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临沂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021-11-18 12:13伏开桥
商展经济·上半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临沂市融合发展

摘 要:旅游业是一种与文化关联度较高的复合型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有促进两者融合发展,相得益彰,才能走出旅游和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临沂市旅游发展应立足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旅游产业品牌,结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厚植文化内涵大力推进“大美新”临沂建设,打造鲁南苏北地区的文化休闲名市。

关键词:临沂市;文化;旅游业;非物质文化;融合发展

本文索引:伏开桥.<标题>[J].商展经济,2021(21):-034.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21.10

1 文旅产业品牌打造情况

近年来,临沂市积极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深入做好“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文章,以文化提高旅游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传播消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知青文化、乡土文化、非遗文化等文化资源,打造一批體验游、红色游、研学游、乡村游等文化旅游品牌产品。

一是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沂蒙精神的发源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迹、革命纪念地及众多感人的红色故事,涌现出“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等先模人物,铸就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近年来,临沂市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孟良崮战役遗址(纪念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莒南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九间棚、《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等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红色景区(景点),打响了“红色+乡村”“红色+党性教育”“红色+研学”“红色+影视”深度游产品,叫响了“亲情沂蒙”红色旅游品牌。

二是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临沂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智圣诸葛亮、书家颜真卿、算圣刘洪、书圣王羲之及曾子、匡衡、王祥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境内崮文化、陵墓旧址类资源、宗教文化类资源、古树名木类资源众多,形成了孟良崮、天上王城、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王羲之故居、沂州古城、灵泉寺、慧济寺等景区景点,打造了一批兵学研讨、军事文化、国学文化、宗教文化体验品牌旅游产品。

三是乡土文化旅游品牌。朱家林、竹泉村、常山庄、压油沟、椿树沟、红色朱村、李家石屋等特色村庄把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元素融入景区景点、乡村旅游中,把农耕、茅草屋、干碴墙、竹编、纺线、织布、黑陶作坊、沂蒙大煎饼等乡土文化元素外化为具有经济、社会价值的文化旅游产品,将寻常百姓家中日常劳作与生活的场景活生生的呈现在游客眼前,将沂蒙古村生态和民风民俗演绎得生动精彩。乡土文化不仅满足了游客对休闲的需求,还满足了游客对沂蒙乡村民俗回归的文化期待,带动了乡村振兴发展。

四是非遗文化旅游品牌。深入挖掘柳琴戏、草柳编、莫式绒绣、面塑、烙画等非遗文化,加大宣传、保护和开发力度,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通过活态展示竹编、酿酒、织布、针线、榨油、竹艺等民间工艺,实现优秀文化与旅游的良好互动。

2 文旅产业挖掘开发的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完善顶层设计。紧紧依托临沂市丰富的文化资源,把各类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业规划中,编制完成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等重大全局性规划。同时,指导各县区、景区(点)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各种专项规划,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确立科学可行的规划指导。

二是丰富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品牌。临沂市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打造了以竹泉村、压油沟、椿树沟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品,以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产品,以蒙山天蒙景区、雪山彩虹谷、地下大峡谷等为代表的山岳观光旅游产品,使各类文化旅游业态不断发展壮大,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高品位化旅游消费需求,全市逐步实现了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在特色旅游商品方面,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主动借助旅游的载体得以广泛传播与发展,临沭柳编、莫氏绒绣、兰陵美酒、大庄烧鸡、沂南砚台、朱村味道等旅游商品形成自己的品牌,形成文化与旅游融合、相互借势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是强化宣传营销,塑造临沂形象。先后提出了“沂蒙好风光”“好客山东、亲情沂蒙”“山水沂蒙、多彩临沂”等宣传口号,参加省文化与旅游厅的“捆绑营销、联合推介”活动,多渠道塑造推介临沂文化旅游形象品牌。成功举办了王羲之书圣文化节、诸葛亮文化节、临沂东夷文化节等文化旅游主题活动,不断提高临沂文化旅游形象品牌的影响力。

3 加快文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临沂市文化旅游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起步相对较晚、总量小、带动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许多行业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主要表现在:

一是文化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文化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严重短缺,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完善,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文化企业和产业集群。

二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已有自然资源和各类文化资源大多停留在浅层静态开发阶段,对各类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不足,开发的旅游产品与游客的互动性不强,导致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肤浅,与文化融合度不高。

三是旅游产业总体规划滞后。中心城区主要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参与性、娱乐性和吸引力,各县区尚无标准的旅游服务咨询中心,甚至缺少城市旅游综合服务体、完善的停车场、公厕等旅游基础设施。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旅游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支撑,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缺乏高端旅游文化产品创意人才、旅游商品开发人才和旅游项目开发管理人才,高水平文创人才严重不足,旅游专业队伍还需进一步壮大。

五是发展合力尚未形成。文化旅游资源隶属关系复杂,涉及文化与旅游、宣传、文物、民宗、林业等行业部门,存在隶属关系不同,导致权责不清、规划不统一、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特别是在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经营中,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同时,政府部门引导、支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力度不够、目标不明晰,致使临沂市文化资源整体优势难以有效发挥。

4 促进文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抢抓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瞄准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新热点,科学合理地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积极推进网络和动漫服务、文化演艺、网络直播等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商文旅三者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

(1)网络和动漫服务业。积极发展动漫创意产业,大力推动网络动漫企业文化产品研发,创作诸如《沂蒙山》《书圣王羲之》《少年诸葛亮》等文化作品,加强动漫衍生产品开发,借助地域文化资源尽快形成动漫游戏产品生产、输出和转化的产业链。

(2)文化演艺业。增强艺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支持民间艺人从事旅游文化展演,鼓励发展民间文艺团体,深入挖掘本地传统演艺文化记忆,推动柳琴戏、酿酒、制铁、竹编、面塑、糖人等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3)文化博览业。重点统筹规划建设各县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乡村记忆博物馆,新建一批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标志性、文化性展览馆,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度。

(4)广播影视业。加强与影视制作和发行机构的合作,重点打造一批反映临沂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地域风情的影视、动漫、戏剧等精品力作,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临沂文化的影响力。扶持市、县电影公司发展,改造提升各县电影院,打造电影文化产业。

(5)工艺美术业。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力度,培育发展柳编、剪纸、石雕、酿造等传统手工艺,打造临沂市特色民间艺术品牌。坚持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推动临沂文化艺术市场,画材、工艺礼品、玩具、旅游用品等生产基地的建设,加强工艺美术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6)休闲娱乐业。做好现代科技与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引导各类企业参与文化项目建设,积极改造提升沿河景观公园建设,推动KTV、茶社、棋牌室、健身馆和歌舞娱乐等基础产业发展,推动休闲娱乐业与旅游业、餐饮业、影视业、演艺业等相关产业融合,提升休闲娱乐业的文化内涵,拓宽旅游产业外延发展空间。

(7)网络直播业。加快推进网络直播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目前,临沂的快手活跃用户量居全国第二,也是全国第二大徒步主播聚集地,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标配”,相比于传统宣传推介模式,直播平台具有准入门槛低、民众参与度高、信息传播性强的特点,要走出“旅游+直播平台”的创新途径,通过网络主播、制作短视频等渠道,加强文旅宣传,带动旅游商品销售,促进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5 政府层面的几点对策

第一,研究扶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相关的产业导向政策,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配套建设,发挥好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旅游实体企业发展。加大旅游企业政策扶持和文旅产业发展信贷支持力度,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向文化旅游领域转移,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工商部门适度放宽文化旅游企业准入门槛,鼓励组建文化旅游企业集团,推动中小型文化旅游企业和文化旅游中介组织发展。发改部门积极争取将更多的文化旅游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管理。国土部门优先安排文化项目落地,对纳入省重点项目的国土,发改部门要积极争取土地点供,多措并举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第二,加快建设高素质文化旅游人才队伍。重视造就高层次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加快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列入市重点人才引进计划,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向文化旅游领域倾斜。依托临沂大学等省、市重点院校,加快专业化文旅工作队伍及旅游企业家队伍建设,鼓励优秀中青年文化旅游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积极投入景区旅游产品开发,培养一批在全国、全省、全市有较大影响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和扶持大中专院所开办旅游文化创意专业,鼓励文化旅游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支持文旅创客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专业型人才和文化创作、影视制作、数字动漫、新传媒等技能人才。

第三,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把加强文化旅游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经济、政治、社会各领域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同督查。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市对县科学发展观旅游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统筹建立文化旅游目标责任制,详细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目标考评细则,加大考评权重,推进文化旅游强市的深入开展。

总之,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扮演着社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角色,以旅游为载体活化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内涵作为旅游业生生不息的灵魂核心,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积淀爆发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參考文献

王景凤.临沂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3-7.

胡炎莉.临沂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D].济南:山东大学,2010:41-47.

刘学娟.临沂市红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定位和开发[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9-14.

朱孔山.区域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与开发——以临沂市为例[J].商业研究,2007(8):1-5.

颜春晓.临沂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13-14.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Speeding up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Linyi City

Cangma Mountain Scenic Tourist Area Management Committee

FU Kaiqiao

Abstract: Tourism is a composite industry with a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relevance. Culture is the soul of tourism, and tourism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Only by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and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 ca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industry be achieved and hug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be gained.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Linyi Cit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culture and tourism resources, closely focus on the tourism industry brand, combin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mote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build cultural connotations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uge, beautiful and new Linyi City and create a famous cultural and leisure city in southern Shandong and northern Jiangsu.

Keywords: Linyi City; culture; tourism; intangible cultur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临沂市融合发展
山东省临沂市:田园“调色板”
小馋嘴
山东省临沂市政协原副主席李作良涉嫌受贿罪被决定逮捕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动画剧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