现代军事专业划分很细,每个专业又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与认知履历,久而久之,便在不同专业领域之间树起一道道无形的壁垒,每个人都从自身专业背景与认知框架出发观察现代作战体系,结果便很容易出现“盲人摸象,各管一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很难清楚地认识、把握现代作战体系的全貌。浮光掠影式。许多人(或单位)长期跟踪研究外国诸强国国防科技领域的发展动态,但并不理解其军事学意义,不理解其可能对现代战争产生的潜在影响,也就不能够理解其在现代作战体系中的作用地位,不利于形成对现代装备体系的深刻、整体、正确的认识。不明就里式。有人讲起先进作战概念(特别是外军作战概念)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不清楚部队实际状况,不清楚底层技术及居于中心、基础性地位的软性要素的具体状态,缺乏对现代作战体系组织指挥的技术性理解,因而也就不能精准地对己方作战体系进行把脉。

现代军事专业的细化,造成不同领域、军种之间的壁垒

作战决策易被迷乱或误导。《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然而,鉴于现代作战体系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超级复杂性,知己知彼似乎越来越难了。试想,无论在战略层面,还是战役、战术层面,如果对敌我双方作战体系认识有偏差,那么就很容易做出错误而危险的决策。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强国军队已经在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点。例如,美军提出的决策中心战、多域战、马赛克战理论,都暗含了这样的思想—决策中心战,就是要设法干扰、迷乱敌决策,为己方抓住与利用有利战机创造条件;多域战,就是要通过多域快速配合的方式,打时间差、空间差、频谱差,胜敌于无形;马赛克战,就是要基于先进通信、网络、无人自主与智能化指挥控制技术,生成强大、敏捷、快速的杀伤网(即多路杀伤链),使敌决策瘫痪、防不胜防。可见,在未来战争中,除了复杂的作战体系本身难以被认知外,还不得不面对战场双方认知对抗、决策对抗的问题。

基于先进通信、网络、无人自主与智能化指挥控制技术的马赛克战

作战行动易遭挫折、遭失败。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态势感知和作战决策,就不可能有高效、有力的作战行动,甚至可能遭受挫折或失败。这个浅显的道理并不难理解。如果对敌我双方作战体系研究不透,在战场上便会出现犹豫、迟疑或冒进的情况,要么错失宝贵战机,要么步入陷阱或险境。

如何应对现代作战体系超级复杂性带来的挑战?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与认识论的视角看,复杂性讲的是一种主观认识,本质上属于一个认识论问题。放在本文语境中,也就是说,这种复杂性本质上是由于现代作战体系本身的复杂性,超出了人的认知能力才表现出来的。那么,既然正处于深刻变革中的客观世界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要解决现代作战体系复杂性带来的严峻挑战,就只有从主观上努力了。

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现代作战体系。时代在变,世界在变,国防科技迅猛发展及其对现代作战体系转型强力推动的事实和趋势不会变,因而必须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现代作战体系。纵向上,要重点关注各种创新技术对作战体系的影响,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带来的突变效应。横向上,要重点关注不同作战要素的组合特性及可能的组合形式,同时要关注底层软性要素建设质效以及存在的堵点、阻点或漏洞问题。另一方面,要认识到的是,在国防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作战体系是很难定型的。就像一个“被不断演化的新技术之鞭抽打的陀螺一样”,变化才是它的常态。因而,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采取“小步快跑”方式,在脚踏实地的同时,注意适当前瞻。

国防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作战体系很难被准确定型

以清晰的作战概念观察现代作战体系。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装备体系就是作战概念在技术、物质层面的映射。理想情况下,有了清晰的作战概念,就能够理清装备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在理解装备体系时就能够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同时也就能够更好地指导现代装备体系发展建设。例如,通过OODA循环杀伤链、马赛克战杀伤网的概念去观察现代作战体系,便可很快梳理出现代作战体系的大体经络,达到庖丁解牛之功效。换言之,作战体系是一个大系统工程,而作战概念(或军事理论)是这个大系统工程的“纲”;从作战概念的视角观察现代作战体系,就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平时多为广大官兵普及现代军事理论与作战概念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以化繁就简的智慧使作战体系极尽简约。俗话说,“加法靠能力,减法靠智慧。”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来源的数据、信息、情报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以至于如何将有用的数据、信息、情报提取出来并加以有效利用反而成为问题本身。这就要求各级以“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作综合考量,分清主次,集中精力攻关那些影响指挥控制与决策、对作战能力提升有显著质效的项目。很显然,那些不必要的数据信息与软件插件并不会提高、反而会有损指挥中枢运转和作战指挥质效。因此,应当旗帜鲜明地反对运动式、海水漫灌式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做到重点突出、化繁就简。只有“清爽简约”的作战体系,才有利于人们观察、认识和利用。

以高效的管理去除作战体系的“灰区”。现代作战体系就像一座宏大的建筑,要求地基扎实、结构科学、各层级受力达到基本要求。如果某一层级偷工减料,不仅会迷惑上级领导或指挥员的判断,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整个作战体系。因此,现代作战体系客观上要求各级都要履好职、尽好责,一级负起一级的责任,一级干好一级的事情,不让战略管理人才操心战术问题,不让战术专家操心技术问题,不让系统架构师操心具体技术实现方法。唯有如此,作战体系才能做到层次清楚、脉络清晰,各级指挥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谋、手中有策。

猜你喜欢
软性复杂性要素
新时代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复杂性挑战与路径优化——基于复杂性理论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微信表情包:网络空间的一种“软性”符号
复杂性背后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国企治理结构的“软性”制度安排
复杂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