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变 “参”情不移
——记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镇口子李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水

2021-11-19 02:21中共威海市文登区委组织部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登西洋参口子

□ 中共威海市文登区委组织部

他是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先进典范,是基层老党员的优秀代表,他潜心钻研西洋参种植技术,持续攻克产业难题,打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开创了“一个人带动一个产业”的奇迹,并将种植、加工技术无私传授他人,带领数万父老乡亲走上脱贫攻坚、共同富裕之路。他就是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镇口子李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水。他40 年如一日,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山东省乡村之星”“山东省首届优秀兵支书”等荣誉称号。

为改变家乡面貌艰苦创业

1957 年9 月19 日,王文水出生于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镇口子李村一个贫困家庭,19 岁参军,一直把“当一名好兵”和“成为共产党员”作为自己的理想,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装进心里,扛在肩上。

1979 年底,表现优异的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并有机会留在部队得到晋升。对于一个从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农村娃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然而,王文水却抱着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的想法,毅然选择了退伍返乡。

回乡后,王文水把富民兴村的希望寄托在中草药种植上。1981 年4 月20 日,山东省药材公司专门托人将11 粒西洋参种子送到了口子李村进行试种。王文水如获至宝,他和村里对中草药育种、种植颇有钻研的王继振通力合作,为给西洋参种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他们将种子种在了海拔220 米的双顶山半山坡上,并在四周围上了玻璃罩,在旁边搭起了草棚,夜以继日地轮流看守。他们每2 小时就详细记录气温、光照、湿度等数据,饿了啃个凉馒头,渴了到山沟里喝口水。苦守了一个月后,有8 颗种子钻出了小苗,让王文水等人倍感振奋,更因此争取到了省药材公司扩大试种规模额外分配的10 磅西洋参种子。

试种成功后,为打消村民顾虑,推广西洋参种植这条致富路,王文水带领6 名党员干部在山林里开荒造田,移栽了5 亩西洋参,自担风险给村民做示范。

1986 年10 月,双顶山林下田西洋参迎来了丰收,每户参农都有了五六千元的收入。尝到甜头的王文水,更加坚定了把西洋参作为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产业的决心和信心。围绕西洋参产业发展,王文水攻坚克难、创新钻研,历遍艰辛而矢志不渝。现在,文登西洋参种植规模已达5.5 万亩,年产成品鲜参7500 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六成以上,品牌价值116 亿元。

2018 年,年过花甲的王文水全票当选口子李村党支部书记。本应安享晚年的他毅然背起全村父老的期望,修路灯、改电网、铺村路、建场馆……出钱出力一门心思改变村庄面貌、增进村民福祉。上任三年,他先后为口子李村的乡村振兴筹集资金200 多万元,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倒贴书记”。2020 年春,王文水因过度劳累引发心脏血管堵塞。做完心脏支架手术躺在病床上,他依然电话不停地安排村里的工作,出院后也不顾医嘱,立马投入繁忙的工作中。本次村“两委”换届,他再次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又踏上了为村庄和产业发展奔忙的征程。

让西洋参实现本土产业化种植

“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是王文水在西洋参产业化攻坚之路上的不竭动力。为了让更多乡亲能通过西洋参发家致富,在双顶山林下田里的西洋参种植初获成功之际,王文水便琢磨开展大田种植。

1984 年11 月,他在自家田里播下西洋参种子,来年6 月却发现,叶子全部脱落。不服输的王文水将《名贵中药材栽培技术》《土壤肥料学》等书籍摆在案头,晚上挑灯学习;白天靠在参田测地温、湿度等环境要素,研究对比各项指标参数,曾连续一个多月没脱衣服睡过一个囫囵觉。为了找到合适的种植土,他跑遍了张家产镇,从不同地块取回9 种不同的土样,放在9 个花盆里一一试种,最终在村北山下的深土层里找到了适合西洋参生长的含磷风化土。

一锨一锨将土挖出来,再用独轮车推到农田里进行土壤改良,一亩地需要三四百车土,王文水和妻子常常干到后半夜一两点钟,硬是“推”出了8 亩大田参地。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试验和总结,王文水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西洋参生长的土壤改良配方,摸清了西洋参的耐寒临界温度,探索出了盖草保温的最佳厚度,掌握了西洋参从育种到移植再到病虫害防治的整套技术,为西洋参大规模种植奠定了基础。

西洋参搬到大田种植需要用芦苇编成帘子遮阴。为了解决自家和乡亲们所需的芦苇,每逢初冬,王文水便开着拖拉机,起早贪黑去荣成沿海围场收购芦苇。寒风刺骨、滩涂湿滑,芦苇茬子常把胶鞋刺穿,把脚掌刺出血来。一天下来,王文水累得精疲力竭,但第二天又咬牙接着干。

编芦苇帘纯靠人工,效率太低。王文水反复研究织布机的原理,最终成功研制了文登地区首台打帘机,比人工打帘速度快5 至6 倍。参农们纷纷效仿制作,西洋参遮阴难题迎刃而解。

随着一个个种植瓶颈的破除,西洋参的种植门槛越来越低,受益参农越来越多。

助推8 粒种子长成百亿产业

西洋参规模上来了,怎么才能卖出好价钱呢?1994 年,王文水到外地考察发现,市场中的西洋参有干参、参片等加工产品,价格比鲜参翻了好几番。而文登西洋参仍停留在出售鲜参这种低层次的销售模式上。他意识到:“产业要做大,就得做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滴水成冰的小平房里屡败屡试的研究、39 摄氏度的烘干房里不眠不休的观察、电焊光刺伤双眼、铁丝网划破手臂……历经千辛万苦,王文水研制成功了文登地区首台现代化洗参机,从每天人工手洗3 千斤提升到了机洗3 万斤;建起了烘干房代替小型烘干箱;研发了铁质筛盘代替传统木框筛盘,减少了30%的破损率。

随着西洋参加工成品量的增加,不少参农又面临着滞销压力。王文水背着样品,跑遍了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凭着自己的诚意和产品的优良品质,慢慢打开了文登西洋参的销路。

为了提升文登西洋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2000 年,王文水创立了威海御龙旗西洋参专业合作社,除了为参农提供物料供应、技术指导、成参加工等一体化服务外,还积极引进经销商,对接电商交易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产品不但畅销全国,还远销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 年,“御龙旗”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在合作社带动和政府部门的扶持下,文登区先后培育了23 家西洋参精深加工企业,建立了从烘干切片等初加工,到萃取破壁口服液、营养餐等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体系,产业附加值增加了50%以上。

带领父老乡亲共同富裕

在实现西洋参规模化种植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王文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他却不存半分私心地把“真经”送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王文水主动将种植技术编成小册子,毫无保留地送给村里愿意种西洋参的农户。对个别贫困户,他无偿提供种子或参苗;对不懂土壤改良、不会配比农药的农户,他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对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害情况,他第一时间去查清原因、开出药方。1992 年,口子李村的12 亩西洋参,总收入高达110 万元,不但一举摘掉了“穷帽子”,更创造了农业生产的奇迹。

对于自己好不容易摸索出来的西洋参加工环节的关键技术,王文水无一申请专利,全部无偿向社会公开。不管是周边百姓,还是外来同行,他一律敞开大门。几十年来,王文水亲手培植了西洋参专业大户500 多个、普通种植户3000 多个,先后培训参农 20 多万人次,带领数万父老乡亲走上脱贫攻坚、共同富裕之路。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王文水主动向湖北黄冈市捐赠价值50 万元的西洋参产品,向文登红十字会捐款2 万元,向文登慈善总会捐赠价值50 万元的西洋参产品,用于增强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体质和免疫力。

创业维艰“参”情不改,未来路远初心弥坚。在乡村振兴、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老书记王文水的目标越来越大,劲头越来越足。他的西洋参种植基地已经从文登扩展到周边区、市,在威海希望的田野上,播下了越来越多的致富“金种子”。

猜你喜欢
文登西洋参口子
赴文登,静享“陌上花开”
一块钱
文登西洋参“红”了!
西洋参的几种简单吃法
“参”得人心的文登西洋参
脾胃虚寒者 不宜服用西洋参
坚决堵住随意调整预算的“口子”
文登:给我三天,还你千年
笑话
填影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