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好党史中提高“政治三力”

2021-11-15 05:54杨晓琴
支部建设 2021年28期
关键词:领悟力总书记政治

○ 杨晓琴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12 月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2021 年2月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等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这既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又是对我们党百年管党治党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在学好党史中寻“大道”,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一、把牢政治方向,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锻造“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政治判断力

政治判断力是“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是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果敢;是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政治能力;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不动摇,在复杂问题中力戒沽名钓誉、优柔寡断、摇摆不定的政治素养。

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与现实相统一,准确把握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深刻了解历史背后的特定背景、特殊含义,做到明辨是非、正本清源,正确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了进入新时代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指明了“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为我国准确把握新时代、科学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指南和依据,这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内外大势和全局出发,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政治判断和政治决策。

二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作出合乎客观事实和历史规律的正确判断。回顾历史,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是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出的高度政治判断。我们要向革命前辈汲取智慧力量,练就观察事物的敏锐眼光、判断时事的深刻洞见,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做到头脑清醒、眼睛明亮,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不偏。我们要向实践求真知,从政党路线与实践成效上,增强共产党领导成就实效性的价值认同,进而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和政治免疫力,确保作出合乎客观事实和历史规律的正确判断。

三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以大历史观的宏大视野增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谋划。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是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作出的重要政治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胸怀两个大局”。我们要从两个大局出发,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要学在深处、落在实处、干在前列;要立足世界大变局,在谋划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问题中把握战略主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大旗举高、举稳;要采用科学思维,使发展速度、改革力度同人民及资源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既不急于求成、盲目超前,也不消极悲观、懒政庸政。

二、站稳政治立场,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涵养“国之大者、念兹在兹”的政治领悟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国之大者一定要心中有数。只有时刻心怀“国之大者”,深刻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吃透上级指示精神,才能做到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要从党的革命历程和伟大成就中,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领悟党领导的光荣、正确以及党的事业伟大。回顾历史,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造性地做“革命的山大王”;在“中国将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2 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些都是高度政治领悟力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发展的新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深刻总结正反经验、领悟历史规律、把握时代要求的结果。

二要从党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服务群众的群众运动史中,领悟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提高以人民为中心的道德自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紧扣农民问题取得了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同样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将“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党的传家宝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坚持“以百姓心为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深远意义与执行要求,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心入脑、落实落地。围绕“学、思、用”下功夫,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做到贯通结合、实干笃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避免政策贯彻落实中的温差、落差、偏差,避免使用不严谨的政治口号、政治术语,避免因拔高、牵强而搞成“低级红”“高级黑”,避免口号式、机械式,囫囵吞枣、上下一般粗的传达。

三、强化政治担当,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锤炼“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政治执行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只有落实在行动上、工作中,才能真正造福人民。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最终都要落实到政治执行力上。党员干部的政治执行力如何,关系着党的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关系着党的方针政策能否落地落实,关系着能否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要提高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切实做到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党的政策深深扎根于人民、广泛造福于人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要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应用功力和对政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能力。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根本上提高理论素养,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解答当代难题中,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社会治理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以及创新创业创优能力,进一步增强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实效价值的能力。

三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赢得民心、应对挑战、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要将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挺在前面,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确保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中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不打折扣、不走过场。

猜你喜欢
领悟力总书记政治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时局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办公室政治
谈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加强学生语文读悟意识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让依“标”扣“本”成为孩子语文阅读答题的“法宝”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