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的育人大课堂

2021-11-20 23:32徐光明甘甜朱天星
江西教育A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东华戈壁滩戈壁

徐光明 甘甜 朱天星

去过新疆戈壁腹地的人,没有不知道死亡之海“罗布泊”的,那里人迹罕至,一片荒芜。周义朋,这位地质教育工作者,离家万里,扎根新疆戈壁15载,默默耕耘,只因那地下的战略资源——被誉为“军工基石、核能粮仓”的铀矿。

现如今,在我国砂岩铀矿地浸行业,周义朋已有一定的名气。但他初心不变,仍坚守荒漠十余载,不仅突破道道科技关,还为我国铀矿地浸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已经成长为行业的科技创新骨干。

为“核”而来

工作到30岁时,2004年再度迈进东华理工大学,周义朋就是为“核”而来的。

作为我国核工业第一所高校,东华理工大学一直和中国核工业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2006年,因地浸采铀核能开发项目需要,东华理工大学急需选派人手,赴新疆吐哈盆地开展野外试验。

戈壁腹地,一年四季几乎没有降水,寸草不生,沙暴肆虐,冬季泼水成冰,夏季挥汗如雨,不时还能听见狼嚎。

试验人员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几个人挤在仅几平方米的老旧寝车里,生活用水都需从几十公里之外用水车运入;寝车四处透风,只能用纸壳和胶带封住;每遇风沙来袭,车身来回摇晃,车内沙尘弥漫,连睡觉都得戴上口罩,第二天起床满头尘土,床上也盖上了一层沙土。

当项目负责人正为人选问题发愁时,尚在读研的周义朋自告奋勇前往。

但由于他本科学的是数学,时任系主任刘金辉教授还有些犹豫。

“没想到他先后堵了我两次,强烈表达了自己想去科研一线的想法。”刘金辉教授终于松口了!

初到戈壁滩,周义朋铆足了劲。

野外试验开工没有回头箭,一旦启动就无法间断:小到试验材料、设备维修、学生工作和生活保障,大至工艺设计、资金计划、系统建设、试验运行、监测调控等,这些细致而烦琐的工作都需要他通盘考虑,亲力亲为。

“他一个人顶一个队伍!”刘金辉如此评价。

荒漠戈壁的艰苦条件,外人难以想象。就是矿山的职工,也是连续工作20天,然后回家休息10天,用他们的话说:“20天上班期满,再在戈壁滩多待1天就会疯掉。”

东华理工大学的这支科研团队,却让矿山的职工很吃惊:“其他科研单位大多采个样,就带回去研究。几十年来,没有哪个科研单位像他们这样拼命干的。”

周义朋尤其拼命!

为了保证试验全天候连续进行,周义朋每年要在野外工作9个月以上,最长连续工作11个多月没回一次家。2010年,野外试验进入关键期,学生们因考试和毕业相继返校,需要五六个人才能正常运转的试验,一下子只剩他一个人。临时雇来两个村民,因难以忍受每天12小时的超负荷工作,其中一人干了没几天就不辞而别,最后连工资都没要。

周义朋硬是和另一个村民苦撑到学生的到来,没有因为缺人耽误一天的试验。

“一群人的队伍”

忙成“陀螺”的周义朋,总是挤出时间带学生。在很多人看来,做科研带学生只是“捎带手”,但周义朋却尽心尽力地帮学生提升能力。他常来到“小年轻”中间,并带着他们到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免费为它们指导解决技术难题。此外,他还经常组织团队的青年老师和学生,为当地村民开展科普培训,为矿山的青年工程师开展现场教学,哪怕是软件的基础运用,也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教学。

一开始,周义朋的同事徐玲玲不解:“这既不是科研项目的工作,也无法计算教学工作量,为什么要做呢?”

年复一年,看到了周义朋的坚持与执着,大家才明白,他是把课堂搬到了戈壁滩。

为了保证科研进度,很多学生主动要求春节留下。2010年除夕夜,在万家团圆之时,当看到周义朋在冰天雪地的野外,为修复坍塌的试验支架而忙碌时,几名学生主动加入,与他一同忙到天黑,最后才想起来,矿山的人还在等他们一起去吃年夜饭。

那一刻,周义朋欣慰地笑了。

生活中,他更是将对学生的关爱融入点点滴滴。2016年,研究生袁新到戈壁滩之初,每天偷偷在房间里吃泡面。

周义朋发现在食堂没见过袁新,才了解到他患有痛风,不能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于是果断给他“开小灶”。有时忙完了手头的工作,他还会带着学生们打羽毛球,去健身房锻炼。实在忙不过来,他就抽空给大家做一碗独家的“三酱”拌面:将黄豆酱、拌饭酱、牛肉辣椒酱三种配料精准配比,再淋洒在筋道爽滑的面条上。这时,同学们通常会一拥而上……

渐渐地,平时在家,连碗都不会洗的孩子在戈壁灘学会了做饭。师生们经常轮流展示厨艺,但奇怪的是,最终都是“周老师的风味”。

一提起他,这帮年轻人脸上满是敬佩:“偶尔爸妈嘱咐的事情都会打些折扣,但周老师说的话我们一定坚决执行!”

尽管常年扎根戈壁,但只要一回到学校,周义朋就坚持要为研究生授课。课后,他喜欢和同学们分享他在新疆野外科研的经历,激发大家服务军工、报效国家的热情。

“老一辈的核工业精神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弱下去!”

在戈壁滩,周义朋常年穿着一件满是泥土的工作服,扛着铁锹,拖着管子,背着工具包……像极了工地上的农民工,只是包里比农民工多了一本试验记录本。

他不怕苦吗?

“我只想做好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野外生活当然艰苦,但这些别人眼里的‘苦与一个个突破和成果相比,就不重要了。”在野外度过5个春节的周义朋这样回答。

他反复说起第一次去新疆时的种种情景。“那时候带队老师是史维浚,当时他已经70多岁了,但他坚持和我们同吃同住在野外寝车里,起得比我们早,睡得比我们晚,专注科研攻关,生活物资不够了,他就带头啃馒头。”

2019年,已经82岁的史维浚不顾家人反对,再次跟周义朋去了一趟新疆。

“生活的苦从未对他造成任何困扰,他的心在核事业上。”周义朋感慨。在老师多年的言传身教下,他也想把这份家国情怀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因核而生,与地结缘。在东华理工大学,“老一辈核军工人”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群体,在他们的浸润熏陶下,学校培养出我国核地矿系统60%以上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

“功成名就”后,周义朋常接到来自高校、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待遇优厚且不用那么辛苦,但周义朋依然选择留下,“铀矿采冶事关国家安全和核能开发,我放不下自己手上的事业,放不下国家的事业。老一辈的核工业精神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弱下去!”

让他欣慰的是,现如今不少学生就是冲着这项事业报考他的研究生,这支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猜你喜欢
东华戈壁滩戈壁
认识成语
相同的“手” 不同的义
戈壁里的水波
月夜戈壁
更正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戈壁深处“战味浓”
戈壁滩
戈壁滩的树根
莫让背景挤“小”了自己