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多种类型皮疹梅毒1例

2021-11-18 08:47何丽娜朱格格江佳慧季易环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鳞屑丘疹病史

姚 惠,慈 超,何丽娜,朱格格,江佳慧,季易环,吴 仪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皮肤科,安徽 芜湖 241000)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早期梅毒临床表现多样隐匿性强,易被漏诊、误诊。本文报告1例被误诊为湿疹的早期梅毒患者。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8岁。因“头面部暗红丘疹、鳞屑伴微痒20 d”而入院。患者入院前20 d面部、颈部出现散在暗红色斑疹、丘疹,伴有轻度痒感,当时未予以重视,皮疹逐渐增多,部分互相融合,瘙痒加重。随后头皮、躯干、会阴出现皮疹,皮疹呈鳞屑性暗红斑、环状暗红斑等多形性皮疹,门诊拟“泛发性湿疹”收入院治疗。患者既往有乙肝肝硬化病史5年。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专科查体:头部大小不等暗红色斑疹、表面环状粘着性鳞屑,头发呈束状分布(图1A、B),面部、颈部弥漫性暗红色斑疹、丘疹,部分融合成片,轻度肿胀及渗液,躯干密集分布米粒至黄豆大小淡红色斑疹(图1C),会阴多发性环状暗红斑丘疹(图1D)。

图1 患者皮肤改变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2×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17%,单核细胞百分比9.3%,中性粒细胞绝对数1.5×109/L,淋巴细胞绝对数0.4×109/L,红细胞3.21×1012/L,血红蛋白107 g/L,血小板48×109/L,超敏C反应蛋白7.56 mg/L;尿常规示:尿胆素原++;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HBsAg(+),HBsAb(-),HBsAg(+),HBsAb(-),HBcAb(+),HIV-Ab(-),HCV-cAg(-),HCV-Ab(+);T细胞亚群:总T细胞62.1%,T辅助淋巴细胞35.8%,T抑制淋巴细胞21%,辅助/抑制淋巴细胞1.70%;辅助检查:肝胆胰脾肾彩超:肝硬化,慢性胆囊炎,脾脏肿大。胸部CT平扫示: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胸膜结节灶;纵隔及两侧腋窝多发小淋巴结,部分增大;肝硬化、脾大;肝左叶萎缩,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可能;肠系膜及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初步诊断为“1.泛发性湿疹?2.银屑病?”,予以复方甘草酸苷60 mL静滴,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富马酸酮替芬片1 mg口服,糖皮质激素乳膏外用治疗2 d,无效。皮疹继续增多,面部肿胀加重,患者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 ℃,查血常规、CRP、血培养等感染指标未见明显异常,予以补液、吲哚美辛栓纳肛降温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详细询问病史,患者诉1月余前有不洁性接触史。行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示:TP-Ab(+),TRUST1:128(+),TPPA(+)。修正诊断:梅毒(二期)。停上述所有治疗药物,予以苄星青霉素240 U两侧臀部肌内注射一次,2 d后全身皮疹颜色变暗,头皮鳞屑减少,面部肿胀减轻。给予出院治疗,门诊继续予以苄星青霉素240 U肌注,qw×2次,经3次治疗后全身皮疹消退。3个月后复诊,全身未见明显皮疹,血清TRUST1:16(+),患者目前仍处于随诊中。

2 讨论

梅毒为性传播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是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之一。近10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在各年龄段均呈上升趋势,年轻化和老年化倾向更明显[1]。

本例患者面部、颈部皮损呈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瘙痒明显,符合湿疹的特点。头皮散在鳞屑性暗红斑,头发呈束状,在临床上束状发多见于银屑病。患者躯干弥漫性淡红色斑疹,类似于病毒疹及玫瑰疹表现。会阴多发性环状暗红斑丘疹,类似于扁平苔藓样外观。患者全身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类型皮疹表现,无法用单一湿疹或银屑病等疾病进行解释,且按湿疹治疗无效、皮疹渐加重。根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及梅毒血清学检查,患者确诊为梅毒后,仅予以苄星青霉素肌注驱梅治疗,未行其它特殊治疗,全身皮疹逐渐消退,痒感消失,3月后复查血清TRUST滴度明显降低,为1∶16,说明治疗有效,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梅毒”的诊断。该患者血清TRUST目前暂未转阴,考虑是治疗时间较短所致。一般认为,梅毒患者经规范的驱梅治疗,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TRUST)大多于1年左右可转阴性,少数患者血清反应滴度逐渐降低至一定程度后即不再下降,长期维持在该滴度两年以上,在排除神经梅毒、梅毒再感染等情况外,即为血清固定或称为血清抵抗。梅毒血清固定的形成机制尚未明确。

梅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了少数患者早期出现典型溃疡性病变硬下疳之外,很多皮损不具有特征性。特别在男男性关系中,梅毒的口腔表现并不少见,梅毒可能会模仿各种传染性、肿瘤性或免疫介导的过程,部分患者出现口腔无痛性白色或红色溃疡[2]。二期梅毒可表现为广泛的黏膜性皮肤病变,因其多变的形态,更被称为“万能模仿者[3]”。梅毒不典型皮损表现极容易被误诊或漏诊,给临床医生带来极大的挑战。Solak、Gianfaldoni等[4-6]曾报道梅毒患者被误诊为掌跖型银屑病的个案。Seung等[7]发现1例二期梅毒阴囊湿疹样病变的HIV阳性患者,予以青霉素治疗3周后,阴囊病变明显改善。梅毒患者也可表现为扁平苔藓样病变,手腕、小腿出现边界清楚的紫罗兰色鳞状斑块[8]。临床上单一的以湿疹样、银屑病样等表现的梅毒病例较常见,但如本病例报道的患者同时存在多种皮疹表现,不同部位分别表现为银屑病、泛发性湿疹、玫瑰疹、扁平苔藓四种不同疾病的未检索到相关报道。这也提示我们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当患者全身出现多种不同特征的皮疹,不能用一种或两种疾病解释时,须详细询问梅毒相关病史,考虑有无梅毒可能。由于梅毒是性传播疾病,很多患者在就诊时有意或无意隐瞒病史。因此,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至关重要,同时,严格执行患者就诊时一医一患一室,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给予患者一定人文关怀也是获取真实可靠病史,减少误诊、漏诊的保证。

猜你喜欢
鳞屑丘疹病史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得了丘疹怎么办?了解这几点治疗方式很重要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花露水治蚊虫叮咬?治标不治本!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有些隐私也要说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牛皮癣有什么良药良方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