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人才红利”涌流好局面

2021-11-19 02:21刘文晓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体制活力导向

□ 刘文晓

韩 潇/图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发出了尊重工作规律、深化改革创新、释放人才红利的动员令和集结号。进一步为人才事业和人才创新注入活力,各级要充分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成长客观规律,坚持不懈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改革要活力、要质效,夯实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制度保障。

改革创新是人才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体制机制是影响人才集聚和作用发挥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摆在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位置去部署,专门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精准权威、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和务实举措,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新突破,初步形成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体系主体框架。实践证明,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建设更加灵活、更有成效的人才工作制度体系,才能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增强人才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持作用。

深化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尤其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使命光荣、重任在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另一方面,把人才从种种不合时宜的制度藩篱中解放出来,让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充分发挥,还有不少路要铺就、不少工作要突破。因此,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必须下深水、谋实招、动真格,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聚焦人才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改到真痛处、催生新活力,切实破除人才发展的桎梏、梗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支撑、提供澎湃伟力。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一篇立足当下、擘画未来的鸿篇巨制。只有加强顶层设计,既突出重点,又系统发力,才能抓常抓长、久久为功。要在“放活”上下功夫,加大人才领域放管服改革力度,优化人才管理和服务机制,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纠正人才管理行政化、“官本位”倾向,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让创新人才在科研活动中“有地位”“说了算”,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要在“考准”上下功夫,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让人才评价考核更加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让广大人才潜心研究、聚力创新。要在“励志”上下功夫,改革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必要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改革收入分配政策和按贡献参与分配办法,在各领域各层次开展人才表彰和典型选树工作,让人才创新劳动获得合理回报,催发形成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良好格局。

猜你喜欢
体制活力导向
《建材发展导向》理事单位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偏向”不是好导向
活力
完善地方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浅析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犬只导向炮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