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门遗址区绿化养护实践与探讨

2021-11-18 16:19赵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8期
关键词:绿化养护

赵虎

摘 要:定鼎门遗址区在洛阳市洛河南岸城市主干道龙门大道西侧,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线的正南端。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片区,在大遗址保护理念下,遗址区借助葱郁的绿植造就出一片都市“绿肺”。当前,通过第三方管养企业提供专业的养护服务,遗址区绿化养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文章从养护工作实际出发,就遗址区绿化养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

关键词:定鼎门遗址区;绿化养护;改进提升

定鼎门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遗址区建立的定鼎门遗址博物馆自2009年至今已对外开放12年,是洛阳市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遗址区的绿地面积从37900余平方米逐步拓展到了594500余平方米(不包括用作考古預留区的生态区域面积),绿化养护工作也备受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近年来,管理单位引入第三方管养企业为遗址区绿化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不断加强遗址区绿化养护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绿化养护效果,得到了相关单位和来访公众的肯定。现就定鼎门遗址区绿化养护的现实状况分析如下。

1 做好遗址区绿化养护的意义

遗址区蕴藏隋唐洛阳城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独具的文化科研价值,遗址区自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一直是洛阳市的特色名片,因此,做好遗址区绿化养护是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能够让来访群众和社会公众在都市核心区拥有一片绿色海洋,让人们零距离享受舒适的绿色环境,品味优雅的慢生活空间,还能让大众在生态自然的绿色环境中亲切感受隋唐盛世的城市记忆。同时,遗址区所在地又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地,做好绿化养护工作可以很好地保护隋唐洛阳城的历史遗迹,通过植物造型展现隋唐洛阳城里坊区的遗址格局,呈现隋唐洛阳城的城市形制,彰显隋唐洛阳城遗址的历史风貌,并方便公众感受隋唐洛阳城“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了解唐宋时期洛南造园艺术,让公众不由自主地享受遗产地浓厚的人文环境。

2 遗址区绿化养护的现状

按照定鼎门遗址区历史遗存的分布和功能分区,遗址区大体上可分为核心区、轴线区、坊片区。核心区包括定鼎门门址和丝绸之路文化广场展示区,轴线区即隋唐洛阳城中轴线天街遗址区,坊片区即宁人坊和明教坊遗址区。考虑到定鼎门遗址在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的重要地位,管理单位秉持大遗址保护理念,在选取绿植品种上依据文献史料的相关记载,遵循适地适树,按照历史化、本土化、多样化的原则,选种节水、耐旱、造型美并具观赏性的绿植。

定鼎门门址和丝绸之路文化广场展示区是整个遗址区的展示核心,绿化养护面积37900余平方米。目前,该区域的绿植围绕丝绸之路文化广场主要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的太阳湖里种植荷花、浮萍等,东侧的月亮湖里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并在广场东、西两侧依湖边栽植垂柳、琵琶树、桃树、梨树。同时,为与遗址区的保护性建筑—定鼎门城楼交相映衬,在定鼎门城楼周边栽植白皮松、雪松等,临近城墙区域则以混播草地为主,辅以广玉兰、紫荆、红叶李、桂花、南天竺、国槐、竹子、夹竹桃、五叶枫、女贞球等点缀。遗址核心区的绿植通过这一景观设计,可以增强观众的视觉美感,提高观众的精神愉悦度,同时烘托定鼎门城楼厚重的历史感,吸引社会公众零距离感悟丝绸之路文化广场的隋唐气息。

天街、宁人坊和明教坊遗址展示区是遗址区的轴线区和坊片区,该遗址区主要通过不同的绿植品种造就生态景观,连同夯土墙等其他展示方式模拟展现隋唐洛阳城的空间格局。在隋唐洛阳城城市中轴线的天街沿线,主路面保留现状地被草皮;在天街的东西两侧设置由乔木(油松、桧柏、国槐、垂柳)、灌木(樱桃、石榴、紫薇、牡丹、平枝栒子)、花卉(芍药、针芒)、混播草地组成的林荫道,林荫道外侧设置深0.6米的生态滨水湿地,湿地采用有植被的缓坡驳岸并在湿地里种植蒲苇、茅草、狼尾草等水生植物,以此构建出多层次的生态空间和绿植景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天街“通泉流渠,映带其间”的历史景象。在宁人坊和明教坊遗址展示区通过布置不同的生态景观等方式呈现坊片区的空间格局,如运用桧柏、竹子等绿植为城墙形制,并和建造的夯土墙体连接,通过绿篱与夯土墙体相结合的方式展现隋唐洛阳城宁人防和明教坊的里坊坊墙,这样既造就出完整的里坊空间,又可以使观众在游览考古遗址公园时感受到一丝惬意。同时,为更好展示里坊宏大的空间格局,管养企业在宁人坊和明教坊遗址展示区的坊墙以外区域喷播混播草,让观众得到一片开阔的绿色视野,可以很直观地、近距离地感受开阔的里坊片区,增强隋唐洛阳城城市格局的认知度。

3 遗址区绿化养护的亮点特色

3.1 借势遗址保护,分期逐步建设生态公园

20世纪90年代,洛阳市将隋唐洛阳城洛河以南包括定鼎门遗址区在内约22平方千米遗址作为绿地保护起来,并列入城市总体规划,为今后通过建设连片区绿地的方式保护好利用好遗址区文物资源奠定了基础。2005年,市政府启动大遗址保护,组织开展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规划,成立大遗址保护专门机构,开展定鼎门遗址区的环境整治。2007年3月,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奠基,在隋唐洛阳城的保护上,重点是把里坊区作为绿地进行保护,在定鼎门遗址区建设大型遗址公园。2009年10月,全国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在定鼎门门址和丝绸之路文化广场展示区呈现出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的景象。自对外开放,管理单位结合考古遗址公园定鼎门遗址区工作实际,对照发展规划,坚持建设生态公园,在考古预留区保留原生态绿植。同时相继完工的天街、宁人坊和明教坊保护展示工程通过不同的植物造型将隋唐洛阳城的空间格局呈现出来,在保护定鼎门遗址区文物资源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生态休闲场所,定鼎门遗址区也因此日渐成为周边群众和社会公众的打卡地。

3.2 坚持减少干预,保护遗址本体

本着尽量减少苗木种植对遗址区遗址本体的影响,在天街、宁人坊和明教坊遗址展示区,考虑到高大乔木的根系对遗址可能造成的破坏,在苗木种植、补栽时,根据遗址区不同的微地形,在地势较低的地区首先采取覆土抬高地面的方式;其次,在抬高部分的树穴底部铺设专门构筑物,防止乔木等根系向下过度发展;最后,对种植的乔木树根做断主根处理,既保护了遗址本体,又构建了轴线区和坊片区的生态格局。同时,在天街两侧建设湿地水渠时,因地制宜,积极做好水渠底部的防渗透处理,保障本体安全。

3.3 搭配不同苗木,更好呈现遗址的空间格局

为了烘托天街壮阔的尺度感,结合文献对苗木的相关记载,通过设置御道、生态水渠等方式展示东西宽约140米的天街,其中御道宽34米,采用地被草皮铺设。在御道的东西两侧设置游览车通道和供游人漫步的林荫道,中间区域通过种植樱桃、石榴、国槐和柳树等隔开,并搭配芍药、牡丹、灌木等绿植增加展示层次,呈现出隋唐洛阳城城市轴线—天街的恢宏壮阔。在林荫道外侧建设具防渗透的湿地水渠,种植蒲苇、茅草等绿植,打造微型生态湿地。在宁人坊和明教坊遗址区临近坊内十字街等路网区域,铺设固化砾石和泥结碎石,减少地面硬化等人为干预,让草类植物自然生长,同时利用原生态绿植做好里坊区街巷空间形象的示意,构建遗址区的历史格局。

3.4 以遗址公园为依托,打造休闲生态空间

在定鼎门遗址区,依托考古遗址公园,首先借助遗址区已有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同时参考文献记载选用不同的绿植品种,并让二者相得益彰,更好地呈现遗址区的隋唐历史风貌。用绿色生态提升遗址区的文化休闲品位,让社会公众在休闲游玩中感受到遗址区浓浓的文化底蕴。同时,做好绿植生态景观的精细管理,将生态绿植展示和遗址区历史元素相结合,通过行色各异的绿植展示让遗址区文化资源活起来,让人们漫步隋唐洛阳城道路感受隋唐历史脉搏的同时,又能够惬意享受绿色慢生活的休闲文化空间。

4 遗址区绿化养护工作需要改进提升的方面

4.1 厘清边界责任,消除和其他单位搭界区域的养护盲区

定鼎门遗址区占地面积大、边界范围广,其中一部分养护区域和其他单位搭界,绿化养护存在个别区域出现空当、养护职责交叉、实际养护范围容易混淆等情况,针对这一情况,管理单位应当在做好土地权证范围内绿化养护的基础上,和相关单位加强沟通,明晰属地管理边界,厘清主体责任,将明确属于土地权证范围、基于便捷管理经协商纳入养护范围等区域进行集中梳理,消除绿化养護责任盲区,确保管养企业明确具体边界,知悉养护范围,便于开展养护作业。

4.2 做好统一规划,完善管养设施配置

从2009年10月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到2019年5月天街和宁人坊保护展示工程完工、2020年12月明教坊景观工程交工验收,遗址区展示项目分期建设、历时较长,很多基础设施都是随着遗址区展示项目的建设逐步推进的,与此同时,供绿化养护配套使用的用水、用电、灌溉等管养设施也是分期建设逐步完成。在排查遗址区管养设施后发现不同区域的设施因标准不尽相同致使管养设施未能有效在遗址区全区域有效覆盖,从而给养护工作造成一定的不便。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管理单位应当提早规划、统一布局,扎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适时开展对遗址区管养设施的改进升级,完善用水、用电、灌溉等功能设施配置,强化遗址区绿化养护配套功能,满足绿化养护工作需求。

4.3 调整工作思路,主动解决好新课题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定鼎门遗址区的绿化养护是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正值定鼎门遗址区生态绿植从大规模建设到精细化管理的过渡时期,管理单位更应妥善处置遗址区开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根据财政资金的相关使用要求,管理单位在每个年度都须重新采购管养企业,这样一来具体负责遗址区绿化养护的管养企业服务期限较短,容易造成其一味追求利润而疏于精细养护;个别区域因绿植老化缺株或部分设施因改造提升施工等情况致使遗址区部分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地面裸露,造成与周边环境的不协调,影响了遗址区空间格局的展示效果。等等。诸如以上绿化养护的具体情况都给管理单位提供了新的课题,因此,在社会公众对定鼎门遗址区关注度明显增加的同时,管理单位应当提前做好预案,完善工作部署,如遇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协调相关各方,妥善处置群众诉求,及时回应社会关注,不断压实绿化养护管理责任,实现遗址公园长远发展。

4.4 合理处置问题,引导调控公众行为

自遗址区对外开放以来,绿化养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管理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每临春秋季节有游玩的群众在遗址展示区采挖野菜,有碍观瞻;在保持原生态自然环境的部分区域,个别群众试图开垦菜园子;极个别游客群众在保护环境方面自觉意识不够,游玩时将垃圾随意丢弃,等等。遗址区是参观休闲的公共场所,保护环境是社会公众应该遵守的重要准则,上述情况的发生与遗址区的文化底蕴和生态美景格格不入,影响了遗址区的整体形象,无形中也增加了绿化养护的工作难度。对此,管理单位要积极应对,合理处置,通过利用好公告提示牌、文明公约宣传栏、电子展示屏幕等方式对公众进行提醒,引导公众文明出行,注意维护自身形象,调控公众行为;同时管理单位要做好长期规划,在丰富遗址区内涵、提升参观品位上多下功夫,可以尝试调整布局,适时增加公众体验互动区,完善功能设施配置,处理好解决好发现的问题,通过关口前移,积极引导群众行为。

5 拓展思维理念,助推改进养护服务

在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挖掘定鼎门遗址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必然不断提高公众对遗址区及周边环境的关注,因此,在遗址区做好绿化养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管理单位可围绕遗址区的历史资源,发挥遗址资源的价值优势,通过拓展思维,引入新方式新理念,在展现隋唐历史文化内涵上“做文章”,一方面尝试打造遗址区特定的生态景观,运用绿植造型解说历史,使得二者相得益彰,拉近来访公众与隋唐洛阳城洛南里坊遗址区的距离,将隋唐历史文化借助绿植展示这一途径溢于言表;另一方面在遗址区绿地周边通过引入大众考古、创办研学基地、增加文创产品、拓展文旅融合等方式,增加社会关注度,反过来促进管养企业主动改进服务,提升管理效能。

做好定鼎门遗址区绿化养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绿化工作角度看,通过各种举措改进养护服务,可以有力地提升遗址区的生态景观形象,为公众营造舒适、优美的市容生活环境;从遗址区价值阐释看,如何借助合理的生态造型和恰当的景观设计更好地阐释隋唐洛阳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为遗址区绿化养护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遗址区的绿化养护应当在大遗址保护理念的前提下,综合考量各方面要素,将绿化养护工作和遗址区历史资源的保护展示结合起来,实现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洛阳市人民政府.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管理规划[Z].2013.

[2]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洛阳市文物局.隋唐洛阳城考古遗址公园(定鼎门片区)规划与重点区域景观设计[Z].2015.

[3]崔志坚.洛阳定鼎门:将大遗址保护与公园建设相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星灿[N/OL].光明日报,2009-11-24.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09-11/24/nbs.D110000gmrb_05.htm.

[4]陈茁,徐晓洁.岁月沧桑古都貌洛神赋吟牡丹乡“千年帝都”归来兮[N/OL].河南日报,2007-03-22.http://www.henan.gov.cn/2007/03-22/248814.html.

猜你喜欢
绿化养护
市政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常见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分析
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分析
市政道路园林施工与绿化养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