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分析

2021-11-20 19:09于振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若想窄带信令

于振

(中油国际管道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0 引言

在进入到信息时代后,大家的工作、生活中要接触大量的数据,因而数据传输速率必须要提升,传输质量也要达到要求。在数据业务大幅增加的背景下,传统数据通信网络的实用性变得较为低下,若想保证通信工程的发展更加稳定,必须要将软交换技术予以有效应用,通过此项技术能够建立起统一化的网络平台,这样就可使得数据传递对相关业务真正实现整合,确保新业务能够获得所需的接口,同时要完成好技术创新工作,使得技术发展能够真正转化为动力源泉。

1 软交换网络技术的概述

业内对软交换网络技术的称呼时较多的,常见的有网关控制器、呼叫服务器等。若想使得此项技术具有的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必须将媒体网关控制器具有的基础所用予以强化,采用的应用程序接口也要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确保新机制能够顺利引入到内部交换机制中。从NGN网络来看,其对软交换技术的依赖程度是非常高的,对此项技术加以应用可以构建起更为完善的全业务网,也就是通过一个网络就能够保证对多种功能的需要切实满足,比方说在网络中可以搜索多媒体视频,提取需要的数据信息,展开语音业务等。对于N G N 网络来说,若想保证这些功能得以发挥,软交换网络技术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这样说,此项技术对于NGN网络是至为关键的。软件交换网络技术涵盖的网络共有两个,即电路交换网、集成分组网,其功能是有明显差异的,但在端局、汇接局等方面均拥有较强的能力[1]。

2 软交换网络技术的网架结构

2.1 业务应用层

这个层次具有的功能是增值业务服务,确保用户的需要得到满足,具体的业务内容包括网络管理、执行逻辑、存放逻辑、业务数据等,软交换网相关业务需要的逻辑、数据资源均涵盖在内。

2.2 控制信令层

在网络系统中,这个层次是最为关键的,通过其能够对传输层予以有效控制。其所拥有的功能是保证接入层的相关业务、信息能够实现呼叫控制,并要使得煤体网关间的通信能够控制到位。除此之外,其还具有一定的附属功能,如选路认证、资源管理等。控制信令层是通过软交换设备组成。

2.3 传输层

这个层次拥有的功能是承载,保证外部网络信令、煤体能够获得所需的接口。并要建立起传送平台,保证业务媒体流、控制信息流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撑,能够确保软交换网网元能够切实连接起来,并可实现相关服务器平台连接目标。

2.4 媒体接入层

这个层次主要含有媒体网关、综合接入、终端等设备。具有的功能是保证用户业务能够顺利接入,数据格式、协议可以真正实现转化,进而使得数据包传输目的能够切实达成。

3 软交换网络技术的组网方案

3.1 宽带网络组网方案

从软交换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来看,其组网方案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这样可以使得用户对宽带予以使用时的增值、语音方面的业务需求得到切实满足。宽带网络组网方案的功能若想得以实现,相关的设备是不可或缺的,比方说,通过软交换网络设备可以使得用户的业务需要得到满足。对宽带网络组网方案予以分析可知,包括的网络组织共有两个,即设备、终端,这当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终端。在此组网方案中,综合接入设备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通过其可以保证用户在多媒体业务、数据业务等服务需要切实满足。进行组网的过程中,要将端口大小作为依据,保证综合设备能够顺利接入,用户可依据自身的选装来选择最为合适的组网方式。组网时对软交换网络技术予以充分利用的话,能够使得数据、语音等方面的业务融入其中。

3.2 窄带网络组网方案

进行宽带网组网的过程中,将软交换网络技术予以充分应用可以使得业务服务切实增加,即使展开窄带网络组网,此项技术也可实现业务增加的目标,比方说能够将语音业务加入其中。语音服务的类型有两种,即本地汇接、长途汇接,从窄带网络组网的现状来看,若想保证这个功能得以实现,则要摒弃传统设备,转而使用软交换网络网关设备。窄带网络组网方案涉及到的网络是较多的,中继网关、接入网关等均在其列,当然,过滤器也在其中。这是因为过滤器此时具有接入性能,通过其能够对网络数据流向、数据包予以区分。将过滤器切实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保证网络数据的划分更为细致,能够获得不同层次,如此能够建立起信令网,而且呈现出一定的路由功能,这里需要指出的,若想使得此种信令网能够顺利运用,必须要保证其能够获得适宜的信令支持。进行窄带网络组网时,若想保证方案能够顺利达成,软交换网络技术是十分关键的,可以这说,软交换网络技术所拥有的核心功能对窄带网络组网的功能会产生直接影响。一般来说,窄带网络组网最为关注的是智能、语音这两类业务,也就是智能网业务、ISDN基本业务、补充业务等[2]。

4 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

4.1 分期应用

(1)系统的初期。通信工程刚起步时,网络业务规模是较小的,将软交换技术加以应用可使得网络服务方面的实际需要切实减少,同时能够实现单点的监理,这样就可增加网络容量。系统建设初期将软交换技术具有的优势切实展现出来,能够保证硬件基础更为坚实,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以提高很多,网络通信目标自然就会达成。

(2)系统的中期。进入系统中期后,网络业务持续增加,而且呈现出多元特征,这就要求网络服务必须要更为多样。网络交换的节点、数量增多后,软交换控制的电路交换网得到了应用,这样可以使得广大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通信工程也可实现稳定发展。对于电话运营商来说,能够和其他运营商展开有效的合作,使得网络资源能够真正实现整合,这使得网络规模变得更大,交换专网能够覆盖更大的范围,服务也更加多元,质量有大幅提高。

(3)系统的后期。此时的软交换网络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运营商紧跟发展脚步,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得通信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展开,基础设施满足实际需要,这样才能保证服务更为优质。对软交换设备加以利用,确保数据在交换机间的传输更为顺畅,将媒体网关的作用发挥出来,保证资源能够共享。和运营商展开长期、高效的合作,对通信网络进行完善,使得用户需求得到满足[3]。

4.2 实际应用

4.2.1 在固化网络中的技术应用

从固化网络通信工程来看,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是较为常见的,简单来说是对端局展开软交换改造。此种方式具有的优势时对网络形态没有过高的要求,改造的整个过程显得较为平稳,通信工程所要面对的风险是较小的。当然,施工的难度是较大的,若想降低难度就必须要对支撑系统结构予以适当改变。从汇接局先行软交换改造来看,用户介入的具体方式不需要考虑,关键是要针对固网交换局接入方式展开改造,确保差异性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化解。此种技术方式也是存在弊端的,操作是较为困难的,而且会对支撑系统产生较大程度的破坏,所以在全球很多国家中,此种技术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4.2.2 在移动电话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从移动本地网来看,将软交换技术加以运用的话可以使得H.2-48协议功能进一步拓宽,MSC服务器可以切实控制M C W,如此就可使得信息交换、映射、汇聚的目标顺利达成。除此以外,M S C 服务器也能够获得对应口令, 这就使其对业务进行处理的整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其和本地网并不直接关联,呈现出相互独立的状态,对MSCSERVE加以应用可以使得用户融合目标达成,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在整个G SM 交换网络中,H LR.S CP 以及S M S 网元设备是最受欢迎的。长途移动网对软交换技术加以应用的过程中,不同区域均设置一定数量的中继媒体网关,其和M S C、S M S C 网交换机能够直达,如此就可使得移动软交换长途网、传统移动通信网切实连接起来,简单来说,全部的TMG/SG均能够通过IP承载网来实现网状连接。

4.2.3 智能网领域的应用

从智能网领域来看,软交换网络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应用,在实际应用时必须要确保媒体网关、软交换网技术能够实现有机结合,这样可以使得SSP功能得以实现。当然,智能网SCP、软交换网络技术也应该要结合起来,如此能够保证智能服务更为多样。从当下的IN现状来看,其是以SS7网作为基础,这个信令网呈现出独立性,而且有效性是较强的。若想使得以前的电路交换网可以基础保持稳定运行,对IP数据网、PSTN进行结合时应该要对数据包、语音帧进行转换,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媒体网关具有的作用必须要充分发挥出来。从我们国家现有的IP电话系统来说,媒体网关能够起到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是可以对媒体业务信令联结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二是可以保证媒体业务传递、转换更为高效。IP数据网、P S T N 间是无法在当下就能够实现业务的智能化,对相关业务进行处理时不是十分灵活。将软交换网技术加以充分应用的话,能够使得信令、媒体承载能够处于分离状态,而这也就使得媒体业务控制能够得以实现,如此也就使得通信更加的灵活。

4.2.4 在下一代通信网络中的技术应用

通信网络的发展速度是较快的,在下一代通信网络中,软交换技术依然能够得到应用,当然,此时的应用要从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由功能层面来说,通过软交换可以使得媒体网关的接入更为有效,这个时候其能够发挥出适配器功能,相关的网管协议能够切实衔接,如此就可使得数据转换更为有效,而且呈现出直观性。由位置层理来说,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开放性方面是具有优势的,而软交换与其是相符的,加以应用可以使得传统电路交换技术出现的硬件、软件壁垒切实消除,广大用户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获得所需的组件,编程显得更为开放,通信工程具有的媒体业务处理优势也可充分展现出来[4]。

5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未来,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领域中的未来发展方向基本可归结为以下两点:首先,它会进一步朝业务分离方向发展。在分层处理方法协助下,绝大部分业务都能通过业务层完成,它保证了业务层与呼叫控制层的有效分离,其全部存储业务均可放置于业务层服务器中,这为软交换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价值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它正在朝呼叫协议统一方向快速发展,因为软交换技术本身就选择了SIP协议功能,所以它可有效利用该协议中的功能可扩展优势内容,保证通信工程呼叫控制协议优化,确保通信工程发展更具前景。这种SIP协议更简单且可扩展性、实用性更强,所以它也必然成为未来多媒体发展优化的重要呼叫控制协议。第三,接入方式的不相关性内容也被引入,它体现了软交换中的接入方式强兼容性特点。接入兼容问题可解决传统交换网络中所存在的固有问题,因为传统中某些媒体网关很难从软交换业务中有效分离出来,严重时容易导致接入兼容问题,所以在未来软交换技术希望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保证实现真正的多种接入方式兼容优化提高软交换技术应用能力[5]。

6 结语

综上所述,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改善传统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网络的开放性和可编程性做出更大的贡献,提高通信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要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软交换技术来解决问题,提供更好的网络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若想窄带信令
SLS字段在七号信令中的运用
热轧窄带钢Q345B微合金化生产实践
移动信令在交通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探索
若想身体好,花花草草不可少
若想成功,唯有坚持——访捷安特(中国)总部顾问郑宝堂先生
写信
基于信令分析的TD-LTE无线网络应用研究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今天和明天
LTE网络信令采集数据的分析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