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路径创新研究

2021-11-14 16:42谢佳
新闻爱好者 2021年10期
关键词:非遗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五千多年文明史为中国留下了灿烂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传播范围窄、传播模式滞后、传播形式化、重视度不够、传承青黄不接等情况是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困境,通过探求新媒体立体传播、数字化技术保护、内外部传承策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新路径,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出谋献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播;创新

一、研究背景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凭借智慧创造了世代相承、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路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进行传播创新,以期为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提供新视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力帮助。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成果以学术论文、研讨会、文化传播等形式为主,研究领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等。

通过搜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播”两个关键词,笔者对2011—2020十年间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进行了精确统计,结果显示共有2274条相关的期刊论文和650条学位论文记录。其中自2012年起,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研究论文发表数年均在三位数以上,期刊论文和学位相关研究的论文发表数呈递增趋势,显而易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学者们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进行了积极探索,剖析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对策及解决方案,这些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当下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困境

(一)传播范围窄

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很难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去博物馆、艺术馆、展会或者庙会才能实现近距离接触,大众生活中基本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子,这种状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传播根基,传承和发展的难度加大。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人不知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半数人不知哪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说明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还不到位。

(二)传播形式化

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初衷也随之改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吸引受众的眼球,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出现表象化、娱乐化现象,重形式轻内涵,重过程轻文化,文化内涵被削弱和淡化,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中被误读,其中的文化精髓被忽视。

(三)重视度不够

一是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投入的资金少,资金投放过于分散,资助资金有限,很多无法善始善终,扶持效果低下。二是牵头单位只注重争取资金和分配资金,不注重项目进度的管理及推进,从而进度缓慢,没能充分发挥扶持资金的作用,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纸上谈兵”的多,落实到位的少。

(四)传播手段滞后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性和口传心授的特点造成了它的“封闭性”,其传播路径往往以现场传播为主,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以及路牌、灯箱的广告位等)传播为辅。虽然传统的传播方式简单、方便,人们用起来得心应手,不需要复杂的现代技术,并且具有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但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故步自封、裹足不前,较当代新媒体传播的受众面、感官刺激有着天壤之别,传播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五)传承青黄不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传播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科技和信息化给人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人们的文化娱乐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逐渐不被广大年轻人所认可,他们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学习自认为“枯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没有进行专门的传授培训,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长期的实践和认识,不具备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此外,主要传承人大多年事偏高,技艺传承存在困难,如河南安阳“军庄秧歌”的十字韵唱腔等技艺更是随着艺人的离世而流失[1]。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路径创新对策

(一)依托新媒体优势,构建立体传播路径

信息时代,新媒体发展如雨后春笋,为人类活动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依托新媒体优势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是一种快速、形象、立体、有效的传播方式,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影像传播策略,不断提高影像传播的质量和水平,切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卓有成效的推广和传播。一是对影像传播内容的创新。如:以真实为前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内容中,可以融合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民间传说、民间轶事等,激发受众兴趣,或者融入传承人、受众群体的真实文化生活、妙谈趣事,提高传播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完成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二是对非遗影像内容呈现方式的创新。在影像制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图文、视频、纪录片、宣传片、讲座、动漫等多种方式,实现传播渠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完美结合。三是对影像传播方式的创新。根据受众喜好和社会需求,注重影像传播方式的创新,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发源地等真实场景拍摄;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动漫形式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本真面目;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栏目,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四是对影像传播渠道的拓展。可以与出版社合作,出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刊物、报纸专栏专访或者电子刊物等;可以与网络平台合作,创建非遗网站,展示丰富的非遗内容,多平台、多角度、多板块、多手段地推广非遗图文介绍、非遗作品视频、非遗主要传承人介绍及访谈等;可以与电子音像公司合作,出版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短视频、光碟等,促进该艺术占领当地乃至国内演出市场。目前电子多媒体技术应用广泛,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紧跟时代潮流,利用手机App小程序,如微信、QQ、抖音、直播等平台进行传播。可以將非物质文化遗产储存在网盘、U盘、光盘、云盘里随时随地播放观看,加大传播力度,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面。

(二)借助数字化技术,健全文化保护体系

着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记录、整理、开发、原创、批评与研究。借助数字化录音、数字化录像、建立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记录、整理,显然是当下最直接有效的保护措施,也是符合当前情势的新型传播方式。这项工作不是简单的记录整理,还必须与种种复杂的编码工作相结合,既保存促进原创,又鼓励深加工和再创造,尤其是要发挥研究和批评的中介作用。显然,这样的工作应该分别在民间艺术的原产地和城市里的学术机构两个端点展开,应该支持这两端的广泛接触与互动[2]。通过现代化数字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可再生、可共享的数字化产品。

(三)实施“内外部”传承策略,优化传承人培育机制

面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后继无人”的困境,我们应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机制,对内、对外实施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策略。

1.注重后备人才储备,夯实内部传承基础

人才培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没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将会是无米之炊,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宏观发展,根据不同团队、人才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长远规划,培育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同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备人才的培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家收徒传艺”计划,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畅通引进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员通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走出去”即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请进来”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进校园指导、讲授,推动文化技艺的弘扬和传承。

2.走进高校,拓宽传承人培育渠道

利用高校优质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如:相关专业学院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或者有关课程,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开设非遗选修课等,并将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精神和道德传统观念的民间艺术思政内容融入艺术课堂之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意识。对学习地方民间艺术专业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或政府资助制度,以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致力于民间艺术行业。

高校可以组织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共同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统编教材,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相应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家乡进行田野采风,并参与一些富有民间特色的民俗活动,如庙会、民俗文化展等。可组织师生长期对一些口口相传、没有遗留文字记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跟踪和资料收集整理,有效激发学生热爱本土文化、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

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实习基地,让学生现场感知传统民间文化的无限魅力。通过聘请民间艺人到基地或高校进行艺术讲授和技艺展演,让受众熟悉其文化特征、制作工艺、表演程式等,在学习民间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激发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可以将彩陶纹饰、舞蹈造型、服饰文化等应用到艺术设计中,将现代艺术设计与之结合,创作出既具有民族意韵又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天地。

3.走进社区和千家万户,畅通传播和传承路径

我们应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人日常生活的融入,促进其日常化的继承和发展。采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城下乡”的办法,进一步加大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观众群体的培育力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影剧院、进千家万户活动,使受众有机会近距离免费接触和欣赏到优秀的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戏曲、书法篆刻、手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一批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英”,使大众真正喜欢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传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4.加大跨文化传播力度,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增加贫困地区就业岗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头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销售和推广,促进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的提升,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号召,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发展文化旅游。如通过实景演出、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艺,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的研学旅游线路、设计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通过积极创建“民间艺术之乡”“民俗展览馆”“非遗聚集区”等活动,实现非遗的多元化传播。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力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当地发展格局中,立足本地市场,拓展国内外市场。如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推介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展销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等系列活动,向外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进行招商引资,使经济与文化共生。

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海外展播、评奖和演出,通过文化企业到国外投资文化项目、与孔子学院的文化合作、举办国外高层次文化论坛,促进政府推动下的文化传播与合作。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外华人近4000万,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可割舍的祖国情怀时刻影响着他们的文化认同和认知,根深蒂固的血缘和文化维系着他们的心理归属。他们既有学习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愿,又熟悉国内的文化背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潜在生力军[3]。因此借助海外华人群体可以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外的有效传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外影响力。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的职责就是大力引导民众弘扬民族文化,讲好传统故事,使民间传统艺术大放光彩。地方各级政府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政府可通过购买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戏曲等演出服务的方式,组织民间艺术团体在固定场所、固定时间为群众免费演出。二是将非遗编入地方教材,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础。三是在当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由各级文化部门负责协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保护、研究、交流等活动,挖掘其内在价值。四是充分利用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展会等公共文化机构平台,定期开展讲座、培训等活动,为市民、爱好者、非遗传承人搭建彼此学习交流的平台。

总之,如何走出一条新颖、独特、富有成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新路径是各级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民间艺人、新媒体机构、企业等的神圣使命,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各部门互通互融并加强跨领域、跨地域、跨时空的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并有效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为2020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阳民间舞蹈‘军庄秧歌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立项编号:2020BYS006)]

参考文献:

[1]谢佳.安阳民间舞蹈“军庄秧歌”的生存现状调查及衰落原因分析[J].艺术评鉴,2016(9):114.

[2]章建刚,王亮,等.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6-107.

[3]王晓俊.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传播研究:以豫剧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8(3):75.

(作者为河南工程学院服装学院副教授)

编校:郑艳

猜你喜欢
非遗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